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畲族医学特色诊疗.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畲族医学特色诊疗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畲医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疾病的方法,并在畲族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畲族人民的健康起了积极的作用。(一)诊治痧症技术畲族诊治痧症历史悠久,至今仍被广为应用,男女老少都知“发痧”。畲医认为痧症有72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有104种,几乎涉及内、外、儿、妇、五官、皮肤等科,每种都有形象的命名、发病部位、症状或体征、治法等。根据症状描述,有些与现代医学病症相类似,多数无法套上现代医学的病名。1.诊断畲医认为痧症虽具特有症状,一般诊断不难,但有些痧症也易与其他病症混淆,特别夹痧之疾,如分辨不清,轻易按痧症治疗可能误治而致害,强调要认真了解病史,分析症状,结合试验诊断,加以区别。常见试验诊断方法有五种: 划痕试验:施术者用右食指屈曲的第二关节顶端,在患者第25胁肋之间由上而下,稍微用力,快速地划5公分左右的一道痕,如见皮下明显隆起,且很快呈现紫红色或暗红色者,称为痧筋;或施术者左手抓住患者手腕,让患者手掌向上,用右食指在患者前臂手三里处向内稍微用力划痕,如出现痧筋隆起,即可诊为痧症。 试撮天突穴:施术者在患者天突穴处撮几下,若患者感到舒适、不痛,且很快出现皮下紫红斑的痧痕,即可诊之。 验痧筋:在患者臂弯、腿弯处浅表静脉有无红紫色或深青色,再用四手指并拢轻拍臂、腿弯处,使之出现红紫块斑,针刺放血,血呈紫黑色且血流缓慢,可诊为痧症。畲医认为痧筋浅现者说明痧在气分,痧筋乍隐乍现者痧在血分,痧筋伏而不现者痧毒已攻入脏腑,说明重症。 切脉:少数畲医认为痧症有独特脉象,如头痛壮热者脉应洪实,但痧症者反而微迟;厥冷不语者脉应沉细,而痧症者反而微迟;厥冷不语者脉应沉细,而痧症者脉反而滑数;认为伤食之痧脉多紧实,伤血之痧脉花且滑,伤暑之痧脉多洪滑且数,伤风之痧脉多沉细等等。 查痧点:施术者用榛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点灯,用灯心草或粗纸捻成灯心,右手持灯,左手掌遮住火光,在额头、耳前后、颈部、胸前、腹部两侧、臂弯、腿弯等处照验,找痧点,若见皮内有乍隐乍现的蚊迹状红点即为痧点,可诊断之。2治疗畲族治痧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 针灸:畲医多用银针,一般不留针,最多不超过十至(呼吸十次),刺激较强,得“气”后即出针,一般针35穴;灸多采用隔姜、隔盐灸,自制艾绒,一次一个部位只灸一壮,点艾绒要求用香。面积较大者用自制艾条熏烘,至局部红热为度。挑针与挑病珠:挑针在治痧中较常用,尤其对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部位除脸部,臀部外,各处均可挑,病情轻者用轻挑、症重用重挑,有些畲医重挑后还用盐搓。挑病珠(挑斑珠)是重挑之一种,不仅要挑痧斑或痧珠,还要挑断斑或珠间的连线,且要一次挑完,挑后患者顿感舒适。 放血与拔火罐:用针刺破浅表静脉后放出少许血液,放血部位及数量视痧症而定,畲医称为“刺络”、“刺痧筋”,是将痧毒、瘀血放出,有泄火解毒,散瘀消肿,退热止痛,醒脑开窍,祛邪利湿等功效,起到疏经通络,气血贯通的作用。拔火罐在治痧中仅用于寒痧,热痧禁用。刮痧:在畲族地区应用较为普遍,选准欲刮的部位,抹上清水、茶水、米醋、酒或油作滑润剂,施术者根据经验而定,一般认为热痧用清水、茶水、米醋,寒痧用酒或油。