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1页
基于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2页
基于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3页
基于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4页
基于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基于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基于 SAP 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工 程 领 域 软 件 工 程 指 导 教 师 吴 洪 博 士 作 者 姓 名 翁晓海 学 号 200792312054 分类号 密级 UDC 注1 学 位 论 文 基于 SAP 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名和副题名 翁晓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吴 洪 博 士 电子科技大学 成 都 陶东武 高 工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绍 兴 职务 职称 学位 单位名称及地址 申请专业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学位类别 工 程 硕 士 工程领域名称 软 件 工 程 提交论文日期 2009 论文答辩日期 2009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09 年 月 日 注 1 注明 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 的类号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 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 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 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 I 摘 要 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制造业出现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形势下提出的新 型管理模式 现代商业管理中最显著的经营模式之一就是单个企业不再以单独的 自主经营的实体形式进行竞争 而是以其所在的供应链形式进行竞争 供应链管 理追求的是商业流程上的卓越和完美 并代表着一种新的方法来管理与供应链上 其他企业之间的业务和关系 供应链管理思想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方 面的技术发展使得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压缩时间及共享信息成为可能 可以说 没 有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 不可能产生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企业管理形 式 供应链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给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的一次重大的革 命性变革 供应链管理以因特网 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的建设为依托 使得在企 业的供应 生产计划 物流和需求等方面形成同步化 集成化 本文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角度 对汽车汽车制造公司供应链的整合及信 息管理系统的实现进行全面的研究 详细剖析了某汽车在实施基于供应链理论的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 对企业供应商和内部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的方法 和步骤 并探究了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后的绩效以及对于生产运营能力的提高 重 点介绍了 SAP 的功能模块的实施过程 从 SAP 的项目配置 核心业务的操作和权 限的设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还对系统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突破口将会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 融合了 ERP SCM CRM PDM MES 等管理系统 覆盖了企业内部 供应链关键成员之间的所有 相关业务流程整合的信息系统 为打造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 将 需要对目前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变革和整合 关键词关键词 供应链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 业务流程整合与变革 ABSTRACT II ABSTRACT 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 new type management mode which was advanced during the period that collectiv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ppeared to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business modes of modern commerce is that competition of single enterprise doesn t depend on herself but on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pursues the excellence and perfection on the flow procedure Moreover supply chain represents a new way to manage the business an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enterprises on the chain way SCM theory is developed on the base of progress on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hich makes reducing time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That could be considered without modern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pply chain is impossible appeared to us Supply chain admin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rought by computer network Supply chain relies on internet intranet and extranet which makes the procedures of supplying producing logistics and requirement synchronous and integrative From the theories of supply chain administration the thesis make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supply chain and re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shanghai HUA PU automobile particularly analyze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n the flow integration of the exterior suppliers and interior supply chains when she pursues her way to information system What more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 after running performance and enhancement of business capabilities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modules