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单元物质结构与性质n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25.f2 n12013安徽卷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y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w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_(填“大”或“小”)。(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_(填“大”或“小”); 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_。(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在25 、101 kpa下,已知13.5 g的z固体单质在y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5答案 (1)三a大(2)小分子间作用力乙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成无色溶液si4hf=sif42h2(4)4al(s)3o2(g)=2al2o3(s)h3352 kjmol1(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 利用x的信息知其为a族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y为氧元素,结合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可知x为碳元素;z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s23p1,则z为13号元素铝;w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则质子数为14,则w为硅元素。(1)si核外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4,因此si位于第三周期a族;同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增大,故si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2)铝为较活泼金属,最外层3p1电子容易失去,因此al、si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小的是al;co2晶体转化为气体,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间距变大,因此破坏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由h、c、o形成的分子:乙酸、乙醇等同种分子间均存在氢键。(3)al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al3,因此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至过量,依次发生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可看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变为无色溶液;si与hf反应可置换出h2,同时还生成sif4气体。(4)13.5 g al物质的量为0.5 mol,由题中数据可知4 mol al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固态al2o3时,放出热量为419 kj3352 kj。31n1 n4 n2 n3 n52013福建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0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图0(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填序号)。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h2ohohbfffqh3o r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f范德华力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杂化。(4)已知苯酚(oh)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coooh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31答案 (1)(2)a、b、d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a、d三角锥形sp3(4)coooh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解析 (1)第2周期的b、c、n、o、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5、6、7、8、9,从左到右,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上逐渐增大,但是有些元素(如be、mg、n、p等)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达到了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稳定构型,则第一电离能:bconf;(2)nf3、nh3、f2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通常是气体;cu属于金属晶体,能导电、具有延展性和金属光泽;nh4f属于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构成,故abd均正确;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得,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晶体q由分子构成,因为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硼原子具有空轨道,氧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则q中含有oh、bf、ob、oho,即含有共价键、配位键、氢键、范德华力,不涉及离子键、金属键,故a、d均正确;观察r的结构可知其中阳离子为水合氢离子,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但是h3o的中心氧原子上有1对孤对电子,因此h3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阴离子中心硼原子周围形成3个bf共价键、1个ob配位键,因此硼原子轨道采用sp3杂化;(4)氧的电负性较大,则coooh中形成分子内氢键,即oho(或coo中双键氧与羟基氢之间存在氢键),其大小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使其更难电离出h,则水杨酸第二步电离常数小于苯酚的电离常数。32n1、n3、n42013山东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卤族元素包括f、cl、br 等。(1)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图0(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图0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_,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_。图0(3)bcl3和 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和_。第一电离能介于b、n 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种。(4)若bcl3与 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32答案 (1)a(2)2bn(3)sp2sp33(4)x解析 (1)卤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电负性逐渐变小;f无最高正价,cl、br的最高正价为7;因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反常高,即沸点hfhcl;卤族元素单质结构相似,f2、cl2、br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则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熔点依次升高。(2)利用“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412,同理可知含有n的个数为812,因此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bn。(3)在bcl3与ncl3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3、4,因此二者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因n的最外层轨道电子数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反常大于o,be的价层电子排布处于全满的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b,因此第一电离能介于在b、n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4)在bcl3中,b具有空轨道,可接受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因此b与x形成配位键时x提供孤对电子。8c5 e2 f3 n12013重庆卷 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填化学式)。(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_。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_。(3)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80.0 g cual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白色沉淀39.0 g,则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_。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节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_。图08答案 (1)第三周期第a族co2al2o32naoh=2naalo2h2o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吸氧腐蚀caco3或cao(3)83.1%al、ni解析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通常有两种工艺,其流程图示如下:无论是流程甲或乙,都有一道工序是通入过量co2,目的是将alo全部转化为al(oh)3;almg合金焊接前,为防止高温下金属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发生反应,应使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炼铁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或石灰石,跟原料中的sio2等物质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炉渣而除去;cual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因cu(oh)2可溶于氨水,所得白色沉淀必为al(oh)3,其物质的量为0.5 mol,则原合金中al的质量为13.5 g;当ph3.4时开始沉淀,说明该合金中含al,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说明含ni。