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智者伏羲对话(酉阳)太古桃源侯俊杰1在很久很久以前.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这是唱词,本身就挺古老,为许多传统曲目的开篇词,自古流传下来,相当于现在给孩童讲故事时,总要说的那个: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但开篇词所说的“三皇五帝”更古老,因为那还是在石器时代,从伏羲算起,距今已有8000年,离万岁也只差短短的两千年了。相传伏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王,而且相当长寿,在一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上古,仅在位就达115年,因而伏羲被列为“三皇”(伏羲、神农、轩辕)之首,亦称人皇。 那又是非常特殊的年代,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已捋清了四千年历史脉络,哈哈,但争议也多多。三皇五帝之中的黄帝和炎帝早已被公认为始祖,但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加遥远历史深处时,会发现我们还太朦胧。 伏羲真的存在过吗? 伏羲时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伏羲又如何创造出大易的呢? 伏羲部又会生活在哪一方水土呢?2传说中的伏羲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让咱怀着崇敬的心情,尝试着为伏羲作一个简介: 1)姓氏: 伏羲名号在古籍中有多种写法,伏羲氏,姓风氏,也作宓羲,包牺,炮牺、伏戏,本名太昊,或太皓,亦尊称为牺皇,皇羲,景羲。名字不少,倘要印名片,可要费点力气了。 2)时代: 人文上说为神话时代,因为有伏羲氏,才结束了结绳记事。考古上讲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还只是人类才用几块石头磨过的小儿时节。人类能利用的工具也只有石头等原始的东东了。一磨二磨三磨,伏羲氏竟然就磨出了“太极”与“八卦”。 3)出生: 太平御览诗含神雾记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块极乐国土,称为“华胥氏之国”,国中有位极乐姑娘,有一天,她春心萌动,要驴行耍耍。于是乎,她来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无意间偶遇了一“大迹”。 对这大迹,理解有歧义,因其可为手印,也可为脚印。不管是啥印印,出于好奇,这位极乐姑娘还是贴上了这个大印。在零距离接触后,自然是有了奇遇。她有了生理感应,胯下裆中猛得一阵悸动,于是乎,闪电般有了身孕。 自此以后,她会不时的拍拍自己的逐渐古起的肚皮,问一下肚子中的小宝宝,几个月了。其实她自己也说不清爽。后来顺产了一个男娃。可这小孩长得有点怪,长了个人脑袋瓜,却是蛇的身子,这个“人首蛇身”的男娃,取名太嗥或者宓牺(即伏羲)。 伏羲神话中的出生,为后世延续了两个文化叙事范本:一是“大迹”。二是华胥国这一太古桃源。 4)上古之王 伏羲由于是其母踩了雷泽中的“大迹”而开花,而结果,因此,先人们认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为皇百王的首领。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也是第一位被尊为皇的人间帝王。 5)伴侣: 相传人首蛇身的伏羲,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繁衍族群的任务,就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 这位女娲也不是等闲人物,又炼石,又补天,治理洪水,还抟泥以造人,还要教导人们婚姻嫁娶人伦理法。天天挺忙活的,有点工作狂的味道了。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故不多赘之了。 6)蛇图腾衍生出龙文化: 由于伏羲是蛇身人首。有学者指出:伏羲出生于蛇系氏族,并且以蛇为尊。他身上穿的树叶或鹿皮,形右蛇之鳞身或花纹,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图腾标志。故有“龙的传人”一说,龙文化由伏羲而奠基。3传说中伏羲的功绩 1)渔猎牧 作为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结绳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指导臣民制造工具,投矛狩猎。并用狩猎获得的兽皮缝制衣服,抵御寒冷,增强了当时的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由此有了家畜。 2)中医中药 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对于动物类药物的认识也从此开始了。因此,被尊奉为中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相传伏羲发明了九针,只可惜,到现在谁也说不清楚那九针是个啥东东了。不过可以肯定是石制的。