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pdf_第1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pdf_第2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pdf_第3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pdf_第4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第四章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方程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方程 本章讨论弹性力学的第三个基本规律 应力 应变之关系 这是变形体力学研究问题基础之一 在前面第二 三章分别讨论了变形体的平衡规律和几何规律 包括协调条件 ji j fi 0 ij ui j uj i 2 共 9 个方程 但需确定的未知函数共 15 个 ui ij ji ij ji 还需要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建立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 ij ji fij kl 第 1 节 应变能 应变能密度与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第 1 节 应变能 应变能密度与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1 1 应变能应变能U和应变能密度和应变能密度W 比能 比能 如果弹性体的外力的施加是缓慢进行的 物体无动能 物体发生变 形 产生变性能 也无热能耗散 则根据能量守恒 外力实功转化成应变 能贮存在弹性体中 外力做实功A A U 物体的应变能U VWdV U W 应变能密度 单位体积的应变能 1 2 应变能密度应变能密度W与材料的本构关系与材料的本构关系 当外载 iie ff iie FF 缓慢施加过程中 考察外力施加过程中 瞬时 2 外力功增量变化 在某一时刻t iie ff iie FF 产生 iie uu jiij ee jiij ee 时刻达到t t 位移有增量 iie uu 应变增量 jiij ee 外力功增量 SV dSuFdVufA 函数增量 V i s iii V WdVUdSuFdVuf 应变能增量 A中有体积分和面积分 利用柯西公式和散度定理将面积分换成 体积分 dVudSnudSuF ji V ji S jiiji S i 上式代入外力功增量 UWdVdVdVudVufA V ij V ij V jijiijji V i ijij W W为 ij的函数 因为W只取决于弹性体的初始应变状态和最终应变状态 与变形过 x2 x1 x3 o F f 3 程 加载路线 无关 所以 W为它的全微分 ij ij W W 比较上面二式 得 klij ij ij f W 本构关系 方程 本构关系 方程 适用于各种弹性情况 线性 非线性 适用于各种弹性情况 线性 非线性 由 ijij W 积分得 ijij ij WW 0 应变能密度定义式应变能密度定义式 一些书上写为 ijijd dWW ij 0 第 2 节 第 2 节 线弹性体的本构关系线弹性体的本构关系 2 1 各向异性材料各向异性材料 在线弹性体应力与应变为线性关系 材料均匀和小变形情况 以及 当 ij 0 时 ij 0 用指标符号表示 ij Eijkl kl Eijkl共有 81 个元素 四阶张量常数 ij ij ij d ij dW W 4 由于 ij ji kl lk Eijkl 减少为 6 6 36 个独立系数 用矩阵表示本构关系 c T 123123332211 T 123123332211 666261 262221 161211 CCC CCC CCC C 根据 ij ij W 得 ij kl klijkl ij W 2 则 C 为对称矩阵 C C T 最后Eijkl的独立系数为 21 个 材料为各向异性线弹性材料各向异性线弹性材料 对各向异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可见 剪应变引起正应力 正应变也产生 剪应力 弹性材料性质一般都具有某些对称性 利用对称可简化 C 中系数 2 2 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材料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材料 若物体内各点都有这样一个平面 对此平面对称方向其弹性性质相同 则 称此平面为弹性对称面 垂直弹性对称面 的方向称为弹性主轴 如取弹性对称面为x1 x2面 x3为弹性主轴或材料主轴 并取另一坐标系x i 且x 1 x1 x 2 x2 x 3 x3 x2 x1 x3 弹性主轴弹性主轴 x3 5 在两个坐标下 弹性关系保持不变 则 C 中元素减少为 13 个独立系数 Qi j x1 x2 x3 x 1 x1 1 0 0 x 2 x2 0 1 0 x 3 x3 0 0 1 代入 kl ljkiji QQ kl ljkiji QQ 得 1 1 x x 2 2 x x 3 3 x x 21 2 1 xx xx 13 1 3 xx xx 23 2 3 xx xx 应变分量具有相同关系式 代入两组坐标系下的弹性方程 c 比较得 66 55 4544 3633 262322 16131211 0 0 00 00 00 C C CC CC CCC CCCC C 称对 2 3 具有三个正交弹性对称面的材料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具有三个正交弹性对称面的材料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木材 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属此种材料 取x1 x2 x3为弹性主 轴 C 中独立系数减少为 9 个 6 66 55 44 33 2322 131211 0 00 000 000 000 C C C C CC CCC C 称对 特点 正应变仅引起正应力 剪应变仅产生剪应力 2 4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弹性体对一个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弹性体对一个轴对称 若通过物体每一点可作这样的轴 如x3轴 在此轴成垂直的 平面内 所有射线方向的弹性性质都是相同的 称这个平面为各向同性面 如地层属于此类 C 中独立系数为 5 个 0 00 000 000 000 1211 44 44 33 1311 131211 CC C C C CC CCC C 称对 2 5 各向同性材料各向同性材料 各个方向弹性性质一样 C 中仅有 2 个独立系数 x1 x2 x3 x1 x2 各向同性面各向同性面 7 G G G G G G GCGCCC CC CC CC C CC CCC C 2 02 002 0002 0002 0002 2 2 0 00 000 000 000 11121112 1211 1211 1211 11 1211 121211 称对 则另 称对 第3节第3节 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 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 3 1 本构关系用本构关系用 G 表示表示 采用指标符号表示 ijijkkijijij GG 22 或 kkijijkkijijij GGGG 232 1 22 1 其中 G kk kk 23 或 G e 23 1 e kk 应变第一不变量 体积应变 kk 应力第一不变量 3 2 本构关系用弹性模量本构关系用弹性模量 E 和泊松系数和泊松系数 表示表示 8 令 21 1 E 1 2 E G 或 23 G GG E 2G 则本构关系变为材料力学中最初见到的广义虎克定理的形式 1 zyxx E 1 xzyy E 1 yxzz E yzyz E 1 2 zxzx E 1 2 xyxy E 1 2 采用指标符号表示 kkijijij E 1 1 或 kkijijij E 211 其中 kkkk E 21 或 e 21 E 3Kee 21 3 3 E 3 23 21 3 GE K 体积压缩模量 E 拉压实验测定 G 扭转测定 压缩实验测定 K 静水压力实验测定 9 作业 1 证明 对各向同性弹性体 若主应力 1 2 3 则相应的 主应变 1 2 3 2 将一小物体放在高压容器内 在静水压力为q 0 5N mm2作 用下 测得体积应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