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doc_第1页
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doc_第2页
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doc_第3页
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doc_第4页
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文学观念的发生以“风”为例(六)(叶舒宪).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用情深的会先放弃。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00:22男性化的风、雷、日、月、雨,这5种自然天象在诗经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把它看成是诗经风诗中的天象象征。它是带有性别色彩的,我们把它叫男性化的风、雷、日、月、雨。由于对汉语中“风”的概念,00:52我们作了神话学的深入的挖掘,我们从传统的训诂学、注经学的狭隘的局限中挣脱出来。达到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通观的效果,通观的认识。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卡西尔曾把这种通观的认识 (18741945)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作为解决思维和语言发生的唯一有效的途径: 语词首先必须以神话的方式,被设想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和力量。卡西尔语词首先必须以神话的方式,01:23被设想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和力量。我们在“风”这一个词,一个字上,已经充分地理解了卡西尔这种判断。也就是思维和语言的发生是我们解决神话问题的视角,反过来,神话是我们理解这样一些最根本性的范畴01:53由来的契机。从概念到神话,在这个还原的过程中,我们从几则干巴巴的抽象的定义出发,先列了12种,后来13种。“风”从概念到神话的还原过程:史前时代,“鸟形灵”的信仰母系社会,单性生殖的“风化”观念父权制社会,风神代表男性神灵的权威找到了产生于石器时代、史前时代的“鸟形灵”的信仰和与母系社会所产生的单性生殖的“风化”观念。那么最初的“风化”应该是一个母性、02:23母体生育出来,那么这个母体的单性生殖的“风化”观念到了男性的社会,到了父权制社会要发生改变,单性生殖的观念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改造。让风神认同为一位代表男性神灵的权威,这就是普遍的变形规则。男性神或者是天神,或者是太阳神,于是有了带着翅膀的太阳神,02:53还有跟太阳联合在一起的鸟类,阳鸟、三足乌、踆鸟等等,所有这些都被赋于了阳性力量的色彩。同样的,风和光、雷、雨、云等等,这样天体自然现象被联系起来,具有了象征天父神或太阳神的阳性能力的象征意蕴。风在改造的过程中被区分成两种性别,阴阳之气与雌雄之风。03:23风也就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被区分成两种性别,阴阳之气与雌雄之风。那么屈原的弟子宋玉专门写了一个风赋,用赋来讲述风的雌雄划分。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观念。在第五部分,我们要讲男性化的男性化的风、雷、日、月、雨。风、雷、日、月、雨,03:53主要是把风诗的解读,还原到父权制社会中,对单性生殖神话的改造及其结果。我们举出比较神话学的例子,塞尔特人的天神塔诺奈斯塞尔特人的天神塔诺奈斯希腊人的男性神宙斯波罗地海诸神的天神波库那斯这个名称,它的词根“塔诺”,意思就是“雷鸣”。我们知道,希腊人的男性神宙斯,04:23他的武器,霹雳,雷神的象征。波罗地海诸神的天神波库那斯,他在斯拉夫民族中,被信仰为雷鸣的象征,都是至上神。但是,他们的化身的形式则可以变成风暴。就是天象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都是男性权威的象征。04:56那么在殷商的卜辞中,在占卜中,风等同于凤鸟,并成为天地的使者。那么在印欧民族的,印度和欧洲民族的神话中,也有许多鸟类相关联的,它们被看成是预报天气的征兆。它们还主管着天父的降雨。05:26如果天是一位男性的父亲神,那么降雨这种现象就被变成了他的排泄,一般的排泄,小便、尿尿,还有生殖的排泄,这样的一种神话联想,在印欧比较神话学中,非常明显,那么这一类的例子,我们就不多举了。那么一位叫05:56艾利亚德的宗教学家,描述了世界性天神形态时,就世界性信仰中的天神,专门有一节叫做“风神”。他指出,风神的问题应当从天神的发展演化上去考察。