据说九针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圆头的,用来按压止痛;有尖头的,用来点刺或放血;还有带刃的,用来切割等等,是一套完备的外科或针灸用具。 同时他带领人们围着篝火跳舞,以驱寒取暖。于中发现可以祛除病痛强身健体,由此奠定了传统舞蹈以及导引术雏形。 3)规与矩 伏羲与女娲还发明了规与矩,这规与矩既是生产工具,也规范着社会秩序。哈哈,维稳用的。并与女娲一起狠狠打击了“三俗”,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改血缘婚为族外婚,结束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史记三皇本纪也记载:“始创嫁娶,以俪皮迄礼,结纲罟以教佃渔,崐古曰宓羲氏。” 4)始造书契 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创制古代历法,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史记三皇本纪:“造书契以结绳崐之政。” 5)音乐与乐器 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并亲自作了驾辨的曲子,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嘿嘿,那个时代也时髦唱山歌。 6)划地而治 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4伏羲的最大功绩是创立八卦 在酉阳桃花源玉柱峰巅有八卦台,相传说伏羲坐于此,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图形。 伏羲在这仰天观地,伏羲仰望星空,可不是为了乱撒钞票;伏羲俯看大地,也不是为了狂炒地产。在远古年代,如何认识世界,在一切尚还朦胧的时候,伏羲要创造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凝神苦思间,忽然,他看见酉水中飞腾起一条神龙,哈哈,也可能是大蛇了,蜿蜒起伏于水中。 这场景让伏羲顿有所悟,一条s形的酉水天然界分了阴阳,两个宽大的岩洞大酉洞与二酉洞,天生的两眼,一东一西或者一左一右,一幅天然的太极图形已跃然而出,根据这个天然的基础图形,伏羲终于创造出了太极八卦。后来,那山台就被称为八卦台了。 据水经注、开山图注、继汉书君国志等史料,史记三皇本纪载:“太白皋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有圣德,仰刚观象于天,俯则观德于地,傍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只想着八卦。易传说:在远古时代,是包牺氏(伏羲)统治天下,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创造出八卦,只想以此来明理,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看似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人之间的万事万物。成就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 八卦演生易经。为中国占卜之始。通过某指定媒介(如艾草龟纹)传达神意。后世求签算命,乃到摆布方兄。说来要惭愧了,那是易经的1.0简化版了。 由易的创造,可以推断伏羲是上古一位巫史,一位掌控部族意识形态的巫史,但却是一个有思想的智者,更是一位有中国特色的哲人。5伏羲地望有新解 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事关太昊伏羲氏的记载,在古籍中常见,但又说法不一。那么,伏羲大易(原始易)根脉何在? 现在有了个新解,这就是田景和先生提出的“伏羲根于酉阳说”,作为“长江地望说”的一个进一步确认,引一小段论证如下,看看这一新解: “这是一个至今外界并不知道的答案!这也是华夏至4000年以来一切根源文化均被模糊、扭曲并进行神话编造的历史概念问题。虽然在华夏大地上既有甘肃天水的伏羲文化,也有河南濮阳的伏羲“坟墓”,但其内容均是人为臆造的(孔子、司马迁、刘邦等人的杰作)、空的、虚的无根之萍,纯属文化移植。 事实上只有长江流域才是华夏文明真正的源头,重庆的酉阳才是伏羲真正的故乡;中国神话的源头当然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答案。 除了以前其它长篇文章的介绍以外,再看看下面的几个要点(伏羲文化的活化石): 盘古、华胥氏、太嗥、伏羲、女娲等远古祖先皆属后人神话后的变称。 8000年左右,后人类时代,巴渝酉水流域生活着一个叫酉的母系原始部落;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先后走出洞穴(大酉洞、二酉洞),并发明钻木取火、建设混泥土茅屋、创造大易、太极、八卦、六峜、龙图、象形文字,驯服野猪家养、采盐、炼丹、纺织、农耕、烧炭、冶金(因炼丹炼出铜铁)等。 直到4000年前的唐尧时代,禹划一州为九州之后,巴渝酉水文化渐渐毁于战争与迁徙;人类起始文明酉水文明,被神话之后大量移植全国各地,尤其是黄河流域;但是巴渝远古文化并未消失,至今乃有大量的(酉阳考古、巫山考古、涪陵考古、三星堆考古、金沙考古等)文化文物信息遗存。“酉阳酉者,万物之老也”,确为不可逾越的时空概念! 