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力运动和力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力 辨一辨 如图所示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想一想 如图所示 用左手用力击打右手 同时左手也会感到疼 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2弹力 辨一辨 1 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与某一非零刻度线对齐且无法校零 也可以使用该测力计进行测量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易错提示 测量时 应该把 与指针对齐的刻度线 作为 零刻度线 被测力的大小等于指针所指的数值减去 零刻度线 所指的数值 想一想 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4n 如果按照另外两种方法读数 结果会怎么样 a读数方法使测量结果偏小 c读数方法使测量结果偏大 考点3重力 辨一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即垂直于水平面 且指向地心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考点4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 一切物体在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说明的问题 力的作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使物体运动的 速度或 方向发生改变 3 惯性 辨一辨 1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定律 2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 且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3 惯性都是有益的 考点5二力平衡 想一想 重为4n的电灯悬挂着静止不动 吊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 思路点拨 重力和吊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即可得出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考点6摩擦力 辨一辨 1 摩擦力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2 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 摩擦力越大 3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提示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此时摩擦力是动力 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此时是阻力 想一想 如图 观察圆珠笔用手握住的地方 和其他位置相比 发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 接触面凹凸不平 比较粗糙 可以增大摩擦力 教材重点图片 重点难点突破 类型1对力的理解 1 力的产生 1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 例如 两个物体并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物体间没有力 2 产生力的两种情况 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如推力 物体不接触有时也能产生力 如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 2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有一个不同 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 3 力的相互性 1 相互作用力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力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 关系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 例1 2016 绥化中考 甲图中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 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图中 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 剪断细线后 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路点拨 小铁球受磁铁作用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两辆车上的n极与n极相互靠近 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剪断细线后 使两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变式运用 1 2017 德州中考 2017年4月20日 天舟一号 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22日与 天宫二号 太空舱顺利对接 如图所示 对接过程中 天舟一号 多处向外 喷气 调节运行姿态 此过程利用的力学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对接过程中 天舟一号 向外 喷气 时 对气体施加力的作用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体对 天舟一号 也有力的作用 飞船受到推力的作用 调节运行姿势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 受力分析 确定研究对象 受力物体 明确图中要画的力 2 确定力的三要素 类型2力的示意图 3 作图步骤 1 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2 以 作用点 为起点 或终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3 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4 在箭头附近标出力的大小或力的符号 例2 2016 永州中考 如图是小罗同学在今年的体育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形 请在图中画出该实心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思路点拨 实心球的作用点在重心上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变式运用 2 2017 德阳中考 如图所示 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当小车突然静止时 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 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的示意图 原来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当小车突然静止 由于惯性木块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 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右滑动 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同时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平板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物块的重心上 类型3惯性的理解 例3 2017春 阜阳期中 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 运动时没有惯性b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c 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d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思路点拨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是否受力 运动速度大小都无关 变式运用 3 2017 南京中考 关于惯性 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 灰尘脱落 说明灰尘有惯性b 汽车紧急刹车 车上的人会向前倾 说明车有惯性c 箭离开弓弦后 仍能向前飞行 说明箭有惯性d 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 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说明锤头有惯性 b用力拍打被子 被子运动 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灰尘就和被子分离了 利用了灰尘的惯性 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汽车急刹车时 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因此人会向前倾 这说明人有惯性 故b错误 符合题意 箭离开弓弦后 仍能向前飞行 是因为箭具有惯性 故c正确 不符合题意 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 当锤柄遇到地面停下后 锤头因为惯性 继续保持运动状态 所以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故d正确 不符合题意 类型4二力平衡的判断及应用 1 判定平衡力的方法 1 根据状态 物体只要处于平衡状态 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2 依据二力平衡条件 满足八个字 同体 等大 反向 和 共线 2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3 应用 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4 2017 亳州一模 如图所示 一只足球放在桌子上 而桌子立于地球表面 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c a 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b 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c 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d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思路点拨 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压力作用在桌子上 支持力作用在足球上 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不属于平衡力 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压力作用在地球上 支持力作用在桌子上 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不属于平衡力 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二者都是作用在足球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一条直线上 属于一对平衡力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等于桌子的重力和足球的重力之和 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 变式运用 4 如图是手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 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 正确b 只有 正确c 只有 正确d 只有 正确 d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是一对平衡力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不是一对平衡力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是一对平衡力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不是平衡力 