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灶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备 课 时 间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出 席 教 师何永胜 居永桂中心发言人何永胜备 课 内 容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 材 分 析34本文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亲情依依”。本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为四段,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学 情 分 析本课所写的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平凡的事迹,对学生来说,对这位科学家是陌生的。语文教学重在“悟”字。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本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教 学 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面一面”和“只好”造句。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 学 重 点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教 学 难 点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不同特点。教 学 方 法抓住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一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在思辨中感悟人物品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 学 时 间二教时教 学 过 程个人修改第一教时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组织审题。2、从题目上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你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些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生自读课文。2、读完以后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指名请学生按课文叙述顺序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完以后进行点评。(2)请学生说说读了以后你对刚才的疑问处有了什么答案,请学生概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了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多次相遇,小女孩教因斯坦穿戴和整理房间,两人成为了好朋友。)(3)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描红。 踱 噢 嘛 耸 蓄 裹 鞋 鬼 呵 啥裹 鬼脸 蓬乱 纳闷 冷不丁 衣衫不整蓄 拖鞋 温柔 穿戴 手把手 一塌糊涂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1、请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他们几次见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思考他们每次见面有什么不同?2、读完以后请同学们进行交流,说说他们见了几次面,课文中哪些话分别写出了他们的每次相见?课件出示: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3请同学认真读三句话,想一想,他们三次见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三次相遇方式不同,特别是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待”小姑娘,请学生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4根据以上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并尝试概括大意。第一段(1-3),写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街上偶然撞上了在科学家爱因斯坦。第二段(4-5),写小女孩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教爱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领。第三段(6),写爱因斯坦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整理东西、布置房间。第四段(7-8),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密相处,小女孩的母亲感到好奇。四、读熟课文,巩固练习1、请学生分别演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母亲,朗读文中的人物对话,其他同学读课文的其他部分。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教后反思】84第二教时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课后练习第4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2、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3、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二、一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句子。3、交流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4、说说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师生交流利用课前搜集的爱因斯坦的资料来说明。5、读好小女孩父亲的话。三、二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2、找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3、读句子,理解句意,从文中找写爱因斯坦衣衫不整的句子。4、议议:“衣衫不整”说明什么?爱因斯坦注意的是什么?5、读句子: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6、补充介绍相关小故事,感受爱因斯坦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四、三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人吗?2、找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3、读句子,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爱因斯坦很谦逊)4、分角色朗读小女孩与父亲、爱因斯坦的话。五、四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2、发表看法,不同看法辩论。3、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神情、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特点,感受其人格的伟大。4、小结: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忽略生活小节,是为了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科学研究上。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却很谦逊,关爱孩子,乐于与小孩交往。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所有这些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尊敬。爱因斯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敬仰。