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凿壁偷光b一叶障目c镜花水月d形影相随2如图,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频率c音调d音色3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是()abcd4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会造成光的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d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色光5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7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a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9在寒冷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得非常艰苦,常从野外取雪化成水,再加热饮用如图,其中能正确反映雪化成水这个过程的图象是()abcd10陈园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东芳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11下列各事例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验钞机用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d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音量和频道12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13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b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c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水熔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4“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填“反射”或“折射”)红光15汽车、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处减弱噪声;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戴上特制的耳塞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来保护耳朵的如图,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16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色散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填代号)17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它的像距平面镜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m18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水珠,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北方地区房间窗户的玻璃的内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现象(填物态变化)1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m/s)20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减小水果中水分的;融雪的天气比下雪的天气更冷,这是因为融雪是(此空选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夏天自来水管会“出汗”,这是现象21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选填“静止”或“运动”);以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m/s2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所示是某人测量的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则这两个示数甲,乙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23画出如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某液体时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四、实验题:25如图(a)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b)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c)球的直径是cm2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图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放在“烛焰”上的手指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填“实”或“虚”)像;(2)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2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28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小红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实验次数12345入射角1222324252反射角12223242(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分析表中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3)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五、计算题:29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金鸡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凿壁偷光b一叶障目c镜花水月d形影相随【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分析【解答】解:凿壁偷光、一叶障目、形影相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解释现象影子是指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后方形成的部分,影子的形成正好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2如图,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频率c音调d音色【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见其人闻其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解答】解:兔子和狼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小白兔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不是它的外婆;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3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图中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光线传播情况,而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该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的是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的情况,但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不符合光的传播规律,故该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的是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光的传播规律,故该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光线传播情况,不符合题目要求,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光路图的掌握情况,要知道光的折射规律注意要看清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还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4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会造成光的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d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色光【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漫反射;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白云在水里流动”是白云在水面上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在光滑物体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白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成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能合成各种颜色的光,所以能看到彩色的画面【解答】解:a、在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错误;b、光滑玻璃表面会产生镜面反射,选项错误;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白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成的,选项错误;d、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等各种光学现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5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是熔化现象,吸热故a符合题意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是凝华现象,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的掌握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会听到流星撞击月球的声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7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a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所以无论怎样走动,像的大小不变;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离减小,所以他的像与镜子距离也减小,因此像与人的距离变小;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此题比较简单,属于比较基本的题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专题】压轴题【分析】(1)平面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2)彩虹是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滴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偏折角度不同,从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3)电影幕布粗糙,可以使在上面成的像反射到各个方向,使人在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像【解答】解:a、倒影是反射现象,故a错误;b、彩虹是折射现象,故b错误;c、影院的人在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幕布上的像,幕布发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的是漫反射,故c正确;d、反射面光滑的是镜面反射,镜面反射不能使影院里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像故选c【点评】(1)镜面反射漫反射的根本区别在于反射面是否光滑,反射面光滑的是镜面反射,反射面粗糙的是漫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不同位置的人都能接收到反射光,镜面反射只能使某一特定方向的人接收到反射光;(2)光的色散实质是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因为不同颜色的光折射后的偏折程度不同,这样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这就是色散9在寒冷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得非常艰苦,常从野外取雪化成水,再加热饮用如图,其中能正确反映雪化成水这个过程的图象是()abcd【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雪为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雪的熔点是0其次要知道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雪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时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雪的熔点是0a、图象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但熔点不是0故a不符合题意;b、图象是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熔点是0,边防战士可以饮用,故b符合题意;c、图象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熔点是0,没有加热到沸腾这一过程的体现,边防战士不能饮用,故c不符合题意;d、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会看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明白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每一段物质的状态还要知道雪的熔点是010陈园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东芳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态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c、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相平;d、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是研究热学的基础,11下列各事例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验