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研究与扦插苗造林试验.doc_第1页
术研究与扦插苗造林试验.doc_第2页
术研究与扦插苗造林试验.doc_第3页
术研究与扦插苗造林试验.doc_第4页
术研究与扦插苗造林试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林业科技,2006,3日本落叶松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与扦插苗造林试验杜 坤 马建伟摘 要:利用日本落叶松展叶期硬枝、嫩枝,在全光雾扦插育苗设备和ABT生根粉等生长激素处理条件下,扦插繁殖苗木是完成可行的,生根率可达90%,并以获得的10万株扦插苗和实生苗营造实验对比林。 营造的扦插苗幼林生长表现良好,与实生苗林无差异。关键词:日本落叶松 无性繁殖 扦插苗 造林日本落叶松在小陇山林区的引种成功以及在陇东南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明显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特点1,为了充分挖掘日本落叶松种内的遗传潜力,选育优质、速生、抗性强的优良家系和无性系。1983年以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沙坝林木良种基地营建种子园33h,大部分已进入开花结实期,从1996年开始,在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建园的110个无性系中选择性的开展了家系间的双亲控制授粉和华北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种间杂交试验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取得了成功,培育子代苗(4个组合)157株,由于杂交制种用时长、获种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选育进程,为此开展了日本落叶松无性繁殖技术的试验研究。1 试验区自然条件沙坝种子园,位于小陇山林区中部,东经10554,北纬3409,海拔1560m,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148d,降水量844,年10活动积温2400,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最低温度-27.5,7月份平均气温18.1,是小陇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较早的栽培区和油松、落叶松良种基地。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插床:为直径15m的圆形,周边用石块切围,高40,并留有排水孔,在园形床底铺垫1015石块,上铺20左右扦插基质。试验选择粗河沙(粒径11.5)、淤积土、河沙+圃土(7:3)、河沙+淤积土(6:4)等四种不同的基质进行。扦插前3d用2%高锰酸钾溶液洗灌基质进行消毒,并喷雾冲洗12h,扦插后即用500倍多菌灵液连同插条喷洒灭菌。2.2. 喷雾:采用双长臂全光照自动喷雾设备2P-202型,温差设制2左右,2P204型蒸发量控制80150m,喷雾时间3040s。2.3 插穗来源试验选用1.5、3.5、4.5、10.5、14.5、18.5a生苗圃和丰产林地优势木的当年生嫩枝和2.5a生苗展叶期硬枝,采集时间: 展叶期硬枝5月中旬,嫩枝6月上旬至7月中旬,即当嫩枝柚长1015cm时进行,随采随浸入盛有清水的容器内,用单面刀片采割,切口为自然形。2.4.激素处理处理用ABT1、ABT2、IAA、TBA、NAA五种激素,浓度分别为50200mg/L浓度的溶液浸泡和500mg/L浓度的溶液速蘸,浸泡时间30180min,浸入深度2cm左右2。2.5 扦插打孔器;使用0.3cm厚的钢板,规格4060cm,按34cm的株行距点焊2.5寸铁钉制成.一次可打出扦插孔200个,深约4cm,插孔800个/。不同扦插深度比较试验采用开沟,埋深28cm。2.6 插床管理扦插后,自控温差2左右,蒸发量从80m起,每周增加20m;每隔1015d喷500倍多菌灵一次;扦插后每1520d采用0.5%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叶面喷肥一次,至10月初移植前2周停止喷雾进行炼苗。3 嫩枝扦插试验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1)表明: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较大,采用比较粗的纯河沙(粒径11.5),插穗生根率高、根系长、侧根多,是比较理想的扦插基质。而细砂(粒径小于1mm)、圃土、淤积土等含有粘粒和有机质,可能因排水不良,易引起插穗基部腐烂,不宜选用。依据试验结果,在扦插示范中,基质全部采用纯河沙,生根率、单株根条数、根长分别高达90.6%、8.3条、11.58。表1 不同基质插穗生根效果比较基质种类生根率(%)根长(cm)侧根(条株-1)纯河沙87.963.24.9沙圃土68.792.94.5沙淤泥65.322.74.3淤泥58.352.43.83.2 激素对插穗生根的作用以ABT等五种激素的不同浓度处理插穗,进行生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效果不同。其中以100mg/L浓度的ABT1#处理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85.89%,而随浓度增加,生根率反而降低.五种激素表现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500mg/L浓度的溶液速蘸处理效果也比较好。3.3 影响插穗生根的母树年龄及位置效应。3.3.1 年龄效应对比试验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随着采穗母树年龄的增大,生根率明显降低,以1.53.5a生插穗生根率最高。分析认为:幼(树)苗的器官相对幼化,薄壁细胞分生活跃,内源激素浓度高,易产生愈伤,生根率高;年龄较大的母树器官相对老化,分生愈伤能力低,生根成活比较困难。