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序调试(除错)过程中的一些雕虫小技程序调试(除错)过程中的一些雕虫小技一、前言调试程序,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篇帖子,匠人试着来整理一下一些调试的技巧。说到“技巧”,这个词自从被所长批臭之后,匠人就吓得不敢再提,生怕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思想的浅薄和眼光的局限,呵呵。所以咱们不叫“技巧”,干脆低调点,就叫“雕虫小技”吧。这里所讨论的“调试”技巧,有些是必须结合开发工具本身的功能来实现,而有些可以通过烧录芯片来验证。各种开发工具,提供的功能多少强弱也不尽相同,这些方法也未必都能套用。仅供参考吧。最后说明一下,这是没有草稿的帖子,匠人仍然以不定期连载的方式,边写边发边改。可能结构会比较混乱。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二、磨刀不误砍柴功在调试之前,需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功:1、熟悉当前的开发(调试)环境,比如:设置断点、单步运行、全速运行、终止运行,查看RAM、查看堆栈、查看IO口状态总之,要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的方法,并深刻了解其中意义。2、了解芯片本身的资源和特性。3、了解一点汇编语言的知识。(本来匠人是准备写“精通”的,但考虑到现状,还是“放低”这方面的要求罢了)。4、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和排错能力。(软件调试有时也会牵涉到硬件原因。总不能连三极管的好坏都不能识别吧?)5、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这些工具总该会用吧?6、搜索、鉴别资料的能力。(内事问百度、外事问古狗、有事没事上21ic网)7、与人沟通,描述问题的能力。(调试36计的最后一计就是向他人讨教。当然,你得把话说明白才行)差不多了,如果上述7把砍柴刀磨好了,就可以开始调试了。接下来,请调入你的程序什么?你说你程序还没写?匠人倒塌三、优先调试人机界面面对程序中的一大堆模块,无从下手是吗?好吧,匠人告诉你,先调显示模块,然后是键盘。为什么要先调显示模块?道理很简单,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显示是程序的窗户”。一旦把显示模块调试好了,就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偷 窥 (天呐,这两个居然是敏感字!) 程序内部的数据和状态了。然后紧接着,就是调试键盘模块。有了这个按键,我们就可以人工干预程序的运行了。什么,你的程序没有显示和按键?这位童鞋,你真不幸,请去检查一下自己的人品和星座运程先。谢谢。实在是没显示?再看看系统有蜂鸣器吗?如果侥幸有的话,也能凑合着发发提示声音吧?或者,有串口吗?可以考虑借助PC 端的串口调试软件来收发数据,这也是一个间接的人机交流方法。总而言之,要尽快建立人机交流界面。(未完待续) 五、给程序安装个黑匣子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架飞机以优美的抛物线形状,一头栽到海里去了几天后,人们找到了飞机的黑匣子,里面记录了飞行员的最后一句话:“天呐,我看到火星人了!”以上空难情节我们经常会通过新闻看到吧(当然,最后一句是匠人版的科幻情节)。看看,飞机的黑匣子可以记录并再现现场,多么神奇!欧耶!我们在调试程序时,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给程序按装一个黑匣子。程序中的黑匣子其实就是一个在内存中开辟的队列。队列的原理我们很清楚,先进先出,后进后出(与飞机黑匣子的特性相同)。比如说吧,假设我们的系统在工作中,某个输入量的采样值经常受到不明原因的扰动。我们要摸清这种扰动的规律,以便对症下药。但是这种扰动稍纵即逝。我们的困扰是:程序正常运行时看不出规律,单步走又难以捕捉扰动。怎么办?有没有办法,把扰动记录下来?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利用系统里剩余的RAM,开辟一块单元,做成队列。并写段测试程序,定时把新采样值压入队列。然后我们让程序运行,在需要的(任意)时刻,让程序停下来。这时,队列里记录的就是最新一批采样数据。只要队列的深度足够大,我们就可以找出扰动的规律来。什么,你问我什么叫队列?匠人曰“天呐,我看到火星人了!”(未完待续)也谈程序“鲁棒性”magicchip 发表于 2008-2-1 1:24:00 0推荐N年前,匠人曾经在“侃单片机”论坛里发起过一次关于软件抗干扰的讨论。其实,当时的讨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软件所能做的一切范畴。但是随后,讨论的方向逐渐转向了“软件抗干扰是否有实际意义”上去了。