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科 试卷【本试卷共8页,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肄(y)业 隽秀(jun) 轻侮(w) 相勖(x)b窈(yo)窕 舳(zh)舻 庐冢(zhng) 卓(zhu)绝c枕藉(ji) 訾(z)议 提携(xi) 塞(s)责d禊(x)事 仆(p)碑 匏樽(po) 敷衍(yn)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c“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d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们装备精良,动辄劫持商船,扣押人质,索要巨额赎金。相形之下,世界其他地方海盗活动的猖獗程度,均无出其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b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对记者表示,他将于12月10日前去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仪式。c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d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自自然然,完完整整便成死症 便太浅显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36分)(一)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5-7题。(共9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节选)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 舞:跳舞。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正地坐着。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 d托遗响于悲风 悲风:指秋风。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于是饮酒乐甚 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惟江上之清风a.两个“于”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于”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于”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于”不同,两个”之”字相同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而今安在哉?a固一世之雄也 b渺渺兮予怀c何为其然也 d凌万顷之茫然(二)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8-11题。(共15分)放 鹤 亭 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b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c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第五自然段中“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这表面上是招鹤,实则表达了苏轼虽羡慕隐居之乐,但仍眷恋仕途的情感。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2)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2题。(本题2小题,共7分)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注,夜深篱落一灯明。【注】:促织,蟋蟀。(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诗的第一句中哪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3分)(2)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4分)13、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道,每空1分,共6分)(1)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2)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4)曾子曰:“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七)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6小题,共29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6题。(共14分)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蜒、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广场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生活的节奏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加快,喧嚣的环境、乏味的生活、残酷的竞争使我们烦躁不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我知道我的蟋蟀不是流沙河的那一只,但他的诗还是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14文中说“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嘶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这里的“茫然和悲哀”有怎样的内涵? (4分)15作者在文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儿时听蟋蟀、斗蟋蟀的事情? (5分)1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5分)a.文中多次提到的“俄罗斯方块”是简单乏味的城市建筑的象征。b.文中既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纯真生活的眷恋及回归的渴望,也表现出了对现实城市生活的倦怠与厌烦,想逃离却不得的苦闷。c.文中流露出现代都市人精神家园失落的苦闷与迷茫,并思考了都市人如何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这一问题。d.文中引用流沙河的诗歌营造了凄清的环境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好铺垫;同时更好地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于纯真的童年生活的追忆。e.文中 “蟋蟀”既是曾经纯真安静的生活的象征,更是自然和生命的真谛的象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7-19题。(共15分)舞 者 之 歌 伊莎朵拉邓肯小时候,我的母亲相当贫困,她无法为我们请仆人或家庭教师,这种情况便赋予我一种自然发展的生命,使我能表露童稚之情且永保赤子之心。每次看见那些老是有保姆跟家庭教师随侍在侧,一举一动都被保护、照顾的孩子们,就觉得他们十分可怜,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的确是肆无忌惮、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激发了我的舞蹈创作灵感,即表现纯粹的、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由。母亲出生于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原来是个虔敬的天主教徒。她离婚后,就抛弃了天主教信仰,转为一个十足的无神论者。在我小时候,母亲就向我们揭发了圣诞老人的不存在。有次在学校圣诞晚会上,老师边发蛋糕和糖果边说: “孩子们,你们看!圣诞老公公带什么东西给你们啊!”我站起来很严肃地说: “我不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圣诞老公公!一切都是骗人的。”这下可把老师给气坏了。她说: “只有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同学才有糖果!”我说:“那我情愿不要你的糖果!”我真正的教育是从晚上开始,母亲会为我们弹奏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大音乐家的作品,或大声为我们朗读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的诗篇。这些时光总让我们心驰神往。在一次校庆上,6岁的我当众朗读了威廉莱托的安东尼致克娄巴特拉,满座皆惊。我6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回家,发现我聚集了一大帮连走路都还不太稳的邻居小孩儿坐在地板上,而我则站在房间前面教他们做出各种舞蹈的姿势。母亲觉得很奇怪,我告诉她这是我开设的舞蹈学校。她十分高兴,并坐在钢琴前为我们的舞蹈伴奏。