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瓜霜霉病 downy mildew俗称:“跑马干”、“黑毛”、“瘟病”病原: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危害:发病特点是来势猛,病害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在流行年份受害地块黄瓜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损失达50%60%,甚至绝收。棚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为害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开始病部呈现水浸状斑点称“小油点”,在湿度大的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棚内一片枯黄。春秋两季是发病高峰期。发生因素:(1)环境:温、湿度是病害发展流行的主要条件。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叶面没有水滴或水膜,孢子囊不能萌发和侵入,病害就不会发生。温度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内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结露多,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和病菌的萌发、侵入,易于病害的发生流行。温度越高,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越大。病菌的萌发和侵入需要有足够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配合才能完成,病菌在有水膜的情况下,温度在1020范围内即可萌发侵入,并引起植株叶片发病。(2)栽培: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肥料不足,栽培过密,通风不良,浇水次数过多,都能引起病害加重发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应选择抗病性强的津杂1号、津春3号等品种。采用无菌沙土或沙壤土育苗,培育无病壮苗。与南瓜进行嫁接换根栽培,增强抗病性。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棚内局部发病重,但瓜秧较健壮,可以在晴天上午浇水后将棚室封严,迅速使黄瓜生长点部位的温度升高到4245,2小时后多点通风。整地时要施足底肥。(2)物理防治:用5055水浸种1015分钟。(3)药剂防治: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喷雾,每隔一周施药一次,直至病情不再发生。春雷王铜600-800倍喷雾。3%多抗霉素150-200倍兑水喷雾。86.2%氧化亚铜300-400g/亩,兑水喷雾。或松脂酸铜。黄瓜白粉病powdery mildew异名:黄瓜白霉病、白毛。病原:单丝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异名瓜类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Jacz.)Z.Y.Zhao,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黄瓜上有时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也可引起白粉病,其无性孢子串生,短圆柱形,看不到线粒体。危害:黄瓜的重要病害。通常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病重,造成黄瓜的产量损失,甚至提前拉秧。为害症状:病害先出现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表现为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粉状圆形斑。在条件适宜时,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直至布满整个叶片,看上去又象长了一层白毛,所以俗称白毛病。其后叶片逐渐变黄、发脆,白毛由白色转变为灰白色,最后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受害的叶柄和茎,症状与叶片基本相似。特性:该菌系专性寄生菌,只在活体寄主上存活。发生因素:该病喜温湿、耐干燥。温度1030,相对湿度25%85%,其孢子均可萌发。发病最适温度1624,最适相对湿度为75%。温度高于30,湿度超过95%,则病情受到抑制。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的速度加快,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很易流行。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耐病品种。及时清除棚室中的杂草、残株。棚室内要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遇有少量病株或病叶时,要及时摘除。切忌大水漫灌,可以采用膜下软管滴灌、管道暗浇、渗灌等灌溉技术。定植后要尽量少浇水,以防止幼苗徒长。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追肥,防止缺肥早衰。不要偏施氮肥,要注意增施磷、钾肥。结瓜期,可加大肥水的用量,适时喷叶面微肥,以防植株早衰。(2)物理防治:可采用27%高脂膜EW80100倍液,或于发病初期喷在叶片上,每隔56天喷1次,连续34次。(3)药剂防治: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为白粉病特效药,具有治疗效果,见效快,不会产生抗性。300倍稀释喷雾,每7天施药一次直至病情不再发生。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雾。也可使用2%武夷菌素水剂100倍喷雾。黄瓜猝倒病damping off病原: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此外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的一些种及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也可引起幼苗子叶出现萎蔫型猝倒病。有报道引起春季瓜苗猝倒病的病原还有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 Sawada)。危害:黄瓜苗期主要病害,该病约占幼苗死亡率的80%左右。为害症状:种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幼苗受害,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幼苗一拨就断,病害发展很快,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物。