天神主要有两类,第一类天神作为世界的主宰,是绝对的专制者、统治者,律法的守护者。第二类天神是创造主,至上的男性存在,大地母神的配偶,雨露的赐予者。艾利亚德风神的问题应当从天神的发展演化上去考察。天神虽然复杂,但是主要的线索就是两类,第一类天神作为世界的主宰,是一个绝对的专制者、统治者,律法的守护者。06:26第二类天神是创造主,至上的男性存在,大地母神的配偶,雨露的赐予者。那么这样的一些神,或者是独一的,或者是有配偶的,总之,天神的演化中,体现出了专制天主的特性。他是地上的皇权,专制的影射。那么在体现出06:56男性繁殖神特征的第二类上,作为雷神、风神、雨神的宙斯、因陀罗、巴尔、托耳、朱庇特,就是这不同民族的神,男性神的名称,他们虽然各自有特殊的历史和构成要素,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作为雄性的授精者和风神的统一。他们是风神,他们的神圣的授精的本领,07:26就体现在阳性生殖力的传授上。那么艾利亚德举出了印度吠陀中的巴尔和加鲁耶,他是风雨之神,他是特尤斯之子,同时又和特尤斯混同为一体。那么这样的一些神,他们直接为大地母神授孕,授孕的方式就是风、雨。所以我们知道,风和雨可以被看成是男性天神的物质化身。07:56风和雨同样可以被看成是男性天神的物质化身。所以,天下雨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是自然现象,它是神话中的男性神灵的生育现象。所以,雨如果多了的话怎么办?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雨多了就叫淫雨,过多了就不好了,那么同样,这个背后的神话观念08:26我们已经不太明确了。那么在这样的神话观念中,还有澳大利亚土著神话中的天神白阿密,他发出的声音是打雷,他降下的雨水使大地获得生机。地上的这些农作物、植物的生长同样被看成是阴阳两种生殖力结合的结果。这样一些例子说明,风、雷、电、雨、云,都可以充当天父的阳性生殖力的象征物,或者作为生殖力的传播媒介、载体。风,还有和风相关的08:56其它自然现象,雷、电、雨、云,都可以充当天父的阳性生殖力的象征物,或者作为这些生殖力的传播媒介、载体,把握住这样一种叙事语法,那么千差万别的天父生育的神话,就等于掌握了一个类似的密电码的电码本。可以根据神话思维的普遍规则,09:26来揭示在单一的文化中,无法理解的一些神话密码。那么回到咱们诗经中的一首诗叫做凯风的: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诗经.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那么这一首诗在古代的注解中,一般是用伦理道德化的09:56儒家思想来解说的,说是儿子对母亲要尽孝道。那么闻一多认为,(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学者。)这个里面的“风”比喻的是男性,荆棘的“棘”比喻的是女性,大风吹棘,夭夭欲折。比喻的是父不能善待母,使之忧劳。那么这样一种解说,已经把两性的意思,还原了一部分出来,但是还没有完全还原到10:26神话思维的本意中去,我们说风的意象,为何具有了性别的价值,成为开篇起兴比喻男性的套语呢?凡是讲到风的时候,往往代表着天父男神的生殖力、生育力。这一层意思在后代儒家的解释中,是完全被遗忘掉的。所以这样的套语我们如果再看看其他一些诗:风其吹女(汝)。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汝)。郑风蘀兮“风其吹女(汝)。10:56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汝)”。用风的吹拂来起兴,里边讲到男女之间的这种诱惑,实际上已经把风化了神话,作为起兴的背景引示出来了。那么这样的一些套语,如果以后大家在读诗经的风诗的时候,通过我们这几堂课的讲述,11:26应该有了新的解读基础,有了新的理解的背景。闻一多说,用风来比喻男性,用风来比喻男性,用植物(被风所吹的植物)来比喻女性,这样的诗,它的起兴要和所歌唱的男女之间的相诱相辅相成。用植物,被风所吹的这个植物来比喻女性,这样的一些诗,它的起兴就是要和所歌唱的男女之间的相诱相辅相成。那么如果我们举出更通俗一些的例子,在陕北的民歌中,现在还有用“刮黄风”刮黄风大风起兮尘飞扬 11:56来比喻性爱的这样一种套语。“大风起兮尘飞扬。”我们西北风,唱的都是风,但是它的神话的隐喻的意义,今天的人已经完全不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一种唱法,渊源流长。用音乐的魅力表达爱情,并使爱情获得圆满的故事。在东方和西方屡见不鲜,从这一点上看,音乐被认为是12:26呼唤异性的这种声音,这样一种说法是有道理的。那么回到我们前面讲的风和谣的解释,可以说音乐的这种作用完全一致。再回到诗经中,这些男性化的风、雷、雨、露的表达上,我们发现这个神话的隐意,无处不在。12:56诗经中用来作为男性象征的天象,还有日、月、雨、露,这一点闻一多先生已经有所分析,那么在这些前贤的见解之中,如果我们加上神话学的背景的理解,我们的理解会深入一层。