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量:偷偷的学.doc_第1页
潜能量:偷偷的学.doc_第2页
潜能量:偷偷的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潜能量:向周围人偷偷学习方奕晗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5日 11 版) 核心提示 除了主动虚心求教之外,更加切实可行的“长本事”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偷偷地向周围人学习。 “偷偷地学习”需要你以一种低调的姿态,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且尽可能为我所用。 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你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一双发现的眼睛。 偷偷学习而不冒犯对方,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情商。而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方法的照搬,更重要的是将思维方式、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内化,使其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建立成功、得体的职场形象。 也许一个孩子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智力成就,是在大人开始正式教他们说话之前,就已经偷偷学会了。孩子们通过听周围人的交流来学习说话,而对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他们并不是为了要给孩子做示范才彼此交谈的。 学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总是希望通过调整自己的言行,使自己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期待,适应主流社会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观察、比较自己和他人的一举一动,根据已有经验迅速作出判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为什么学习要偷偷地进行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班里一个男生每到课间就追着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他想问的不是某道几何题的解法,也不是完形填空的某个地方为什么应该选B而不是D他拿着小本四处打听的是:你是怎么学习的呀? 很多人都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于是他的小本子上记满了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窍门”、“英语时态总结表”、“代数考试题的8大类型”等实战宝典。很快,这个“小跟屁虫”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考试成绩屡次排进班级前10名。 学生时代之所以让人怀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简单和单纯。如果同学关系被定义为考场上的对手,如果同事关系被理解为非此即彼的生存较量,在这样一个竞争关系中,如果再用“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直白的方式向别人请教,会得到什么样的答复可想而知。 平心而论,职场上的竞争关系难以避免: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销售数据的压力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在头顶悬着,这个时候,谁会跟谁客气?三个小组竞争同一个广告方案,“中标”不仅意味着职业成就感,它带来的真金白银更是能缓解小半年的房贷压力,谁愿意手软?空出来的经理位置要去争取,不光是为自己,更是为手底下那帮兄弟能有个宽松的环境,怎么可能不战而退? 这种时候,就算你再好学再诚恳再谦虚也无法直接向对手求教,因为那不符合游戏规则。你能做的只有靠自己,学习,要偷偷地进行。 除了竞争关系,职场上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合作。 不少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吧:当实习生的时候,单位里的老师们大都毫不吝啬地传授经验给你,看到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往往会不客气地指正,一段时间下来,你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一旦正式入职,当师生关系转变为同事关系之后,绝大多数人便不会对你再多说什么,只是“好啊”、“对对对”、“还不错哦”,很难再从除领导之外的人口中听到“你这样做似乎不太合适,应该”之类的教诲。 并非那些人故意要看你出糗。设身处地想想,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本就是平等的,没有谁愿意无端跳出来对别人指手画脚,砸了自己的职场形象即便对方是个新人。 因此,除了主动虚心求教之外,更加切实可行的“长本事”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偷偷地向周围人学习。 学习的三个层次 学习的第一个层次是做事的具体方法。 同样是写报告,为什么有些人写出来就脉络清晰,而另一些人写的则冗长拖沓、不知所云?同样的工作量,为什么有些人做起来从容不迫,还能抽空喝个下午茶,而另一些人则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同样的客户,为什么有些人三言两语就能轻松搞定,而另一些人即便耗上十天半个月也没有丝毫进展? 显然,面对一件件具体任务时,工作方法的差异能直接导致最终效果的迥然不同。看到周围人事半功倍地完成某项工作时,先别忙着羡慕嫉妒恨,此时你要做的是认真观察,看看别人的工作方式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故事吧。一支小足球队在训练,教练让孩子们排成一排坐在小板凳上,然后往他们身后扔了个球,孩子们在听到哨声之后迅速起身去追。几次下来,其中一个小队员总是能第一个完成任务。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是他的反应快,或者短跑能力强,这都是天赋,其他人再怎么训练也无济于事。但教练观察到的却不是这样:别的小朋友都是先从板凳上站起来,再转身去追球;而这个小孩听到哨响之后,坐在凳子上就迅速完成了向后转的动作,然后站起来直接跑,自然比别人快了许多。 人与人的智力水平确实存在差异,但远没有表现出来得那么巨大。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能否尽快摸索并掌握做事的方法职场上更是如此。你不妨像那位教练一样,试着观察一下周围“能力强”的同事,看看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然后偷偷记在心里,并努力付诸行动。 第二个需要留心学习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擅于维护客户关系的同事,大多有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更清楚当事双方的利益所在;决策能力强的同事往往具有出色的辩证思维能力,他们会从多个方面入手发现事情的利弊,并在权衡之后作出决断;总是冒出新点子的人尤其具有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他们能举一反三,新意迭出,而决不会囿于条条框框的约束;一些文字能力强的人往往喜欢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生动、具体;而另一些人则习惯从杂乱无章中概括出一二三四,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这些特定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各自的行事风格,无所谓优劣。对我们来说,在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之外,如果可以了解和学习一下别人考虑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多角度地看待事物,而且还能让自己的思维习惯更加契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学习的第三个层面,是对职业的态度。 一位管理学家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三个工作中的泥瓦匠被问到在做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头;第二个挺起身,非常自豪地说,我是全国最好的泥瓦匠;第三个说,我在盖大教堂。 管理学家解释说,第一种人甘于眼下的境况,他工作的目的仅仅在于努力赚钱,养家糊口;第二种人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非常优秀,但他们过于陶醉,拒绝考虑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既狂妄自大,又非常虚弱,很难合作;第三种人能准确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这样的人是最难得的。 也许很多人都在抱怨低微的职位、繁杂的琐事、无望的前途、巨大的压力以及日复一日的枯燥,但你周围应该也有那种人吧没有什么宏伟的理想、远大的抱负,他们安于现状,充满热情,时刻享受着工作带来的种种乐趣。 不要以为这是不思进取,相反,这种积极的职业状态更值得人们学习。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选择工作的内容,但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 “偷偷学习”需要灵活地示弱 职场中,争强好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灵活地示弱却更容易感动别人,赢得好感。“偷偷地学习”正是灵活地示弱,它需要你以一种低调的姿态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人,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且尽可能为我所用。 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你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一双发现的眼睛。你可以试着寻找一些榜样,找到他们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然后从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 反过来,你也可以从一些“坏同事”那里得到意外的收获你可以从“马屁精”身上学到主动、亲和的沟通方式,从“自私鬼”身上学习严谨、独立的专业精神,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