因此,酉阳桃花源正是被历史误传并神话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源太古桃源。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上古留下可供参考的典籍已经十分稀少了,再加上封建时代皇帝金口玉牙,司马迁不可能不受干扰;所以,他的史记关于上古历史的记载有很多概念性的错误:伏羲文化本来发源于长江流域,当然会对皇帝所谓正统“黄河文明起源说”的直接威胁;所以他干脆不予纪录,或者断章取义,去掉了5000年以前的历史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疑问! 酉阳的大酉洞、二酉洞与酉溪的适当变形恰如其份地反映了太极图的立体易模型。同时,围绕酉阳山的八个方向的八条河流(红井河、细沙河、冷水河、王家河、龙潭河、溶溪河、板泉河、铜古河),又构成了“外八卦”的完整立体易的模型,这也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并没有找到的太极八卦的真正实物原形先天自然形成的谁也无法改变与移植的山河地理现象。 易的平面图型(伏羲龙图),也是外界专家们打着灯笼也没找着的东西,它却保留在酉水(酉阳)民间以“打山棋”、“围角棋”的形式,代代相传。考古虽有安徽含山玉片的发掘,似“龙图序”又非“龙图序”之图案,莫宁两可。 伏羲作六峜以御阴阳:所谓“六峜”就是至今仍为酉阳土家木工秘传的建房绝技六合梁,无钉六梁阴阳相扣支撑木层而御阴阳。这也是外界学者专家至今仍未破解的“迷案” 在酉阳县境(武陵山区别处也有),凡老朝门及梁柱上包括民间墓葬里均有太极八卦的标志,无疑为伏羲八卦文化的久远传承。 酉为万物之老、为阴、属鸡而开天窗;酉阳即为日月、阴阳、天地、乾坤、男女、太极、八封、易生万物。并由此而产生了“九(酉)五(巫)之尊”、“丹青华夏”、“世外桃源”、“桃源仙境”、“赤县神州”、“天府之国”等历史核心文化概念。然而,酉阳至今仍在万山丛中默默无闻。 总之,传说中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又是一个最早的社会管理者,更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作为人类的始祖,传说他与女娲一起创造了人类;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他画太极八卦六十四卦,造六峜,卦与六峜体现了数字和阴阳的知识;他还发明了渔猎的工具网罟,造瑟以作驾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人们称他为建立人类社会秩序的王;在中国的传说中,他首先是个人,而不是先知先觉的神。易传、庄子、管子都没有把他写神;只是到了后期,人们不知所出才把他漫漫的神话了,成了上应天上星宿的昊天大帝、东方天帝他的形象也成了人首蛇身。 尤其是孔子时代,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正是孔圣人的这种观点与做法,改变了华夏几千年历史的真实面目,任意篡改、移植、挪用祖先文化成果,变为己有,一心树立自己圣人形象,加上其众多弟子的盲目追捧,二千五百年来,中华文化一直浸润在孔子的道(儒)教文明之中,至今仍没有缓过气来。而真正华夏源头的(长江酉水)酉阳文明,伏羲大易之根脉却一直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引文完) 要种上太古桃树,田先生在这儿挖了一个坑,跨越了八千年时空的大坑。不太容易啊! 但田先生既然挖了坑,咱也跟着跳跳,看看能否穿越时空隧道,直通了太古桃源,也如那个桃花源记中那个迷路渔郎一般豁然开朗,在太古桃源问道于智者。6古典庄子中的伏羲 伏羲氏虽被后人推为始祖,但考查一下古典籍,却发现伏羲氏相当晚出。最早记载伏羲的是战国中晚期的庄子。 何以庄子成了记载伏羲氏第一人,庄子这人好古,已成史学界的公论。正如今人想知道前人的生活一般,庄子也想追溯一下源头,追来追去,他找到了伏羲氏。庄子外篇,学界历来认为未必是庄子所著,时间为战国末期,抑或秦汉庄子后学所增益。让我们只看看内篇记载中的两处: 庄子人间世:“是万物所化也,禹、舜应物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地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 庄子一书中,伏羲或记为伏羲、“伏犠”与“伏戏”,前后不一,或人或神,序列飘乎。这说明在庄子时期,伏羲尚还朦胧,未从神话脱形为人祖。 战国早中期前的典籍中,即便是山海经,也未有伏羲位置。 易系辞记载伏羲功业最著,但易系辞虽托名孔子,其实大多为秦汉时期腐儒所撰,不会早于庄子,尽管影响甚大。 其余诸子所记述,大都为庄子的移入,亦是秦汉增益。 这里有个不得不说的大背景,即殷商代夏后,为了证明自己取于天命,不惜为自己硬安老祖宗,由此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移植、颠覆与篡改: 一是将源出于长江文明的夏文化整体性移植到了黄河,造就了一个后来被历代所延续的黄河文明起源说。由此造就了后人的失忆。 二是对于不能为已所用的,就坚决扫除掉了。而夏文化的始祖伏羲氏,自然也在扫除之列。由此完全抹煞了作为源头的长江文明。 三是对礼仪典籍进行了篡改。以致今天所能看到的山海经也不知道被篡改了多少回。由此造成了后人的历史混淆记忆。 在如此历史意识形态高压下,有如今天遍地敏感瓷一样,形成了一个关于老祖宗的政治形态高压,碰不得,也说不得。 