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12 05 14 作者简介 范兴华 1971 湖南湘乡人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 博士 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 范兴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科系 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 采用自编问卷考察 心理统计学 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结构 特点及影响途径 结果发现 影响考试成绩的个体内 部因素是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 学习方法 外部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 教材与课时安排 复习资料 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的性别差 异显著 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 复习资料对考试成绩有直接正向预测性 课堂教学质量 教材与课时安排通过学习态度或学习信 心起间接正向预测作用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 心理统计成绩 影响因素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 6124 2012 04 0119 05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2 年 7 月 第 11 卷 第 4 期 Vol 11No 4 Jul 2012 一 问题提出 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 心理测量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等专业课程的重要 理论基础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应用广泛 心理统计学属于应用 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数学公式多 且公式应用的条件较为复 杂 约 3 4 的学生认为 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课程中最难 学的课程 1 如何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该课程知识 为其他 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是心理统计学教学的 基本目标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重要指标 也是学 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 每次考试过后 学生 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思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即寻找考 试成败的影响因素 Heider 1958 认为 人类行为的原因整体 上可以归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 考试成败的原因分 类也不例外 辩证法指出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 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意味着 查明考试成 败的外因 内因及其影响机制 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促成学 习的有利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国内有关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文 献仅 1 篇 2 该研究采用学习经验问卷对 122 名心理学专业 本科生进行调查 2 结果显示 学习焦虑和投入动机对考试 成绩有直接预测作用 学习态度通过学习焦虑 投入动机对考 试成绩有间接影响 显然 该研究涉及的预测变量局限在个体 内部因素的某些方面 同时缺乏对外部因素的探讨 基于国内相关研究少 内容欠全面这一研究现状 本研究 拟在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基础上 采用自编的封闭式问卷进行 调查 通过定量分析研究数据来揭示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影 响因素的结构 特点及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 教学措施 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 研究方法 1 被试 选自某大学心理学专业一 二年级学生 共 112 人 其中 男生 30 人 女生 82 人 2 研究工具 1 自编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影响因素问卷含内部因 素 外部因素两个分问卷 内部因素分问卷共 20 题 分属学习 态度 指对心理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上课是否认真以 及学习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多少 学习信心 指对学好心理统 计学的信心与能力的认可 学习方法 指将统计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程度 课后练习的多少与复习质量的高低 3 个维 度 外部因素分问卷共 9 题 分属课堂教学质量 指教师授课 的语速 条理清晰性以及可被理解性 教材与课时安排 指教 材难易程度 教材内容取舍以及课时安排的合理性 复习资 料 含教材复习题有无详细答案 考前是否提供强化训练题 3 个维度 例题如下 对学好心理统计学没信心 备选答案为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说不清 基本符合 完全符 合 负向题计分经转换后 计算维度的平均分 得分越高 代表 被试对该维度的认同程度越高 119 2 个人基本信息含性别 年级 高考数学成绩 心理统 计学考试原始成绩 3 研究程序 1 考试成绩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由于专业培养方案的 调整 样本中的两个年级在同一学期开设心理统计学课程 均 使用张厚粲和徐建平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的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教材 且同时参加考试 考试结束两天 后 任课教师公布考试成绩 研究者将两个年级学生的考试成 绩进行排序 然后采用等距取样方法从中选取 40 名学生参加 匿名的半开放式问卷调查 问题主要有两个 1 你认为 你本 次考试成绩是否理想 2 如果你认为本次考试成绩是理想的 请详细写出取得成功的原因 如果你认为本次考试成绩不理 想 请详细写出失败的原因 40 名学生共写出成败原因 285 条 研究者组织 6 名学生对所有表述进行讨论 删除重复表 述 合并含义相同表述后剩下 42 条表述 将这些表述随机排 列组成调查问卷 2 施测采用匿名问卷 以班为单位进行测量 主试由 研究生担任 施测在教室内进行 整个施测过程在 15 分钟内 完成 3 统计处理采用 SPSS15 0 AMOS4 0 对数据进行管理 与分析 其中 SPSS15 0 软件用于项目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 