重点实验聚焦 实验6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及结论 根据图象和数据归纳规律 实验结论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 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命题点全梳理 1 测量仪器 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 实验中要收集多组数据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 当质量和物体重力的比值不变 或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 物体的重力也增大几倍 或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时 都可以判定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是正比关系 例1 2016 内江中考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在安装实验装置时 让刻度尺的零刻度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上端对齐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上1个钩码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l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此时弹簧下端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示意图 那么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 1cm 示数l1 25 85cm 示数f1 5n 在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和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4个相同的钩码 静止时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 00n 那么 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选填 正比 或 反比 思路点拨 图中刻度尺25cm和26cm之间有10个小格 一个小格为0 1c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因此l1的长度为25 85cm 由图知 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 1n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已知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上1个钩码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4个相同的钩码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 00n 由此可得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命题挖掘 1 在太空中不能 选填 能 或 不能 进行上述实验 原因是太空中物体失重 选填 失重 或 超重 2 为了探究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 小明找了一些橡皮泥 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 分别测量出重力 从而得出结论 他的探究方法不可行 选填 可行 或 不可行 原因是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实验7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装置及结论 实验结论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小车运动得越远 速度减小得越慢 理想推理 假如水平面足够光滑 完全没有摩擦阻力 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 将会匀速地永远运动下去 即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命题点全梳理 1 在实验中 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的长短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 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3 在实验中 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后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小车具有惯性 4 在实验中 小车最后总是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了阻力 例2 2017 坊子模拟 在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中 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如图所示 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相等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2 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3 实验中发现 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 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长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选填 快 或 慢 4 推理 本实验中 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 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 在此基础上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请问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 选填 能 或 不能 直接由实验得出 思路点拨 1 从顶端由静止滑下 保证了下滑的高度相同 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2 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3 滑得越远 说明速度减小得越慢 4 阻力越小 滑得越远 推理可知 若没有阻力 小车将不会停下来 即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推理得到的 不能用实验验证 命题挖掘 6 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相等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7 通过上面的探究后 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 如图所示 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 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 则摆球将静止 选填 往回摆 静止 或 做匀速直线运动 8 若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 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实验8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装置及结论 1 把小车放在尽可能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从而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先使两个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观察小车能否静止 然后使两个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再观察小车能否静止 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 命题点全梳理 1 实验中 如何判断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小车的平衡状态有两种情况 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以当小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都可以判定小车处于平衡状态 2 选用小车而不用木块 并且要求桌面光滑的目的 尽量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小车和桌面之间为滚动摩擦 可大大减小摩擦 桌面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使实验的效果更加明显 3 实验装置中 定滑轮的作用 改变力的方向 4 实验中 选择静止作为研究状态的原因 静止状态比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好控制 例3 2016 合肥二十中模拟 探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的平衡条件 需要比较 平衡 和 不平衡 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 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定滑轮按45 角固定在桌边上 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的过程中 将木块进行扭转 小亮说 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 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 1 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 二力平衡 的三个条件中 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 简述你的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 将两侧的定滑轮一端固定 一端角度可调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思路点拨 1 扭转木块 放开手 它将旋转到两个力一条直线的位置 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 该实验中还缺少了二力方向相反和二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条件的验证 2 这个实验装置 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 导致两边施力大小不相等 可以使用轻质小木块 并且装上小轮子 以减小摩擦力 将两侧的定滑轮一端固定 一端角度可调 保证木块两端的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命题挖掘 3 增减两端钩码的数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当两端钩码数相等时 木块将处于平衡状态 这说明 一对平衡力 必须满足大小相等的条件 4 保持两端钩码数目相等 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 发现木块旋转后又恢复原状 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 选填 物体 或 直线 上 物体才能平衡 5 为了验证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可以用纸板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操作比较方便 实验9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装置及结论 