of the SAP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rom the SAP project configuration the cor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the design of authority has don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integrated and optimized The research considers that next development poi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cover all interior members key members on supply chain procedure based on supply chain administration merging ERP SCM CRM PDM MES In order to mak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supply chain idea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total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present flows Key words realization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目录目录 III 目 录 第一章绪论 1 1 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1 1 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 2 1 研究背景 1 1 2 2 国际上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 3 1 2 3 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5 1 2 4 研究供应链意义 5 1 2 5 研究汽车供应链意义 7 1 3 研究方法 内容与研究框架 7 1 3 1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7 1 3 2 研究框架 8 1 4 本章小结 9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回顾 10 2 1 供应链管理概述 10 2 1 1 业务流程管理 10 2 1 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11 2 1 3 实施供应链管理 12 2 2 企业信息化管理 13 2 2 1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13 2 2 2 ERP 系统概论 15 2 3 本章小结 17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整车厂业务流程设计与实现 18 3 1 系统的设计目标 19 3 2 供应链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3 3 供应链管理系统整体设计 23 3 3 1 实施 SAP 系统的方案及方法论 23 3 3 2 按订单拉动的混线排序生产的 OTD 流程设计 29 3 4 SAP 的功能模块与实施过程的具体实现 37 目录 IV 3 4 1 SAP 中的项目配置 37 3 4 2 SAP 生产模块的核心业务的操作举例 43 3 4 3 SAP 中的权限设计与策略 51 3 5 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整合 52 3 5 1 从仓库到生产的物流配送系统 52 3 5 2 动态库位管理 58 3 5 3 供应商库存管理 59 3 5 4 主数据管理和 BOM 管理 62 3 5 5 物料反冲处理 65 3 6 本章小结 66 第四章 汽车生产制造供应链的绩效与展望 67 4 1 汽车信息系统的绩效分析 67 4 2 汽车行业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67 4 2 1 目前 IT 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67 4 2 2 生产系统改进的关键成功因素 69 4 3 汽车信息系统继续努力的方向 71 4 3 1 与销售系统的整合 71 4 3 2 MES 系统的实施 72 4 3 3 PDM 系统的实施 75 4 4 本章小结 76 第五章 总结 77 参考文献 78 致谢 78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绪论 1 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所谓供应链管理 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 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具体是指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前馈的信 息流和后馈的信息流 物料流及资金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制成中间产 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渠道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并将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模式 1 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现代商业管理中最显著的经营模式改变之一是单个企业不再以单独的 自主 经营的实体形式进行竞争 而是以其所在的供应链的形式进行竞争 在这种新型 的竞争环境下 最终每个独立企业能否成功取决于管理层对该公司复杂的商业关 系网的整合能力 供应链管理代表着一种新的方法来管理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 间的业务和关系 而在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上 信息技术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所以 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2 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不断应用 制造生产率已被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制造加工过程本身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整 个产品竞争力的潜力开始变小 为了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客户需求的 潜力 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供应环 节和整个供应链上 另外 近年来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 不断加快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 使得世界上众多的 企业都被越来越开放的经济纽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日渐恶化的竞争环境中 企业越来越面临着全方面的压力 竞争的加剧和管理理论的创新催生了一种全新 的管理观念 供应链管理思想 它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从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赢利能力而不是仅仅提高单个企业赢利能力 1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经济体 在经济 全球化的前提下 各国的企业也开始踏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 境下 如何更好满足客户要求 提高市场占有率 降低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营利 润是摆在企业而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有效的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竞争优 势的重要砝码 大量消费的时代业已终结 事实上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的背景下 实施供应链的企业强调基于时间的竞争 强调为顾客创造价值 能够 实现共赢 Win Win 的经营理念 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和资源早已不能快速 响应现阶段的市场需求 因此 通过供应链的合作关系来缩短产品的开发 生产 周期 