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理机能,把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为人类所需各种生活物品的生产事业。或说是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就是农业。2、 农业生产的本质: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3、 农业的基本特征:土地的特殊重要性;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4、 农业的主要贡献: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资料。5、 采集农耕种植业;渔猎畜牧养殖业6、 现代农业的作用农业的经济作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控制和治理污染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第二章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1、 农业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调节制约因素,如:杂草、昆虫、病害等)和非生物环境(必要条件,如:光、温、水、气、土壤等)。2、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是种植业,种植业的对象是作物生产。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温度是农作物必需的生活条件之一;水分是作物生存极重要的生活因子,水分供应状况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与产量;养分是作物必须的生活条件之一;土壤是作物赖以立足和摄取水分、养分的场所。3、 我国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西部内陆干旱区、青藏高寒山区4、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如果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则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45,降水将增加815。5、 气候变化对中国局部地区的影响高海拔地区将可生产水稻、玉米、棉花;热带、亚热带水果产区将北移50100km;病虫害和杂草危害加重,防除成本将上升1050;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形式更加严峻。6、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业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7、 云南省的气候特点、优势和问题气候特点:四季温差小的低纬度气候;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的高原气候。气候资源优势: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气候资源的有效性高;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主要的农业气候问题:干旱缺水、低温冷害、光能利用不充分。8、 环境: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世界上各种资源的总和。农业环境:以农业生物为主体,包括围绕主体的一切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社会环境的总和。农业自然环境:是指满足各种农业生物生繁殖的各种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气候等。9、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灾害增加。10、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11、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三废”;生活污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铅蒸汽。12、 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和生活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水域;汞、铅、酸和农药的含量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第三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1、 云南农业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综合指标:乡村人口3409.34万人,占3.7,居全国12位;农林牧渔总产值642.47亿元,占2.6,居全国第17位;2007年底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比全功低1540元,居全国第20位;种植业指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42万公顷,居全国第14位;畜牧业指标:猪牛羊肉总量180.35万吨,占3.8,居第10位;林业指标1999年全省林业用地1947万公顷,占7.4,居全国第三;乡镇企业114.7万个,从业人员395.3万人,增加值352.3亿元;其他优势项目:鲜花:1729万公顷,产值4.74亿元;冬春早熟蔬菜:2.4万公顷,产量75万吨;咖啡:2.09万公顷,产咖啡豆8366吨;天然香料:400多种,11680万公顷,563.7吨;中药材:已发现的品种有5000多种。2、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食物供应;原料供应;市场需求;劳动力转移;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生活环境。3、 国民经济部门的划分: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农业;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工业;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服务业。4、 直接消耗系数:表示某部门的产品在另一部门的生产中用于中间投入时占其直接成本的比重。完全消耗系数:表示某部门的产品在另一部门的生产中用于中间投入时占其最终产品的比重。第四章 农业与农村的内部结构1、 农业内部的部门划分农业可以分成农、林、牧、渔四个生产部门。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农业可划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2、 农业生产总值:通常是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数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的价格以求得各业产值,将四业的产值相加即是农业生产总值。3、 森林的功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净化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和减少或减弱自然灾害。森林除可提供木材外,还生产多种食物、药物和化工原料。同时也是野生动植物繁殖、生息、庇护的主要场所。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为农、牧、渔提供的是防护林,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固沙林和牧场海岸、道路、果园的防护林。4、 现代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新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并转入其他部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业大规模商品性生产带来发展产前、产后相关产业的需要,使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等产业发展壮大;为农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维持农业生产本身的生存。5、 农业生产的特点:周期长,季节性强,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生产资金周转缓慢。收入不均衡。因此,农业生产风险性比较大。第五章 世界农业发展简史李比希提出了矿物质营养学说,第一次科学论证了土壤肥力,是农业化学的奠基者。第六章 世界农业的地区分布(非重点)第七章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概况一、 美国农业美国以农立国,生产效率高。美国地广人稀,建立了以家庭农场生产模式的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较发达。1、 美国农业的特征“以农立国”,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产业,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是一个结构合理,发展空间广阔的产业。2、 美国农业的问题与对策问题:农业生产不断出现过剩危机;农业利润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生态环境与农业资源遭受破坏严重。对策:限制供应:规定停耕面积的比例,农场主负责对停耕土地保护,提高肥力;扩大需求:扩大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对某种农产品进行严格的限额制。