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优质稻项目总结.doc_第1页
2012年优质稻项目总结.doc_第2页
2012年优质稻项目总结.doc_第3页
2012年优质稻项目总结.doc_第4页
2012年优质稻项目总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山县2011年度优质稻示范推广项目工 作 总 结(2012年3月6日)我县水稻以高产型品种为主,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要求日益增长,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全力开发以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一年来,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已全面完成该项目的实施。现总结于下:1、 资金使用情况为了搞好项目建设,加强资金管理,我县实行财政报帐制,专户专帐专人管理,根据项目进度和质量情况支付项目款。设置财务组,配备2名专职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持证上岗,所有资金确保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和群众监督。项目区总投入为70.10万元。具体投入如下:1、超级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示范片面积450亩,包括华塘街道办事处官渡村148.7亩、兴隆街乡张家坡村153.5亩和召市镇大兴村150亩。示范片投入:452.2亩600元/亩271320元。(其中种子:100元/亩;有机底肥:100元/亩;复合底肥:200元/亩;追肥:80元/亩;病虫综防:120元/亩。)2、优质稻高产栽培百亩核心示范片。包括召市镇双进村348.3亩和咱果乡哪寨村103.3亩。核心片投入:451.6亩160元/亩72256元。(每亩投入肥料:160元/亩。)3、优质稻示范片面积1661.2亩。包括兴隆街乡白岩洞村298.5亩、三塘村201.4亩、尖岩村198.5亩、张家坡村103.4亩、燕山村201亩、茅坪乡老场村优质稻示范片面积658.4亩。示范片投入:1661.2亩160元/亩265792。(每亩投入肥料:160元/亩。)4、培训授课费:22000元;5、资料费:50000元;6、诱蛾频振式杀虫灯:40盏500元/盏20000元。二、实施措施和方法(一)、科学规划,建立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环境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优质稻无公害生产基地选择在生态条件较好,无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适宜,灌溉水无严重污染,适宜优质稻生长的兴隆街乡、茅坪乡、华塘街道办事处、召市镇、咱果乡。(二)强化领导责任,明确目标任务1、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成立了优质稻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由县财政局、农业局、兴隆街乡、华塘街道办事处、召市镇、茅坪乡、咱果乡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资金筹措,统筹管理,调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纠纷及其他行政事务,保证此项目的顺利实施。2、技术保障成立技术领导小组。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为组长,植保站站长、土肥站站长、种子管理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推广中心、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管理站及相关乡镇(办事处)农技站农业技术人员为成员。责任到人到片,负责优质稻项目的办点、技术推广及培训工作。提高优质稻建设项目的技术含量。(三)抓好配套服务,促进统一发展在示范区内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综合防治、统一订单收购,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年出板报6期,专题讲座12期,技术现场会2次,重点介绍优质稻品种特性和配套技术要点,制定和印发无公害优质稻生产的技术规程和技术资料。四、落实技术措施,规范技术规程要夺取高产稳产,必须依靠科技,狠抓关键增产技术措施的落实。我们加强了技术规程的指导工作。1、适期播种:冬闲田在4月1日一7日播种,冬季作物田在4月10日一12日播种,每亩大田用种1.25公斤,播种前一天用清水浸种12-24小时。2、培育壮秧:采用早育秧,每亩大田备苗床25m。播种时用稀人畜粪水浇湿透厢面,每公斤稻种用旱育保姆400克进行包衣,然后播种。3、适龄规格移栽。叶龄达4.55.5叶(秧龄30天左右时)移栽。移栽规格:株行距为16.5cm30.0cm(5寸9寸),每亩栽1.33万蔸,每蔸插2粒谷秧(4-5苗),保证每亩基本苗57万苗。4、科学培管配方施肥:只施有机肥,不施化学肥料,即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公斤+菜枯75公斤+养分含量36的有机肥40公斤,全部作底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坚持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原则,治病主要是加强肥水管理;治虫主要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控制虫口基数,并使用生物农药,保证优质稻米的品质。除草:人工除草,栽后1015天人工中耕除草一次。加强水分管理:浅水插秧,保证栽插质量,浅水分蘖,保证低位分蘖快发稳长,前期田间保持水深不超过1.5寸,当田间亩苗数在16万苗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秧苗开始拔节,立即灌深水23寸,齐穗后灌浅水1寸,灌浆期不脱水,干干湿湿,保持浅水层,成熟前57天排干水。5、适期收获,合理干燥:成熟后应及时收割,十成黄(完全黄熟)收割,注意不能早收,早收影响产量和米质。迟收超过15天,则糙米光泽度差,褐米及碎米率提高。晒谷不要摊厚了,要勤翻动,保证于湿度均匀一致,以提高加工质量。三、实施效果2011年9月3-8日,由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优质稻进行测产验收,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56.6公斤;百亩核心片平均亩产654.3公斤;超级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示范片平均亩产867.6公斤,优质稻加权平均亩产达628.6公斤。1、主要效益及经验该项目实施面积2550亩,平均亩产628.6kg,按市场优质稻谷价格3.4元/公斤计算,亩产值2137.24元,亩生产成本930元,亩纯收入1207.24元。项目总产值达545万元,总增纯收入307.8万元。对项目区周围地区水稻的产量及投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农户50户,面积121.6亩,平均亩产为480kg,按市场价2.8元/公斤,亩产值为1344元,亩生产成本为930元,亩纯收入为414元。项目区比非项目区亩增稻谷147kg,亩增纯收入793.24元。2、社会效益该项目技术先进,措施有力,面积大、产量高,示范效果和辐射效果好。为今后大面面积推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探索一条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其他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稳定,增强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有利于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3、生态效益通过推广频振式诱蛾灯为核心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稻鸭生态种养等一系列节本无公害增产增效生产技术进行的示范。同时还获得了粮多、猪多、肥多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改良了土壤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4、 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1、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普遍低由于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加之小农意识较强。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2、品种统一布局难度大由于种子经营户较多,所以在一定范围内要求统一用种,集中成片规模种植有一定困难。3、施用生物农药意识薄弱由于农民对无公害技术了解不多,对禁用农药意识不强,加之社会上假冒伪劣农药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禁用农药的宣传。4、示范带动作用有限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农民得到了实惠多、收益高、比较效益好,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但是由于目标高,示范力度小,示范带动作用有限。(二)、建议1、建议政府加大投入,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优质稻生产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优质稻开发持续健康发展。2、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将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时送到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