3.3.2 位置效应选用8.5a生母树,分树冠上、中、下位采穗,用100mg/L浓度的ABT1#处理,其生根率为上部39.2%、中部33.3%、下部21.1%,表明采穗部位对生根有较大的影响,即位置效应明显,扦插时应采集中上部健壮枝。3.4 激素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生根率呈降低趋势,但方差分析表明其影响未达到显著程度,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并达到促进生根的作用,处理时间以3060min为宜。3.5 扦插深度对插穗生根的影响扦插深度比较试验,选用1.5a生苗木嫩枝,用100mg/L浓度的ABT1#溶液处理60min,分别插2、3、4、5、6、7、8七个深度,结果如表2。表2 不同扦插深度插穗生根率调查统计表扦插深度()2345678生根率(%)50.861.079.488.492.186.172.1由表可以看出,插深47为佳,生根率最高,最高点为插深6,生根率92.1%,7开始呈下降趋势。分析认为,由于采用了间歇喷雾,深度46范围内的基质温度受喷雾影响较小,环境比较稳定,有利于生根。3.6 扦插时间与生根的关系试验从6月6日到7月24日每隔5d扦插一次,插穗采自苗圃地1.5a生苗木,用100mg/L浓度的 ABT1#溶液处理,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扦插时间过早、过晚均不利于生根,比较适宜的时间为6月20日前后,此时母树嫩枝抽长达1015,呈半木质化,扦插后,温度适应,有足够的积温促使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时间过早则穗条木质化程度低,易感染病菌腐烂;时间过迟又因木质化程度太高,内源激素浓度降低,细胞分生能表3 不同扦插时间插穗生根率调查统计表 时 间6月9日6月14日6月24日6月29日7月4日7月9日7月14日7月19日7月24日生根率(%)58.170.389.481.774.268.560.856.647.1力下降,其次,环境满足不了生根要求的积温,尽管有些形成愈伤,但生根率较低。根据本地的气候资料,一般6月20日前后气温平均在19左右,5处地温达20.5,为适宜的扦插时间。3.7 插穗基径对生根的影响试验插穗采自苗圃1.5a生苗木,用100mg/L浓度的ABT1#处理60min,测量插穗基径后,按0.02、0.21-0.25、0.26-0.30三个等级分类进行扦插,试验表明,插穗基径越大,生根率、单株地下根系生物量越大,生根条数越多,侧根也越长。其次,不同基径插穗根系生物鲜重分布频率也不同插穗基径越大,生根的质量越高。为了保证插穗生根,提高成苗率和培育壮苗,穗条要求应采集健壮母株上部粗壮(基径0.25)嫩枝。4 展叶期硬枝扦插试验结果与分析选用采穗母树年龄为2.5a生的展叶期硬枝在5月中旬扦插,分别以IBA、NAA、GA3三种激素的三个浓度处理插条,以正交试验设计扦插,清水处理为对照(CK),各处理扦插200个插条,插后75d调查各处理插条生根情况见表4。表4 展叶期硬枝扦插试验结果 项目处理号激素种类浓度(mgL-1)扦插条数生根率(%)平均单株生根条数(条)5条根(%)10条根(%)1NAA50200936.455202IBA252008611.485753IBA+ NAA+ GA350+100+25200707.990304NAA+GA3100+25200918.885205IBA+NAA+ GA325+100+50200897.475256IBA+NAA50+1002009612.879637NAA1502009312.395708IBA+NAA+ GA325+150+252008012.685659IBA+NAA+ GA350+150+50200648.4732610清水200846.66020从试验结果看出,各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采用2550mg/L的IBA和150mg/L浓度的NAA处理展叶期硬枝扦插成活率高、生根多,根系质量高。经当年8月上旬移床培育至次年秋,苗高平均达到35.9,地径0.48,为合格苗,可出圃造林。5 扦插苗试验林生长情况日本落叶松扦插繁育试验获得成功后,在沙坝中心苗圃、党川、麻沿、百花等林场进行了扦插繁殖苗木的生产性推广,先后累计扦插52.3万条,获苗38万株,平均生根率77.8%,最高达到90.6%,培育的1.5a生苗达标率63.1%。在沙坝林木良种基地以3300株/h密度,营造扦插苗试验林10.4 h,2003年调查林分生长情况见表5、6。表5 扦插试验林分均值林分起源林分年龄树 高 ( m)胸 径 ()平均标准差%平均标准差%实生98.91.310100.08.61.330100.0扦插99.71.634108.99.01.738104.65表6 扦插苗与实生苗林分标准木生长进程年代(a)根 径 ()胸 径 ()树 高 ()实生苗扦插苗实生苗扦插苗实生苗扦插苗200312.014.58.18.97.739.4720029.511.86.376.758.320017.89.75.25.65.87.220006.57.74.04.54.86.0519995.16.23.23.73.94.919984.04.32.82.42.73.4519972.82.31.21.11.852.419961.71.30.50.50.85219951.010.55119940.70.50.250.4从表5、6可以看出,扦插苗与实生苗在幼林期,树高、胸径生长无明显差异,扦插苗还略好于实生苗,从树高、胸径的标准差看到,扦插苗林分林木分化略大于实生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来自采穗母树的遗传因素所为,也正好说明只要是利用优良家系、子代或无性系繁殖无性苗,其无性后代林则会更尤于实生苗,且能够保持其母本的优良性状。6 结论与讨论6.1日本落叶松在全光雾条件下利用展叶期硬枝、嫩枝扦插繁殖苗木是完成可行的,通过在本林区的试验及推广是成功的。每台设备扦插150(R=7.2M),以每平方米扦插穗条800株,生根率90%计算,可获扦插苗10万株,经移床培育,苗木质量接近实生苗生长水平,完全可上山造林,是日本落叶松苗木繁育的一条新途径,特别是可应用在杂交育种后代及优育无性系繁育上。6.2扦插育苗技术的关键是:选用较粗的纯河沙(粒径12)做基质,在5月上旬利用展叶期硬枝和在6月20日前后利用嫩枝,选基径大于0.25的插条扦插,采穗母树年龄以1.53.5a生为宜,用10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