4e2 e5 n12013四川卷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dwy2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是214c解析 利用题中“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和x的原子序数大于w”可知w一定在x的上一周期,且可推知w为c,进而可知x为al,z为cl,则y可能是si(硅)、p(磷)或s(硫)。si(硅)的电负性小于c(碳),a项错误;c(碳)核外电子层数只有2层,小于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al、cl等元素的原子半径,b项错误;若y为si,则sicl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项正确;cs2分子中的碳硫双键中一条为键、一条为键,故该分子中键与键数相等,d项错误。37n1 n42013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回答下列问题:(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0所示。图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d的配位数为_;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gcm3。(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配位体是_。37答案 (1)(2)kf(3)k2nif463.4(4)离子键、配位键fef63f解析 结合“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与b电子数相差8”,可知a位于n周期第a族、b位于n2周期第a族,它们均为前四周期元素,那么a为f,b为k,再结合“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2”,可知c为fe(26号)、d为ni(28号)。(1)ni2即是失去4s上的2个电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排布图为。(2)结合元素性质,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电负性最强的是f。(3)据均摊法,f的个数为16428,k的个数为824,ni的个数为812,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2nif4;ni的配位数是6(三维坐标分别有2个)。结合知,该晶胞有2个k2nif4,其质量为,该晶胞的体积为1308101040010104001010 cm3,即可计算密度。(4)k3fef6是配合物,内界(fef6) 3以配位键连接,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连接;内界的配体是f。n2化学键31.n1 n4 n2 n3 n52013福建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0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图0(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填序号)。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h2ohohbfffqh3o r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f范德华力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杂化。(4)已知苯酚(oh)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coooh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31答案 (1)(2)a、b、d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a、d三角锥形sp3(4)coooh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解析 (1)第2周期的b、c、n、o、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5、6、7、8、9,从左到右,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上逐渐增大,但是有些元素(如be、mg、n、p等)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达到了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稳定构型,则第一电离能:bconf;(2)nf3、nh3、f2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通常是气体;cu属于金属晶体,能导电、具有延展性和金属光泽;nh4f属于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构成,故abd均正确;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得,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晶体q由分子构成,因为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硼原子具有空轨道,氧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则q中含有oh、bf、ob、oho,即含有共价键、配位键、氢键、范德华力,不涉及离子键、金属键,故a、d均正确;观察r的结构可知其中阳离子为水合氢离子,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但是h3o的中心氧原子上有1对孤对电子,因此h3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阴离子中心硼原子周围形成3个bf共价键、1个ob配位键,因此硼原子轨道采用sp3杂化;(4)氧的电负性较大,则coooh中形成分子内氢键,即oho(或coo中双键氧与羟基氢之间存在氢键),其大小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使其更难电离出h,则水杨酸第二步电离常数小于苯酚的电离常数。11b1 b3 g1 h3 f4 n22013重庆卷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1)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还原为n2。25 时,反应进行10 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n2的结构式为_。上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其平均反应速率v(no)为_moll1min1。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写出3种促进no水解的方法_。(2)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图0所示。图0电源正极为_(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_。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_g。11答案 (1)nn2no5h2n22oh4h2o0.001加酸升高温度加水(2)a2no6h2o10e=n212oh14.4解析 (1)n2结构中含有氮氮三键,其结构式为nn;h2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由0价升到1价,n由5价降到0价,结合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规律,其离子方程式为5h22non24h2o2oh;溶液的ph由7变为12,表明c(h)由107变成1012,则c(oh)由107增大到102,c(oh)在10 min 内的变化量约为102 mol/l,而c(oh)与c(no)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c(no)的变化量为0.01 mol/l,则v(no)0.001 mol/(lmin);no水解:noh2ohno2oh,是一个吸热过程,可通过升高温度、加酸和加水的方法促进其水解。(2)根据题图可知,电解池右侧no转化成n2,发生还原反应:2no10e6h2o=n212oh,其电极应为阴极,则左侧发生氧化反应:2h2o4 e=o24h,其电极作阳极,与其相连的a端为电源的正极;转移2 mol电子时,右侧产生0.2 mol n2,质量为5.6 g,左侧产生0.5 mol o2,质量为16 g,同时生成2 mol h,由于h可通过质子交换膜由左侧进入右侧,则右侧电解液质量实际减少:5.6 g2 g3.6 g,左侧电解液质量实际减少:16 g2 g18 g,则两侧质量差为14.4 g。n3分子的结构与性质31.n1 n4 n2 n3 n52013福建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0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图0(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填序号)。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h2ohohbfffqh3o r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f范德华力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杂化。(4)已知苯酚(oh)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coooh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31答案 (1)(2)a、b、d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a、d三角锥形sp3(4)coooh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解析 (1)第2周期的b、c、n、o、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5、6、7、8、9,从左到右,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上逐渐增大,但是有些元素(如be、mg、n、p等)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达到了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稳定构型,则第一电离能:bcon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则sicl4mgbr2bn,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一般越高,但由于h2o、nh3分子间存在氢键,d项正确。