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doc_第1页
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doc_第2页
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doc_第3页
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doc_第4页
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稀土博弈:危机与对策(上)分类: 经济杂谈日期: 2009-06-30 22:30原文地址: /s/blog_49c1101d0100eslv.html一、危机和流失(三分之二的稀土流失海外,爱国者支持一下)刚刚有消息说欧美等国家对于我国的稀土出口政策进行了WTO诉讼,这是西方遏制中国势力的有备而来,这些稀土元素是当今高科技发展的必需资源,是自然形成的资源垄断占有,在以后的与世界的资源博弈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这些资源的价值随着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在新材料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原来主要的很多大宗商品已经可以被替代,但是稀有的稀土元素是不可替代的。中国控制了这个资源,卡住西方很多高技术应用的脖子,以后的博弈一定是空前激烈的,现在的WTO诉讼,应当是刚刚开始露出来的冰山中的一角。中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拥有重要意义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生产规模第一,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中国产量的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可以说,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我们查到的中国稀土在世界的比例,不久前说的是85%以上,但是最近已经是58%了,我们还可以说我们是世界的绝对多数,但是我们有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计算一下,以前世界其它国家是占15%不到,现在是42%,基本是所占比例多了三倍,在近期世界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稀土资源矿和世界其它各国基本是进口中国不开采的情况下,也就是全世界储量这个分母变成了原来的三分之一,世界总储量减少近三分之二,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开采,也就是中国的稀土储量已经有三分之二被开采了,而且外流了,据报道中国的开采能力是20万吨,超过世界总需求的一倍。我们三分之二的稀土资源都流失了,难道我们不应当警醒吗?这样的外流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当今世界在核战争没有人敢于打的背景下,经济战应当成为了世界的主流,我们在关注世界金融制高点的货币和汇率博弈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这样的博弈更加本质的一面就是资源的争夺和博弈,世界的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都是重新划分世界资源的占有蓝图,西方世界对于我们的稀土资源的掠夺布局,是早已经开始的了,中国稀土的大部分储量被掠夺式的开采并且流失海外就是他们暗战取得的巨大战果,而对于我们限制稀土的政策,如此一致的搞了WTO诉讼,更是这样的明抢开始了,而这样的背景还有一个就是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危机中抬头,借此贸易争端在将来再扩大化限制中国的出口,从而使这些国家本国的产能得到释放。同时中国有2万亿外汇储备,并且这些储备都是流动性受到限制的债券而不是现金,将来诉讼后不愁没有东西执行,只要美国政府认可这样的判决,直接执行你持有的美国国债就可以了。二、WTO诉讼我们认识到了稀土元素的重要,对于稀土进行关税和出口限制,本身确实有违反WTO的嫌疑,对方制定的WTO规则,对方对于这个游戏规则的了解远远深入,他们的集体诉讼,且不说有关WTO机构被他们控制是否能够公正的审判,就算是公正的审判人家也在规则上占据优势并且抓住了你的小辫子,这样的程序进行下去,我们能够有利益的情况很渺茫的。我们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在WTO中完全处于主动,我们专家的主要理由是:一、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明确宣布,“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为了保卫这些资源,每个国家都有权采取适合于自己情况的手段,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任何一国都不应遭受经济、政治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胁迫,以致不能自由地和充分地行使这一不容剥夺的权利。”