但即便是高压,历史记忆也不容抹去。好在庄子本人好古,但可惜的是到了战国,离那个时代又远去了,于是乎,庄子让我们才看到了伏羲的身影。找回了一个真正的老祖宗,但形象却有些模糊。 7司马迁史记说伏羲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伏羲作传,所记伏羲有两处,均系引前人所言。 一为太史公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一为封禅书中借管仲言:“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 如斯,并不是因为司马迁治史严谨,而是迫于高压,身受腐刑之惨的司马氏,可不敢再因史贾祸,既然皇帝都为自己钦定了山寨版的老祖宗,你再为皇帝找出个真正品牌的老祖宗,岂不要再挨一刀,不过这回可不是砍在胯下,而是要砍在脖子上了。 尽管如此,治史严谨的司马氏,不顾危险,即便是转述引来,以证其真。敢说真话的司马氏,即便曲笔写来,也是冒着再来一刀的极大风险。伏羲不入庙堂,在民间传说中,也就月朦胧鸟朦胧,语多谶误,但也要转述,至少记下来为后人存疑,且用曲笔表示自己的肯定。 虽不进版的正史,但如此煞费苦心,也足以说明司马氏之用心良苦。大哉,太史公,只是为了说点真话。 8班固汉书说伏羲 到了东汉班固的汉书,才突破史记上溯,将远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开始登上正史。 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以伏羲为历史源头,认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 白虎通义言:“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让伏羲不再山寨,并不只是因为班固敢于说真话: 一是高压舒缓了。因为此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早已驾鹤西游,政治高压已有所缓解。毒菜政治的僵尸规律正在侵蚀大汉的肌体,后来的皇帝既没没功夫,也没啥闲心,管什么认错不认错了。班固由此得便,让大家认了伏羲这个真正祖宗。 二是此时已由腐儒彻底完成了移植,将伏羲“黄河化”了。不那么犯忌了。班固也敢于让大家来认这个祖宗了。 三是出于班固作为一个史官的职责,从真相出发,归于正义。由此华夏民族有了自己的祖宗,真正的,尽管被按错了地望。 9伏羲的定型 但由此始,以伏羲地望为表述的长江文明的被移植,反而由班固益发加剧篡改进程。谎言被一次次的再谎言与再再谎言所掩盖,伏羲被黄河化也日趋成熟,并最后定型。至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这是一部只讲“功劳”的史书,只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历史渊源起于三皇,下迄汉魏。而在三皇中,首列就是伏羲。 至唐,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综述并补充伏羲的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史传。 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黄河起源的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传世的古典中,伏羲被黄河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从凌乱到系统的完整衍化过程。10伏羲研究的三个前置条件 前提1:一个人,还是一个时代 这是必须明确的一个前置条件,倘若只是将伏羲当作一个人,也许就会杯具了,因为伏羲不可能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 不管伏羲的地望是不得己,还是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篡改与颠覆,并没有掩盖住历史的真相。皇甫谧在为伏羲作传中,已经透露了这个信息,皇甫谧将伏羲当作为一个古帝来为传,但又将庄子中提到的一些氏族统统归于伏羲名下,“皆袭庖牺之号”,而且“凡十五世”,其实已把伏羲当成一个时代。 遁甲开山图与通鉴外记也说,在太昊伏羲之后有天下的15个部落联盟,都承继了伏羲称号,分别是: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须氏(只通鉴外记有)、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易纬稽览图说由甲寅伏羲氏到无怀氏,历57882年。 不管伏羲有怎样的显赫,那是一个氏族,在那个时代集体创造的杰作。 前提2:一个人,还是一族人 前提条件二是伏羲是一个人,还是一族人的文明? 不论怎样理解,伏羲也不会只是一个单个的个体,而是一个氏族,甚而是一个族群,抑或是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因为八千年前,那还是一个只有氏族,而无个体的时代。 前提3:一个人,还是一个王 伏羲可能是首领,更可能是政教合一的首领,但不会是后世意义上的王。由其画八卦来看,应该是个巫史,不然没事研究那东东作甚。 但伏羲一定是智者,而且是有大智慧的的智者。而且是整族人智慧程度都相当高。不然也不会创造出那么灿烂的文明。伏羲是其代表。