六、布置作业,主题延伸1、课外借阅介绍中外伟大科学家方面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伟人。2、收集爱因斯坦的名言,把最受启发的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七、课堂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bo u du b x h z sn jin 包 裹 踱 步 蓄 胡 子 耸 肩 (二)字词积累。裹 蓬乱 纳闷 冷不丁 衣衫不整蓄 温柔 穿戴 手把手 一塌糊涂(三)造句。1、一面一面2、只好(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纳闷:2、一塌糊涂:(五)句子练习。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改为陈述句:2、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出温柔有目光。缩句:3、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改为反问句:【教后反思】85六灶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备 课 时 间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出 席 教 师何永胜 居永桂中心发言人何永胜备 课 内 容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 材 分 析35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学 情 分 析这是一篇颇有挑战性的文章,学生要理解其中的象征意义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放缓坡度,巧妙安排,引导学生真正地能走进文本,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教 学 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 学 重 点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及体现的可贵品质。教 学 难 点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 学 方 法朗读、感悟、背诵。教 学 时 间二教时教 学 过 程个人修改第一教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2、板书课题: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解题。(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三、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通读每个自然段。(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1)抽读词语卡片,辨字形,生字描红。(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3)交流学会的词语。(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四、指导分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1-3),讲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第二段(4-5),具体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第三段(6),讲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五、作业1、抄写生词。2、分段朗读课文。【教后反思】86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认读文后3中的词语。二、细读课文、细读第一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细读第二段()学习第自然段。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默读第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再读课文,话画出具体表现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 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学习第自然段。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学习第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学习第句。a、自由读课文。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c、理解句子。“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相机板书:永久保持拒虫香气)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再读第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自然段的体会。指导朗读。指导背诵。、细读第三段(第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指导概括段意。三、课堂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chu m zhn yn fn yn nin ln 稠 密 瞻 仰 繁 衍 年 龄 (二)词语积累。粗壮 稠密 保持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崇敬 瞻仰 纪念 繁衍后代 枝枯叶落(三)造句。1、无论总是2、只要就(四)“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请从文中摘录相关的语句写在下面。【教后反思】87六灶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备 课 时 间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出 席 教 师何永胜 居永桂中心发言人何永胜备 课 内 容23 黄河的主人教 材 分 析36黄河的主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词汇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激情,是一篇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感悟事理的好材料。学 情 分 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学生对她的气势是非常陌生的。因此要把握文中艄公的特点,是很有难度的。课前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感受黄河非凡的气势。教 学 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3、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教 学 重 点1、感受黄河的险恶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2、体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教 学 难 点1、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教 学 方 法阅读、感悟、想象、表达。教 学 时 间三教时教 学 过 程个人修改第一教时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2、解题质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主人”是什么意思。“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三、组织交流: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写法,说说注意点。生描红。3、生回答思考题。