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命题点全梳理 1 测量摩擦力的原理 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3 影响因素的猜想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积的大小 物体运动的快慢等 4 实验中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采用了转换法 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 因此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关 5 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 可让同一木块分别侧放 平放 竖放在同一水平长木板上 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若不相同 则与接触面积有关 6 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可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运动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若有变化 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块的运动速度有关 若没有变化 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块的运动速度无关 例4 2016 淄博中考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选用以下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形状相同的木块和铁块 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弹簧测力计等 小明做的部分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时 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小明发现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不相同 即f1 f2 f3 且f1 f3 1 比较1 3两次实验 由f1 f3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2 比较1 2两次实验 根据f1 f2 小明认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小明得出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 3 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 把摩擦力的大小转换为拉力大小 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性 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拉动木块 或铁块 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小明想 木块表面粗糙还是铁块表面粗糙 请你利用现有器材增加一次实验 解决小明的问题 写出实验方法和结论 方法 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之上 重复实验3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 比较f3和f4的大小 结论 若f3 f4 则说明木块的表面粗糙 若f3 f4 则说明铁块的表面粗糙 思路点拨 1 比较1 3两次实验可以看出 接触面相同 压力不同 最终拉力f1f4 则说明木块的表面粗糙 若f3 f4 则说明铁块的表面粗糙 命题挖掘 5 若在第2次实验中 铁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 滑动摩擦力将不变 选填 不变 变大 或 变小 6 一个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 下面是该方案中的一个环节 将两个材质和平滑程度均相同 体积不同的木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让两个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他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错误的 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本命题点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 根据图象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 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 2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 根据受同样的力 在测量范围内 伸长量大的 测量精确度高 3 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能够伸长的最大量 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 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的力的最大值 1 2016 安徽中考 为研究弹簧的性质 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 如图a 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 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已知弹簧原长l0 6 0cm 实验过程中 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 g取10n kg 表一 1 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 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2 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 x的关系图象 3 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 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合理即可 1 由题意可知 弹簧所产生的弹力 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知 在表二中 第3次的弹力f g mg 0 06kg 10n kg 0 6n 第5次的弹力f g m g 0 12kg 10n kg 1 2n 第3次的弹簧伸长量 x 8 4cm 6 0cm 2 4cm 第5次的弹簧伸长量 x 10 8cm 6 0cm 4 8cm 2 根据表二中的数据 先描点 再画线 3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包括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使用前应先调零 使用前先拉几下避免卡壳 使用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等 押题预测 1 2017 利辛一模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测力计的量程b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c 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d 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b为保证测量准确和不损坏弹簧测力计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不一定是竖直方向 可以斜着使用 故b错误 符合题意 为测量准确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 被测力必须作用在挂钩上 故c正确 不符合题意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 拉力方向必须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并且要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 故d正确 不符合题意 2 2016 乌鲁木齐中考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 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 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悬挂钩码 图甲所示 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 x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 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 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16cm 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8cm 2 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 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均选填 a 或 b 3 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 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22 5n 1 由图乙可知 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 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 橡皮筋伸长量 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 说明橡皮筋的伸长量 x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fa ka xa fb kb xb 由图知 当fa 5n xa 10cm fb 10n xb 10cm 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 ka xa fb kb xb 得 ka 0 5n cm kb 1n cm 因此fa 0 5 xa fb xb 所以 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 橡皮筋a的伸长量 xa cm 16cm 橡皮筋b的伸长量 xb cm 8cm 2 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 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由图乙知 a的量程为0 10n b的量程为0 15n 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 在测量范围内 如f 5n时 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 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 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3 因a最大受到10n的拉力 在弹性范围内最多伸长20cm b在弹性范围内 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 最多伸长15cm 将本实验中两根长度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使用时 故a只能伸长15cm 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受到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故a最多受到的拉力fa大 10n 7 5n 根据合力的知识 故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7 5n 15n 22 5n 2 2017 安徽中考 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 随 天舟一号 货运飞船升入太空 与发射前相比较 