虽然匠人坚持认为软件在抗干扰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但是,来自反面的意见,也让匠人深思了许久。世纪轮回。这次,由emailli网友发起的“建议做为2008年1月的专题-软件抗干扰的方法研究 ”,又把当年的讨论场景再现。别具意味的是,对软件抗干扰本身的置疑也被再次提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单片机硬件抗干扰性能的越来越完善。软件在此方面的用武之地,似乎确实在萎缩。试问又有几个单片机程序中应用到了软件陷阱呢?比例恐怕很小吧。然而,匠人最近有事没事,经常喜欢在同事面前卖弄这个词“鲁棒性”。鲁棒性robustrEJ5bQstadj.强壮的;健壮的His robust strength was a counterpoise to the disease.他身体强壮抵住了这疾病。粗野的,不文雅的(玩笑)什么叫“鲁棒性”呢?按匠人的理解,就是,你的程序是否把所有的因素(包括异常因素)都考虑进去了,并且对可能的异常因素采取的规避、补救措施。比如:1、我们要让一个变量做递增运算,每次+1,达到某一个阀值时清零。那么你在做阀值判断时,是判“等于”,还是判“大于等于”?(正确答案:判“大于等于”)2、我们要根据一个变量去查表,或散转,假设这个变量正常范围=07。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该值大于7后,程序该怎么办? (答案:先屏蔽(剔除)无效值,再去查表,或散转)3、我们要让某个IO口输出“高电平”去驱动外部电路(比如说,继电器)。那么你是否只输出一次“1”就认为完事了?(答案:开辟输出缓存,定期刷新输出口)4、串口接收数据,假设收到“0X00”时执行动作A,收到“0X01”时执行动作B。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收到的是其他数据,该怎么办?(答案:参考第2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一个细节中都存在陷阱。如果在程序设计中予以考虑,则可以规避;否则,很难说你的程序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一个好的程序,定义应该如此:“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得到正常的结果;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得到意料中的结果。”而不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得到正常的结果;在异常情况下,得到不可意料的结果。”匠人的一些同事(新手)往往会跟匠人来犯犟。强调曰:“我的程序没有BUG啊,是输入不正常导致的。”,云云。确实,这些细节上的疏忽,不能称为BUG。我们只能称之为“鲁棒性”差!再扩展开来看,在整个系统中,不光是软件需要考虑“鲁棒性”,硬件也同样需要考虑。举个例子:假设系统工作电压为5V,那么当电压低于5V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考虑过吗?OK,你说你有复位电路,电压跌落时会复位。那么匠人再问:电压快速跌落时可以复位,但如果电压缓慢下降,你的复位电路还能正常工作吗?或者,电压波动时,又会如何?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只要事先预想到了并采取规避措施,都不是问题。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来说,调试将是一场艰苦的跋涉。因为前进的道路上,“坑”太多了,指不定在哪里跌倒。以上,为匠人信口开河。欢迎探讨。 六、在程序中设卡伏击,拦截流窜犯警察抓流窜犯的场面我们都很熟悉了。一般的方法,就是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在犯罪分子逃窜的必经路口,设卡盘查。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叫你插翅也飞不过去。有时,程序中也会出现这样一个“流窜犯”,它就是PC指针。对于一个未经调试的不成熟的程序来说,导致PC指针跑飞的因素很多,我们逐条列举并分析之:1、电磁干扰(如果不是在现场,那么这一条可以暂时不考虑。因为在调试环境下一般不会有干扰);2、程序结构错乱(喜欢用jmp或goto类指令的尤其要注意这点);3、堆栈溢出或错乱,导致PC指针出错;4、PC指针被错误改写(有些芯片PC指针存储单元和其它RAM单元的访问方法是一样的,很容易被误写);5、数据错误,导致程序没有按照预期路径运行;6、看门狗溢出(原因一般是因为看门狗设置不当、喂狗不及时、程序堵塞或者程序死循环);7、中断被意外触发;8、外部电路问题,比如电源不稳等等;9、其它当我们开始怀疑PC指针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认PC指针是否跑飞了,其次要找到PC指针跑飞的证据。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分支路口,或者在我们怀疑的地方,设立断点,看程序是否走了不该经过的路径。