二、的贸易规则主要是反对限制进口、封闭市场的行为,并没有规定不能采取限制本国产品出口的措施。事实上,美国就限制许多高新技术出口到中国,加拿大限制绿宝石出口,日本甚至连可再生的木材也限制出口。三、年中国加入时签订的入世议定书中承诺取消适用于出口产品的全部税费,但有个税号的商品不在其列,其中包括黄磷、锑、萤石、铟、锡、钨和锌等产品。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们的专家不是运动员而是运动理论家,上场博弈的水平很低,诉讼中的生死博弈是需要运动员的,运动理论家可以帮助运动员却没有比赛的水平。我们的专家对于WTO的稀土诉讼这样的理由罗列出来,如果说是用来安抚老百姓的,我们还可以理解,如果是与美欧日整个西方世界进行较量,你是不是把所有的西方精英们都当成了小儿科了?而我们加入WTO才几年,博弈起来我们是小儿科还差不多,这次欧美在WTO的有备而来,我们就不多想一下吗?以前我们就有很多的“想当然”,比如在倾销的问题上,我们当初就没有想到人家还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认定”,否则人家找一个替代国,就有可能可以把我们定成倾销,而且他们可以在究竟选取哪一个国家的问题上搞了很大的自由量裁权,总是选取对于他们有利的国家。还有我们的纺织品和鞋类的出口,我们也“想当然:的认为加入WTO后配额就不存在了,结果就是人家利用对于本国的产业危害等等东西,配额又出来了。因此我们对于这次诉讼,应当认识到对方在合同中说不定哪里就埋着让我们担心的雷呢!而对于我们这些WTO专家们且不说他们在谈判中被他人挖陷阱后自己有思维定式不容易看出来,即使看出来面对所要进行的问责,也是能够遮掩的就遮掩,最后是夸大西方的不公。这里说一句题外话,我们加入WTO有一句话,叫做:中国为加入WTO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这些努力只为中国所有!而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却是中国为了WTO所做出的让步只是中国的让步,不能以此要求他国也同样让步!这是因为中国的加入WTO的让步已经多于日本、韩国、印度!所以不要说我们对于WTO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事实上就是没有进过猪圈的,不知道猪笼的肮脏,只有瘟猪肉加胡椒面吃的,怎么会知到猪肉应当是什么滋味!我们再想一下我们的几个理由,第一条是联合国的条约不是WTO的约定,如果联合国的东西可以替代WTO的规则,那么我们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为什么还要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去加入WTO?所以这里在诉讼上首先就是法律的适用问题,联合国的成员与WTO的成员本身就不一致,这样的适用把联合国的规定给搬出来,实际上就是忽悠法盲呢!这里我们要讲一下联合国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法律关系,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法律规范,联合国专门机构就是在联合国体系内在特定的专门领域从事国际活动的组织。这些国际组织无论在组织上或者是在活动上都是独立的,它们不是联合国的附属机构,只不过是根据协定与联合国建立特殊的法律关系罢了。联合国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法律关系是根据联合国与专门机构所订立的协定,联合国承认联合国专门机构的职权范围,专门机构承认联合国有权向它提出建议并协调其活动,专门机构要定期向联合国提出工作报告,双方互派代表出席彼此的会议,但没有表决权,彼此交换情报与文件,彼此协调在人事、预算和财政方面的安排。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协调联合国与专门机构的关系。联合国专门机构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联合国专门机构有其本身的会员国、联系会员国和观察员,联合国的成员国并不当然是专门机构的成员国。专门机构有其本身的组织约章、机关体系、议事规则和经费来源。其决议不须经联合国批准。WTO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按照联合国与联合过专门机构的法律关系,联合国对于WTO的权利是提出建议并协调其活动,仅仅在建议而已,这就让大家看清楚了我们第一条理由的牵强在哪里了。再看我们认为可以依靠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条约不同条款可能发生的法律冲突,虽然在我们注重的这些条款文字上是采用了对于我们有利的表述,但是我们的对手也可能在我们忽视的地方加入了对于这样的表述有冲突的地方,这样的冲突不是直接的文字的不同,而是在演化中发生的,所有法律、合同设置陷阱,一般都是这样的着手才能够足够隐蔽。WTO这样的文件就是多少万页,你的谈判代表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你总有不懂得地方,这就好办了,因为对方有足够的经验,在谈判时你是在分析而他们早就知道!比如这些冲突就是你还要适用其他什么惯例、案例等等,这些案例、惯例可能还是约定沿用WTO以前的事情,所有这些你未必都了解,我们的谈判进行了十几年,我们得专家是改革开放后才出国学习的,就算人家对于你毫无保留,也只不过30年,而对于他们几百年积累下来的东西,你是学不完的,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进步。