并快速投入大规模定制的运营模式己成为当今管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过去的十年中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而受到越来越多 的重视 现在的市场需求特征是多样化 个性化 产品的寿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而其中的高 新技术含量越来越多 由此造成企业间的竞争主题已经涵盖了企业 管理的方方面面 于是 很多企业便开始寻求其他的方法 转向实施供应链管理 通过与供应链伙伴进行运营协作 共同寻求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降低运营成本的 途径 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商业界的热门话题 许多公司通过实施和管理供应链获得 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比如 DELL 电脑公司取消了典型供应链中的分销和零售环节 DELL 公司通过网络接收顾客订单 并且直接按照订单要求进行生产 装配好的服 务器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计算机等产品不运往分销中心 也不出现在零售商店 中 通过这种方式 顾客在五至六天内就能收到最新款 性价比最高的计算机 其价格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当然 我们必须认识到 不同的经营环境下的合 作必然有所差别 企业与供应商必须要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 构建最适合的合作 模式 以期通过长期的深度合作 使彼此的优势资源得到整合 将各自的优势发 挥到极致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 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由于中国 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 中国正在 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 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在自 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 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 差距 是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跨越的一步 第一章 绪论 3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坚 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也就是说 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 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 型工业化路子 从政府报告中 可以看出国家对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视和期望 这 几年 国内各种企业 特别是制造业企业 都把企业信息化视为管理创新 技术 创新 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信息化建设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 本文选择制造业的代表行业 汽车行业进行研究 旨在对 使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制造商 供应商 客户供应链进行理论与方法上的浅析 以 期对制造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2 2 国际上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 现在看起来 提起汽车供应链已经是特别平常的事情 但实际上 汽车行业 供应链的出现和演变有着一个十分缓慢的发展历程 它并非伴随着汽车的诞生而 马上诞生的 如果汽车厂完成了所有的制造工作 并直接销售给最终客户 在这 种模式里只存在企业内部的物流关系 可以说没有任何供应链可谈的 但如今 人们已经很自然地把汽车与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联系在一起了 1 2 2 1 汽车行业供应链最初形态 供应链的销售端 或者说是销售供应链是汽车工业最早出现的供应链形态 从一开始 亨利 福特就让经销商去与客户打交道 并通过操纵经销商 使他们 保持小规模 孤立 在合同中经销商不仅要求只能销售福特公司的汽车 而且还 要预先从工厂全款提车 这样经销商就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库存以便随时满足客户 的需要 但是 福特公司的体系也开创了不良先例 表明工厂的生产需要是第一 位的 而经销商和客户应该做出任何必要的让步 但是 当产品种类越来越多 汽车结构越来越复杂时 这种用来处理客户关系的方法就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需 要了 在欧洲 汽车经销商有超过好几十个品牌 近三百个车型和四千多个版本 汽车经销商必须为顾客展示介绍各种汽车型号 因此一般必须具备较强的财务资 金实力 多年来 汽车厂商一直使用传统的排他性经销体系来进行汽车的销售 2002 年 10 月 欧盟加强了对汽车销售的管理 决定取消特许经营 在经销商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之间引入竞争机制 彻底打破汽车市场的行业垄断 其目的是促进市场竞争 普 遍降低汽车销售 维修和服务价格 根据该计划 汽车生产商必须给予经销商更 多的自由 经销商可在任何一个欧盟国家设立经销网点 并且可以同时销售不同 品牌的汽车 形成 汽车超市 经营 新规定允许汽车交易不必提供维修和售后 服务 以便使独立的汽车维修商以竞争价格提供服务 这一改革改变了汽车生产 厂家严格规定经销商的销售区域和限制竞争及售价的现状 并使消费者拥有更多 的选择 欧共体盟的这一举措 势必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汽车销售供应链带来深 远的影响 1 2 2 2 汽车行业供应链的采购供应链 与销售供应链不同 采购供应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出现的 现代汽车的复杂 程度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一辆汽车一般由一万多个零部件组成 每 个零部件都要有人设计和制造 组织这一庞杂的工作可以说是制造汽车所面临的 最大挑战 但是 福特认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解决了这一问题 即所有 工作都在本公司里自己干 即所谓纵向一体化 甚至开始自行生产玻璃和钢铁 但这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 即如何组织和协调数百个工厂和技术部门中工作的成 千上万的雇员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经济恶化时 如何对待那些专门为自己公司 生产特定零部件的机器和工厂 1 2 2 3 大规模定制的汽车供应链 大规模定制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大批量生产方式发展而成的一种 现代生产模式 在汽车行业 定制并非是一个新概念 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 如何在实行批量定制的创新活动中 使用灵活性和运营效率同大规模生产的实践 相结合 这一方法要求整车厂和上下游合作伙伴保持高度的同步 大规模定制成 为当今汽车企业的重要竞争战略 大规模定制覆盖了从开发 生产 销售到服务的整条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其 控制焦点是 开发出可定制的产品服务 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实现产品的多样 化和定制化 汽车企业的大规模定制更多地表现为按定单生产的模式 即以汽车 行业的 平台战略 为表现形式 在汽车底盘平台的基础上 根据客户的需求 开发出各种派生产品 同时对各中派生产品准备尽可能多的模块选装件 为客户 提供在交货点的定制手段 在客户下达可选制造定单时 通过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实现定制装配的目的 整车厂通过各种协同应用的功能 产品与工艺的协同设计 第一章 绪论 5 供应链的协同与响应 分布协同的售后服务 将企业内部部门 供应商 经销商 维修站和最终客户的全部系统通过网络加以互联 基于 WEB 方式提供集中式的应 用 直接表现为面向企业内部部门 供应商 经销商 维修站和最终客户的综合 门户 1 2 3 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调查显示 我国汽车行目前真正建设了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并不多 