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环境工程老师.doc_第1页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老师.doc_第2页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老师.doc_第3页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老师.doc_第4页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老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主任:潘丙才 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三门县人,1976年8月生。1993年进入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求学,2003年获环境工程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秘书长。学术兼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编委Special Issue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 for CEJ客座编辑Recent Patents on Engineering编委Glob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离子交换与吸附编委个人荣誉称号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8)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2007)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7)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2006)主要研究领域水污染深度处理技术及原理 工业废水治理和资源化环境纳米材料与污染控制科研项目及成果 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污染控制重大科技专项淮河项目课题、863计划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水利部/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基金科学基金创新人才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科研产业化推进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课题等横向:电镀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深度除磷、饮用水深度除砷与安全保障等专利许可实施项目多项;有机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项目多项指导的研究生获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工程(2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1人)、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博士杰出人才奖学金(2人)、南京大学研究生创新工程(4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2人)等项目支持;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Journal Physical Chemistry C、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Chemosphere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4项(已授权24项),国际PCT专利1项。主要奖励 2010年 ProSPER.net-Scopus Young Scientist Award2008年 Asian Young Researcher Award200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6年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5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 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0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 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副主任:李睿华Email: 通讯地址: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 编: 210093 教育背景1999/92003/7 博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市政工程1989/91992/2 硕士,北京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工程1985/91989/7 学士,武汉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矿物工程 工作经历2005/12至今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讲师、副教授2003/82005/1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1992/91999/8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助教、讲师1992/31992/8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城市给排水 本科生课程小设计 本科生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水体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技术矿物工程的环境应用科研工作1 黄铁矿/石灰石生物滤池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072009,主持人2 生物法制备铁盐混凝剂及其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082010,主持人3 河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2003AA601080),20032005,主要研究人员4 饮水安全新理论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8020), 20032005,子课题“水的缔合结构与水质的关系”;“水的团簇结构及其控制机理”,清华大学重点基础研究基金,19992003。博士论文工作5 纳米磁载TiO2光催化氧化剂及其循环利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7011),2002,主要研究人员6 21世纪先进水厂原理设计,中环发大禹水净化有限公司委托,主要研究人员7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现状调查与分析,中环发大禹水净化有限公司委托,主要研究人员8 高效节能湿式分级机的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9 铝矾土浮选尾矿综合利用,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主要学术论文1 李睿华; 管运涛;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河岸美人蕉和香根草的生长繁育及其腐烂规律. 生态学杂志,2007, 26 (3) : 338 343.2 李睿华; 管运涛;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河岸带中荆三棱的生长特性及其腐烂规律研究. 环境科学,2007,28(5):10111015.3 李睿华; 管运涛;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河岸荆三棱带改善河水水质的中试研究. 