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评价.doc_第1页
体育测量评价.doc_第2页
体育测量评价.doc_第3页
体育测量评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为获取体育范畴内各种信息的测量与评价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体育测量评价的任务:1.为制定与修改教学训练计划提供客观依据。2.使学生了解本人情况,长处、弱点及能力水平,综合各种信息,客观地认识个人在集团中所处位置及水平差距。3.提高科研能力。4.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四种量表的区别:名称量表不含实数列任一特性。顺序量表含实数列顺序特性,但无距、无原点。区间量表含数列顺序、距离两个特性。但它无原点。比例量表具有实数列顺序、距离、原点的全部特性。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样本数量大小、个体差异大小和抽样方法的合理性。测量的可靠性(又称信度)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实测值(X)被测量的真值(T)+测量误差(E)按照可靠性的理论定义,可靠性系数(r)为真方差与实方差之比。可靠性的分类:1.一致可靠性指同一天内,测试者对同一批受试者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2.稳定可靠性指在两天或一周时间内,测试者对同一批受试者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可靠性的估价方法:1.积差相关法 2.裂半法 3.方差分析法 4.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影响可靠性的因素:1.测量误差2.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3.重复测量间隔时间4.测量的长度5.测量容量与类型6.成套测量中各单项可靠性水平测量的有效性(又称效度)指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也就是所能测量的属性与欲测属性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有效性的分类:即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效标有效性。有效性的估价方法:1.逻辑分析法2.积差相关法3.等级相关法影响有效性的因素:1.受试群体特征2.样本含量及其代表性3.测量有可靠性4.效标的选择5.测量的难度与区分度评价即价值的确定,它是通过评价标准来判断测量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意义或价值的过程。评价的基本形式:1.诊断评价,目的:为制定教学训练计划,选择教学训练手段与方法提供依据。2.形成期评价,目的:为最终达到教学和训练总目标而不断地调整、改善、控制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3.终末评价,目的:?评价标准的类型:1.比较标准,又称现状标准,它是借助于标准化测量程序和统计方法,以及一定的评价量表而制订的规范化的评价。2.理想标准是指个体或群体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标准,而不是指他们的现实水平。3.个体标准评价量表指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标准分量表的前提条件是:原始资料必须服从从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百分数量表不仅适合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也适合于非正态分布的资料。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相关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百分位数法的具体步骤:1.抽取大样本,并进行测量获取有关指标的原始数据资料;2.计算各年龄组某指标实测数据的第10、25、50、75、90百分位数;3.列表可得评价表;4.将百分位数评价表中各区间值标在坐标纸上,并连成曲线即得评价图。制订和使用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评价标准的样本含量2.制订评价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年龄特点3. 制订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形态特征的差异4. 制订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性别、地区和种族特点5.制订多指标综合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6.使用评价标准应该注意它的适用范围。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鉴别性原则5.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1.确定测验目的和拟测属性2.选择测验A.分析拟测属性及其结构成分B.选择有效的测验手段a.定性分析选择测验b.定量分析选择测验3.编写测验实施细则,内容:A.测验目的B.受试者的年龄与性别C.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测量三性)D.测验场地和设备E.测验方法和要求F.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G.测验的安全措施H.测验的注意事项4.预备试验从测验手段来区别,有以下几种形式:1.计时性测验2.计数型测验3.丈量型测验4.专家评分5.操作仪器的测验6.理论测验7.临场观测测验程序的编排,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逐一测验编排法2.连续测验编排法3.循环测验编排法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主要有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和身体姿势的测量等。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皮褶厚度法:1.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测试部位。测试者选准测量点,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皮褶捏起,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将卡钳张开,卡在捏起部位下方约一厘米处,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作记录。测量三次取中间值或取其中两次相同的值。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以毫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记录。2.测量部位:A.臂部B.肩胛部C.腹部D.髂部E.大腿部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年男子体脂百分比一般在1015%;女子为2025%。姿势的测量可分为静态与动态姿势测量。身体机能的测量的方面:1.循环机能的测量A.心率的测量a.静息心率测量b.运动中心率测量c.运动后即刻心率测量d.立卧位脉搏差的测量B.血压的测量C.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D.心血管耐力测量2.呼吸机能的测量A.肺活量的测量B.有氧耐力的测量C.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3.感觉机能的测量4.平衡机能的测量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方面的机能能力。速度属性的分类:1.位移速度2.动作速度3.反应速度速度素质的测量形式:定距计时、定时计距或速率等方法。力量的分类(肌肉的收缩形式):等张性力量、等长性力量。力量的测量形式: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两种形式。运动技术水平的测量,包括两种基本方法,即直观法和仪器设备法。运动员选材的任务:1.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发育程度进行鉴别2.获取有关儿童少年运动员现时状态的各种信息3.确定儿童少年运动员现实状态的水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范畴: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2.生理功能水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走、跑、跳、投、攀、爬。4.心理发育水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情感等。5.适应能力: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理想本质的主要标志是: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2.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3.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4.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5.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刺激的能力6.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1.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2.学生体质的测试指标: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中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