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怀疑程序运行中看门狗发生了溢出复位,那么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初始化入口设立一个断点,让程序运行。正常情况下,程序只会经过一次该断点。如果再次经过该断点被拦截,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确诊“看门狗发生了溢出复位”。再举个例子,比如程序中某个环节有A、B两个分支,正常时只走A分支,不正常时才走B分支。那么我们可以在B分支设立断点,程序一旦异常,走入B分支,就可以被拦截下来。程序被拦截下来后,我们可以勘察现场,查看RAM区内容和程序刚走过的路径,从中分析导致程序PC指针错乱的原因。当然,并不是每一次伏击守候都能一举擒获流窜犯(敌人是“狡猾”的,呵呵)。这就需要我们多一份耐心和技巧。通过不断调整断点位置来改变拦截地点。逐渐逼近并找到根源(流窜犯的老巢),然后一举拿下。(未完待续,喜欢就顶)七、向猎人学习挖坑设陷阱的技术上一回说到,在程序中设卡(断点),可以拦截流窜犯(程序流程错误)。实际上,断点的功能可强大了,不但可以拦截程序流程错误,也可以拦截数据错误。当然,这需要一些辅助手段。还是以前面提到的一个例子来说。比如某个采样值(当然,也不一定是采样值,在这里也可以是RAM中任意单元中的值)受到未明因素影响,经常“乱跳”。这种数据出错的原因,可能如下:1、计算错误(比如溢出),导致结果出错;2、被其它程序段误改写;3、其它原因当数据出错后,我们希望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让程序停下来,这样才能有效查出是哪一段程序出了问题。有些调试环境本身可以捕捉数据错误,并产生断点中断。这当然最好不过。但是如果调试环境本身不提供这种捕捉功能,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来制造机关了。看看猎人是是如何做的:他们会在猎物经过的地方,挖个坑,上面盖上浮土。当小型动物经过时,浮土不会塌陷。而当体重较大的动物经过时,它们的体重就会压垮浮土,掉进猎人的陷阱。猎人的这个陷阱机关,妙就妙在是它“智能”的,会根据动物的体重进行筛选。轻巧的小白兔来了放过,笨重的大狗熊来了捕获!欧耶!好了,回到程序中来,假设我们要监控的那个RAM单元,正常值域为09;那么我们可以写一段测试代码,判断数值是否9,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两个分支,并在那条错误的分支路径上设置断点。如果数据没有出错,程序会一直运行(小白兔请放心过去);直到数据错误发生,断点会自动停下来(大狗熊给我拿下)。我们可以把这段测试程序,插入在“狗熊出没”的地方,“守株待兔”(其实“守坑待熊”)。接下来的事情,就跟上回说的抓流窜犯原理差不多了。什么,你喜欢吃兔肉?不喜欢吃熊掌?你也太没有爱心了,唉。 八、在程序中设置窃听器1、你的定时中断频率是否等于设想的那个值?2、你的主程序循环一次花了多少时间?3、你的程序中某一次复杂计算需要耗费多少时间?4、你的程序里某个动作发生的具体时刻是什么时候?5、也许你不关心这些时间,那么你就不必看这一回了。但是1、当我们的计时时钟发生偏差时,我们希望知道定时中断是否正常发生了;2、当我们的程序任务较多,并已经导致任务堵塞时,我们需要知道主程序运行一圈的时间是多少,以便我们合理分割任务,避免堵塞;3、同样,为了避免任务堵塞,我们要了解那些复杂计算所消耗的时间,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算法、分时间片执行、调整执行频率)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4、当程序中某些动作与其它动作或状态存在时间上的关联时,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它的执行时机,确保它在正确的时刻被执行到;5、我们如何才能从外部,对这些这些发生在程序内部的时间(时刻)进行精准的测量?我们当然不能钻到芯片里面去监视每一条指令的运行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克格勃,给程序安装个窃听器。具体方法:1、首先,你需要一台示波器。没有的话,可以去偷、去抢、去骗。总之,最终你搞定了这台示波器,欧耶。2、其次,你的芯片上要有一个空余的输出口用作测试口。没有的话,就拆东墙补西墙吧,先把不相关功能的IO口挪用一下啦。总之,最终你搞定了这个测试口,欧耶。3、接下来,你可以在你要“监听”的程序段中,写一小段程序,对那个测试口取反(或者输出一个脉冲)。4、最后让程序全速运行起来,你就可以用示波器来监听程序的运行状况了。以本回开始举的几个例子来分析:1、如果要测试定时中断频率,只要在中断中对这个测试口取反,即可通过示波器观测中断频率;2、如果要测试主程序运行周期,只要把取反指令放在主程序循环圈中,即可;3、如果要测试一次复杂计算(或其它动作)需要消耗多少时间,我们只需在计算之前把测试口变为高电平,等到计算结束后立即把输出口恢复到低电平,这段高电平的时间长度,即为计算消耗时间;4、如果想知道两个动作之间的延时时间,我们也可以按照上一条方法一样,在两个动作发生前把测试口分别取一次反。