环境科学,2007,28(6):1198-1203.4 李睿华; 管运涛;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河岸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现场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7,1(6):6064.5 李睿华,蒋展鹏. 阴离子对水的羟基伸缩振动拉曼光谱的影响.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103106。6 李睿华,管运涛,何苗,胡洪营,蒋展鹏. 河岸芦苇、茭白和香蒲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 环境科学,2006,27(3):493-4977 李睿华,管运涛,何苗,胡洪营,蒋展鹏. 河岸混合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环境科学,2006,27(4):651-6548 李睿华,管运涛,何苗,胡洪营,蒋展鹏.河岸美人蕉、香根草、荆三棱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2006,46(3):366-3709 李睿华,管运涛,何苗,胡洪营等. 河道水生植物带改善受污染河水水质的中试研究,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高级研讨会,杭州,2004.10 Rui-hua Li , Zhan-Peng Jiang , Hong-Wei Yang. Effect of Usual Ions in Natural Water on the 17O NMR Chemical Shift of Wat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Water Cluster,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06,126,14-18.11 Ruihua Li, Zhanpeng Jiang, Fengen Chen, Hongwei Yang, and Yuntao Guan. Hydrogen bonded Structure of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of Sodium Halides: A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y,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4, Vol 707/1-3: 83-8812 李睿华,蒋展鹏,杨宏伟,管运涛. 离子对水的17O化学位移和水结构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2004,20:9810213 黄河,蒋展鹏,杨宏伟,李睿华. 溶胶凝胶法制备磁载光催化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656814 Yang Hongwei,_ Jiang Zhanpeng, Shi Shaoqi, and Li Ruihua. Integrated Assessment for An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Organic Compounds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4,59:24925515 李睿华,蒋展鹏等. 拉曼光谱研究CaCl2和MgCl2对水结构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2003,19(2):154157 16 Li Ruihua, Jiang Zhanpeng, et al. Raman Spectra and 17O-NMR Study Effects of CaCl2 and MgCl2 on Water Structure,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3, 645/1: 69-75 17 李睿华,蒋展鹏等. 酸碱、硬度组成对水17ONMR化学位移和半峰宽的影响及与水缔合作用的关系, 环境科学学报, 2003,23 (3):39639918 李睿华,蒋展鹏等. 17ONMR研究几种Al()、Fe()盐对水缔合结构的影响, 环境化学,2003,(2):19519919 李睿华,蒋展鹏等. 17O-NMR研究给水中常见离子对水缔合的影响,环境科学,2002,23:4448 20 Ruihua Li, Jirang Cui, et al. Extracting Gold Fines from Pyrite Slag by Hydrophobic Flocculation Flotation,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English edition) 1998,5(1):1421 孙春宝,李睿华,卢寿慈,奥里佛揣斯. Szego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矿山机械,1998,7:18-2022 孙春保,张文明,李睿华,卢寿慈. 高效分级机涡轮旋流器的设计与优化,矿山机械,1999,7:484923 李睿华,徐玉琴,卢寿慈. 细粒湿式分级设备的进展,国外金属矿选矿,1997,8:35-4124 崔吉让,李睿华,蒋维勤,宋少先,胡永平. 微细粒金及钛铁矿石疏水絮凝浮选,有色金属,1996,3:43-4725 崔吉让,宋少先,李睿华,卢寿慈.利用疏水絮凝技术回收黄铁矿烧渣中的金.矿冶,1997,6(1):34-3626 孙宗华. 李睿华. 蒋维勤. 宋少先. 卢寿慈,攀枝花细粒钛铁矿疏水絮凝浮选工艺研究攀枝花细粒钛铁矿疏水絮凝浮选工艺研究,矿产综合利用,1996,2:6-1027 欧阳坚. 李睿华. 徐玉琴. 卢寿慈,阳泉铝土矿高铝浮选尾矿的疏水聚团浮选,金属矿山,1996,239(5):16-1828 李睿华,张强,非正弦自重介跳汰分选细粒物料的研究,有色金属1995,47(4):49-5429 李睿华. 宋少先. 卢寿慈,唐山矿选煤厂煤泥脱灰新工艺的研究,选煤技术,1995,4:28-3030 李睿华,张强,非正弦跳汰曲线对自重介跳汰分选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5,17(4):315-319副主任:张炜铭教授联系方式实验室电话mail:学习经历20022005: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工学博士1998200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工学硕士19941998: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理学学士工作经历2005至今: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20012002: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教学课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生学位课程物理化学本科基础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级还原/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要科研项目(2008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项目(20744005,主持,2008)“新型复合功能树脂的研制及深度净化酞酸酯类环境激素的机理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 2009251,主持,2009-2011)“强化吸附催化水解协同净化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环境激素的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 2006129,主持,2006-2008)“新型树脂基功能材料在水体砷微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机理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 2009253,共同主持,2009-2011)“高效介孔可见光催化剂降解藻毒素的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20082010年)2008年获首届南京青年科技创新奖2008年获第七届浦发银行SCI论文奖2008年入选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发表(含接收)SCI论文5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已授权11项)张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系方式Email:主要经历1993年02月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