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总复习.doc_第1页
物态变化总复习.doc_第2页
物态变化总复习.doc_第3页
物态变化总复习.doc_第4页
物态变化总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分公司南城校区 dongguan fen gongsi 个 性 化 辅 导 教 案授课时间: 2013年6月 日备课时间: 2013年6月6日年级:初三 科目: 物理 课时:2学生姓名:李青亲课题:物态变化总复习老师姓名:张婉教学目标1、知道固体、液体、气体三态间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2、知道固体有晶体、非晶体之分,晶体有熔点,了解一些晶体的熔点;3、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了解一些液体的沸点。重点难点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读数;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教学内容一、知识体系:1、体温计:水银受热膨胀上升,但冷却不下降。(原因:它有小缩口)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即溶化时或凝固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在晶体溶化和凝固曲线上有水平“台阶”,而非晶体没有。3蒸发与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都要吸热(使液体和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不同点:沸腾:1、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汽化;2、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3、剧烈蒸发:1、发生在液体表面;2、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3、缓慢4、几点补充:(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而气压又会随海拔的增大而降低。(2)日常现象与物态变化:液化:雾、露的形成、夏天吃冰棍看到的“白雾”、烧开水时炉口喷出的“白雾”、冬天哈出的“白雾”汽化:夏天在教室洒水降温、水的沸腾凝华:霜的形成、冬天室内玻璃上的冰花升华:衣柜中章脑丸变小、天寒地冻晾在外面的衣服也能干(3) 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我们周围到处存在,而你看到的“白雾”之类不是气体,而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是液体。 【课前预习】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 。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3、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 温标,标度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人的正常体温为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 和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 ;读数时,视线要 。二、在下列空中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并标明吸热或放热。固态液态气态( )( )( )( )( ) (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2、蒸发与沸腾的不同点: 、 、 ,相同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 。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和 。四、熔化和凝固1、晶体熔化时,需要 ,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需要 ,温度 。2、晶体凝固时,需要 ,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需要 ,温度 。3、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 。五、升华和凝华1、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这是由于钨丝经过了先_后_的过程。2、利用干冰的 ,可以起制冷作用。六、水循环和水资源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云:热空气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这就是我们常看到云。(凝结成小水点的是水云,凝华成小冰晶的是冰云,两都都有的是混合云)雨:雨是云层中小水珠聚集成较大水滴或小冰晶熔化成大水滴,这些大水滴从空中落下就形成雨。冰雹:雨滴在云中由于冷热气流瞬间碰撞,凝结成冰,降落下来,经过凝固而成。雪: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雾: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草等物体后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点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露。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物体上,就是霜。地球上淡水量占 2.8% 。【例题分析】(一)、温度及其测量1、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 2、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3、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2.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说明 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图1.4-2中b比a蒸发快.图1.4-2【例1】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同学做了研究实验.图1.4-3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图1.4-3(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组;(2)从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些同学认为水分散失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 (1)甲、丙(2)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流动.说明:在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如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先干。4.蒸发过程要吸热液体蒸发时,液面上部分液体分子克服其他分子作用离开液面,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这就是通常所说“蒸发制冷”的原因.【例2】 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缺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理发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它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1.4-4,使用时将食品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且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起到了保鲜作用.图1.4-4试问:(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水的目的是:;(2)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的目的是:.答案 (1)利用水蒸发吸热(2)水面空气流动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保鲜效果越好.【例3】 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 ) A.甲不准确B.已不准确 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思路与技巧 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应准确;丙在开口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故丙不准确.答案 C.5.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6.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征(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况如图1.4-6;图1.4-6(2)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例4】 (2004无锡市)如图1.4-7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1);(2).图1.4-7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4-8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时间(min)01234温度()9092949698时间(min)56789温度()100100100100100图1.4-8思路与技巧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多种,如烧杯中水的初温过低、加热中热损失过大、酒精灯火力太小等.要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从上述问题入手.要绘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以表中提供的时间数据为横坐标,以温度数据为纵坐标,先描点,后连线.答案 (1)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2)用温水加热(或给烧杯加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4-9所示.图1.4-97.沸点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boiling point).说明 (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3)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热保持其沸腾.【例5】 在木器厂里,常用水胶粘木料,这种胶需要在100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工人师傅熬这种胶时用图1.4-10所示的双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图1.4-10答案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沸点100不变,故双层锅内胶的温度不会因超过100而被熬焦.8.蒸发和沸腾的区别9.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10.