(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 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四、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1、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答案要点: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B、艄公凭着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2、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其意思,然后指名读、齐读。五、指名分节读全文。1、了解课文的朗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体会黄河水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并在有关内容处做上记号,准备交流。六、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教后反思】88第二教时一、复习1、指名读文后3中的词语。2、指名读课文。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生齐读第1节,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指名读)3、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师指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除了文中的词语,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绘眼前的情景?(生说后师出示:生齐读)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腾咆哮、波涛滚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过渡: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日就是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节,读出气势,生齐读。三、认识羊皮筏子。1、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写羊皮筏子的句子读一读。2、交流。读课文的2、3、5节,体会:羊皮筏子的轻小、载人载物多。重点要联系第一节对比着读,感受在黄河上漂行的危险。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练习朗读课文。【教后反思】89第三课时一、指名读第一节,读出气势。二、交流学习第2-7节。分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2-7节,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三、读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1读。(1)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段)(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读,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充分感受到。(3)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练读第6段)“我不禁提心吊胆,破浪前行。”A、找出句子中“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等词的反义词。 (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B、如果艄公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访。(1)假如艄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你对他进行现场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把你的问题写下来。(2)现场采访艄公。挑选几生扮艄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过程中,注意凸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四、走进课文,再识艄公师: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再看这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你敢不敢去坐?下面请同学们充分读课文,说说你敢坐的理由,再劝劝你不敢去坐的好朋友同你一齐上船。1、学生读课文,和好朋友商量商量,教师巡回指导。2、艄公是如何掌舵的?为了反衬艄公,作者又写了乘客,两种乘客乘羊皮筏子又有什么不同感受?(指导朗读,学生感觉自己是哪一种乘客就读哪一种。)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羊皮筏子又轻又小,上面又载满了人和物,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连眼也不敢睁,可见其十分危险,而艄公却沉着、大胆地破浪前行,所以说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艄公说什么?五、总结全文。1、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中心句。(读2遍,加深理解,读出情感。)2、师小结:是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之所以如此镇静、从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艄公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五、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zhng q tnm jj rn png( ) ( ) ( ) ( )二、组词。 ( ) j( ) pio( )恶 系 漂w ( ) x( ) pio( )尝( )( )凭( )( )腾( )( )梢( ) 篙( ) 滔( ) 孩( )艄( ) 稿( ) 涛( ) 骇(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联系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胆战心惊:( ) 惊涛骇浪:( ) 如履平地:( ) 四、按要求写成语。1、描写黄河的: 、 、 。2、形容非常害怕的: 、 、 。3、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 、 、 。 五、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1、羊皮筏子太小了,仿佛( )有一个浪头,它( )会整个儿被吞没。2、在汹涌的激流里,乘客们( )不害怕,( )谈笑风生。3、( )没有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艄公( )不可能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4、( )那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系着皮筏子上的人们的安全和生命。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敬佩( ) 歌颂(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镇静( ) 勇敢( )、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4、读了课文,我的收获真大。我想对黄河说: 我更想对黄河的主人说: 我还想对自己说: 【教后反思】90六灶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备 课 时 间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出 席 教 师何永胜 居永桂中心发言人何永胜备 课 内 容习作 7教 材 分 析37本次习作的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例文的简单介绍。说明这篇习作讲述的是小作者参加一次体验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第二部分是例文“护蛋”,是柳倩影小朋友的一篇习作。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并与大家交流。学 情 分 析学生的习作往往缺少真实的感受,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储备自己的感受。