用掌刀、铜钱、瓷汤匙、小酒杯、小瓷碗等边缘光滑之物,施术者手抓用具,匀力从上往下刮(不能上下连刮),用力要适当,过轻达不到治疗目的,过重易使皮肤破损,直刮至皮下呈现紫红色痧痕为止。刮脊是刮痧之一种,患者俯卧或反坐背椅,手抱椅背,施术者用铜钱或瓷汤匙自大椎穴顺着脊柱往下刮,直至骶骨处,刮的次数要多,不少于100下,至脊柱显痧痕。刮背是较为少见的一种治痧方法,仅适用于年青体壮者,用牛的肋骨磨滑边缘(有的地方用竹条火烤成特殊的刮背竹刀),患者取双手抱胸坐式,施术者在患者背上抹上香油(少数地方用煤油),双手握牛肋骨或竹刀两端,从患者肩部轻轻下刮至髋关节,只能从上往下刮,用力要匀称,每次要刮千余下,多则三千多下,直至背部出现紫红色痧痕为止,既可治痧症,又可保持一个月内不发痧。撮痧:也称抓痧、捏痧、挟痧、拧痧等,是群众最常用之法。施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的第二节对准要撮的部位,把皮肤用力撮起,突然松开,发出“啪”的一声,连续撮58下,多则“十余下,至局部皮下出现紫红色痧痕为止。撮的部位与数量由施术者根据经验与病情而定,绝大多数一次显效。淬痧:适用于孕妇、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把植物油倒在小酒杯内,用灯心草或粗纸做灯心,然后对准患者的额前、耳后、胸前、腹部两侧、背腰部、上臂和大腿内侧与弯曲处等出现细红点状如蚊迹,粒似麸的痧点,快速准确地点灼,淬到时会发出“啪”小响声,一个痧点只能淬一下,所有痧点都淬了,痧症也就愈了。搓痧:取鲜紫苏叶50一l00克,橘叶714片,葱二株,姜三片,乱头发一撮,放在小钵内,滴上七滴(木曾)油(陈年油更佳),加盖后置锅内蒸15分钟,患者赤上身俯卧床上,施术者趁温热取出钵内药物,在患者背腰部自上而下搓揉,搓揉数下后再沾小钵内液体继续搓揉,直至背腰部呈现痧斑。中草药治痧:畲医应用中草药配合治痧,单独使用极少,常用的有山鸡椒、积雪草、戢菜、耳草、鬼针草、天青地白、一枝黄花、奇蒿、秋鼠曲草、兰花参、半边莲、车前草、爵床、益母草、马鞭草、牡荆、马齿苋、银线草、海金沙等等,有的单用,有的复方,有的作为夏秋防暑痧的凉茶。中药以雷击散、雷公救疫丹、卧龙丹等,一般都能收到良好效果。(二)正骨技术畲族正骨技术医源无考,传说是畲族祖先得到“高人”传授而世代承传,又传说是畲族祖先在山上种植的作物屡遭猴群践踏,忍无可忍之下打断猴首腿脚,过些时日猴群又活蹦乱跳再来践踏,又将猴腿打断,尾随其后观察,发现猴子采摘草药由其他猴子捏搓断腿后敷上,不久复原,经数次跟随观察而得药,后用在人体上,收到良效,世代相传至今。畲族正骨多数仅在局部喷洒清水或米醋、酒,继之拔伸牵引,捏搓推拿,提按端挤,旋转展伸,因势利导,资以整复。手法复位后外用小竹片或杉树皮固定,竹片自行设计加工制造,厚薄、宽窄、长短各异,适用于各种不同骨折固定,然后在夹片间上药,再用宽23寸的青布包扎,37天调整夹片一次,继续上药。外敷药多采用新鲜草药,单方或复方根据医者经验与病情而定,有的配用鸡蛋清或菜油、酒调敷,有的用于蒸糯米饭捣烂如泥调药敷,有的用去核黑枣或鸡汁、甚至用活小鸡捣烂外敷,也选用土木香、毛花杨桃等粘性大的草药捣烂外敷。也有畲医配合内服药,如用蟑螂、水蛭、蜈蚣、坑蟹、鹰爪、山羊血、狗骨等配药,也有用麝香、熊胆子、乳香、没药、红花等中药配方,处方不尽一致,但剂量都比较大。刚接骨时强调要“静”,使局部固定,骨折断端不移位,35天后皮肤发痒,表示气血已运行,可适当作周围关节轻微活动,以不影响伤处为准,1420天后可作小幅度活动,促进气血豁达,经络疏通,调动机体抗病,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三)治伤技术1诊断畲医对伤的诊断有一定特色,除了患者自诉外,采用望诊、切诊、触诊、观指甲、看眼睛、药物试探等方法。