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路水害防治规划.doc_第1页
小发路水害防治规划.doc_第2页
小发路水害防治规划.doc_第3页
小发路水害防治规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旺立达小发路煤矿水害防治规划小发路煤矿生产技术科第一章一、矿井位置小发路煤矿位于昭通市彝良县城南179,属彝良县毛坪乡管辖。原矿区南北长约1.10 km,东西宽约0.90 km,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0.9714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0091040049,北纬:272910272951。二、矿井水文地质1、矿井充水因素矿井的主要充水来源,一为浅部风化裂隙带潜水,二是断层透水等。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与风化带尤为密切。矿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较大,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多以地表径流的方式迅速排泄,存水条件差。地下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弱裂隙充水的中等类型。2、小发路主要含水层小发路煤矿主采C3、C5煤层,根据勘探区各岩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泉水流量以及钻孔抽水资料将各含水层作如下划分,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 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Q):岩性由冲洪积、坡积、崩积物、残积物的砂砾、粘土组成。厚度一般350m,主要分布于洛泽河两侧的P1l及C1w地层所在的缓坡上及山地沟谷中。具有雨季补给,就近很快排泄的特点,枯水季节基本处于疏干状态,富水性较弱,对煤矿床充水影响甚微。(2)、 栖霞茅口组岩溶强含水层(P1q+m):岩性为深灰、浅灰色厚层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少量白云岩、钙质白云岩,假鲕状灰岩组成。厚度一般为690.5m。其特征是质纯,层厚,岩溶发育,地下水以脉状管道迳流为主,岩溶大泉排泄,对矿床充水无影响。(3)、 梁山组裂隙弱含水层(P1l):岩性由紫红色、黄绿、浅灰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透镜状的黑色劣质煤组成,厚度为56.0m。水平层理,上部泥灰岩中含岩溶裂隙水,其富水性较强;而下部薄层状铝土岩、泥岩及含菱铁质泥岩,富水性弱。对矿床充水无影响。(4)、威宁组摆佐组岩溶强含水层(C2wC1b)岩性由灰白色、浅灰白色灰岩、白云岩组成,局部夹薄层状燧石条带,下部夹厚层状灰色生物骨屑白云质灰岩,厚度一般273.3m。致密坚硬。岩溶发育,以溶洞溶隙为主具有较大的不均一性,对矿床充水无影响。(5)、 上司组裂隙弱含水层(C1s):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泥灰岩、粉砂质泥岩夹泥岩。下部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含燧石条带灰岩。含水层厚度为170.00m。富水性较弱,地表无泉水出露。但浅部的深灰色含燧石条带灰岩富水性较强。该含水层在开采初期对矿床充水无大的影响。(6)、万寿山组下段弱裂隙含水层(C1w1):岩性灰色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岩,含水层厚度为58.23m。砂岩大部分为钙质胶结,性脆。裂隙及小溶孔发育,富水性相对较强。该含水层为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7)、 岩关组及泥盆系上统裂隙弱至中等含水层(C1y-D3):岩性上部灰色隐晶质硅质灰岩,泥灰岩为主,中下部含燧石灰岩条带,裂隙较发育,下部灰黑色隐晶质白云岩,夹黑色薄层状燧石条带和结核。含水层厚度大于339.0m。富水性上部较下部略强。泉水流量0.24L/s。该含水层为矿床充水的间接充水含水层。3、地表积水情况该区地表水体洛泽河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在龙街乡长炉村热河右岸入彝良县境。由南至北流经彝良县后,从钟鸣乡的木龙村魏家包包出境入大关县后,属金沙江水系、长江流域。该河流在洛泽河镇的麻窝电站附近横穿本次勘探的重点C1w煤系地层。对勘探区煤矿床有一定的影响。河流位于开采范围外。矿井周围老窑不多,开采深度一般不大于50m,因所采煤层多居浅部,无规律,日久坍塌,裂隙增多,给大气降水渗入井内创造了有利条件,老窑多有积水,对开采煤层有很大的影响。小发路煤矿井田范围内未发现古空及古井。开采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主要是季节性溪流,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4、矿井各含水层之间与补给水源之间的水力联系 矿田区内地下水主要靠煤层露头外补给,第三系砾岩水随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各含水层除断层破坏,产生水力联系外,还与钻孔及煤层露头附近连通和地表采动及岩溶塌陷有关。5、矿井涌水量 本矿井+850m以上正常涌水量为430.08m/d(即17.92m/h),最大涌水量为564.96m/d(即23.54m/h)。本矿井+750m以上正常涌水量为911.72m/d(即37.98m/h),最大涌水量为1529.82m/d(即50.23m/h)。三、煤层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为C3、C5共计2个煤层。各煤层顶底板情况如下:1、C5煤层顶底板特征伪顶为薄层钙质胶结粉砂岩,浅灰深灰色,厚度0.00.50m,一般在0.30m左右,具斜波状层理,裂隙发育且充填方解石脉,性脆易碎。直接顶板以泥岩为主,厚度36-40m灰色至黑色,普氏硬度系数24,平均抗压强度30.22Mpa,初垮步距34m。老顶为厚层状灰岩,致密坚硬,厚度510m,抗压强度136.22152.29Mpa。初次来压步距25m。目前矿井按类直接顶板级老顶加以管理。伪底多为泥岩,厚度约0.3m,遇水变软膨胀,常发生支架钻底现象。老底岩性变化较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细砂岩互层。2、C3煤层顶底板特征伪顶局部发育,以砂质泥岩为主,厚度在0.20.3m左右。直接顶板为泥岩,厚度7.015.0m,灰白色至灰黄色,钙质胶结,普氏硬度系数47,抗压强度49.0368.64Mpa,初垮步距216m,目前矿井按类直接顶板级老顶加以管理。伪底局部发育,厚度在0.3m左右。直接底板以砂岩为主,局部为砂泥岩互层或粉砂岩。第二章 防治水规划一、2012年防治水规划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增大,井巷开拓长度的延伸,矿井涌水量相应会增大,对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