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对人体的危害.doc_第1页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doc_第2页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doc_第3页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小组 班级烟草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学期我们对化学与社会的学习,我们更加明白了化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化学和我们生活的联系。十二个学科门类每个都与化学有些或多或少的联系,人的一生同样与化学有紧密的联系。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化学。下面我就说说烟草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烟草点燃的烟雾由两部分组成, 其中气体部分, 占据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无害气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纤毛毒物质。粒相部分占8%, 主要为尼古丁和烟焦油。因此吸烟过程中吸入的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先来说说尼古丁(nicotine),化学名称 (S)-3-(1-Methyl-2-pyrroli-dinyl)pyridine,(中文)N-甲基-2(,)-吡啶基四氢吡咯,俗名烟碱。分子式为 C10H14N2 ,分子量 162.23g/mol ,结构简式 C5NH4-C4H7NCH3 结构式: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当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许多作用:如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如变得情绪稳定或精神兴奋),并促进血小板凝集,为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 其次,烟焦油是指吸烟者使用的烟嘴内积存的一层棕色油腻物,俗称烟油。它是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苯并芘、镉、砷、荼、胺、亚硝胺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致癌物质和苯酚类、富马酸等促癌物质作用的特点,虽其量极微,但具有经常、反复、长期的积累作用。吸烟过程中生成的烟焦油,约为原烟草重量的16,烟焦油的产量与吸烟的频率有一定的关系。单位时间内吸的次数越多,焦油的生成量就越多。每分钟吸3口烟生成的焦油量几乎比每分钟吸1口烟多1倍。焦油的生成量也与纸烟长度有关,这是可以想像到的,因为烟草点燃处,生成的烟焦油烟雾,通过纸烟未燃烧部位时,其中一部分被烟草所吸附。当点燃处越来越接近末端时,生成的焦油几乎大部分都进入到吸烟者呼吸道中,一支卷烟的前半截与后半截生成的焦油量之比约为11.4,雪茄烟,斗烟和水烟的焦油生成量都比纸烟少。烟焦油对人体的危害有: 致癌是确定致癌物,能诱发人体细胞突变,抑制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这已为医学研究所证明。烟焦油中的酚类化合物本身无致癌性,但具有明显的促癌作用,它们在各种类型的烟草中的含量因类型不同而异,据测定,斗烟丝用烟斗吸(每分钟吸 2口,每次35毫升、持续约 2秒)0.69毫克/克,纸烟0.25毫克/克,水烟0.02毫克/克,斗烟丝滤成的酚比卷烟高的原因,是斗烟丝拌进糖料较多,糖料是生酚的来源之一。 焦油中的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能直接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使其分泌物增多、纤毛运动受抑制,造成气管支气管炎症;焦油被吸入肺后,产生酵素,使肺泡壁受损,失去弹性,膨胀、破裂,形成肺气肿;焦油粘附在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积存过多、时间过久可诱发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癌症。美国癌症协会指出:每天吸烟少于10支的吸烟者患肺癌的机会是不吸烟者的5倍,若每天吸烟多于2包,则是20倍。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癌者高达100万人,其中90是由吸烟直接引起的。加速血管硬化人体衰老是一个几十年的过程,这几十年里,血管逐步硬化、丧失弹性;这一过程是无法逆转的,平时服用保健品只能延缓,并不能返老还童,吸烟者血液内溶有一定的焦油成分,作用于血管管壁,加速血管硬化,对于脑血管和心血管这些脆弱部分更加敏感,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与香烟有着直接关系。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28.01,密度0.967g/L, 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co)是 一种对血液,与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与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氢氰酸分子结构是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存在碳氮叁键,分子为极性分子。可以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有剧毒。健康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非骤死者临床分为 4期:前驱期有粘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