望诊是观察患者气色、表现、姿态等全身情况及局部体征,以判断伤的部位与轻重。切诊除一般脉法外,还要注意伤脉的特点,新伤、瘀血停积者脉宜坚强而实,不宜虚细而涩,故洪大者顺,沉细者恶;出血过多者脉宜虚细而涩,不宜坚强而实,故沉小者顺,洪大者恶;六脉模糊者外症虽轻而预后多不良;外症虽重而脉来缓和有神者预后良好;在重伤痛极时偶然出现结代脉,并非恶候。触诊是用手触摸、按伤痛部位,根据手感和伤者表情判断伤的轻重、范围及预后。观指甲判断受伤的轻重与部位。先观指甲根部白色环(俗称伤环),轻伤环少,重伤者多。再观各指,头部主要观拇指甲,胸部主要观食指甲,脐上观中指甲、下腹部观无名指甲,四肢观尾指甲,在指甲中又有特定部位,中间从外到内有头、心肝、脾胃、腰脐、丹田、七珠尾、阴囊,两侧分为左右肩胛骨、乳房、腰、膀胱,不同部位受伤与受伤轻重在指甲中都有反映,而观指甲主要靠经验。看眼睛主要是观看巩膜,以瞳孔为中心,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上方为前部胸腹伤,下方为背部伤,内侧为左胁肋上下伤,外侧为右侧胁肋上下伤,观察巩膜部有无红点、黄点、黑斑点。红点多为新伤、轻伤;黄点为中度伤,黑斑点为重伤或旧伤。畲医强调观眼验伤只能作参考,疟疾等疾病巩膜也会出现红、黄、黑点,须严加区别,以免误诊。药物探伤法,用药物口服、擦搓、敷贴等来判断伤情,如用酢浆草30克,当归6克,细辛3克,红花3克,泽兰6克,糯米酒(红酒)300克,米醋300克,煎后用纱布包药渣成球状蘸药液匀力反复擦搓伤处,有伤者为青黑色,无伤者不出现;用杠板归鲜根120150克,捣烂如泥贴敷局部(干品研成粉末调酒贴敷),有伤者局部出现疼痛加剧,皮肤变色,无伤者不痛,皮肤也不变色;用虎头三七10克,红酒250克炖服,有伤者局部疼痛加剧,该药亦能治伤,故畲族多用之。畲医认为诊伤应慎重,伤药不能轻易服用,且要对症下药,误治贻害无穷。2治疗畲医对伤的治疗有特色,多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有些畲医还配合针刺放血、自制药酒等方法,强调要区分新旧伤与轻重伤,还要按时辰处方辨证治疗。对于难以确认新旧伤,或穴伤、气伤、血伤等情况者,只能采用治伤通用方,如用白瑞香、白山苎、千里桔、铁假杯、雷柏柴、赤柴的鲜根各15克,白酸丝草(带叶根)20克,卷柏15克,老松节30克,猫竹节60克(毛竹根部节劈成碎片,用老酒炒三次,抢地气三次后用),老酒500克炖服等方药;对于难以确定哪个时辰受伤者,可采用十二时辰通用方,如用青蛙碗头(车前草头)30克,七层塔(七叶一枝花)20克,地胡椒(石胡荽)30克,杜三娘(星宿草)20克,小号雷米草(黄疸草)30克,蛇舌仔(半边莲)30克,酸丝草(酢浆草)30克,叶下白(天青地白)20克,六月干(凤尾草)20克,瓜子金(阿利藤)30克,冰糖120克,老酒1000克,炖服(上药均为鲜品,老酒当水炖,分早晚服,酒量差者可用水酒各半炖)等方药。畲医根据十二时辰不同,受伤种类不同而采用不同方药治伤。每个时辰又分为内伤、血伤、穴伤处方,原先都用青草药,后因受青草药季节性强、采集困难,有些药源紧缺,给治疗带来不便,逐渐被中药替代,保留下来的青草药都用舍语传授,有些难以译成汉字,一时又难以找到标本,故保留原方,待深入考证。(四)畲族食物疗法畲族食物疗法历史悠久,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流传广泛。如霞浦县畲医用三七黄、白木桑根、羊圈藤、金桔根、白鸡、胡毛党草药炖母鸡治疗胎动腹痛;用白毛桃250克、瓜萎根120克炖猪大肠头一节治疗子宫脱垂。福鼎县畲族用山间水沟没尾螺适量炖50100克白酒内服治黄疸性疾病,用土牛膝鲜根50克煎二颗鸡蛋冲入适量红酒食用治痛经;青箱子50克煎二颗鸡蛋食用治白带过多;莲籽草炖田鸡(田青蛙)治疳积;红跳墙鱼熬油调米饭食用治小儿疳积等。