生长后期瓜条受害,瓜面出现水渍状大斑,严重时瓜腐烂,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絮状物,称绵腐病。发生因素:(1)环境:低温、高湿利于发病。苗床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湿度偏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易诱导猝倒病发生。(2)栽培:土壤中含有机质多,施用未腐熟的粪肥等有利于发病。在瓜生长成熟期,田间应严格控水,浇水时要绝对避免水淹瓜果,否则瓜果腐烂,易发生绵腐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选用无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播前1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不宜大水漫灌。严格选择营养土,不用带菌的旧苗床土、菜园土或庭院土。采用快速育苗,避免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出现。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2)药剂防治: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使用方法为苗床灌根每平米2到4克,或定植时/定植后每棵苗单独灌,3000倍液,每株200毫升,3个月后半量追加。或0.5%氨基寡聚糖水剂400-600倍液灌根,每株200-250毫升,间隔7-10天,连用2-3次。黄瓜黑星病Cucumber csab异名:黄瓜疮痂病病原:瓜疮痂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冬瓜等。危害:黄瓜毁灭性病害,危害广泛,难以铲除,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减产可达50%以上,直至绝产。目前黑星病已成为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害症状:(1)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黄白色近圆形病斑,后叶片干枯。(2)成株。叶片。发病初期为出现污绿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霰成圆形黄白色的大斑,易穿孔边缘略皱不整齐,有黄色晕圈。叶脉发病变黑褐色,叶片皱缩畸形,潮湿时病部有霉层。嫩茎。嫩茎发病,整个生长点萎蔫,变褐腐烂,几天内龙头烂掉呈秃桩,有琥珀色胶状物,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卷须。发病时变褐腐烂。生长点发病时23天后烂掉形成秃桩。叶柄、瓜蔓及瓜柄受害,出现淡黄褐色大小不等的长梭形病斑,中间开裂下陷,病部可见到白色分泌物,后变成琥珀色胶状物,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瓜条被害,起初产生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并有胶状物溢出,后变成琥珀色,俗称冒油。瓜条发病时,幼瓜最易发病。幼瓜受害常生长不均衡,瓜条弯曲、畸形。发生因素: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种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棚室大灌水,重茬地,肥料少等情况下,发病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绿3号、津春1号、中农201号等。用无病种子。用新土育苗。地膜覆盖栽培。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十分重要。棚室栽培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治,尤其要注意温湿度管理,采用放风排湿,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白天控温2830,夜间15,相对湿度低于90%。利用嫁接育苗也可防病。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埋或烧毁。(2)物理防治: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在发病初期喷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3)药剂防治:在定植前7-10天,密闭棚膜,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2克、干锯末5克,熏蒸24小时。于发病前使用1%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液喷雾或使用1.1%儿茶素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用药3-4次。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异名:黄瓜萎蔫病、黄瓜死秧病。病原: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 Owen.称,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据报道,此菌有生理分化,但国内各地多为同一菌系。寄主:黄瓜、西瓜、西葫芦、南瓜等。危害: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发病率高,毁灭性强。减产30%50%,重者绝收。为害症状:黄瓜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结瓜期为发病盛期。初期基部叶片褪绿,成黄色斑块,逐渐全叶发黄,随之叶片由下向上凋萎,似缺水症状,中午凋萎,早晚恢复正常,35天后,全株凋萎。病株的主根或侧根呈褐色腐烂,极易拔断,或瓜蔓基部近地面34节处开裂流胶,开始出现黄褐色条斑,在高湿环境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在已枯死病株茎上则更为明显,且不限于基部,可达中部,有时病部可溢出少许琥珀色胶质物。纵剖茎基部,维管束呈黄褐色至深褐色。发生因素:(1)环境:土温在834时病菌均可生长。当土温在2428、土壤含水量大、空气相对湿度高,发病最快。土温低,潜育期长。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2425,最高34;最低4;土温15潜育期15天,20910天,253046天,适宜pH4.56。(2)栽培:秧苗老化,连作地,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排水不良,土壤偏酸,是发病的主要条件。防治方法:应以抗病品种为主,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病株残体,培育无病壮苗,并辅之以药物防治。(1)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田间含菌量。选用抗病品种,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津研7号、早丰等。