只有上海大众 通用集团几个中外合资的少数企业已经建设或正在尝试 大多数 公司实施的根本算不上供应链管理 本着一名软件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毕业生 能 有机会对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我想会对我今后的工作有更多的益处 近半数的企业都对供应链管理 SCM 比较感兴趣或正在建设日程上 的确 SCM 系统是加强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 提升竞争力的支持平台 随着企业 ERP 的 实施 SCM 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同时也是企业信息化的下一个重要考虑 供应 链的建设在国内仍处于启动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全球市场竞争趋势已由原来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 的竞争 而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核心 能力的竞争 国内制造和流通企业迫切需要运用 IT 技术实现其生产 库存 日常 交易的管理规范化 精确化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所以 随 着不少企业尝试实施并应用了 ERP 系统 业务系统必将继续向上 下游扩展 因 此 SCM 必将是企业信息化的下一个重点方向 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1 2 4 研究供应链意义 现代商业管理中最显著的经营模式改变之一是单个企业不再以单独的 自主 经营的实体形式进行竞争 而是以其所在的供应链的形式进行竞争 在这种新兴 的竞争环境下 最终每个独立企业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公司管理层对该公司复杂的 商业关系网的整合能力 严格地讲 供应链不是一个一对一的 企业对企业的商 业链 相反 它是一个由各种业务和关系组成的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供应 链管理追求的是商业流程上的卓越和完美 并代表着一种新的方法来管理与供应 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业务和关系 2 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 方面的技术发展使得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压缩时间及共享信息成为可能 可以说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没有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 不可能产生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企业管理 形式 供应链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给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的一次重大的 革命性变革 供应链管理以因特网 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的建设为依托 使得在 企业的供应 生产计划 物流和需求等方面形成同步化 集成化 由于利益主体 的不同 供应链的管理比企业的管理更为复杂 特别是供应链的各企业的地域分 布更广 因此 现代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 可见 供应链管理 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信息化管理是实施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的方法 和手段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的可靠支持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从单机事务处理到网络管理 从订货 点法到 MRP 再到 MRPII 以至于到今天的 ERP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已经达到一 个相当的水平 也到了一个瓶颈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突破口将会是基于供 应链管理理论的 融合了 ERP SCM SCM PDM MES 等管理系统 覆盖了企业内 部 供应链关键成员之间的所有相关业务流程整合的企业管理系统 因为制造业的产业链长 社会化分工度高 使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呈 现出与其他产业不同的信息化需求 制造业企业会高度重视产品信息化 高度依 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 打造一个基于信息技术 能够快速 响应的供应链平台 将会是重中之重 从产品设计出来开始 原材料采购 运输 仓储到产品生产下线 发运到各个销售点 到销售到客户手中 再到客户使用该 产品 对产品的维护过程以及维护过程中的零配件供应等等环节 都需要一个能 够快响应客户需求 驾驭市场运作的运营平台 近几年 不管是学术期刊上还是出版书籍 有许多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文章和 书籍 也有较多的文章研究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但大都是重点研究的是物流管 理及其信息化建设 在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方面 也有许多文章研究如何实 施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但也大都是研究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很少从供应链管理 的战略目标出发来着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实现 本论文将在供应链上整合 管 理关键的商业流程出发 将供应链的整合与信息化实现作为研究的对象 提出了 自己的见解 对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经营运作水平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 义 在实践上 对于我国企业提高生存能力 适应日益复杂 激烈的市场环境 增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学术上 对于理论探究可以提供有益的启 发 第一章 绪论 7 1 2 5 研究汽车供应链意义 汽车工业是个影响极大的企业 按照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 形成一系列的产 业群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 汽车基本上是一个装配产品 它由大量的 各式各样 的零部件组装起来 在零部件超过万件以上的产品中 汽车是唯一的有千万辆以 上年销售量的商品 反过来说 在年销售量达到千万件以上的商品中 只有汽车 是由上万件零部件组成的 汽车行业也成为制造业中复杂程度仅次于飞机工业的 行业 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业 所以著名的管理专家德鲁克在研究通用汽车时 把汽车工业称这 工业中的 工业 另外 汽车工业也历来是各种 IT 技术诞生和直向成熟的试验场 很多代表先 进管理理念的 IT 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得到成熟的应用 因此 研究汽车工业对研究 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就有很实在的指导意义 增值 和 共赢 是供应链管理追求的宗旨 供应链管理是有两大目的 即加快订单反应速度 降低产品成本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 已经是供应链与供 应链之间的竞争 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 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竞争的实 质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的确 时间和速度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 鱼吃小鱼 已经演变成为 快鱼吃慢鱼 而供应链管理则成为汽车企业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有效切入点 汽车企业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 从物 流 信息流畅通的角度 依赖于畅通的物流来降低库存和成本 从而使生产系统 高效率 低成本 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1 