而具体到中国的这次诉讼,更多的把柄应当是市场公平、非关税壁垒、补贴等等,你发许可证和配额,是否是公开的市场行为?民营企业也有同等权利吗?如果没有那么你就有可能违反了某些WTO规定了;你对于稀土征关税但是你对于中国有关使用稀土的产品是否同样的征关税?如果没有,中外企业的成本不同,你就有嫌疑给中国企业补贴、不当竞争等等,按照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我们的稀土政策是没有潜规则的公开透明吗?在国企和民企之间是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吗?民企与国企是非歧视性国民待遇吗?WTO的基本原则是WTO的最高宗旨和各个成员国都要承认和遵守的,而体现这些原则的条文和惯例更多,所以对于中国的诉讼所面对的问题比你从字面上的理解要复杂得多,而一旦具有法律冲突的存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来了,在西方世界一致反对中国的情况下,这样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基本上就可以当作对于中国不利的理解。换成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说法,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看谁的权力大谁说了算了,我们WTO摩擦冒出来的配额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问题,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我们很多地方对于外商是比市场经济还要市场经济的事情,人家占了便宜还不领情,就是说你不属于市场经济,不承认你的市场经济地位。就冲着西方这样的高调诉讼,背后的陷阱就很可能早就挖好了,没有特别的机会,谁也不会自讨没趣的,我们的国企与民企不是同等市场待遇等等的老问题,西方会不会再找一些麻烦?因此我们真的不应当掉以轻心。不过刚刚我们的财政部又降低了相关关税,还没有打就尿了裤子,说明我们自己也知道其中的问题。三、利用规则不过同时我们应当也认识到这个规则是可以利用的,我以前写非洲买矿记的续集,晒一下非洲酋长的智慧,这些非洲酋长与西方殖民者的博弈历史智慧,我们中国人也是可以借鉴的,在非洲这些国家资源的产权都是殖民者的,而且非洲这些国家为了独立,与原来的宗主国和西方列强还有可能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比WTO要苛刻,但是非洲酋长们对于保护他们的资源是有自己独到的地方的,我们也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保护我们的稀土资源,而我们的稀土资源的现状与非洲原殖民国家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的,我们很多稀土企业的产权已经是外国人的,或者是原来的中国矿主移民或者入籍外国身份,我们为了招商引资给外商的很多承诺甚至超过了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些情况,我们确实需要学习非洲殖民国家酋长们历史和博弈中积累的智慧,如何利用好国际博弈的规则为我们服务,不要再想当然!本人写此文的目的不光是要揭露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于解决问题有所思考,现在我们的文章的主要部分就要开始了。首先就是在程序上,回避和诉讼的规避问题是一个重点,所有的进口中国稀土的国家,或者说中国的稀土占他们进口量很高比重的国家,或者他们使用的大部分有稀土作为原料的各种产品的原产国是中国,都应当视为他们与这次争端有重大利益关联,在法律上都要回避,而中国的稀土几乎是全世界都要买,这样没有重大利益关系的中立国和诉讼法官就很难产,如果他们不回避,那么中国也要委派法官参与。在这个问题上操纵WTO的就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与此类似的问题对于其它广大WTO成员国也是有利益担心的,这样的不回避的诉讼程序会影响其它国的利益,也是违反法律中的程序法的根本原则的,审判首先需要的就是审判者有中立审判地位,这样的问题交给WTO所有国家表决,对于中国是有利的,而利用诉讼程序进行时间上的拖延和缠绕,本身就是一种诉讼技巧,对于中国实际已经执行的政策,这样的拖延战术是非常有利的。而在实体上,我们更多地是要在国内的行为上下功夫,制定WTO无法管辖的规则,对于国内企业个人也是一视同仁,不与国际发生法律适用的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国内采取统一的行动,我们的国内法在国内事务中是要在效力上优于国际条约的。WTO的规则必须与国内法配合,没有哪个国家优先适用国际条约,这是国家主权问题,我们当年的不平等条约就是条约的效力凌驾在国内法之上,现在我们决不会回到当初了。所有的非殖民地主权国家都是要国内法律效力高于国际条约的。只有两国的法律不同有冲突,才会使用国际条约,你的法律定的对于人家有利,人家直接适用你的法律,你没有任何可以说的,但是我们自己的法律,就是要保护我们的利益,要有国民待遇的体现。我们需要的就是让稀土的价格不要再是一个土的价格,要把价格抬高,做到物有所值,让稀土成为金银一样的贵金属,我们欢迎外国人来买,但是你无法便宜的买走。