畲族食物疗法既有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也有用于治疗急慢性疾病的,使用面广,涉及内、儿、外、妇、眼、五官、肛肠、骨伤等诸科疾患,且普及率极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应用,平时食用家禽家畜配用中草药,逢年过节炖鸡煮鸭也加入中草药,故在畲村有“九药不如一补”(一补即食补)的说法。 畲族食物疗法有八个特点:一是强调以脏补脏,认为禽畜的内脏或肌肉与人体相应的内脏或组织有特殊的补益关系,所以治疗四肢关节病痛的药物多配用猪蹄(猪七寸),如用干品榛寄生(山毛榉类桦木科榛)100克配猪蹄一个,红酒适量炖食治关节风湿痛;治头风痛配用猪(羊)脑炖药食用,如用白埔姜鲜根(黄荆)80克煎汤取汁加羊(猪)脑一个,冰糖适量炖服;治疗胃脘痛则加猪肚,如用铁色草(夏枯草)25克,马蹄金(黄疸草)20克,羊仔耳(白毛藤)15克,猪毛草(铺地蜈蚣)10克,棕树根(棕榈)35条(约20克)煎汤取药液炖猪肚治胃脘痛。治咳嗽、哮喘配用猪肺连心,如胸部受伤咳嗽用老鸦碗(积雪草)50克,猪母耳根(商陆)9克煎汤取汁约1000毫升放入猪肺心,肺管垂锅外吐涎沫,文火炖90分钟食用。治疗小儿淋浊(尿道炎)用金耳坠根皮(枸杞根皮)干品50克炖猪小肚(膀胱)一个。治夜盲症用八楞风(六棱菊)20克,猪肝125克(或鸡鸭肝一个)、冰糖60克煮食等等,疗效都较好。二是注重冷(寒或凉)热(温)属性,认为体质冷者要配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凉性食物,如胃脘冷(寒)痛要用羊肉炖药,热痛要用猪肚或猪五花肉炖药(畲医认为羊肉性热,猪肚、五花肉性平);白糖、冰糖性冷,红糖性热;白酒性冷,红酒(米黄酒、土黄酒)性热;绿豆、萝卜性冷;葱姜蒜性热等。强调选用食物要注意冷热属性,用药注意药性,还要注意季节性,夏天多用冷性,冬天常用热性。三是用药剂量大。畲医中草药的用量都比较大,如用白关门草根(狭叶铁扫帚)干品150克炖公鸡一只治疗糖尿病,犬尾鸡冠花(青箱)干全草100克炖水鸡(田青蛙)200克,治男子下消等,用药量都超过常用10倍以上,值得探讨。四是强调药物的新鲜度。畲族用药讲究新鲜,最好是现采现用,陈年药物不用。五是重视药引的作用。畲医认为食疗药引极为重要,可促进药物作用。多用酒类、糖类,少用童尿。认为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增疗效,糖能补虚调和,行血化瘀,不作为调味使用;童尿能走血去火(要用10岁以下健康男孩斩首去尾中间的尿,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小便),对于跌打损伤或出血性疾患强调要加童尿。六是多用于治疗慢性病。畲族群众认为慢性病、老弱妇婴、尤其孕妇,食物疗法应为首选之法,不仅可改变口感,还有滋补、防治疾病的双重作用;畲医认为食物疗法起到食借药威,药助食性,药物食物相配合,疗效可以提高,且多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也有一些食疗法用于治疗急性病,亦可收到好效果,如“蚕豆黄病”用鲜竹下卵叶(淡竹叶)500克,捣烂如泥,加开水1000毫升,再加冰糖125克同炖,频频饮服,日1剂,3剂可愈。七是“以防为主”观念强。强调未病先防,食补是防病的有效方法,故在春天挖积雪草炖猪肚食用预防夏季暑气;毒碧凑(仙鹤草)50克煎汤取滚药汁冲入打散的鸡蛋食用防劳力症等等,几乎成为当地畲族群众家喻户晓的疗法,现在许多汉族群众也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八是绝大多数采用禽畜等陆地上的动植物,极少使用海产品,即使数代居住在海边的畲族群众也不常用海产品,这可能与畲族祖先居住在内陆山地有关。