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主题论文.doc_第1页
时代主题论文.doc_第2页
时代主题论文.doc_第3页
时代主题论文.doc_第4页
时代主题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时代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居于该时代中心地位的阶级决定的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和主流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时代主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它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二是它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时代主题的转换,从根本上说,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阶级力量对比或者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随着世界矛盾和形势的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是我们分析问题、制定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1.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战争与革命一直是当时世界的主题,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和潮流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主要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的问题。发展问题主要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敏锐地观察到世界的主题已经转换,即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这一科学判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依据: 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构成了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也就是东西关系和南北关系这两大问题。东西关系的实质就是和平问题,南北关系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战后新的科技革命的发展,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经济的紧密合作与竞争的扩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成为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战后打世界大战只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而这两家都还不敢打。美苏两国“相互摧毁”的核威慑也大大减少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同过去相比确实已经并还在继续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是: (一)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倾向还远没有消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还远没有成为普遍的行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大国一意孤行地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建立单极世界。国际舆论指出,有的大国谋求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实质就是要以自己的理论和价值观重整世界。 (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据美林证券公司和盖普杨公司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财富报告,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但是全球财富继续向少数富人集中,各国百万富翁又增加了21万人,人数达到710万人,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26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02年度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披露,全球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人民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3.07亿人,到2015年会增加到4.2亿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力发展报告,最富有国家与最贫穷国家收入之间的差距在1920年是35比1,1975年是45比1,1992年是75比1,2001年是100比1。科技特别是信息发展上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同样令人担忧。 (三)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某些国家大幅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动辄进行军事干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二是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事件的发生及此后美国发动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围绕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既合作又斗争的组合。 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第二,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经济一体化势头强劲,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欧、日都积极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和优势,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复兴,重振大国地位;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作用稳步上升,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当然,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不可能是单极的。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和少数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它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的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种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世界潮流之下,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集中力量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依然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社会分化加剧,损害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等负面影响表示不满和抗议。它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的方向发展。 第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崛起,和平力量还在继续增长,联合图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人鼓舞的一个例子就是,2002年7月9日,非洲联盟第一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非的德班召开,标志着非洲联盟正式开始运转。这是广大非洲国家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世纪的挑战、通过联合自强推进一体化进程和实现非洲复兴的战略举措。非洲联盟首任主席、南非总统姆贝基强调,非洲联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非洲国家和非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