钞机用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d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音量和频道【考点】红外线;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红外线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遥控器、红外线探测仪等紫外线也有广泛的应用,它和红外线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解答】解:a、滤镜是利用可见光来照相的错误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错误c、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进行灭菌消毒错误d、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机进行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12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参照思想【分析】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骑自行车的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关键看两者之间是否发生位置改变【解答】解: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并且骑自行车飞人在汽车的南面离汽车越来越远,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向南运动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b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c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水熔化【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参入时熔点降低【解答】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选b【点评】明确晶体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4“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反射(填“反射”或“折射”)红光【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物体的颜色【专题】应用题;声与光【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所反射光的颜色所决定,蟹盖是红色的,它只能反射红光【解答】解: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蟹盖是红色的,所以红色物体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它是红色的;故答案为:空气;340;反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条件、空气中的声速的了解,以及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的掌握15汽车、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戴上特制的耳塞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来保护耳朵的如图,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通常人们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减弱噪声;汽车、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射击运动员戴上特制的耳塞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来保护耳朵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声源;人耳;传递信息【点评】此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6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c,属于光的色散的是b,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填代号)【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色散【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物体的光照到水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在水中形成物体的虚像;(2)雨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3)日全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1)湖边夜景岸边的物体经水面发生反射后,我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到物体在水中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2)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3)日全食是因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答案为:c;b;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和色散现象,对生活中的光现象要了解,属于基础知识17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它的像距平面镜5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6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1)一个人离镜面距离5m,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距镜面也为5m,当他向镜子前进2m后,则他距离镜面为:5m2m=3m,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为3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3m+3m=6m;(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不管他逐渐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5;不变;6【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视觉感觉像的大小在变化,事实上并没有变18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寒冷的冬天,北方地区房间窗户的玻璃的内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凝华现象(填物态变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解答】解: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水珠,这是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寒冷的冬天,北方地区房间窗户的玻璃的内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气态变为固态,是一种凝华现象故答案为:熔化;液化;凝华【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情况,解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楚变化前后物体的状态,再确定物态变化名称1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3000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m/s)【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定性思想;声现象【分析】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解答】解:“震耳欲聋”是说声音的振幅较大,声音的响度也会很大;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音色判断乐器的种类;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由v=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故答案为:响度;音色;3000【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本题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20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减小水果中水分的蒸发(汽化);融雪的天气比下雪的天气更冷,这是因为融雪是吸热(此空选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夏天自来水管会“出汗”,这是液化现象【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大小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据此判断;(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3)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可以控制蒸发的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减小水果中水分的蒸发(汽化);融雪的天气比下雪的天气更冷,这是因为融雪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熔化现象,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夏天自来水管会“出汗”,这是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蒸发(汽化);吸热;液化【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熔化吸热的特点,以及液化现象等,难度不大21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其它物体)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200m/s【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及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为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为静止的;(2)由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的位置不发生改变,战斗机是静止的;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其它物体)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加油机是运动的;(2)战斗机行驶的路程:s=0.4km=400m,战斗机的速度:v=200m/s故答案为:静止;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其它物体);200【点评】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明确判断一个物体静止还是运动,关键是看选择的参照物的不同2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所示是某人测量的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则这两个示数甲4,乙74【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2)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解答】解:(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2)图甲中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为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4(3)图乙中温度计上10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为2,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且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此时液柱的液面在“70”上面2个小格,故该温度计的示数是74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4;74【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原理及读数方法,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23画出如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某液体时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液体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点评】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依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分别做出a、b、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就是abc在镜中的像【解答】解: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用虚线连接ab,bc,ac,abc就是abc在平面镜mn中的像作图如下:【点评】作平面镜成的像,注意留下的作图痕迹,对应点连线要用虚线,像要用虚线,连线与镜面之间要标出垂直符号四、实验题:25如图(a)物体的长度是3.7cm如图(b)物体的长度是2.60cm如图(c)球的直径是1.7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由(a)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0刻度对齐,右侧与3.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7cm;(2)由(b)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刻度对齐,右侧与5.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5.60cm3.00cm=2.60cm;(3)由(b)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球的左侧与7.00刻度对齐,右侧与8.70cm对齐,所以球的直径为8.70cm7.00cm=1.70cm;故答案为:3.7;2.60;1.70【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图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2)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竖直(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手指不会被烧痛(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会;虚;(2)竖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2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