析 相关分析 信度分析 MANOVA 分析 AMOS4 0 软件用 于对结构方程模型的考察 三 结果与分析 1 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结构 首先 进行项目分析 标准有两条 第一 将分问卷总分位 于前 27 的被试划为高分组 后 27 划为低分组 然后求高 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项目上的得分差异 若差异不显著 则剔 除此项目 第二 计算各项目与分问卷总分的相关 若项目与 总分相关低于 0 40 则删除该项目 根据上述标准 共删除 7 题 剩下 35 题用于因素分析 其次 采用主成分分析 最大正交旋转方法对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分问卷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以提取各自的结 构 内部因素分问卷通过 10 次迭代提取出特征根大于 1 00 的因子有 6 个 KMO 值为 0 81 根据碎石图中拐点出现的位 置 提取 3 个因子较为适宜 每次删除 1 个低负载或双负载项 目后 重复做一次因素分析 经过 4 次因素分析 共删除 4 个 项目 剩下 20 个项目分属 3 个维度 KMO 值为 0 75 Bartlett s 球形检验值为 1 535 35 p 0 001 共解释了总体方差的 48 31 各因子载荷在 0 44 以上 外部因素分问卷经过两次 因素分析删除 2 个低负载项目后 剩下 9 个项目分属 3 个维 度 KMO 值为 0 77 Bartlett s 球形检验值为 370 61 p 0 001 共解释了总体方差的 69 29 各因子载荷在 0 53 以 上 结果见表 1 表 1 心理统计学 考试成败归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F1 F 2 F 3 F 4 F 5 F 6 q2 1 0 64 q2 18 0 44 q2 29 0 60 q2 2 0 73 q2 3 0 72 q2 13 0 86 q2 4 0 45 q2 19 0 53 q2 37 0 64 q2 9 0 53 q2 11 0 66 q2 32 0 74 q2 6 0 78 q2 21 0 59 q2 38 0 68 q2 23 0 88 q2 24 0 88 q2 10 0 52 q2 25 0 75 q2 40 0 75 q2 27 0 63 q2 15 0 64 q2 30 0 66 q2 31 0 79 q2 35 0 75 q2 33 0 49 q2 36 0 68 q2 34 0 71 q2 39 0 61 18 79 18 05 11 52 23 89 23 45 21 95 根据各因子 维度 所含项目的内容 分别命名为学习态 度 F1 学习信心 F2 学习方法 F3 课堂教学质量 F4 教材与课时安排 F5 复习资料 F6 其具体含义见 2 2 1 再次 采用相关分析对问卷的会聚效度进行考察 结果显 示 内部因素各维度相关在 0 28 0 48 之间 维度与总分相关 在 0 66 0 81 之间 外部因素各维度相关在 0 41 0 49 之间 维度与总分相关在 0 67 0 84 之间 根据 0 20 r 0 40 为弱 相关 0 40 r 0 60 为中度相关 0 60 r 0 80 为强相关的 判断标准 4 各维度相关均为弱正相关或中度正相关 维度 与总分相关为强正相关 最后 信度分析表明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分问卷的 Cronbach 系数分别为 0 86 0 83 各维度的 Cronbach 系数 在 0 64 0 82 之间 综上 影响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的个体内部因素是学习 态度 学习信心 学习方法 外部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与 课时安排 复习资料 由这些因素组成的问卷的效度 信度指 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问卷可用于团体测量 2 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群体特点 不同性别 年级 高考数学成绩组别学生在考试影响因素 上的得分见表 2 表 2 显示 从总样本看 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是复习资 料 学习方法 教材与课时安排 学习态度 课堂教学质量 学 习信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维度间得分差异在整体 上显著 Wilks 0 28 F 54 17 p 0 001 进一步配对比较发 现 复习资料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维度得分 学习方法 教材与 课时安排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态度 教学质量 学习信心 120 学习态度得分又显著高于教学质量 学习信心 这说明 被试 对复习资料的认同程度最高 其次是学习方法 课程与课时安 排 再次是学习态度 最低的是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信心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 分别以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各维度 为结果变量进行 MANOVA 分析 结果显示 在内部因素方 面 性别的主效应显著 Wilks 0 88 F 5 16 p 0 01 女生 的学习态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学习信心得分则显著低于男 生 说明 女生的学习态度好于男生 但学习信心差于男生 在 外部因素方面 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 表明男女生对外部因素 的认同趋于一致 采用同样方法考察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 结 果显示 无论是在内部因素方面还是在外部因素方面 年级的 主效应均不显著 一 二年级学生对影响因素的认同趋于一 致 此外 以高考数学成绩 高 中 低三组 为分组变量的 MANOVA 分析发现 在内部因素方面 高考成绩组别的主效 应显著 Wilks 0 83 F 3 58 p 0 01 单变量方差分析表 明 高考数学成绩组别在学习态度 F 2 109 9 27 p 0 001 上的主效应显著 在学习信心 F 2 109 2 42 p 0 10 上的主 效应接近显著 事后检验发现 低分组在学习态度 MD 0 92 p 0 001 学习信心 MD 0 51 p 0 05 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高 分组 说明 高考数学成绩越好 学生对心理统计学的学习态 度越好 学习信心越强 在外部因素方面 高考数学成绩组别 的主效应不显著 说明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对外部因素的认 同趋于一致 3 影响因素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1 相关分析变量的相关关系是预测作用分析的基础 表 3 显示 统计考试成绩与性别 高考数学成绩的相关显著 与年级相关不显著 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在 0 25 0 55 之间且 在 0 001 水平显著 说明 女生统计成绩好于男生 数学基础 越好 统计考试成绩也越好 学生对影响因素的认同程度越 高 统计成绩就越好 2 影响因素对考试成绩的影响途径由于性别 高考数 学成绩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与统计成绩的正相关 外部因素 与内部因素的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 辩证法认为 