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清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清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清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0 诗词五首学习目标观刈麦、赤壁1注意“刈、晏、戟”等字的写读。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体会诗歌情感。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山坡羊1注意“寥落、飘絮、踌蹰、宫阙”等字的写读。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歌情感。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 习 过 程备注布置预习1. 给下列字注音:刈( )、晏( )、戟( )2.了解诗人白居易和杜牧的文学常识。3.反复诵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观刈麦中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2)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闻者为悲伤”中闻者为什么悲伤?体现了当时什么社会状况?(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4)全诗最精彩的就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一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注意“刈、晏、戟”等字的写读。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体会诗歌情感。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观刈麦中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预设问题二: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闻者为悲伤”中闻者为什么悲伤?体现了当时什么社会状况?预设问题三: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预设问题四:全诗最精彩的就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精讲点拨1在分析预设问题前老师范读全诗,学生听后请一、二或全班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方法可老师自定)2分析预设问题一、二。3归纳诗歌的主题思想。4背诵全诗。5分析赤壁方法同上。五、当堂达标(20分)根据要求默写名句。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 。(2分)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 , ”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分)3“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能够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连续的两句 , 。(2分)4发挥想象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10分)5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 。(2分)6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1分)7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 。(1分)六、布置预习1. 给下列字注音:寥落( )、飘絮( )、踌蹰( )、宫阙( ) 2.了解诗人文天祥、龚自珍、张养浩的文学常识。3.反复诵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4.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二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山坡羊1注意“寥落、飘絮、踌蹰、宫阙”等字的写读。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歌情感。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预设问题二: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问题三: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预设问题四: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问题五: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四、精讲点拨1在分析预设问题前老师范读过零丁洋全诗,学生听后请一、二或全班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方法可老师自定)2分析预设问题。3归纳诗歌的主题思想。4背诵全诗。5分析己亥杂诗山坡羊方法同上。五、当堂达标(一) 根据要求默写名句。(必做题)(20分)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4分)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4分) , 。3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4分)4龚自珍己亥杂诗 中的“ , ”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4分)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分) , ;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选做题。(10分)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或旦而不鸣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