该货物的惯性不变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命题点2惯性现象的解释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该性质称为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该物体与发射前相比较质量是不变的 故该货物的惯性不变 分析安徽中考可知 本命题点主要从惯性的定义 惯性现象和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进行命题 3 2016 安徽中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c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从而提高成绩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 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 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缘故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是因为其自身具有惯性 仍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跳远时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 从而提高成绩 不能增大惯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4 2015 安徽中考 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 系上安全带可以 a 减小汽车的惯性 防止发生事故b 减小司机的惯性 防止发生事故c 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d 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c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当汽车刹车时 人向前倾倒 为了防止人倾倒 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5 2014 安徽中考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 这是为了减小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它的惯性 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战斗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质量来减小战斗机的惯性 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以提高战斗机的灵活性 6 2013 安徽中考 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 用力向后蹬地 就能获得向前的力 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离开地面后 由于惯性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小强向后蹬地 小强获得了一个向前的力 小强给地一个力 地也给小强一个力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离开地面后 由于惯性 在空中仍然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7 2012 安徽中考 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 s 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 s 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大 选填 大 或 小 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而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载时的质量 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时的惯性 猜押预测 3 2016 内江中考 如图所示 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 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 橡皮将会向左倾倒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 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保持静止 均选填 向右倾倒 向左倾倒 或 保持静止 橡皮和书的原来状态是相对静止 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 橡皮的下部受到摩擦力 也将向右运动 但橡皮的上部由于惯性 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橡皮向左倾倒 若书表面绝对光滑 橡皮与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 橡皮的下部将不会运动 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4 2016 凉山州中考 在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 甲图中撑竿发生弯曲 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乙图中乘客在汽车紧急刹车时向前倾倒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 据图甲能看出 由于力的作用 使得撑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即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据图乙能看出 原来人们都处于运动状态 当刹车时 人的下半身运动停止 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故出现了图中的现象 即该现象表明物体具有惯性 命题点3摩擦力 安徽中考中对摩擦力的考查 主要是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如何推导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8 2014 安徽中考 如图所示 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 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g 40n f 10n 1 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 我们知道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 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 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则有关系式f fn成立 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 1 物体匀速运动 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所以f f 10n 2 在水平面上 压力等于重力 fn g 40n因为f fn所以 0 25 押题预测 5 2016 无锡中考 教室的门关不紧 常被风吹开 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 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 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c门被风吹开 不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而是因为吹力比摩擦力大 故a b错误 塞入硬纸片 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故c正确 d错误 6 2016 绥化中考 用5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n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5n 将木块的三分之一切下后叠放在一起 不考虑质量损失 并拉着木块在同一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选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木块在5n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 将木块切割后叠放在一起 前后压力没变 接触面粗糙程度没变 故摩擦力不变 9 2017 安徽中考 如图所示 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 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 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 实际解决问题时 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命题点4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安徽中考可知 本命题点主要考查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是否平衡 d斜面上的重物其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向下和沿着斜面向下的两个力 由于物体是静止在斜面上的 所以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 2016 安徽中考 如图 一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平方向上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b 在水平方向上 物体受到拉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在竖直方向上 物体只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d 在竖直方向上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对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在水平方向上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 水平方向合力为0 即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合力为0 所以物体受到拉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对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修复与改善方案
- 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 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 客户信用评分模型构建方案
- 202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合规审计总结
- 健康心理养生的见解和实践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北京门头沟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制度
- 肿瘤药物外渗护理
- 徒手整形培训课件
- 营养支持小组管理制度
- 具身智能行业深度:技术路线、市场机遇、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 儿童腹痛试题及答案解答
- 江西省防雷减灾白皮书 (2024年)
- 职业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 DB50-T233-2020-道路照明设施维护技术规程-重庆市
- T/CAQI 70-2019管道直饮水系统安装验收要求
- 中卫市第八幼儿园建设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 敏感皮肤护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