中国稀土的情况是和钢铁一样,产业非常分散,而且企业小资金紧,恶性过度竞争激烈,国际的垄断巨头因此谁也不给你好价钱,他们一齐行动分化瓦解我们,压低我们的出售价格,他们非常清楚的就是中国的稀土企业必须把产品尽快脱手收回资金,从而你不可能有这个行业的定价权,要打破这样的不对等博弈,我们很多人说这是我们的市场情况决定的,没有动脑子想办法,真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说这样话的人更有可能是放任中国稀土价格的既得利益者,对于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有很多办法和经验可以借鉴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博弈都是以某种形式的国家坐庄来完成的,中国的稀土问题也是需要有强有力的机构进行垄断坐庄,以垄断对付外来的垄断才可以的。四、国家收储中国提高稀土价格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国家以超高的价格收购,进行国家战略储备,购买了以后就存起来,国家敞开收,有多少收多少,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存放在那里,就是要囤积居奇,作为以后高科技的战略资源,稀土应当比钢铁更加关键,因为钢铁地球上很多,只是是否合算开采,中国已经有开采10%品位的铁矿了,这样的稀土储备只要时间足够,长线肯定是大赚的,前些年我知道日本存放了足够他们使用100年的稀土,但是最近由于高科技的用量大增,实际能够满足需要的年限大大缩短,外国的储备安全性降低,感到资源压力是关键。这样做就如当年乾隆皇帝收购紫檀木,最后到清末紫檀木的价格高到了一对柜子价值超过一个院子,紫檀木在现在的收藏热的情况下也没有涨到与历史相对价格可比的程度。而对于稀土这样的稀缺资源,价格暴涨10倍应当没有什么问题,就如在危机前铜、铁矿石等等的价格哪一个不是涨了几倍?这些资源的集中度远远不足我们的稀土,因此让稀土暴涨没有问题。我们这样在中国市场买中国生产的东西,世界各国是无话可说的。我国稀土产品尤其是氧化钕、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铕的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国外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商和企业在低价时大量购进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待再次降价时再行购进。这就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因为中国的企业一个个都是资金链极度紧张,我们国家还不停的宏观调控收紧银根,但是对于稀土等行业不同于房地产,房地产还有可能有泡沫需要调控,绝对不能让调控的结果是房价没有下来中国的资源却被廉价的销售给了外国。国外都是大买家,只有几家,而我们是100多家企业对外销售。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所以我们需要有国家支持的企业来维护我们的市场和根本利益。我们总以为我们的资源很多,但是即使是我们的优势资源钨和稀土,也是有资源耗尽的压力的。中国的黑钨矿已差不多被采空,仅剩白钨矿可以开采20年左右,稀土储量从以前占世界的85%降低到现在的58%;根据中国有色工业金属协会给出的数据,如按现在水平开采,钼可采16年,锌可采10年。由于中国资源的廉价,世界各国都采购我们的资源赚取利益,美国的稀土矿和钼矿都作为战略资源储备而封存了。这样的紧张形势,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国家的战略储备的建立不是简单的应对这次欧美的非难,而是实际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稀土储量的三分之二已经流失,再发展下去,一旦我们的资源紧缺了,我们的对手就可以天价的价格勒紧我们经济发展的喉咙了。五、金融支持第二个炒高稀土价格的做法就是金融的支持,以稀土向银行抵押贷款,可以按照货值的100%价格贷款,稀土价格跌了国家就收购银行坏账,对于银行来说是非常安全的,甚至稀土可以进行质押,因为一个银行保险箱的提纯冶炼分离成单一元素后的稀土金属,其价值是相当黄银铜的贵金属,而且毒性不大与铜铅相仿,这比其他的产品操作银行抵押容易得多,可以直接存放于银行保险箱钥匙双方保管,而对于钢铁这样的大宗商品,怎么存放就很困难。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稀土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不愁资金,当然就不会着急的贱卖了。这样就会造成社会的涨价预期,让中国社会上的人也囤积居奇,并且有银行支持有资金来囤积,企业也会惜售,并且有资金能力惜售。银行这样的印钞票本身对于中国缓解经济危机,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库,以库存抵押换银行资金,实际上就是变相给社会注入流动性,在经济危机时对于国民经济应当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这里又不需要外汇,中国印钞票就好了,这样拉动内需比搞基建强,基础建设的回收有待确定,稀土资源只有涨价的份,回收肯定没有问题且还有大钱赚。据有关资料2007年1-6月份,全国钨精矿产量40309吨(折合WO365%量,下同),。2007年1-6月,累计出口钨制品金属量15343.8吨,出口额5.35亿美元。这样估算钨的年出口额也就是10亿美金左右;本人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