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敏止痒乳膏研制与质量控制.doc_第1页
抗敏止痒乳膏研制与质量控制.doc_第2页
抗敏止痒乳膏研制与质量控制.doc_第3页
抗敏止痒乳膏研制与质量控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敏止痒乳膏研制与质量控制抗敏止痒乳膏研制与质量控制更新日期:2010-07-09 点击: 盛国荣 提要选择中西药物进行合理配伍,研制了抗敏止痒乳膏,并按拟定的质控方法进行实验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剂性质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其鉴别反应与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 pH值、卫生学、细腻度等指标完全符合药用乳膏剂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抗敏止痒乳膏;制备方法;质量控制 Th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nti-allergy and Anti-purity Cream Sheng Guorong Dermatology Institute of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226006 AbstractHaving been selected and matched by west medicines and Chinese herbs, the anti-allergy and anti-purity cream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The preparation was showed to be stable and there be no irritation against skin. The method of reaction test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is easy. The standards ofpH value, Hygiene, and degree of density are all conform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agent quality. Key wordsAnti-allergy and anti-purity cream;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Quality control 临床上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过敏症、皮肤瘙痒症等,除了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外,外用搽剂也常使用,但搽剂乙醇浓度高,局部刺激性大,病人不易接受,而激素类药物软膏副作用大,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进行中西药物的合理配伍,研制了抗敏止痒乳膏,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皮炎、湿疹等,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本品的制备与质控方法报告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60型调速电动搅拌机(江苏江阴科研器械厂),TG328A型分析天平(分度值0.1 mg,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SW-CJ-IF型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PHRex-2型 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61X型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厂),50Hz型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80-2型离心器(上海手术器械厂),BC-160A型电冰箱(中国苏州电冰箱厂),202-AO型干燥箱(南通科学仪器厂)。 1.2试药:盐酸利多卡因(泰兴市济川药业集团公司,批号:970927),扑尔敏(北京双桥制药厂,批号:971122),冰片(安徽铜陵制冰厂,批号:980314),氯霉素(广东省新会市制药厂,批号:9801072),抗敏止痒乳膏(本所制剂室),其它辅料均符合药用要求。 2处方与制备 2.1处方:盐酸利多卡因20 g,扑尔敏5 g,冰片20 g,氯霉素10 g,乙醇15 ml,甘油50 g,硬脂酸120 g,单硬脂酸甘油酯35 g,液体石蜡50 g,凡士林10 g,三乙醇胺20 g,尼泊金乙酯1 g,香精适量,蒸馏水加至1 000 g。 2.2制备:取冰片加乙醇湿润并研磨溶解,取氯霉素加甘油研成糊状备用;另取油相成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凡士林于水浴上加热熔融,控制温度在7580;再取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蒸馏水加热至7580,在两相温度相同时,伴随搅拌将油相成分加入水相中,并不断顺一个方向搅拌,待乳化完全后加入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的盐酸利多卡因和扑尔敏的药物溶液,搅匀,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加入冰片醇溶液和氯霉素甘油糊,继续搅拌至凝,加入香精,搅匀即得。 3质量控制 3.1外观:本品为白色的乳膏剂。 3.2酸碱度测定:取样品10 g,置烧杯中加蒸馏水100 ml,加热微沸,正反方向搅拌5 min,冷却,测得 pH值为7.27.4,符合外用乳膏剂 pH值应小于8.3的要求1。 3.3细腻度:将样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与皮肤涂布,分散均匀,细腻,软滑,具有珠光色,稠度适宜,易涂布。 3.4卫生学检查: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19904,17,34,41)制备本品供试液,然后分别对本品的供试液检查霉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杂菌,结果均符合药品卫生标准1。 3.5鉴别:取本品20 g,加水30 ml,混合均匀,滤过,滤液作下述试验: 3.5.1取硫酸铜试液0.5 ml与碳酸钠试液2 ml,混和,加滤液1 ml,界面处显紫色。 3.5.2取滤液2 ml,加硫酸4滴,滴加高锰酸钾试液,红色即消失。 3.5.3滤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3.5.4取上述试验中未滤过部分移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30 ml,振摇、静置,分取氯仿层滤过,取滤液2 ml,加硫酸5滴,香草醛结晶少许,溶液显紫堇色。 3.5.5取上述氯仿提取液5 ml,加20%氢氧化钠2 ml,吡啶2 ml,加热,上层显红色,下层显黄色。 3.6含量测定 3.6.1盐酸利多卡因:精密称取本品10 g(相当于盐酸利多卡因0.2 g),加水30 ml,混和均匀,滤过,遗留基质用水15 ml洗涤,滤过,同法再洗涤3次,合并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使成碱性,用氯仿提取4次,15 ml/次,合并氯仿液于水浴上蒸发至近干。精密加入0.05 mol/L硫酸液15 ml,再置水浴上加热除去残留的氯仿,放冷,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23滴,用氢氧化钠液(0.1 mol/L)滴定至溶液由深红色变为绿灰色,以相当量的不含盐酸利多卡因的乳膏同条件试验作空白校正,即得。每1 ml的硫酸液(0.05 mol/L)相当于27.08 mg的盐酸利多卡因。本品含盐酸利多卡因应为标示量的90%110%。 3.6.2氯霉素:精密称取本品1 g(相当于氯霉素10 mg),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15 ml,振摇、静置,分取氯仿层置100 ml量瓶中,遗留基质再同法处理4次,氯仿液一并入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 ml,置100 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781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氯霉素的吸收系数(E1%1cm)为298计算,即得。本品含氯霉素应为标示量的90%110%。 3.7稳定性试验 3.7.1耐热耐寒试验:取本品20 g盛于软膏盒内,置55 干燥箱内6 h,置-15 冰箱内24 h1,乳膏无油水分离现象。 3.7.2离心试验2:取本品10 g,装入带刻度的离心管中,以转速2 500 r/min离心30 min,乳膏无油水分离现象。 3.7.3留样观察,将样品于加盖密闭下室温(205)放置6个月,按拟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检测,未见明显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