那么综观这一节的讨论,13:26风诗中的自然天象隐喻男性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前人对此作了一些说明,我们把它看成是“知其然”的层面上的说明。那么至于“所以然”的层面,前人几乎没有作出现成的解答。那么通过我们的神话学的还原,把这些物象统统看成是男性天神的媒介象征物,13:56这样一来,男女之间的相诱的这些诗歌中,为什么反复出现这些意象,这些天象,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了。云和雨象征,风和雷的象征,一样,产生于男性天神的性爱神话,那么下边,我们可以在最后一个问题,第六个问题中,14:26对此做更进一步的解说。第六个问题,是一篇,诗经风诗中的一篇,叫做风雨的,风雨的误读和“淫诗”说的逻辑生成 风雨的误读,和“淫诗”说的逻辑生成。前文讲到按照儒家的诗歌观念,这个风诗中,每一首诗,不管是怎么样讲男女求爱的,都应该理解为道德方面的隐喻。但是有一些时代,14:57在后代的儒家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于是就被贴上了黄色的标签,在古代叫做“淫诗”。那么“淫诗”说,“淫诗”说在古代的诗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着封建卫道士们希望在诗经这座神圣的经典中,剔除那些好像是不太健康的,有伤风化的作品的一种要求。15:27那么在这里,我们通过风雨这一首诗的重新解读以及“淫诗”说的由来。作一个统和的关照。“风”和“淫”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是语言学的,也是神话学的。由于我们理解到的风和雨,同样可以作为男性天神的生殖力的媒介物,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15:57就容易理解了,我们已经知道这个从三点水会意的“淫”字,它的本意是雨太多了,古书上叫“久雨为淫”。 久雨为淫而雨和风之间,它们之间的这样的一种天然的联系,成了风雨这首诗的命名,已经联系在一起了,那么在古代的神话中有一些人物,神话中的人物,其实他们也和“风”,16:27和“雨”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有一位叫“丹朱”的一位神,我们已经说了,“风”字和这个“凡”字,凡是的“凡”字是同形同构的,而这个丹朱的“丹”字也是一个“凡”字。这样的一个人名字它隐喻着“风”的专名,所以,“丹朱”又可以理解为“风朱”。山海经中,有所谓“丹穴之山”在说文解字中,16:57在引用的时候就叫“风穴”, “丹”和“风”,可看成是通假字。所以“丹”和“风”,可以看成是通假字,那么“风穴”是什么穴?就是凤凰夜幕降临的时候栖息的地方,所以“丹”和“红”(应为“朱”,老师口误)皆有红色之义,我们刚才已经看到是谁来散布天空中的红色呢?是风神。所以,“丹朱”这样一个神话在古代的神话体系中,17:27位置不太突出,因为什么呢?因为“丹朱”的神话遭人批评,认为这个形象是好淫,不太正经。所以,作为尧的儿子,在古书中没有太好的印象留下来,主要的批评来自尚书中,说丹朱“朋淫于家”,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朋淫于家,用殄厥世。尚书益稷所以这个“朋淫于家”用的就是大鹏鸟这个翅膀,17:57我们说是和凤凰“风”是通假的这个字,所以这个“淫”字作为丹朱的主要罪状,它的来源就和天神阳性生命力的这种神话背景联系在一起。这样一些解析是需要非常细致的训诂工作作基础,同时又要具备比较丰富的,比较神话学的知识。18:27古人之所以没有这样一种解说方式,就因为古人在训诂学方面,是终身地下工夫,但是由于没有我们所了解的神话学、民族学、宗教学这样一些新的学科知识,所以这样一种解说,没有在古代出现,这也是随着人类学的知识引进中国,我们说闻一多这样一位先驱者,18:58率先接受了人类学的知识,开创了这样一种解说的风气,那么我们只不过是在前贤的足迹背后,更加深入系统地拿出了神话学的解释。那么训诂学上,作为这种一个字有不同的训解这样一种现象,我们看出了一种二律背反,二律背反: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也是我们贯彻19:28对这种古代关键的概念,文学观念作深入挖掘,作知识考古式的挖掘的一种原则,那么古代的神话学研究,曾经有一派专门侧重于语言的,他们认为神话的发生,都是和语词的本意消失、遗忘有关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咱们上面引述过的德国的比较语言学家,19:58也是比较神话学家麦克斯缪勒,麦克斯缪勒(18231900),是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比较神话学,很早就有了中译本,那么在他的观点之中,主要运用的是印欧语语言的材料来分析印欧神话和语言的关系。我们回到汉字上,探讨了汉字和汉族神话的关系,可以说是更为切题。因为汉字是象形的。20:28欧洲语言表音文字,你可以找到和神话的关联,但是已经不是形象的,已经是抽象的。而汉字,讲到凤凰,那是一个鸟还画在甲骨文上。所以他的视觉的直观表象还留在那里,更有利于我们考察和神话的关联。