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文史常识。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史学界”可以判断出其重视家谱是为了利用家谱的史料价值。A项家族史对研究历史价值不大,与题意不符。B项表述宗法制的作用,与题意无关。C项虽然与史料有关,但仅是突出增加史料来源问题。故排除。D项则点出其弥补正史等史料不足的价值之处,吻合题意。故选D。【结束】2.在经历了2008年令人兴奋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国庆60年阅兵后,世博会完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三连胜”,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以下对这两个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A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分别代表着南北不同的文化类型,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B20世纪30年代两地人民共同谱写了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权利的英雄赞歌C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在两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D20世纪80年代两个城市对外开放,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B【点拨】本题考对外开放。上海不是古都,排除A;建立的是共产主义小组,不是共产党,排除C;北京不在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列,排除D。故选B。【结束】3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井田制。从关键词“千耦”,可以判断是井田制下的耕作方式。其他选项不符该信息。故选C。【结束】4.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封建社会,血缘分封已经和传统的分封意义不同,被封的对象没有获得领土和独立的地方统治权,不同于以往的诸侯,所以只能理解为是皇权的一种体现。故选C符合题意。【结束】5.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的相关内容。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D显然和该信息相违背,故选D。【结束】6.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本题用排除法,海禁政策表明清政府的消极防御的外交思想和策略,排除A;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未能完成自救,排除B;护国运动发生时清政府已经灭亡,排除D。C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表述正确。故选C。【结束】7.“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段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 A.战国时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B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C.汉武帝时打击诸侯王割据势力 D.东汉时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汉朝统一思想的措施。从关键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自西汉董仲舒,其背景为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时期,故选C。【结束】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D【点拨】本题考察三省六部制。从关键词“首长制”到“ 委员制”可以看出相权的削弱,故选D。【结束】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智者学派。从关键词“万物”和“全在人的感觉”可以判断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A。【结束】10.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抓住关键词“民”,可以看出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主张,体现民本的思想,故选B。【结束】11.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 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 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工具。A描述的是筒车,翻车时三国马钧改进,故选A。【结束】12.有人曾对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 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两项工程是( )A.都江堰、长城 B.都江堰、大运河 C.长城、大运河 D.长城、驰道【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注意关键词“阳刚”指长城,“阴柔”指运河(水),如果单纯从地理图形看,长城在中国北方属于人的一撇,而运河刚好是一捺,可以看出是C答案。【结束】13有的学者将战国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道、法、墨、儒 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 D儒、道、墨、法【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抓住关键词“隐士”“ 专制”“ 劳苦大众”“ 无限同情心”分别符合道、法、墨、儒四家的主张,可知相对应的是道、法、墨、儒。故选A。【结束】14.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 A秦朝法律严明,且分类很细 B秦朝时儒家经典书在民间流传较为畅通C秦朝时邮驿通信制度逐步规范化 D秦朝以此保证政令畅达和统治阶级巩固统治【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秦朝统一措施。材料中的书指书信来往,不会是指儒家的经典。秦朝焚诗书,B项理解错误,故选B。【结束】15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从关键词,“不带差异”“ 实现了普选”“ 彻底的摧毁了” 可以看出更注重平等。故选B。【结束】16西方史学家弗里曼在1873年指出:“我们不应当怀疑,当不同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某些发明的时候,这些文明生活里的许多重大发明就会在遥远的时代和遥远的地方,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明出来。”按照弗里曼的意思,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A特定的发明是特定环境的产物 B历史上的发明都是偶然的C现实知识是研究历史的基础 D研究历史应该与国情结合【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文明史观。从有效信息“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可以得出结论,一定发明是一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故选A。【结束】1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李贽批判思想。从材料肯定自由恋爱,农民起义,男女平等,反对理学等信息,可以判断李贽反对的是封建礼教,故选C。【结束】18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 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 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孔子。君君臣臣的思想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体现孔子“礼”的主张,故选B。【结束】1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上海地方史。材料包括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内容,所以, C用“现代化”一词表述最全面。故选C。【结束】20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扶清灭洋”口号。从材料凡事都和西方对着干,可以看出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时的举动,其他三项都有学习西方文明,故选C。【结束】21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A B C D【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人大制度。从关键词“第一次”可以排除继承性,故选C。【结束】22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台海关系。注意时间1987年,故选A。其他三项时间不吻合。【结束】23.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从关键词“决议”“ 唐律”可以看出立法的重要性,故选C。当时全球化尚未开始,排除A、D。B没有包含古代中国的信息,排除。【结束】24.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 B. C. D. 【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美国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张经济,故选C。其他两个组织时间不符合题意。【结束】25.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D【点拨】本题考察文明史观。从有效信息“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可以判断他强调的是文明的传承与借鉴,故选D。【结束】二、非选择题26(15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 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 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5分)(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3)根据材料二、 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起了什么影响?(3分)(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对政治民主化建设所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1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1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1分)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3)变化:罗斯福新政后扩大了行政权力。(1分)影响:这种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广泛施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增强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2分)(4)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确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分)【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罗斯福新政。临时约法等相关知识。第(1)问回顾所学知识可以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走向衰弱的表现,注意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寻找多角度作答。全球史观注意把中国当时的政策放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去理解。第(3)问,从有效信息“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这种国家干预的政策措施,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起了重大的影响作用,注意从利弊进行辨证解答。【结束】27(20分) 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材料一 (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材料二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材料三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材料四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每一个层面,都日益清晰地表现出整体性、体系性的运动。与此同时,针对这种新的整体性运动,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这种反抗既有理性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如西雅图、热那亚和纽约街头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虽为异数和极端,但本质上也属于这种反体系运动的一部分。宿景祥贫富扩大与全球反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6分)(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2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试列举该流派2 个以上的其他代表作品(2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5分)【考查点】【涉及知识点】【难度】【答案】(1) 按家庭劳动力多少来分田;重惩兼并者;编定鱼鳞图册。(每点2分,共6分)(2) 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每点1分,共2分)不赞同。(1分)二者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根本上的不同(2分)。(3) 主要关注深刻的社会矛盾,揭露社会的黑暗。(2分),作品(2分)(4) 恐怖活动猖獗(2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盛行等等。(除回答恐怖活动给2分外,其他每回答一个给1分,总分不超出5分)【点拨】本题考查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