外 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 起作用 根据上述相关关系以及辩证法观点 本研究建构了如 下假设模型 1 性别 高考数学成绩对考试成绩有直接预测作 用 2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对考试成绩均有直接预测作用 3 外部因素同时通过内部因素对考试成绩有间接预测作用 表 2不同群体学生在考试影响因素上的得分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4 01 0 75 3 58 0 70 4 42 77 3 63 0 78 4 29 0 83 4 67 0 84 4 25 0 86 3 33 0 89 3 37 1 02 3 82 0 91 4 20 1 07 4 60 1 09 3 92 0 68 3 67 0 59 4 44 0 66 3 56 0 72 4 33 0 73 4 70 0 74 3 98 0 70 3 50 0 70 4 45 0 71 3 57 0 79 4 26 0 89 4 60 0 95 4 04 0 78 3 65 0 69 4 39 0 83 3 70 0 77 4 33 737 4 74 0 71 4 67 0 72 3 73 0 74 4 51 0 85 3 72 0 96 4 44 0 72 4 56 0 81 3 92 0 71 3 61 0 65 4 42 0 69 3 58 0 79 4 33 0 86 4 73 0 83 3 75 0 55 3 21 0 84 4 29 1 10 3 82 0 41 3 92 0 75 4 43 0 94 注 低分组为 Z1 表 3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0 14 0 06 0 03 0 19 0 12 0 45 0 21 0 09 0 16 0 34 0 04 0 10 0 06 0 28 0 48 0 15 0 12 0 14 0 41 0 59 0 21 0 07 0 05 0 11 0 30 0 61 0 36 0 49 0 05 0 08 0 04 0 16 0 34 0 41 0 41 0 42 0 24 0 04 0 43 0 55 0 43 0 36 0 43 0 25 0 31 注 性别编码 男 0 女 1 年级编码 一年级 0 二年级 1 下同 121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 删除不显著路 径后 模型的整体拟合指数如下 2 df 1 46 p 0 11 NFI 0 99 RFI 0 98 IFI 1 00 TLI 0 99 CFI 1 00 RMSEA 045 模 型 如图 1 所示 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 复习资料对考试成绩均有 直接的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课堂教学质量对学习态度 学习信 心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 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态度 学习信 心对考试成绩有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 总的效应值为 0 23 即 0 36 0 26 0 44 0 30 教材与课时安排对学习信心的正向预 测作用显著 教材与课时安排通过学习信心对统计考试成绩 有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 总的效应值为 0 11 即 0 37 0 30 四 教学启示 1 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将个体经验投资出去赚取更多 的经验和智慧 3 本研究发现 学习信心对考试成绩有显著 正向预测性 这说明 心理统计学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 信心使个体对该课程学习形成积极经验 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对心理统计学教师而言 可从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信 心 第一 让学生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尽管心理统计 学属于统计学范畴 但它偏重于应用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种 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 对公式的原理和推理过程一般不作要 求 学习时只需要简单的数学计算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即可 第 二 讲授心理统计学不应偏离课程性质 不宜将它当成数理统 计学来讲授 人为地拔高要求 否则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 绪 丧失学习信心 同时 教师应该尽可能以浅显易懂的语言 和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与统计思维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 数 但不圄于 数 2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学好知识的重要条件 本研究 显示 学习态度对考试成绩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 结合问卷内 容 教师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是精 心组织好课堂教学 依靠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来牢牢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课堂上愿意认真学习 二是每次课后给学 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促使学生加大投入 确保有足够时 间和精力来学习 三是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要求每 个小组完成 1 项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让学生 在课外能主动学习 3 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外部因 素 它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对考试成绩起间接 的正向预测作用 依据维度的含义 教师可从以下 3 方面来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 授课速度要适中 不能因为教材内容 多 课时不够 就赶时间 赶进度 第二 由于统计学知识的内 在连贯性强 前后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 教师可采用对比方法 对各统计公式的应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 厘清各知识点之间 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第三 宜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并结合 具体的研究实例来阐述复杂抽象的统计学原理 增加课堂内 容的可被理解性 切忌仅注重数理推断的讲授式教学 4 处理好教材难点和重点 合理安排课时 研究发现 教材与课时安排通过影响学习信心进而影响 考试成绩 这说明 处理好教材难点和重点 合理安排好课时 可以间接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尽管 73 9 的学生对 