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毕业论文指导.doc_第1页
应用物理学毕业论文指导.doc_第2页
应用物理学毕业论文指导.doc_第3页
应用物理学毕业论文指导.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一、应用物理学的学科领域应用物理学属于物理学专业,物理学专业包括:力学、声学、数学物理、物理学与交叉学科、引力与天体物理、原子与分子和团簇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测量与仪器、场论与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核物理、化学物理、统计物理、物理学史、综合等。二、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1、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研究物理学的理论、物理知识的应用探讨,计算机与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物理学在各学科领广泛的技术应用和其他应用。2、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电子及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及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掌握系统的数学、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2)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5)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良好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结合所学专业毕业论文主要用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论文题目不能脱离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关系,而本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探索或研究,毕业论文就写了这方面的内容。这只能算是工作总结,但不能算是一篇毕业论文。理科学生学习的专业往往和他们从事的工作有较紧密的关系,他们有较丰富的实验经验和感性认识,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可以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新的认识,他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原来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工具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2、内容要新理科论文除了具有理论性之外,也需注重它的实践性和实际操作性。当前各学科发展非常之快,前沿的课题存在大量的学科交叉,公凭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就已经落后了。待学生毕业时,所学知识可能几近淘汰,所以学生选题要注意所用知识不能陈旧,要能跟上学科的发展。3、题目要大小适当,难易适度论文题目不宜过大,否则必然涉及的范围大广。学生初涉科研,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理论功底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学生主要以业余学习为主,题目太大,势必讲得不深不透,乃至丢三落四,难以驾驭。因此,选题必须具体适中。题目选择要难易适度。过难,自己不能胜任,最后可能半途而废,无法完成论文;太容易,则论文层次太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几年来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同时自己也得不到锻炼。选题最好能合乎个性兴趣爱好,如果自己对论题兴趣很高,就会有自发的热情和积极性,文章就容易写出新意来。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决定毕业论文成败与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1)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从选题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型论文和应用型的毕业设计;(2)从本科毕业论文课题来源,可以分为教师出题和学生自选;(3)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又可以将其分为物理学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和应用物理四大类。A、物理学理论方向的毕业论文内容:力学、声学、数学物理、物理学与交叉学科、引力与天体物理、原子与分子和团簇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场论与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核物理、化学物理、统计物理、物理学史、综合等。B、电子技术:物理实验、电路的设计、传感器、C、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等。D、应用物理:材料科学:纳米材料技术、生物医学材料、薄膜材料以及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材料的先进合成、制造、加工的理论与新方法,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的设计理论;结构、性能控制、材料的环境效应和寿命的评价理论;分子、纳米及微观尺度下的材料科学理论。信息科学:高速信息网络体系结构与安全性的基础理论;微(纳)米电子学与分子电子学基础与半导体集成系统;光子、光电子集成与光子学基础;以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系统生物学仿生和建模的生物信息系统。从分子层次着手设计的具有半导体、超导、吸氢、吸波、非线性光学等特殊功能的光、电、磁和力学纳米功能材料。传感器技术。测量与仪器。附:应用物理学02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序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备注姓名职称序号毕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挂名教师1随机行走构造网络结构研究邓科讲师2网络上搜索策略研究邓科讲师3二维自旋电子的隧穿韩海强讲师4一维量子线的弹道输运韩海强讲师5自由电子在弱周期场中的能谱研究韩海强讲师6二维碳材料的电子结构的研究李德俊副教授7氦原子基态能量的计算李德俊副教授8黑体辐射的理论研究李德俊副教授9氢分子离子基态能与离解能的计算李德俊副教授10一维碳材料的电子结构的研究李德俊副教授11加背景光的情况下光致异构非线性的研究梁俭初讲师12偏振光光椭圆致异构非线性的研究梁俭初讲师13线偏振光光致异构非线性的研究梁俭初讲师14圆偏振光光致异构非线性的研究梁俭初讲师15分子器件声子辅助遂穿研究米贤武副教授16量子阱太赫兹边带吸收研究米贤武副教授17量子阱子带光吸收研究米贤武副教授18微扰法解自旋量子点本征值米贤武副教授19有限差分法计算量子阱本征能级米贤武副教授20 碳纳米管的电子特性彭金璋副教授21 碳纳米管的光学性质彭金璋副教授22 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彭金璋副教授23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彭金璋副教授24碳纳米管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彭金璋副教授25关于电磁污染的研究彭秀艳讲师26生物磁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彭秀艳讲师27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有限差分法王小云讲师28多层介质的圆柱波导的特性研究王小云讲师29多层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性研究王小云讲师30双层介质的矩形波导的特性研究王小云讲师31波导中TE10模的激励与耦合邬云文副教授32光场中氢原子的波包运动邬云文副教授33激光驻波场中单粒子的运动邬云文副教授34矩形波导中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