3 研究方法 内容与研究框架 1 3 1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方法为个案研究 通过实证案例的研究 对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信息化 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在研究对象选材上 作者选取了汽车汽车公司这一中型 的轿车制造厂实施的 SAP 管理系统这一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 以总结其成功经验 冀求对同类的企业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研究的方法是首先简要回顾了供应链管理 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以及国内制造企业近二十年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及发展 然后 阐述了在基于供应链理论下企业运营流程的相应转变 紧接着 以某汽车制造公 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 详细说明了如何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过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程 最后对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内容简介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及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说明 并对本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回顾 从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及信息化管理展开分析 分别从供应链管理的内 涵 供应链管理流程与实施 业务流程管理 信息化系统在供应链领域的实施情 况以及 ERP 进行了较详实的说明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整车厂业务流程改进 就两种最经典的整车生产流程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引出可通过信息系统有 效实施改进生产系统流程 第四章 某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实践 在第三章的理论基础上 通过对汽车基于 ERP SAP 的实施达到供应链业务流 程的优化和整合 对系统架构 系统功能 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对物流 配送系统 供应商库存管理系统等整车上 下游的供应链环节也做了阐述 第五章 汽车生产制造供应链的绩效与展望 对汽车汽车的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后绩效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公司战略及市场 发展需要对需完善 需整合的 MES 销售系统及 PDM 系统进行了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对本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 并其进行了范围的界定 就不足和未来研究 方面做了说明 1 3 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绪论 9 图 1 1 研究框架图 1 4 本章小结 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及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说 明 并对本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进行了阐述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回顾 2 1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是在全球制造业出现企业经营集 团化和国际化的形势下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 现代商业管理中最显著的经营模式 之一就是单个企业不再以单独的 自主经营的实体形式进行竞争 而是以其所在 供应链的形式进行竞争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当今商业界的热门话题 许多公司 通过实施和管理供应链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虽然是脱胎于物流管理 但并不等同于物流管理 一般人认为 供 应链管理是包含了企业外部客户和供应链的物流 广义的物流概念代表着一种供 应链的倾向 即 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 但最近几年 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已经 在概念上由在供应链上整合物流 演变成在供应链上整合并且管理关键的商业流 程 基于这种在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之间逐渐明显的区别 物流管理协会 CLM COUNCIL OF LOGISITCS MANAGEMENT 已于 2005 年更改为 CSCMP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NAGEMENT PROFESSIONALS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 于 2003 年公布了修 改后的流程定义 修改后的定义清楚地表达了物流管理协会的态度 即物流管理 仅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修改后的定义如下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该 部分是用来计划 实施和控制在原始供应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如何低成本 高效 率地完成对货物 服务及相关信息正向 反向的移动及储存 以便能更好的满足客 户需求 2 1 1 业务流程管理 将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按照业务流程的思想进行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 年代末 并于 90 年代初期在哈默 达文波特等人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之后被普遍接 受 流程管理提供给企业 一种更全面的流程改善的选择 同时又能弥补流程 再造的不足 3 最初 业务流程管理被认为是在公司内部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一种手 段 但现在 流程管理已被用于对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活动进行整合 哈默曾指 出 只有在对供应链上的公司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时 才可以发现供应链上 真正的财富所在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回顾 11 在企业内部或在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之间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动机要么是降 低交易成本及提高时效 要么是将供应链上成员公司之间的关系加以结构化 两 种方式均是面向客户并以客户为中心 第一种动机使每次交易均满足客户的期望 第二种动机则是与成员公司长期的履行各种承诺 4 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 流程管理的本质是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 流程管理过 程包含了以下管理要素 1 目标管理 包括为每一关键的流程步骤建立子目标 这些目标应推动职能 目标的实现 2 绩效管理 包括有规律地获取客户对流程的反馈 根据目标说设定的范围 追踪流程绩效 反馈绩效信息 识别并更正流程错误 重新设定流程目标 以反映当前的客户需求和组织内部的约束条件 3 资源管理 包括为每一流程步骤提供设备 人员以及为达到既定目标和实 现对整个流程目标贡献度所进行的预算等方面的支持 4 界面管理 包括管理流程步骤之间特别是那些跨职能部分的 空白地带 最大的流程改进机遇通常出现在流程的不同步骤之间 5 2 1 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 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 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 