n4晶体结构与性质31.n1 n4 n2 n3 n52013福建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0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图0(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填序号)。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h2ohohbfffqh3o r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f范德华力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杂化。(4)已知苯酚(oh)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coooh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31答案 (1)(2)a、b、d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a、d三角锥形sp3(4)coooh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解析 (1)第2周期的b、c、n、o、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5、6、7、8、9,从左到右,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上逐渐增大,但是有些元素(如be、mg、n、p等)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达到了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稳定构型,则第一电离能:bcon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则sicl4mgbr2bn,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一般越高,但由于h2o、nh3分子间存在氢键,d项正确。11b2 j1 j2 n42013四川卷 明矾石经处理后得到明矾kal(so4)212h2o。从明矾制备 al、k2so4和h2so4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图0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2)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_。(3)al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 aln,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 al的配位数是_。图0(4)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时:2so2(g)o2(g)2so3(g)h1197 kj/mol;h2o(g)=h2o(l)h244 kj/mol;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 kj/mol。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焙烧948 t明矾(m474 g/mol),若so2的利用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_t。11答案 (1)s(硫)(2)蒸发结晶(3)4(4)al3nio(oh)naohh2o=naalo23ni(oh)2(5)so3(g)h2o(l)=h2so4(l)h130 kj/mol432解析 (1)结合明矾煅烧的方程式可知,s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3)结合aln的晶体图可推出处于晶胞体心的al与4个n直接相连,因此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为4。(4)利用题中放电时信息可知niooh作正极(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则al作负极,因电解质溶液为naoh,则放电时al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aalo2,由此容易写出电池总反应。(5)首先写出该反应为so3(g)h2o(l)=h2so4(l),利用盖斯定律,将方程式进行叠加:2,则h545 kj/mol(197 kj/mol)(44 kj/mol)2260 kj/mol;结合题中给出煅烧明矾的方程式可得关系式:4kal(so4)212h2o9so29h2so4,可知948 t明矾可得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6 gt1432 t。8b1 e2 n42013四川卷 x、y、z、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请回答下列问题:(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_。(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_。(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8答案 (1)离子晶体(2)1s22s22p63s23p4sp3杂化(3)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4)4feo20h=4fe33o210h2o解析 “x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可知x为n(氮),“y是一种黄色晶体”,可知y为s(硫),“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即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结合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其是26号元素fe,由“z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z为cl(氯),进而可推知g、q、j、l、m分别为nh3、na2s、nacl、agcl、nh4cl。(1)nh4cl是nh与cl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属于离子晶体。(2)s元素为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或者ne3s23p4);nh3分子中n原子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1,即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n原子为sp3杂化。(3)agcl悬浊液加入na2s溶液,白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是由于ksp(ag2s)ksp(agcl),agcl沉淀可转化成更难溶的ag2s沉淀。(5)feo在酸性溶液中,得到黄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有fe3,即有铁元素被还原,那么得到的气体只能是氧化产物o2。37n1 n42013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回答下列问题:(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0所示。图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d的配位数为_;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gcm3。(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配位体是_。37答案 (1)(2)kf(3)k2nif463.4(4)离子键、配位键fef63f解析 结合“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与b电子数相差8”,可知a位于n周期第a族、b位于n2周期第a族,它们均为前四周期元素,那么a为f,b为k,再结合“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2”,可知c为fe(26号)、d为ni(28号)。(1)ni2即是失去4s上的2个电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排布图为。(2)结合元素性质,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电负性最强的是f。(3)据均摊法,f的个数为16428,k的个数为824,ni的个数为812,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2nif4;ni的配位数是6(三维坐标分别有2个)。结合知,该晶胞有2个k2nif4,其质量为,该晶胞的体积为1308101040010104001010 cm3,即可计算密度。(4)k3fef6是配合物,内界(fef6) 3以配位键连接,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连接;内界的配体是f。n5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31.n1 n4 n2 n3 n52013福建卷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50:2021/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50: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electric bains-marie
- T/TSIA 007-2023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规范
- JJF(石化)072-2023热分解原子吸收光度法测汞仪校准规范
- 重庆的山课件
- 暑假预习:质谱仪与回旋加速器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老年人的压力课件
- 《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重力与弹力课件
- 老年人生理特点
- 老年人更换开襟上衣课件
- 以水为界:洱海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水环境协同发展探究
- 从抽象到现实: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对抽象人的理论超越与时代价值
- 肺动脉高压个案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模块化变电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丙酮储存使用管理制度
- 产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大数据风控与信用评估体系
-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指南(2025版)
- (高清版)DB62∕T 4704-2023 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服务规范
- 成人颈椎损伤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