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德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历史学科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由单选题、双选题和材料简答题三部分构成,满分100分。学生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按题号在规定的答题卷内作答;2.考生必须使用规定的考试用笔;3.考生必须认真填写好班级、姓名、座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a商夏周 b商周夏 c夏商周 d夏周商2、山东省素有齐鲁大地之称,这主要来源于( )a甲骨文记载 b古代地名 c西周分封制 d大汶口文化3客家人在迁徙时,把族谱、家谱敬若神明,视之为凝聚族众、延续精神的传家之宝。这种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礼乐制度 d宗教信仰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西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夏禹的后代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5、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的出现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6、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7、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a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b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c从公有制到私有制 d从分封制到宗法制8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 a分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10、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求其宁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讨伐六国 b攻打匈奴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 11、秦始皇时期,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12、西汉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a中央机构不同 b地方制度不同 c皇帝权力不同 d根本目的不同13、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 )a建立中朝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14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15、唐高祖李渊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行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成熟的表现是(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17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 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18、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通判 d门下省19、唐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0.生活在唐代长安的人,能见到的政治现象是( )a、 各行省的长官进城来述职 b、 长安城里禁军越来越多c、 宰相们互相牵制与监督 d、 朱雀大街出现内阁衙门21.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宋代“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藩镇割据出现b科举制完善 c分割事权 d理学兴起22. 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风云网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23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24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置 b八股取士的实施 c厂卫机构的设立 d严酷的文字狱25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2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少,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27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 28.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a秦朝与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与元朝 d唐与元朝29.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30有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目的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希腊二、双项选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全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3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县的地位比郡高 b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c县的出现比郡早 d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32.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表述正确的有( )a开始于唐朝 b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33.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刺史 d军机大臣34.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3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 b.民主制 c.君主制 d.寡头制三、材料简答题(共25分)36(共25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由多个部分组成,如中央行政体制,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都以及地方管理体制,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谋划,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过特有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的处理上,三位封建帝皇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9分)(2)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试比较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点(8分)(4)综上所述与回答,你认为从秦朝到宋朝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有哪两大矛盾?其发展趋势如何?(2分)英德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历史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bbddbdbcdbb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dbccccadbdcad二、双项选题题号3132333435答案abbdbcabab参考答案:36、(1)秦始皇以御史大夫和太尉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宋太祖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每点3分共9分)(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汉武帝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高官和诸侯王的监察与控制;宋太祖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下设通判监察地方官,地方财赋由专门机构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每点2分共6分)(3)同:目的上,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内容上,都曾经用分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都用较平和的方式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每点2分,两点即可,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皆可给分)异:汉武帝用“推恩令”和酎金夺爵措施解除了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同时用划分州郡和设置刺史的方法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与宋太祖相比,汉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