不可否认,畲族食物疗法中也存在迷信色彩,如认为儿童小便被人用于作药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家长不肯将儿童的尿给人作药用;又如替人采药不能蹲着挖,认为蹲着采药治不好病,必须弯腰采挖;再如治疗小儿夜尿症炖煎药物时不能被外人知道,外人知道后就会失灵等。(五)诊治“小儿风症”1诊断畲医诊断小儿风证主要采用望诊与切脉。望诊:首先注意察看小儿天庭、年寿、山根间的润泽或枯燥。润泽为吉,枯燥为凶。其次察看耳后,认为红色为热,紫色为瘀,青黑色为风。第三观指甲,斑色有虫,色淡血虚,色黑惊风。第四观指纹,根据风、气、命三关,从风关渐次推及,浮在表,沉在里,青黑为风,青黑直透命关,其病主危。切脉:采用单指切脉法,认为小儿血脉未充,肾气不足,不必候尺脉。先天足者多诊足太溪脉,且重视后天之本,并诊足跌阳,乃人迎、寸口、跌阳三部遍诊法。辨手太阴肺以浮为表,沉为里,迟为寒,数为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辨手太阴心(左寸),以沉数为痰阻心窍,神昏谵语;太溪脉无力,肝肾不足,内风虚动。2治疗畲医治疗“风证”多采用青草药配合针灸。畲医认为急(慢)惊风为最常见,急惊风发病急,病症凶,突然目睛窜视,口眼歪斜、面红耳赤、四肢抽搐、痰哽喉中、气闭吐沫,多因内伏热与外风感相搏而致,或食积化热生风,或痰涎壅塞气机,或猛见外来生人,或禽畜受惊而发,多用银针挑治配合青草药内服,治疗得当,痊愈也快;若治疗不当,转变为慢惊风,出现搐掣时发时止,神气倦怠,面色淡黄,纳食差,脉迟缓,苔白,便溏等症,治疗以扶阳之草药为主,佐以温中理脾之品。若慢惊风失治就会转化为漫脾风,患儿神疲,睡眼闭不紧,似睡非睡:手与头时有摇摆,有时脚踢,指冷,有时欲吐,不肯进食,脉沉细迟,苔白,便溏气腥,属虚寒阴证,治宜培元固本,益气回阳,佐以补火生土,暖肝滋肾,若治不慎,后果严重。使用青草药治疗,配合银针刺穴,旨在疏通经络气血,用药多以纯甘味淡之品,小儿易于接受,有其特色。(六)针灸疗法畲医针刺疗法与中医的针灸不尽相同,注重部位,多用银制三棱针,有挑针与刺针之分,挑针又有轻挑时与重挑之分:轻挑医者斜握银针,针尖露出半米粒,在表皮上重压上挑,以不出血为度(有时也有出现小血丝);重挑在表皮上挑出血丝,有的挑后还要从针口中挤出血珠。畲医认为人体生病是因体内气血不调,轻针调其气血,放血去掉瘀血,使血脉流通。针刺多采用重针,一般不留针。灸法所用艾绒一般自制,每壮都比较大,多用隔姜或隔盐灸,一穴仅12壮,也有直接灸,多数用于慢性病,灸后易形成癍痕,也有称癍痕灸。(七)祝由治病祝由科在金元时期是中医十三科之一,到了清代不列九科之中,后又列为禁科;但在畲族地区仍在沿用,部分群众也信仰。少数畲医应用祝由科的咒语、符录等形式治疗皮肤病、疖痈、鱼骨鲠喉、蜈蚣蛇蝎咬伤、小儿受惊、精神病、难产、“扫风”等疾患,亦偶有治愈者。现代有些学者认为“祝由”属医学心理学范畴,在医学中有一定意义。 畲医认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肾、胆六脏的神来主宰(通常简称“六神”)。“六神”各司其职,指挥人体三十六骨节,七十二筋脉,十二条血路,二十八脉活动。人体靠气血筋脉来维持生命,气血旺盛,筋脉顺畅,生命活动就正常,人的身体就健康;若气血不足,筋脉不畅,人的身体就羸弱;若气血不调或气血衰弱、筋脉滞阻,瘟邪侵蚀,则疾病发生;若气竭血枯,筋痉脉止则生命活动就停止。 畲族崇尚“六神”,认为“六神”受损害就会得“六神病”(也称“六辰病”、“六时病”),一般症状为每天定时畏冷,甚至寒战,但不发烧,逐渐寒战减而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厌怠等症状加剧,如伤到心,则出现发笑不止(狂笑)或无故啼哭不停,甚至发狂等;伤到肺,则咳嗽不止,甚至失声、咳血、喘憋等;伤到肝,则出现全身发黄,肝胁疼痛,甚至膨胀等;伤到肾,则尿频尿急,膀胱胀满而排不出尿或小便不禁,或一直有排尿感,甚至尿血等;伤到脾,出现食欲不振,胃肠胀满,膈呃,甚至呕吐,呕血等;伤到胆,会担惊受怕,眼睛一闭就感到大难临头而大喊大叫等。