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节 均衡收入及其基本决定因素 一、均衡收入 所谓均衡是指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的变量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收入就是指国民收入处于一种既不增加也不再减少的暂时静止状态,即国民收入呈现出没有变化的趋势。二、均衡收入的决定因素供、求和价格。 三、均衡的条件:总供给=总需求在GDP核算中:总供给=总需求(实际)在GDP的决定中:总供给=总需求(计划)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1;第三,消费小于收入。这种情况下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有两个部分APC1; 第四,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增加,但一般情况下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所以,0MPC 1;在E点之右,消费小于收入,有正储蓄,故APC 1;当收入等于零时,消费为Oa,Oa表示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称为自发性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在短期内,没有收入时也存在自发性消费所以,短期消费函数就是: C = a + bY在上式中,a为自发性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称之为引致消费,即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消费。由于0b1,所以,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那么快。 在长期中,没有收入就不会有消费。换言之,在长期中没有自发性消费。而且,根据统计资料来看,长期中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基本是固定的,即消费倾向是一个常数,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平均消费倾向。故长期消费函数是: C = bY在图23中,45线仍是收支相抵线。消费曲线C从原点O出发,表示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消费曲线在45线之下,表示消费小于收入。 2、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多少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S = f(Y)公式中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 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来说明。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简称为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APS = S/Y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简称为MPC)是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MPS = S/Y因为 Y = C + S S = YC把消费函数代入上式,则有: S = YC = Y(a + bY) = a +(1-b)Y由于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和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和储蓄增量。所以: APC + APS = 1 MPC + MPS = 1还可以用储蓄曲线来说明储蓄与收入的关系:横轴代表收入,纵轴代表储蓄,储蓄曲线S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储蓄与收入同方向变动,S与OY相交于E点,E是收支相抵点,这时储蓄为零。在E点之左为负储蓄;在E点之右有正储蓄。 3、消费者行为理论如前所述,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收入”因素。至于此收入是指绝对收入还是相对收入,是指现期收入还是长远收入,则在消费理论上存在根本的分岐,由此也形成不同的消费理论。 (1)绝对收入理论 该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他认为,每个消费者都是根据其现期绝对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来决定其消费支出和储蓄所占的比例。在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现期绝对收入的增加将使消费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的增加比例在降低.这一理论的实证结果表明:短期C = a + bY成立;但长期是: C = bY詹姆士托宾和阿瑟刘易斯等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他们认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也下降,APC越来越小。但非经济因素促使消费曲线的上移从而长期的APC稳定。这些非经济因素有:(1)经济增长,财富增加,APC上升;(2)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从而APC上升(3)生活必须品范围扩大,自主性消费支出增加,导致消费曲线上移(4)人均寿命延长,老人消费的下降慢于收入的下降,从而推动消费曲线的上移。2)相对收入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发现并提出的。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取决于其绝对收入的大小,而是与其相对收入水平有关。所谓相对收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消费者本人的现期收入和消费与其周围人的收入和消费相比较,二是消费者本人的现期收入和消费与自己过去的收入和消费相比较。 杜森贝里认为:第一,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其他人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影响。这就是所谓“消费的示范效应”。由于存在着消费的示范效应,存在着赶上别人家的压力,因此,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不一定是递减的。 第二,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自己过去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受过去“高峰”时的收入的影响,消费者已经形成的某种消费水平,会对他目前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使在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他也希望保持过去所达到的那种较高的消费水平,这通常被叫做消费的“习惯效应”。 由于存在着消费的示范效应和习惯作用,因此,消费支出的变化往往落后于收入的变化。消费者在收入减少时宁肯运用储蓄来维持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不愿意改变消费习惯,减少消费。 (3)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支配人们消费行为的不是现期收入,而是长期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根据其过去和现在的收入情况所预测的未来一个长时期的稳定收入。 在持久收入理论中,弗里德曼将家庭的现期可预测收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持久性收入,另一部分是暂时性收入。比如工资及经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时间表
- 电大西方行政制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科技管理与创新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及答案
- 车辆运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隐性教学管理课件
- 手语教学第4讲课件下载
- 特色灌肠培训课件
- 三进思政课教学课件
- 售房委托书三篇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