育苗时,对苗床土进行硝化处理,或换上无菌新土,培育无病壮苗。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在结瓜后,要适当增加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在夏季的中午前后不要浇水。多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株根系茁壮,以提高抗病能力,但要注意减少伤口。(2)物理防治: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3)药剂防治: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1500-3000倍灌根,每株200毫升,3个月后半量追加一次。0.3%多抗霉素6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播种,移栽时用80-120倍液蘸根或灌根,盛花期再用80-120倍液喷1-2次。或0.5%氨基酸寡糖素水剂400-600倍喷雾。黄瓜立枯病Cucumber Rhizoctonia rot病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丝核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filamentosa(Pat.)Rogers,不多见。寄主: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等。为害症状:为害幼苗、大苗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带有轮纹,前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湿度大时产生淡褐色蛛丝状霉,但不明显,病部没有白色棉絮状霉,这一点与猝倒病不同。病斑逐渐扩大后绕茎一周,木质外露,最后病部收缩干枯,叶片萎蔫不能恢复原状,幼苗不倒状,逐渐干枯死亡。发生因素:栽培因素,多在床温较高或育苗后期发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床苗排湿降温,加强通风,增加光照。(2)物理防治:用55温水浸种子15分钟。(3)药剂防治:于苗床期或移栽时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灌根,3000倍液,每株200毫升,3个月后半量追施一次。或于发病初期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灌根,每株250毫升,每7天灌一次,连灌3次。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兑水稀释1000-1500倍,每株灌药250毫升。黄瓜炭疽病Cucumber anthracnose病原: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甜瓜、苦瓜等。危害: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棚室栽培的黄瓜发病重。为害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1)幼苗:幼苗期发病在子叶边缘处生半圆形病斑,呈褐色至红褐色,稍凹陷。茎蔓基部黑褐色缢缩,幼苗倒折。(2)成株:成株病叶上出现黄褐色、圆形、背面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红褐色病斑,中央颜色淡,边缘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和橙红色胶状物,高湿时叶背呈水浸状,干枯后呈条状开裂穿孔。(3)瓜条:瓜条发病出现暗褐色凹陷病斑,长圆形,稍凹陷,并溢出粉红色胶状物,后期开裂。(4)茎叶:茎和叶柄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初水浸状,淡黄色逐渐变成灰白色至深褐色,病斑扩展至茎或叶柄一周,可引起整个叶片和全株死亡。发生因素:(1)环境:高温高湿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条件。相对湿度80%90%,温度在1030,均可发病,但湿度在95%以上,温度在24左右时为害最重。(2)栽培:管理粗放,连茬、偏施氮肥,排水及通风不良,瓜秧衰弱,均利于发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种子。用无病土育苗。地膜覆盖,可减少病菌传播机会。增施磷钾肥。棚室要进行通风排湿,使棚内湿度保持在70%以下,减少叶面结露和吐水。采收在露水落干后进行,减少人为传播蔓延。(2)物理防治:用5051温水浸种20分钟。(3)药剂防治: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发病前或初期,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喷雾,每隔7天施一次,连续2-3次。或使用2%春雷霉素水剂400-750倍液喷雾。或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黄瓜灰霉病Cucumber gray mold病原: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复习题及答案一
- 海滩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公司招聘销售代表笔试模拟题与面试技巧
- 2025年市场营销部销售代表招聘面试题集
- 2025年裂解反应工程实践技能考核题库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预测试题与标准答案
- 2025年企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技术中级模拟题集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题库及答题技巧指南
- 2025年心理咨询服务技能培训与考核标准
- 2026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肠外营养个案护理
- CJ/T 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 2025-2030系统级芯片(SoC)测试机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发展对象考试题(附答案)
- 驿站快递合同协议书
- 《新型主动脉夹层护理策略》课件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卷(附参考答案)
- 《箱式快装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程》
- 固态电池成本控制-全面剖析
-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 《企业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9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