真正意义上的,而不是硬要代表别人的代表。11伏羲部落的四种文明 寻找太古桃源伏羲的路径可能多条,于古籍中考证是一条;而结合伏羲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来探源,是另一条,田景和先生的论证可取之处就在于此。离开伏羲文明,言说伏羲,相信一定是缘木求鱼。 根据田先生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出以下四大文明来。 一是长生不老丹。 以丹砂为核心,丹砂不与草木同腐,永不变色;伏羲部依此留下了一个视死如生、世代相传“灵丹妙药”,以致到后来演变为长生不老的传统文化,并由此为道教的发源奠了基。 这种文化传承到了秦皇汉武,给扭曲到了极致,通过丹砂,追求氏族的整体性文化传承,却演变为追求个体的长生不老了。并且将丹砂垄断经营了,专用于帝王了。 二是桃文化。 伏羲部崇“桃”,作为氏族图腾,是源于伏羲部,还是源于作为通婚女娲部,还难定论。 不过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伏羲部已经进入父系社会了。而女娲部还处母系社会,而且对桃,作为女性性器的崇拜及至于图腾,也作为应该是女娲部的图腾。 最大的可能是,由于二者为通婚血亲部落,也就有了对“桃”的共同体认。这样就有了一个极乐之国的华胥国太古桃源。 三是太极八卦文化。 这个大家说的多了,不多论了。 四是蛇(龙)图腾 这个大家说的多了,不多论了。 强调一点的是,除了蛇,还要研讨“桃”。从可能性上说,这个蛇图腾一是伏羲部后来的图腾,而原始的,作为部落本源的图腾,却可能是上面谈到的“桃”。二是当然还存在两个图腾并用的可能。三是存在着先桃(母系社会)图腾,再蛇(父系社会)的图腾深化可能。四是由于通婚,女娲部还处母系时代,以桃为图腾,由此有了蛇与桃的相互影响与融汇,这个可能性最大。 12在神话寻找伏羲 如闻一多所著伏羲考,用神话学、民俗学的方法寻找伏羲,是第三条路径。 近代学人闻先生一是证明了蛇(即龙)为伏羲部图腾。 闻一多老先生从传世文献中搜集了大量龙蛇记载,加之汉代砖石画像,汉墓壁画,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交尾,由此证明伏羲部以蛇为图腾。为什么以蛇为图腾,因为在先民的眼中,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也能代表男性的统治权,从性学上讲,“蛇”也是先民认为的钻“桃”能手。同时也说明这个图腾具有明显的父系社会特点了。 二是确认了祖神。 在采集了近五十则西南少数民族传说与民俗资料基础上,对伏羲女娲于洪水过后,兄妹婚配再造了人类。由此证明伏羲是南方苗蛮各族的祖先神。 闻先生的研究被广泛征引,视为不易之论。 在闻先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是的这些苗蛮后来发展为夏后部,从长江流域,北飘东移到了黄河流域。作为强势文化,同时也将太古桃源也带到了中原。随着大夏的覆灭,即被遮蔽,移植乃至于阉割,弄得面目全非。 从神话思维出发,人们先是追问宇宙如何起源,创造出一个创世之神(盘古)。接着的任务就是要说明自己能如何生活在这片大地,于是乎再创造出一个公认的创造人类的祖先神(伏羲)。形成一个神话传说,先哲学化(阴阳),再观念化(八卦),最后再将传说观念历史化的过程。可惜的是随大夏将伏羲带进中原,乃至覆灭,这种历史进程被扭曲了,留下的是伏羲模糊身影。13文语训诂 第四条路径是通过文字,语音训诂。 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架设线路协议书
- 2025年java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约车上海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内科肺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辨证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肯德基ai面试题及答案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竞争格局报告
- 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布局下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策略报告
- 栏杆扶手协议书
- 树林转让协议书
- 2025数据要素流通指数:理论框架与行业实践探索白皮书
- 幼儿飞行知识课件
- 2025届江苏省镇江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反家暴法宣传课件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控制计划CP模板
- 出生缺陷定义及分类和预防要求
- 人民币上的风景
- 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厂设计管道设计与布置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 云南省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存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