六神病”需及时采用“六神药”治疗,根据不同时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状,辨证施治。若治不及时或治疗失当,就会危及生命。对痧症的认识。畲医认为痧症有实无虚,发病原因复杂,有风、湿、火三气相搏而生,或受风寒、暑湿、气血。食积、痰饮等痧邪乘机而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湿热气盛,人过度疲劳或贪酒色而易感痧邪故较常见,春冬有因粪秽所触而发,有因饥饱劳瘁而生,有因食热酒热汤而得,有因染疫气而患等。及时治疗一般可愈,但遇危症,治不得法或失治,亦致死亡。 对伤的认识。畲医认为,凡机体某部位受到外界突然的强力打击(跌、打、扭、压等)而致局部筋骨或软组织受到损伤称为“伤”,不仅在局部出现疼痛,还可引起全身变化,若治疗延误或失当,重者可致死亡:若加上受到风湿寒邪的袭击,就会转化为风伤,因而对“伤”特别重视,把机体的碰撞或疼痛都说是“伤”,甚至连风湿性关节炎也认为是“风伤”。畲族还把“伤”与时辰连在一起,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有关领导人员选聘5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黔东南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21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度中国石化春季招聘(33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农商联合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聘2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合同范本】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万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软件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盐城市法院系统招聘真题
- 2025年会计专业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初中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卷附答案
- 钛镁合金合同协议
- 农民种植手册
- 2025年人保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茉莉花》音乐课件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电工技术类《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厂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协议书(2篇)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介绍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