液化的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片,放热降温变成了水,如图1.4-11;(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如图1.4-12.液化石油气、火箭使用的液态氢氧燃料,均采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液化的.图1.4-11 图1.4-12【例6】 图1.4-13是小红与小明在冬天室外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她们的对话是否有错误?若有说明理由.图1.4-13思路与技巧 思考时应区分水蒸气、小水珠与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 她们都错了.小红将烟与小水珠混淆,小明将小水珠与水蒸气混淆.小明呼出的“白气”实质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说明 生活中开水“冒气”,冰棒“冒气”及雾、露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11.液化放热【例7】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中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答案 因为“哈气”时,体内哈出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放热,而吹气时,加快了手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有不同的感觉.探究体验问题情景 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藏族同胞的肉类食物通常以烧烤为主;为什么不像我们平原地区的人以“煮”“炖”为主呢?如图1.4-15所示在海拨2000m的地方,水的沸点为93,在这儿的人们一般用高压锅煮饭.小明想: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吗?猜一猜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做一做 如图1.4-16所示,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瓶内的水;用酒精灯继续加热,水沸腾时,向烧瓶内压气,会看到水又.图1.4-15图 1.4-16议一议 分析以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沸点跟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无关),气压增大,沸点;汽压降低,沸点.探究点拨 探究方案的制定既要合理又要安全,当向烧瓶内压气时,要注意安全.(三)、融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固液共存),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2、巩固提升:(1)、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凝固图像的是( )(2)、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利用了 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 (3)、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分)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则由上表可知:A、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B、此物质的熔点是,C、开始加热4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开始加热12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开始加热20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挂在通风处。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课堂反馈】1、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2、常用温度计不用酒精作为测温液体的原因是 ( ) A、酒精易挥发会使温度计内的液体很快减少 B、酒精热胀冷缩的程度小,会使温度计不灵敏 C、酒精无色透明,不易染色不方便读数 D、酒精沸点太低,不能满足日常的测量要求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4、牙医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膨胀致使镜片脱落5、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6、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7、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C、向地面洒水 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8、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9、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0、“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1、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12.(2004陕西省)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1.4-17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图 1.4-17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13、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甲_ 乙_100010101020201010002020101010甲乙35637814、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两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 和 。上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15、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大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上冒出“白气”,这其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16、写出下列做法应用的物理道理:(1)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2)在高热病人身上擦酒精降温 ;(3)北方冬天夜晚菜窖里放几桶水以防蔬菜冻坏 ;(4)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5)利用干冰制冷 。17、在寒冷的北方,应该使用 (酒精/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这是因为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应使用 (酒精/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水温,这是因为 。1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 将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19、冬天寒冷的早晨往往可以看到窗户玻璃的_(选填“外侧”或“内侧”)出现冰花,这种物态变化叫_。20、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_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课后巩固训练】一、填空题1. 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它是一支测量 的温度计。2. 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3.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儿,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而成的.4、在小组活动时,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0 g 100的水和10 g 100的水蒸气对人体造成的烫伤,哪一种严重些?小红立刻回答:“一样严重,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红的回答正确吗?为什么?5.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的原因是.二、选择题 6. 20的正确读法是( )A. 零下20度 B. 零下摄氏20度 C. 负摄氏20度 D. 零下20摄氏度 7. 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 雨 B. 露 C. 霜 D. 冰 8. 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11. 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A. 试管中的水将沸腾B. 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2. “神州六号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 )A. 熔化、汽化放热 B. 熔化、汽化吸热 C.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13.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反而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B. 人在水中吸收热量 C. 岸上的温度较低 D.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 14. 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 降低温度 B. 压缩体积C. 提高温度 D. 增大体积 1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块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给小镜子消毒 B.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 使病人不感觉到冷D.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16.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 ( ) 17. 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会听到“滋”的响声,并看到冒出大量白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 )A. 汽化 B. 液化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三、解答题(2004郴州)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多少?当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