学校就这样办了下来且大受欢迎。后来邻近的小女孩也进了我的学校,我10岁的时候,这些舞蹈课已经排得满满的。我们教舞的名气越传越远。一位曾住在维也纳的女长辈要母亲带我去跟旧金山一位著名的老师学芭蕾舞,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教学。他要我踮起脚尖站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 “因为这姿态很美。”我认为这种姿态不但丑而且违反自然,在上到第三堂课时我就走了,再也没有回去。他称之为舞蹈的那种僵硬陈腐的体操徒然破坏了我的梦想。我所梦想的是一种与之有天壤之别的舞蹈。我当时还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子,只是摸索着向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前进,直觉告诉我,只要找到了那把钥匙,我就能登堂入室。受所读书籍的影响,我决定离开旧金山到外地寻求发展。我就去找当时正在旧全山巡回演出的剧团经理,要求在他面前跳舞。考核在一个空荡的黑色大舞台上开始,母亲为我伴奏。我一身白色装束,随着孟德尔颂的无言歌翩翩起舞。音乐接近尾声,经理沉默了半晌后转身对母亲说: “这种东西不适合剧场,我看你还是带你的小女儿回家吧!”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我们来到了芝加哥,所有的行囊只有一个小皮箱、一些姐姐留下来的珠宝首饰和25块钱。我带着我的白色舞服四处奔走,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剧场经理,一次又一次地在他们面前舞蹈,但是他们的回答全是一模一样: “很可爱,不过并不适合剧场。”几个星期后,我们终于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只好流落街头。失望再次笼罩了我,有一天我试着向神殿大楼屋顶花园的经理求职。他叼着根巨大的雪茄,高高在上地看着我跳舞,瞧着我伴着孟德尔颂春之歌的旋律飘过来又舞过去。“噢,你的确漂亮,”他说, “也很优雅。如果你愿意抛掉现在这种舞蹈方式,改跳另一种更具活力的,我就雇佣你。”想到母亲在家里饿得快要昏倒,靠着最后一颗西红柿维生的情景,第二天,我带着褶边裙去见屋顶花园经理,经理十分周到地预付了我当周的50块薪水。我以艺名在这个屋顶花园迅速走红,可是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厌恶至极。因此当这个星期结束,经理要跟我续聘,并承诺让我巡回演出时,我想也没想便拒绝了。我们虽然因此而脱离了饥饿,但我也受够了这种以违反自己理想的舞蹈讨好观众的日子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做。 (节选自舞者之歌第一、二、三章)注:邓肯,曾在舞蹈艺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现代舞蹈的创始人,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17邓肯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4分) 18邓肯在后来的回忆中谈起芝加哥的这段经历时说:“这个夏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时期之一。”在本文中,你看到她什么痛苦?她又是怎样面对的? (5分) 19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四、语言运用题。(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0下面是三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6分)(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不得体:修改为:(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不得体:修改为:(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不得体:修改为:21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五、作文。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站在某个场景中,有时我们的感受是复杂的,这些场景或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或让我们感慨当今,或生发浪漫的情怀或哲思。这些场景可能是故居、母校、历史名胜等等。 请把“站在 ”补充完整并以之为题,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科 试卷答案1c【a“隽”读“jn”,b“窈”读“yo”,d“仆”读“p”】2c【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a“忍俊不禁”与“笑”语义重复。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这里用错对象。d“无出其右”是褒义成语,指人和事物中的最佳者,句中用于形容海盗活动,属褒贬失当。】3、d 【a语序不当,两分句的顺序应颠倒。b语意不明,“12月10日前去”有歧义。c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 】4b【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句中,句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而句能;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押韵的有首句的“营”、句中的“成”、句中的“整”和句中的“症”。】5、a【舞:使跳舞。此处舞是使动用法。】6 . b【介词,在;介词,在;结构助词,取独;结构助词,的。】7c【例句,宾语前置;a判断句b主谓倒装句c宾语前置d定语前置】8. b 【 “和”读h,应和,跟着唱。】9. c【 “而”都表修饰关系的连词。以,介词,用;动词,认为。焉,语气助词;代词,它们。于,介词,在;介词,引出对象,对于。】10. d【此句寄寓了苏轼厌倦仕途,羡慕隐居之乐的情丝。】11、(1)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适,1分;当,1分;大意1分)(2)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情,并闻名后世。 (之,1分;全,1分;大意1分)12、(1)“送”是“送来”的意思,将梧叶拟人化了(或化虚为实,将寒声、风声具象化)(1分)生动了描绘了一幅秋风瑟瑟、落叶飘飞的秋景图,(1分)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2)对比、反衬(或借景抒情)。(1分)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捉蟋蟀,儿童的欢乐愉快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对比(1分),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13、(1)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2)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4由于对家乡的过度思念,产生的寂寥和伤感;城市的喧嚣、残酷的竞争带来的烦躁不安和凄然迷茫。【两点,一点2分】15这些都与蟋蟀有关,照应了题目。(1分)这段描写的生活是我曾经拥有却遗失很久的快乐,与后文枯燥的城市生活形成了了鲜明的对比。(2分)对儿时的眷恋和渴望更表现出了我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弃。(2分) 16、ad【a项俄罗斯方块在文中是多义的,主要象征了乏味的城市生活。d项流沙河的诗歌并没有渲染氛围的作用】17非凡的艺术天赋(有非凡的舞蹈创作天才)率真、自然的个性(对自由、本真的追求)叛逆的性格(敢于冲击传统的精神)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为创造新型舞蹈艺术的理想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念(极强的自信心)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兴趣)4分。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4分。18 这个夏季,她要为解决饥饿四处奔波,(1分)她所追求的理想(舞蹈形式)遭到了社会偏狭观念的冷遇与抵制。(2分)她宁愿受饥饿的痛苦,也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2分)5分。其中“为解决饥饿奔波”1分,“理想遭到冷遇与抵制”2分,“忍受饥饿”1分,“不放弃理想”1分。意思答对即可。19、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1分)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之母”,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2分)而且环境对她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3分)【观点1分;分析5分,其中“天赋”2分,“后天的影响”3分。答案分析合理即可。】 20、(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2)谦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