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习题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习题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习题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的_家_。2下面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莲,花之君子者也3下面句中的“而”字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濯清涟而不妖b思而不学则殆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择其善者而从之4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可爱者甚蕃蕃:_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出淤泥而不染染:_濯清涟而不妖濯:_ 妖:_亭亭净植植:_花之隐逸者也隐逸:_陶后鲜有闻鲜:_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_5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_大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于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_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 6下面的诗句中咏菊的是_,咏莲的是_,咏牡丹的是_。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冲天香阵透长案,满城尽带黄金甲。d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二、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1作者在文中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题在于说明_。2下列词语能统领篇的一个是a陋室b德馨 c鸿儒 d金经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龙”和“仙”都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视。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三、作文题目:乐在小屋。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1爱莲说 宋 哲学家 周敦颐 2 b3d4多 惟独 沾染 洗涤;美丽而不端重。树立 隐居的人 少 应当。5翻译句子(略)6bc d a二、1陋室不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