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和原因; 3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情感目标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到,并注意釆取安全措施。自主学习1燃烧是一种 的剧烈的 。p922.做课本p92交流与讨论家庭实验3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 ; 可燃物与 ;温度达到可燃物 (也叫着火点)p894.b灭火的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p97将可燃物 ,与火源隔离。(移走可燃物)如:液化气、煤气起火时,首先要迅速 ,以断绝 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 的方法使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 隔离(隔绝空气)。如厨房油锅着火,可以用 来灭火。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灭火器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在可燃物周围形成一层二氧化碳气体层,是燃烧物与空气隔绝。降低 到可燃烧物的 以下。使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干冰等)使燃烧物冷却。一、燃烧1定义即自主学习第一题注:燃烧 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是燃烧。燃烧时 有火焰产生。(填“一定”“不一定”)2b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自主学习第三题注: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火三角)例:燃着的烟蒂丢在一堆草上引起了火灾,在此过程中,草是 ,烟蒂所起的作用是 。【交流与讨论】p93第3题讨 论(1)如何点燃它们?(2)为什么点燃方式不同呢?结 论(1)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如:白磷40。红磷240)(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观察与思考】 烧不坏的手帕p93(提示:实验中手帕浸泡的液体是用2体积的95%的酒精溶液和1体积的水配制而成的)。讨 论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例1: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 可以降低着火点 b. 散热的速率快 c. 木柴是可燃物 d.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二、b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即自主学习第4题 a、移走(隔离、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注:a1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 a2油、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a3.电器着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备注常用的灭火方法有:盖沙土、喷水、用湿抹布扑灭、用灭火器扑灭等等。(1)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_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用沙土灭火,就是 隔绝氧气或空气 。(3)用水灭火,就是 把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例2: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 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 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 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阅读课本p97页最后一段至p98页,边阅读边思考下列问题:三、发现火情时,你无法自己控制,如果暂时对你没有威胁,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报警,对,你知道火警电话是多少?119 ,很好!有的人看到火灾,心慌意乱,只说了我们这里起火了,快来呀!就放下电话,结果接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得到。你会报警吗?b火险中的自救(课本p98) 1当火灾发生时,如何处理?2被困在火灾区如何自救?课堂检测:1按要求填空燃烧事例灭火方式灭火原理蜡烛燃烧油锅着火森林大火草垛失火2、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1)按图1实验(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对照实验(1)、(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 。备注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习目标: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2.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和方法,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形成 “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学习方法:交流讨论、实验、活动探究相结合。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 ,燃烧得 ,放出热量 ,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 和 。p942.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 ,燃烧得 ,放出热量 ,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 、 等有毒气体和小的 等物质。p953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符号反应表达式 。p90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符号反应表达式 。p904一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反应式为 。p945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 。p94二、b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即自主学习14题【交流与讨论】:1、比较木炭在空气和在氧气燃烧现象,木花、木块在空气燃烧的现象,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而铁丝却不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燃烧程度及现象与 、 、 等因素有关。 2、p94交流与讨论 注:可燃物的燃烧程度及现象与可燃物自身的性质或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与氧气浓度有关。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等物质,污染空气。讨论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如何检查煤气管道漏气?三、爆炸1b可燃物爆炸的条件:(1)可燃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2)足够的助燃物(o2) (3)明火 (4)有限的空间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爆炸,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就越危险。 注:(1)燃烧不一定都会引起爆炸。(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氢气 汽油蒸气 面粉尘 棉尘 天然气a. b. c. d. 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或易爆物时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3在油库、面粉加工厂、化工厂、煤矿的矿井内,都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施。备注4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例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要达到着火点、物质一定燃烧 b. 急速燃烧后会引起爆炸c. 燃烧一定会发光发热 d.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课堂练习:1.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为什么一扇就灭?2.农村有时用煤炉取暖,夜里封上炉火后,时常会发生煤气中毒,原因是什么?3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 有关,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 有关,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还与 有关。4.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 )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d.火柴不干燥,不易燃烧5张华同学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釆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防火措施灭火和自救措施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火势太大,有能从室内逃出,撤到屋顶花园,等待救援。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