制造商 仓库 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 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 转运 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 采 购 制造 配送 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计划 这是 SCM 的策略性部分 你需要有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 以满 足客户对你的产品的需求 好的计划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 使它能够 有效 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 选择能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 和供应商建立一 套定价 配送和付款流程并创造方法监控和改善管理 并把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 和服务的管理流程结合起来 包括提货 核实货单 转送货物到你的制造部门并 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 制造 安排生产 测试 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 是供应链中测量内容 最多的部分 包括质量水平 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的测量 配送 很多 圈内人 称之为 物流 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 建立仓库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网络 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 建立货品计价系统 接收付款 退货 这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 产品 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 现代商业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仅仅是销售产品 还要为客户和 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让其产生幸福感 科特勒表示 顾客就是上帝 没有他们 企业就不能生存 一切计划都必须围绕挽留顾客 满足顾客进行 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赢得客户 必然要求供应链企业能快速 敏捷 灵活和协作地响应客户的需求 面对多变的供应链环境 构建幸福供应链 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2 1 3 实施供应链管理 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将对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侧重转变成对供应链管理流程 的侧重 图 1 2 提供了来自来说明企业内部的每个职能部门将如何为八个流程提 供输入信息 例如 在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中 营销部门提供营销计划以及有关市场资源的知 识 销售部门提供客户管理方面的技能 研发部门提供技术能力 物流部门提供 有关物流能力的信息 生产部门提供产能信息 采购部门提供原材料货源情况 财务部门提供客户盈利报告 有关客户服务的各项要求必须用来为制定生产 原 材料供应以及后勤保障等战略提供依据 图 1 2 中所示的客户及供应商表明 要 想正确地实施每个流程 必须有客户及供应商的参与 当使用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时 他们的代表也应包括在流程管理小组内 以提供他们在物流方面的专长 如果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无法建立起适当的协调机制 那么该流程既不会降 低成本 也无法提高效益 一旦采用了以流程为核心的观点 所有有机会接触产 品或提供信息的职能部门都必须在一起工作 例如 采购部门可依据销售 营销 部门为生产计划提供的数据来了解具体订单中的订货数量及时间要求 这些订单 将会驱动制造需求 而制造需求则会进一步被转发给上游供应商 大量的使用外包已经加速了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的需求 因为企业已变得越来越 依赖于企业外部的供应商 因此 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起协调机制 一般说来 供应链上的公司必须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隔阂 并采取商业流程 的方法来期望成功地进行供应链管理 然而 企业的部门结构却不会被流程所取 代 因为由各职能部门提供的专业特长仍然是必须的 不可取代的 而且 为运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回顾 13 行该企业所需要的各项活动仍需在各个部门内部实施 成功的实施供应链管理要 求 1 高层主管的支持 领导能力以及致力于组织 流程变革的决心 2 理解改革力度是必须的 3 在供应链管理前景及关键流程方面达成共识 4 投入必要的资源 下放权利 以取得既定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涉及到识别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成员与哪些成员的链 接是关键的 需要与每个关键成员建立链接的流程 用在这些链接上的整合类型 和程度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为该企业提供最大的价值 而且要为包括最终 用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网络提供最大的价值 因此 供应链流程整合与再造等创 新举措的目的应该是在整个供应链成员范围内增加整个流程的效率和效益 6 2 2 企业信息化管理 供应链管理思想和以供应链理论为理念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在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 信息技术给现代生产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从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ERP 几乎成为所有交易的主干技术 但是 随着跨企业协作需 求的出现 仅限于企业内部的 ERP 表现出较多的局限性 支持跨企业协作需求的 供应链管理思想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相继出现并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 2 2 1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发明不到十年 就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 第一个计算机的商业应用是 1954 年在 GE 公司的自动财务系统 包括应收 应付 库存 入账等功能 1958 年开始进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阶段 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完善 计算机应用技术也 从订货点法到 MRP 再发展到 MRPII ERP 70 年代起 计算机开始应用于计算机 辅助设计等 但对于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 明确的说法 一直到八十年代 与计算机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1985 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 戴维斯 Gordon B Davis 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 硬件和软件 手工作业 分析 计划 控制和决策模型 以及数据库的用户 机器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 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 管理和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 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功能和组成 而且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当时已达到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的水平 