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文题解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喜欢仁德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愚蠢。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言明了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道德修养。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目标锁定】1掌握重要实词特别是“就”“亡”的意义以及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课文。2重点领悟孔子的“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目标达成】一、语基梳理1字音字形葸()悌()笃()贰()2通假举要女闻六言六蔽矣乎:_好知不好学:_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_弟子入则孝,出则弟:_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好古、敏以求之者也:_君子笃于亲:_则民兴于仁:_故旧不遗,则民不偷:_贤贤易色:_就有道而正焉:_(2)一词多义贼闻(3)词类活用贤贤易色:_事父母,能竭其力:_就有道而正焉:_不贰过:_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其蔽也贼:_(4)古今异义古之学者为己古义:_今义:_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古义:_今义:_其蔽也贼古义:_今义:_其蔽也绞古义:_今义:_则民不偷古义:_今义:_4特殊句式(1)_生而知之者,上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_君子笃于亲。敏于事而慎于言。陈亢问于伯鱼曰。(3)_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5文笔精华(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就有道而正焉,_。(2)弟子入则孝,_,谨而信,_。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_,无以言。(4)_,无以立。6重要虚词结合例句,掌握“为”的常见用法。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比较灵活。民斯为下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孔雀东南飞)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今为宫室之美为(做)之。(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4)对,向。为之奈何?(鸿门宴)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6)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如今人方为(是)刀俎,我为(是)鱼肉,何辞为?(鸿门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二、文本探究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2句段赏析(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赏析对于鲁哀公“孰为好学”的问题,孔子从方法、态度、时间上来回答。颜子“闻一以知十”(公冶长),善于联想和推导。态度上,“语之终日而不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时间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但孔子没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回答,而是直接从道德修养角度去回答,“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赏析寥寥数字,便把古代学者和孔子同时期的学者学习的实质辨析清楚,有力地讽刺了“今之学者”的浮躁。3精读深思(1)如何理解孔子所讲的“学”的含义?答:_(2)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答:_(3)孔子所讲的“好学者”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选文的相关部分加以分析。答:_三、文白对译1.(论语季氏)2.(论语述而)3.(论语公冶长)4.(论语阳货)5.(论语泰伯)6.(论语学而)7.(论语学而)8.(论语雍也)9.(论语宪问)10.(论语学而)11.(论语季氏)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慎而无礼则葸(s)b不迁怒,不贰过(r)c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r)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女闻六言六蔽矣乎b敏于事而慎于言c今也则亡 d出则弟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生而知之者b困而学之c困而不学d鲤退而学诗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君子食无求饱b古人学者为己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d好仁不好学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b贤贤易色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d鲤退而学礼6名句填空。(8分)(1)子曰:“十室之邑,_,_。”(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_,_,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_,_: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二、阅读与鉴赏(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害人害己b慎而无礼则葸 葸:畏惧,害怕c鲤趋而过庭 趋:小步快走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远离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子亦有异闻乎b慎而无礼则葸c他日,又独立d故旧不遗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恭而无礼则劳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10下列句子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3分)()a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b尝独立,鲤趋而过庭。c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d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11下列关于这些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孔子看来,“好”对于“学”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好”,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仅害人,也会害己。b“礼”是“仁”的基础,只有在德行上以“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君子,进而成为“仁者”。c孔子主张学以致用,强调在学习中要处处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d陈亢通过和伯鱼对话,不仅了解了诗礼的作用,而且还感受了孔子的伟大人格,因此内心充满了喜悦。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字。(10分)译文:_三、表达与交流(17分)13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5分)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1)_。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2)_。(1)_(2)_14请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字)(6分)在网络读物、电子出版以及金融危机的夹击下,面对阅读速度越来越快、阅读口味越来越娱乐化、阅读支出越来越压缩的读者,新版的价格不菲的纸质辞海“命运”将如何呢?记者近日获悉,去年国庆期间,新版1.6万套辞海在北京、上海等地就销售一空。出版社加印6 000套,依然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订购需求,于是又加印2万套,也几度脱销,到12月初累计印量已高达4.2万套。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奇迹再次出现:到2010年1月底已突破7万套大关,4个月的销量超过1999年面世的辞海十年销量的两倍。其销售码洋已经超过一家中型出版社一年的销售量。答:_15语文老师组织学生编辑一本供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下列文章篇目按内容分成了两个单元,请你为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标题。要求:标题文字简明,两个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仗。(6分)第一单元:灯下白头人昨夜,慈母又入梦回家老屋游子吟第二单元:收藏时光生活的脚步那银色的夜晚每年一度燕归来时间沉思录第一单元标题:_第二单元标题:_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答案语基梳理1xtdr2“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亡”通“无”,没有“弟”通“悌”,敬爱兄长3(1)勤勉对笃厚,厚待兴起,建立浇薄,不厚道轻视接近,靠近(2)害人害己/强盗/敌人/刺客/祸患,祸害名词,教导/动词,听说(3)前“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崇尚;后“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有德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竭尽,用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匡正数词活用为动词,重复出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远离。这里指不偏爱名词活用为动词,害人害己(4)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年轻人。今义:学生。古义:害,害人害己。今义:小偷。古义:急切,不容忍而伤人。今义:缠在一起。古义:浇薄,不厚道。今义:盗窃。4(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定语后置句5(1)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2)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3)不学诗(4)不学礼精读深思(1)孔子所说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比第4则、第5则选文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端则完全一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可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子,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学”,都是就品行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拿现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2)古今学者,学风有别。为人为己,一字之差,泾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人者,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深沉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实上,古代学者不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是哪个时代,总是为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更应该注意的是我们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用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3)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之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克己的能力、内省的能力。克己则把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转化提升为精神的向善向美和精神的独立。克己则可以使外欲有节,外欲有节则可以敏于事而慎于言;内省则可以使内心清澄,内心清澄则可以就有道而正焉。不迁怒,不贰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我们曾经听过夫子自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现在又听到他赞扬颜回好学,而且只有颜回好学。这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敢自诩为“好学”的人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了得,历史如何了得,语言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修养。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比如说,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拿太太做出气筒;受了太太的气,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或者受了上司的气,不拿下级做出气筒。这可真是难以修成的涵养。至于说“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非圣人不可,起码也要像颜回那样的贤人了。如果说“好学”的标志就是这些,那我们谁还敢自认为是“好学”的人呢?绩效评估1a“葸”读x。2ba项“女”通“汝”,你;c项“亡”通“无”,没有;d项“弟”通“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之人。3cc项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余下各项均为顺承关系的连词,译为“就”。4da项古义为“地位高的人”,今义为“品德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