所以,本讲的分析,大量地运用了汉字,特别是甲骨文的这种知识,20:58那么对一般的初学者来说,可能是深奥了一些,但是,这对于我们拓展这个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思路,那么拓展研究方法和材料,应该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这也就是说,只有把事物还原到 只有把事物还原到其发生的根源上去,我们对它的理解才是透彻的。它发生的根源去,我们的理解才可以说是透彻的,是知道了“所以然”的层面。否则的话,21:28在叙事,文字本身去做文章,这样一种研究,我们说是不符合人类学所说的要进入到事物的无意识层面。那么最后让我们回到风雨这首诗,按照我们所讲的“风”的这个概念的还原、理解,再重新理解一下风雨之诗。那么通常说,21:58对于一个事物,如果没有理解的话,那么把握起来可能是直感的,如果作了深入的理解,再去把握,那么这个把握程度就不同了,风雨这样一首诗,读起来不太艰深,像白话一样,但是如何理解的问题,两千多年来见仁见智。这全诗一共三章,第一章: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22:28“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第一节 ,完了。第二节:“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第三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首诗用典型的叠唱法,对女主人公喜会良缘佳偶一事,22:58作了三次咏叹。但是这样的一首诗,从一个女方的口吻发言,对她心目中的君子相会,作了这样一个欢天喜地的歌唱。但是,这样一首诗在儒家诗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被毛诗序解释成“思君子”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称毛诗序。是一个比喻,思谁呢?是在天下大乱的世道之中,23:28朝廷的忠臣“思君子”,思他们的明君。把这种男女之间的相思,解释成了政治上的相思,是“乱世之际,人民思念他的贤君”。这样的一种解说,我们说是莫名其妙的。它本身原来具有的那个性爱欢会的意蕴,完全被遮蔽住了,23:58因为毛诗他没有理解这个“风雨凄凄”是什么意思?他把它解释成“风雨凄凄”是乱世,“风雨如晦”,也是乱世,昏暗不明,他不知道风和雨同样是天神神圣生命力的一种宣泄,一种表征。那么包括这个鸡鸣,鸡也是阳性的鸟,在古书中把鸡叫做“阳鸟也”。为什么?24:28鸡一叫太阳就出来了,有这样的一种联想,所以初民,先民一致地把鸡叫,看成是阳性生命力照耀世界的先兆。所以,用了风雨,用了鸡鸣,双重的起兴,最后引出所咏之词,人间的女子要会见自己心目中的君子,这样的一首诗,24:58我们说再通俗易懂不过了。那么这样一首诗在毛诗的遮蔽之下,遮蔽了数百年,到了后来有人重新解读,特别是宋朝的朱熹先生,他说:今但信诗,不必信序。宋代 朱熹“今但信诗,不必信序。”也就是给他作序的汉代的毛诗,这一套儒家的教导不要看了,直接看诗就行了。所以,他看出了这双重的起兴,用了风雨,用了鸡鸣25:28来比喻人间的两性的相诱。但是,朱熹又是一个理学家,所以他对此,虽然解读出了女、男之间的意思但是他又认为这首诗道德上不太庄重,所以他“轻佻(狎暱),轻佻狎暱,非思贤之意。诗序辨说非思贤之意。”所以认为他是淫诗的代表。这也就是风雨这部诗,原来是表达乱世中思念贤君的,25:58这是儒家的解说,到宋儒以后.又变成了淫诗,要打入冷宫。那么很多人认为,孔子在删诗的时候没有审查严,像把这样一个明显的男女之爱的诗,放到经典中来了,甚至是被当成“郑声淫”的主要的标本。你看看现在诗集传中,朱熹这样说,风雨晦冥,盖淫奔之时。诗集传“风雨晦冥,盖淫奔之时”。“奔”就是没有男女,26:28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私奔了,就是这样一种意思。所以,风雨这个诗是一个淫奔之诗。君子,指所期之男子也。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诗集传“君子,指所期之男子也。”“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实际上把诗的意思解释出来了,但是又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把这个诗当成了一首淫诗,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这样一来,26:58“淫诗”说的由来,如何在风雨这首诗的解读中得到落实,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这个风雨作为神话背景,男性神的生殖力的象征,这首诗的解读,可以进入到更深的层次。道教的经典有一个太平经它把天降雨这样一种现象作了这样的说明,天若守贞,则雨不降。太平经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