二、 日本农业1、 日本农业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形成农业经营的集中化发展;农业生产严重依靠进口石油;农业生产未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对策:对需要扩大的生产部门给以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促进农产品流通合理化;用经济引导的方法使农产品由分散向大规模经营转化。第八章 中国农业发展简史(非重点)第九章 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1、 资源: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河一定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2、 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3、 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系统性与整体性、地域性、持续性、动态性、数量的有限和潜力的无限性、稀缺性与有价值性。4、 农业气候资源的总体特征:全国范围内光热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衡;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适于多种作物生长;农业气象灾害频繁。5、 农业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山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各类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大。6、 农业水资源的总体特征:在水资源组成中以地表水为主;地区分布不均匀且水土配合不协调。7、 农业生物资源总体特征: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动物资源种属繁多;真菌资源品类丰茂。8、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分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两类。地带性差异主要表现为热量、水分等沿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即纬度地带性。9、 十大种植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甘新区、青藏区、海洋水产区。第十章 中国农业的生产与经营1、 农业生产变化表现为:农产品总量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生产组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了演变;产生了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和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农产品流通体系及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2、 农业产业结构:指农业内部各部门(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提供的农产品的比例关系。3、 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又称其为农户。4、 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5、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6、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7、 十七大对农村改革的重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社会又好又快发展。8、 “十二五”农村改革的三大关键领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第十一章 种植业1、 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们不断地选择、训化、利用而长期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产量或者其他经济价值的栽培目的植物。2、 作物生产的特点: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作物;生产周期长,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交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3、 大田作物的分类:三大部分,八大类别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作物、特用作物;饲料及绿肥作物。4、 大田作物的分布:世界种植作物的面积依次为:小麦、水稻和玉米;中国粮食作物的面积依次为:稻谷、小麦、玉米;云南种植作物的面积依次为:5、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和适应性强。6、 复种:是指同一年内于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7、 园艺植物按实用价值分为: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三大类。8、 植物保护:就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控制有害生物,避免生物灾害,以提高农林生产效益的实用科学。9、 植物生物灾害防治技术: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10、 土壤:是指地球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11、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五是组成的疏松多孔体。12、 土壤分成沙质土、壤质土和粘质土。13、 肥料的种类: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14、 园艺作物特殊的栽培技术:整形修剪技术、花果调控技术、园艺设施的应用、盆栽和盆景。第十二章 林业1、 林业:是培育、管理森林资源,利用森林功能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提供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2、 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含0.2),天然林面积达到0.1hm,人工林及经济林面积达到0.067hm(即1亩)。3、 林业与森林的服务功能:提供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保持水土、缓解气候变化、消减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带动就业、体现文化与精神价值等。4、 我国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5、 森林的种类: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特殊用途林。第十三章 养殖业1、 养殖业发展水平的指标:饲料转换率、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2、 城市草坪的功能:草坪的主要功能:二氧化碳的最好消耗者;草坪能给以清新、凉爽和愉悦的感受;草坪还能减弱噪声,调节温度、湿度。3、 饲料分类: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和人工合成。4、 家畜分为反刍家畜和非反刍家畜。5、 动物疾病的分类: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第十四章 农业工程1、 农产品加工包含: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才日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东莞入企咨询方案
- 传媒艺考活动策划方案
- 水产养殖行业技术规范总结
- 软件著作权转让协议
- 2025结构工程师检测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赏练-梁晓声小说(含解析)
- 诚信与谎言话题作文(13篇)
- 2025计算机一级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桩基检测施工方案
- 刑法学课程课件教案绪论
- 精神科量表完整版本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篇)
- 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演讲2-3分钟
- 跨境电商实务 课件 项目一 跨境电商概述
- 大学高数-函数和极限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PDCA血液透析水循环案例汇报
- DB13T 5971-2024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 GB/T 7260.3-2024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3部分:确定性能和试验要求的方法
- 向左向右转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