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课程中最难的课程 持赞成态度 1 但教材主编指出 4 心理统计学侧重于数理统计方法的应 用 并不意味着对各种公式可以不理解 相反 对公式越熟悉 应用时越能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何处理好教材难 点 做到既忠于课程要求又使学生感到该课程并不难学 随着 统计软件的应用 绝大多数研究问题的统计分析可由计算机 完成 学生不需要记忆复杂的统计公式 也不需要用手工去计 算复杂的数学过程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复杂公式 的数学运算 而应强调公式的具体含义和应用条件 同时使用 SPSS 等统计软件演示计算结果 引导学生理解统计结果的来 龙去脉和正确解释其含义 在教材内容的处理方面 本科教学 内容主要涵盖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回归分析和 2检验 其他 内容可让学生自学 针对课时较少的问题 解决途径有两条 一是修订教学计划时 适当增加课时 二是教师可利用 PPT 等教学手段来呈现数据 避免课堂上花较多时间抄写例题数 据 以提高教学效率 5 加强对学生课后复习的指导 本研究表明 复习资料对考试成绩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中复习资料包含教材复习题有无详细答案 考前是否 提供强化训练题两方面 目前 国内心理统计学教材的课后思 考与练习题尚无详细的参考答案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 负担 不利于学生检验学习效果 基于这一情况 教师可在上 课时将课后思考与复习题布置为课后作业 让学生在复习时 独立完成 在下一次上课时 可让学生将思考与复习题答案写 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分析 同时组织全班学生 互相批改作业 这一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教材的缺 陷 此外 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组织 1 2 次集中复习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并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 6 关注不同群体的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 在性别差异方面 女生的统计成绩 学习态度均好于男 生 这可能与 女生对心理统计学课程有用性的认同程度比男 生更高 获得好成绩的愿望和动机比男生更强 投入的学习时 间和精力比男生更多 有关 2 其次 女生的学习信心得分低 于男生 这可能与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有关 Hyde 等的研究 发现 5 在计算能力上 女生在小学阶段表现出优势 男生则 在高中及大学阶段表现出优势 本研究还显示 高考数学成绩 高分组的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 高考数学 成绩对统计成绩有显著正向预测性 这说明 数学基础越好 学生的学习态度越好 学习信心越强 心理统计成绩也越好 图 1影响因素对统计考试成绩的作用途径 122 上述结果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引导男生端正学习 态度 耐心培养女生的学习信心 同时积极关注数学基础较差 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 五 研究结论 第一 影响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的个体内部因素是学习 态度 学习信心 学习方法 外部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与 课时安排 复习资料 第二 女生的心理统计成绩好于男生 女生的学习态度好 于男生 但学习信心差于男生 高中数学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 态度 学习信心和统计成绩均好于基础较差学生 第三 学习态度 学习信心 复习资料对考试成绩有直接 正向预测作用 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对考 试成绩起间接正向预测作用 教材与课时安排通过学习信心 起间接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凤琴 PBL 教学方法在心理统计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2 96 99 2 王爱平 车宏生 学习焦虑 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与学业成 绩关系的研究 关于 心理统计学 学习经验的调查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19 1 55 59 3 燕良轼 学习 自我经验的投资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学报 2011 10 5 80 83 4 张厚粲 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第 3 版 M 北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Hyde J S Fennema E Lamon S J Gender differ ence in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A meta analysis Psy 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7 2 139 155 A n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f f e c t F a c t o r so f T e s t P e r f o r ma n c e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配备下的二手房交易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油气田采矿权出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爆破拆除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及事故赔偿合同
- 2025年免疫治疗对自身免疫性多发性硬化症治疗的应用进展报告
- 2025房产代持及不动产交易保障服务合同
- 2025版聘用外籍IT专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推广房屋代销合作协议
- 2025年拆墙工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协议
- 中小学校长在2025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讲话:人心决定温度人格决定高度人品决定厚度
- 陈琦《教育心理学》课件
- 封头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3)-2-1-药物的跨膜转运
- 幼小衔接资料合集汇总
-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 储油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表
- 传媒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标准版)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