就可以通过示波器轻松测试出来。5、根据实际案例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把这种窃听技术变换出更多花样。比如我们可以用两个IO口做测试口,同步检测两个事件的发生时刻,并测量其相互时间关系。等等6、引申开去,这个测试口不仅仅可以检测时间,也可以用来检测内部数据的变化。比如当某个数据的值发生“越界”时,输出一个高电平(平时为低电平)。等到我们取得我们想要的测试数据,我们可以把这个临时的测试口功能撤销。同时,那些测试代码也可一并删除或屏蔽。总结:把程序内在的、不直观的、快速的一些状态变化,通过IO口传递出来,以便我们观测。这就是我们这一回所讲的“窃听器”调试技巧的精髓。警告,请勿把“窃听器”安装在女生宿舍哦!那样的话,匠人岂不就成为教唆犯了。罪过,罪过。 九、快镜头加速前面已经讲过慢镜头,这回再讲快镜头。慢镜头的作用的把程序的运行节奏降低,以便我们能够“一帧一帧”地观测程序的运行状态。而快镜头的作用,则相反,就是让程序的运行节奏变快,让我们验证一些原本需要消耗较多等待时间的功能。比如说,一个定时功能,定时范围是可调的,为124小时。如果我们要去验证,总不能傻等124小时吧?怎么办呢?快镜头来了。我们知道程序中的时间,是靠一级一级的计时器累计上来的。比如一个程序中分别有“时、分、秒”三个计时器单元。依次计数,逢60进一。“秒”计满60次了,则“分”+1;“分”计满60次了,则“时”+1;“时”计数超过设定值了,我们就可以判定定时结束。那么我们只要修改一下“分”到“时”的进位关系。比如改成:“分”+1;“分”计满1次(原本是60次)了,则“时”+1。这样一来,整个定时系统速度就比原来提高60倍。测试起来就很省时间了。当然,测试完成后,记得要把刚才做的测试代码改回原样哦。举一反三,“快镜头”技巧,不仅仅用在定时方面,也可以用在计数方面。通过对数据的变化“加速”,来加快我们的测试速度。什么,你喜欢磨洋工,愿意花24小时去测试那个定时功能?哈哈,放心,我不会告诉你的老板的除非他使出美人计来对付我。欧耶!(明天开始连载暂停5天,喜欢看的继续顶着)人按:本连载已经停顿好久了,但看到这么多人顶帖,实在感动,要么,咱再挤点牙膏出来?十、拉闸睡觉!统一管理调试代码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需要在程序中增加一些临时性的调试代码。有些调试代码是无害的,比如只是一些延时指令,或者是在不使用的IO口上有一些输出而已。但另一些调试代码,与正式要求的程序功能是相冲突的。那么这些代码在完成调试之后就应该被删除或屏蔽掉。那么会不会出现意外,把本该被删除的代码漏删了?结果埋下祸害?如果调试代码少,出错的概率比较低,只要认真仔细点还好办;但是如果程序中的调试代码写得比较多,那么确实很担心会发生这种问题。或者另一种情况,就是前脚把调试代码删除或屏蔽掉,后脚发现还需要再调试,又要重新输入或打开那些代码?如何管理这些代码呢?这个我们要向宿舍管理员学习了。他们是这么做的,给所有房间安装一个总电闸。到了晚上11点就把总闸一拉,看书的、打牌的、喝酒的、胡侃的、泡妞的、夜游的、Y们都给我老老实实睡觉去吧!程序中,这样的总闸也是可以通过条件编译的方式来实现的。就像这样:/#define TEST_MD /调试状态标志(在调试时打开,正式烧录芯片时屏蔽)/在编写调试代码时,采用下面的形式:#ifdef TEST_MD /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造价专业单招试题及答案
- 信息类专业试题题库及答案
- 期货从业考试改分及答案解析
- 仓储物流企业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司炉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日常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泰州市房屋买卖定金合同6篇
- 橡胶制品生产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执业兽医模拟试题及答案
- 水运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格
- GB/T 12612-2005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
- 三级安全教育档案模板(完整版)
- 2023年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考试题库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详解 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八纲辨证-课件
- 房产归属协议书范本
- 服务类合同补充协议
- 学生休学申请表(新)
- 350吨履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