天人永隔两茫茫 明月松冈共断肠.doc_第1页
天人永隔两茫茫 明月松冈共断肠.doc_第2页
天人永隔两茫茫 明月松冈共断肠.doc_第3页
天人永隔两茫茫 明月松冈共断肠.doc_第4页
天人永隔两茫茫 明月松冈共断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人永隔两茫茫 明月松冈共断肠 苏轼江城子记梦赏析焦丁摘要: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人。词自晚唐五代发展以来,其风格一直是比较婉约的,苏轼有意识的进行词体的革新,从词的内容、题材、格调方面改革,使词的创作有了自是一家的审美观点。也使词从纤细婉约走向阳刚豪放。然而读词人为苏子绝倒的,却绝非仅只“大江东去”或者“老夫聊发少年狂”,其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世代传诵的佳作。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的深婉而沉挚,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关键词:苏轼 悼亡词 赏析公元1054年,十九岁的苏轼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对词人温柔贤惠,小两口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香消玉殒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出任知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由此成就了一阙悼妻怀思的传世之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是眉山青神县人,十六岁时与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生有一子苏迈。东坡亡妻墓志铭写道:“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她的不幸早逝,连苏轼的老父苏洵都为之悲痛不已,“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必葬诸其姑之侧。”(墓志铭)意谓应将她与苏轼的生母葬在一处,可见对这位贤儿媳,苏洵也是挺疼惜的。更何况苏轼呢?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拮据,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悬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言此等情思未曾一日释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十年生死,天人相隔,思妻之情,难以排遣,“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王弗去世整十年,在这个十年中,作者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思量”是为“自难忘”做铺垫。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由于苏轼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距密州数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沉痛。如果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如果说“十年生死”是时间的隔绝,那么“千里孤坟”则是空间的阻断。时空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年东坡才四十岁,就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却要“纵使相逢”,要爱侣起死回生,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诗人设想,纵然妻子生还重逢,一定不会认出自己了。十年来诗人宦海沉浮,屡受打击,官一贬再贬,奔波劳碌,使自己满面尘土,加上对亡妻的日日夜夜的思念的痛苦的折磨,使他两鬓如霜。这抒情角度的转变,是通过抒情对象即妻子眼中的抒情主体的形象带有情感色彩的特征来实现的。这不仅使思妻之情更深一层,而且还饱含着诗人“岁不我与”的自伤和感喟。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妻是思妻的必然,也正合题旨。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梦妻是思妻之情的更深的延伸。诗人在梦里看到自己美丽的妻子在小轩窗里,精心梳妆打扮,这个梦境是王弗在世时候给诗人留下的美好回忆。此时此刻,夫妻应该要好好痛叙衷肠,一解十年来的相思之苦。但只见她没有言语,只有深情相顾,泪流千行!这种欲说无语的无奈增加了痛苦和遗憾!值得提出的是一点,苏轼词中梦魂还乡的时候对妻子进行了细节上的描绘,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小轩窗的梳妆场景可以推想是苏轼与王弗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所常见的,对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在这具有痛彻入心的感染力.只是这样平常地望着你梳妆的时候也永远不会再有了.这点细节描写是全词中最突出的亮点,以此可见一则,东坡情真.二则,在十年的夫妻情缘中,两人感情极好,不拘小节,诙谐的东坡恐怕是有为妻子画眉弄妆的时候也是有的.最后三句又一次交换了抒情角度,抒情主体与抒情客体角色互换。作者从梦中醒来,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多么凄清幽独的环境啊!作者料想长眠于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 这首词可谓是明白如话,摒弃华丽的辞藻,吐露的全是真情。就是这样一首洗尽铅华、如出天籁的小词,九百多年来拨动了多少文人骚客的心弦,又使多少读者泫然涕下!究其原因,就是此词以深挚的真情取胜。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的真情是此词的诗魂。夫妻之情可谓人生的至性至情,丧妻之痛可谓噬心镂骨之痛。此词的成功还在于诗人在短短的一首小词中,沉痛地表现了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饱含依恋的深厚情意的句子永远不会是为一个红颜知己准备的,只能是举案齐眉的夫妻。爱情与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这样的惊心动魄被这轻轻淡淡的七个字道尽了 曾经相濡以沫的爱人永隔阴阳已经多少个黄昏,思之不得见之,念之不得语之,只留得记忆中残存的欢景愉时,凭吊十年前的红袖添香;“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的何止“生死”?“断肠”的又何止亡妻?十年了,一切皆“茫茫”,皆“今非昔比”了。佳人永驻彼侧,只留得此侧的戴冠少年磨成垂垂老者,梦里不变得依旧是那双红酥手。也只有这份感情没有“茫茫”而去了,即使死者已逝,但生者永记,在每个月明相思之夜,不思量间,自会神回小轩窗,自会肠断短松岗,思念、无奈、悲切、感慨,一句“茫茫”,诉尽心事!最后请允许我怀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对这首悼亡词做出自己的诠释:十年来 生死隔阻 阴阳相界 你对人间世事我对幽冥情形 均茫然而互不相知 自你去后 即使我强忍着不去回想 但昔日的美好情景也会时时映现心头 对你的思念更难以忘怀 你长眠故里我宦游密州 相隔遥远 我满腹的寂苦悲伤无处诉说 如今 我已是容颜苍老 风尘满面 两鬓染霜 青丝华白 我们即使有幸相见 你恐怕也不认识我了入夜之后 在恍惚迷离的梦幻中 忽然回到时时惦念的故乡 看见你正在小小廊房窗前 临镜梳妆 你我久久相视 竟说不出话来 只有滚滚热泪 满面流下 梦醒之后 依然是无限的凄凉和思念 我想 每年的此时此刻 在这月色冷清朦胧的夜晚 你也会在短松丛生的小山冈上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