它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在高 中 低三个层次 即决策层 管 理层和运行层上支持管理活动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根据中国的特点 许多 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最早的学者给管理信息系统也下了一个定义 管理信息系 统是 一个由人 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递 储存 加工 维护 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 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 未来 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 帮助企业 实现其规划目标 7 朱镕基主编的 管理现代化 一书上定义说 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由人 机械 计算机等 组成的系统 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它 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 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 为 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这个定义指出了当时中国一些人认为管理信息系 统就是计算机应用的误区 再次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质 再次强调了 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 一般来说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 管理信息 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 软件 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 备 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输 加工 储存 更新和维护 以企业战略竞优 提高 效益和效率为目的 支持企业高层决策 中层控制 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 统 管理信息系统 MIS 涉及系统的规划 开发 管理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 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成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相关的一切任务 8 目前 管理信息 系统正在形成为一门学科 我国已把它列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 科 它引用其他学科的概念 把它们综合集成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 它面向管理 利用系统的观点 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三大要素 形成自己独特的内涵 从 而形成系统型 交叉型 边缘型的学科 9 从应用的层次来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业务处理系统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TPS 知识工作系统 Knowledge Work Systems KWS 和 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 和主管支持系统 Executive Support Systems ESS 组成 从系 统功能来分 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生产子系统 市场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 供 应子系统 人力子系统等 10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是个复杂的 涉及管理变革的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的 成功应用 首先需要公司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国内外的信息系统应用的经 验教训说明 信息系统之所以失败 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者不是参加者 而是旁 观者 公司领导者参与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应用的先决条件 其次 管理信息系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回顾 15 统是一个复杂的项目 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运作 一般来讲 管理信息 系统分为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和系统评价几个阶段 系统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目标的确定 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 信息系统目标的 确定 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 工程项目的确定及可行性研究等 系统分析的 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分析 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 等 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确定 编码 输入输出设计 文件设计 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现包括机器的购买 安装 程序调试 系统的切 换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 系统的评价包括建成时的评价和运行后的评价 发 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 2 2 2 ERP 系统概论 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ERP 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4 个阶 段 第一阶段 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 MRP 物料需求计划阶段 或称基本 MRP 阶 段 随着六十年代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开始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 软件面世并应用于企业物料管理工作中 第二阶段 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闭环 MRP 阶段 在七十年代 人们在 MRP 基础上 一方面把生产能力作业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 MRP 中 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加入来自车间 供应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 并 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的平衡调整 从而围绕着物料需求计划 使生产的全过程 形成一个统一的闭环系统 这就是由早期的 MRP 发展而来的闭环式 MRP 闭环式 MRP将物料需求按周甚至按天进行分解 使得MRP成为一个实际的计划系统和工具 而不仅仅是一个订货系统 这是企业物流管理重大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图 2 1 供应链管理系统发展情况图 第三阶段 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MRPII 阶段 闭环 MRP 系 统的出现 使生产计划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 只要主生产计划真正制订 好 那么闭环 MRP 系统就能够很好运行 但在企业的管理中 生产管理只是一个 方面 它所涉及的是物流 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 这在许多企业中是 由财会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