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文题解读】“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句,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不用心去思考、领悟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扩充这四端,就能得到仁、义、礼、智,否则就会失去仁、义、礼、智,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目标锁定】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理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真正内涵,增强追求和培养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自觉性。3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和对比说理的方法。【目标达成】一、语基梳理1字音字形怵惕()恻隐()铄()荑稗() 孺子() 强恕()2通假举要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_若火之始然:_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_恻隐之心,仁之端也:_知皆扩而充之矣:_舜明于庶物:_反身而诚,乐莫大焉:_旷安宅而弗居:_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_舍正路而不由:_(2)一词多义忍谓存辞备(3)词类活用亦在乎熟之而已矣:_(4)古今异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古义:_今义:_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古义:_今义:_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古义:_今义:_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古义:_今义:_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古义:_今义:_4常见虚词于是而然5特殊句式(1)_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2)_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3)_五谷者,种之美者也。6文笔精华(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_,人皆有之;_,人皆有之;_,人皆有之。(2)仁,_;义,_。(3)权,然后知轻重;度,_。(4)_,不尤人。二、文本探究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四端”学说。孟子主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将自己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行扩充放大使之成为仁、义、礼、智,而将这“四心”扩充放大成为仁、义、礼、智的最好办法就是“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不言放弃。2句段赏析(1)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赏析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性,也就是仁义。这一点本是人人都具有的,但之所以人间会有圣贤、普通人、小人之分,就因为圣贤保有了人性,而其他人则或多或少丢弃了它。所谓“推行仁义”,是指带有功名心去行仁义,“非以仁义为美而后勉强行之,所谓安而行之也”(朱熹集注)。只有自觉地依从仁义行事,也就是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而不违反它,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义的本性。(2)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赏析此章可与上一章联系起来看,仁本身还有成熟与否的问题,说仁不成熟还及不上稗草,正如朱熹所说:“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集注)仁爱之心,是人本身固有的,只是想不想保住它的问题,没有能不能拥有它的顾虑。关键是看能不能坚持去行仁义之事,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助他拿着不让他劳动。这样做对每个有能力的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却可以成就一件美德,使自己含有的仁、义、礼、智的发端成长并趋向成熟。3精读深思(1)请归纳课文6则文段的内容梗概,体会编者选编的意图。答:_(2)孟子擅用譬喻说理,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请结合选文举例说明。答:_(3)使用排比,是孟子常用的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答:_三、文白对译1.(孟子公孙丑上)2.(孟子告子上)3.(孟子离娄下)4.(孟子尽心上)5.(孟子告子上)6.(孟子离娄上)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恻隐策略测量侧目而视b裨益 自卑 庇护 稗官野史c估计 辜负 金箍 青旗沽酒d庶人 述职 束缚 说话算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能忍受别人)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将要掉到井里面)c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不用心想)d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省自己)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c若火之始然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4下列各句中“所以”表原因的一项是(3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d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5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3分)孟子曰:“五谷者(1)种之美者也(2)苟为不熟(3)不如荑稗(4)夫仁(5)亦在乎熟之而已矣(6)”(1)_(2)_(3)_(4)_(5)_(6)_6名句填空。(6分)(1)以不忍人之心,_,_。(2)恻隐之心,_;_,义也;_,_;是非之心,智也。二、阅读与鉴赏(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5分)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7对“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对人说都要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b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原因c所用来证明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事d所以说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8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_、_、_、_。(4分)9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其论证的依据是_。这在论证方式上属于_法。(2分)10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在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_。(2分)11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_(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21分)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反身而诚,乐莫大焉:_(2)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_(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_(4)万物皆备于我:_13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4分)(1)万物皆备于我矣:_(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_(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_(4)仁,人之安宅也:_14填空。(9分)(1)“五谷”指_、_、_、_、_五种谷物。(2)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_、_、_、_的发端。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2分)译文:_(2)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2分)译文:_三、表达与交流(8分)16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必须凸显世博会的特点。(2分) 上联:中国喜逢一份幸运,世界新添一片异彩 下联:_17电影南京!南京!在某市上映后迅速激起市民的爱国热情,不少家长特地带着孩子到电影院观看电影,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永记这段沉重的历史。然而2009年4月26日晚上,一对“90后”情侣在观看影片时却频繁发出笑声,此举惹怒观众。最后,这对情侣被赶出电影院。一时间,各大论坛对“90后”的表现大加挞伐:任性,自私,冷漠,垮掉的一代,没有责任感,没有上进心作为“90后”的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超过80字)(4分)答:_18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富有诗意。同样是荻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满是凄凉:“_。”王孙芳草伤心色雪点芦花起白鸥散作江南处处秋片帆一叶画中游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答案语基梳理1chcshut birqin2“内”同“纳”,“内交”即“结交”;“要”通“徼”(yo),求取“然”同“燃”,燃烧3(1)残害发端,萌芽发扬光大,充实明晓,懂得反省空,使空闲竭力,尽力随顺,顺着(2)容忍,忍耐/忍受/狠心,残忍认为/叫做存在/保存/生存/看望,慰问口供/口实/辞令/辞别/推让具备/完备/防备/准备(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熟(4)古义:萌芽,发端。今义:(东西的)头。古义:残害。今义:偷东西的人。古义:丢弃。今义:到、往。古义:做,推行。今义:走;可以;能干。古义:反省。今义:跟“正”相对。4到/同,和正确/这才/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表假设/表修饰,相当于“去”这样/同“燃”,燃烧5(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定语后置句6(1)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2)人之安宅也人之正路也(3)然后知长短(4)君子不怨天精读深思(1)选文包含了六段文选,分别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下孟子尽心上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上。前两则提出了人人都有怜恤别人、同情别人的心理。第三则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由仁义行”。第四则说明要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然后才能达到仁义之境。第五则选文中,孟子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来说明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第六则说“自暴”和“自弃”都是不可取的。这些语言及论证,非常精妙深刻,反映了孟子的行为及理想,表达了孟子追求仁、义、礼、智,倡导人们持守并践履道义的主张。(2)孟子的文章在表达方面非常奇妙。“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这里用不应该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不应该舍弃正路而不走,来比喻人应该居心于仁、由义而行。“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这是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些比喻都鲜明生动,可谓神来之笔。(3)孟子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文中“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也”。这些句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从内容上讲,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绩效评估1bb项分别读“b”“bi”“b”“bi”。a项全读“c”。c项全读“”。d项全读“sh”。2a应为“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3ba项“要”通“徼”,求取;c项“然”通“燃”,燃烧;d项“内”通“纳”,结交。4c其余各项均作“靠,用来,凭借”讲。5(1),(2);(3),(4)。(5),(6)。6(1)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仁也羞恶之心恭敬之心礼也7b8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9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例证10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11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