这次习作,要充分让学生去感受生活,注意积累。教 学 目 标1、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2、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教 学 重 点把体验活动的过程写具体。教 学 难 点把体验活动中的感受写深刻。教 学 方 法欣赏、体验、指导、写作。教 学 时 间二教时教 学 过 程个人修改第一教时一、明确体验要求1、本堂语文课我们要来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有兴趣参加吗?瞧这架势,一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大家呢!2、公布体验项目: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3、立体验规矩,出示:(1)体验过程中,记住你始终是一个盲人!(2)体验过程中,必须听从指令,拒绝交流!(3)体验过程中,可以思考,把每一个感受在脑子里备份!请思考30秒,能做到的,严阵以待!二、展开体验活动1、在半分钟后你们将成为一名无助的盲人,请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吧,记住这个教室每个方位的布置,可能你在“失去光明”后,会非常需要这份记忆!(静静观察30秒)2、蒙上眼睛,预祝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体验任务!3、体验一:预设的困难师:现在你就是一位无助的盲人,将要走上讲台,倒一杯水,然后端着水回到自己的座位,这一路,你会走得如何艰难?你想过了吗?好好地思考一下吧。(思考3分钟)4、体验二:任务的艰辛(1)师:马上要开始接受任务了,先请第一横排的“盲人”同学站起身来,后面的“盲人”同学凭借自己的直觉,也可以伸出手来摸索,如果你确定前一位同学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座位,那么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静静地用脑子和耳朵去认识这个社会吧!活动开始!(2)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辅助引导:A、如果你是一位“盲人妈妈”,你的孩子饥渴难忍,你要立刻为他倒上一杯水;B、你没想想这是一杯怎样的水吗?万一C、听,这个声音,你应该猜想得到,你的“盲人同学”遇到了什么状况;D、还没轮上你,你有没有一种焦躁感?是不是非常渴望有人提醒一下,该你上场了;5、体验三:盲人的生活(1)师:现在每个同学都完成了体验任务,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老师还想强调的是,你们的体验只是盲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盲人还会遇到怎样的艰辛呢?(静静思考1分钟)(2)摘去蒙眼的布,回到光明中来,观察教室后,请表达一下你的感受。三、回忆体验过程1、对教室进行简单地清理,边清理边回忆刚才的体验过程。2、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做任务前 做任务时 做任务后3、选择体验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交流。四、书写体验之旅1、师:刚才同学们在体验过程中思考的肯定要比交流的多得多,提起笔,开始习作,注意:着重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2、学生习作五、分享体验甘苦1、“护蛋”引路(1)阅读例文“护蛋”,小作者写了些什么?(逐段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自己的做法;自己的担忧;同学的“碎蛋”经历)(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3)小结:只有写出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你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阅读自己的文章,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3、自改,把遗漏的感受添加进文。4、同桌互改:(1)语句是否通顺;(2)标点运用是否得当;(3)错别字;(4)分段是否合理。5、作文誊写。六、拓展体验思路1、生活中我们可以参与体验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当一回聋哑人、残疾人;当一回小老师;当一回家长说说你最想体验的活动。2、体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像老师帮大家准备的体验盲人活动一样,给你的体验活动列个体验提纲或者定个体验方案吧。小组合作讨论。3、利用课后时间,自主体验,需要的话,老师可以给于一定的帮助。希望你们能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记录下来。【教后反思】91第二课时(评讲课)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1、总体情况。2、取得的成绩。3、普遍存在的问题。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2、讨论:有哪些优点?。 3、交流。三、修改习作片断。 、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进行评议。 、修改习作草稿。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教师巡视指导【教后反思】92范文欣赏:1、体验黑暗阅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觉得海伦真是个伟大的人,她用坚强的毅力创造了人间奇迹。为了更好地走进海伦的世界,我决心利用星期天让自己在黑暗中度过。星期天清晨,清脆的闹铃声把我叫醒了,我一边戴上早就准备好的眼罩,一边兴奋地对妈妈说:“今天,我要当坚强的海伦凯勒了!”妈妈鼓励我说:“孩子,你可要坚持到底哦。”我在黑暗中摸索到了衣裤,凭着经验顺利地穿好了。糟了,我的袜子不见了,只好趴在床上慢慢地摸,可是找遍了床都没有,这下我没折了,只好请求支援:“妈,快来,我的袜子没有了。”妈妈从厨房里赶来,她刚进卧室就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我说儿子,你怎么把裤子的袋子穿在了外面,真是太搞笑了!”我连忙脱下裤子重穿。妈妈从床底下找到了我的袜子,原来是刚才我在摸索的过程中把袜子蹭到床下去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穿戴完毕。要去卫生间刷牙洗脸了,我顺着墙的边缘摸索着来到了卫生间,好不容易碰到了刷牙杯,突然“哐铛”一声,牙膏、牙刷、牙杯全部摔到了地上,没办法,只好在地上一一地摸出来,弄得我满手粘乎乎的。我吸取了教训,放慢了速度,拿出牙刷,拧开牙膏盖,用手丈量了一下,轻轻地把牙膏挤到牙刷上,至于是多是少,我就不知道了,直到伸进嘴里才知道:我的牙膏只挤到了一点点,算了,凑合着用吧。洗好脸,我终于坐到了餐桌前,妈妈把稀饭递到了我的手中,把菜一个个摆放在我的前面,我看不到什么,只好伸出筷子随便夹点东西,可倒霉的是,第一筷就夹到了我不喜欢的生姜,辣得我一直咳嗽,妈妈连忙把那盆菜端走了。黑暗中的我上午该干什么呢?看不见,不能做作业,只能呆呆地坐在沙发上,无聊得很,只好打开电视机,可是不能看到图像,看电视变成了听电视。听着听着,突然,“嘀铃铃”有电话,我本能地站起来,向电话机走去,“砰”我的脚撞到了凳子上,疼得我哇哇大叫妈妈见状,再也忍不下去了,连忙摘下了我的眼罩我的眼前顿时一片光明,啊!我终于体会到光明对于一个人的巨大作用了!重回光明的那一瞬间,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珍惜拥有光明的美好时光,好好生活,做一个比海伦凯勒还伟大的人。2.今天我买菜“今天下午去买菜。”老师的第一句话,使我感到非常紧张。去买菜?我什么时候买过菜?我觉得那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和我无关。但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自立能力,把买菜也列入了教学内容,我今天就必须硬着头皮去买菜了。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带上钱,拎着口袋,因为听大人们说小贩经常扣秤呢,所以还特意带上了弹簧秤。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来到菜市场。啊!商品可真是琳琅满目,鲜嫩的水果,绿油油的蔬菜,诱人的鱼肉,使人眼花缭乱。“脆又嫩的芹菜便宜卖了。”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中年阿姨正吆喝着,车上摆着一大堆芹菜。我们走过去还没开口,阿姨先说:“小朋友,买点芹菜吧?”“多少钱一斤?”“三毛一斤。”阿姨和气地回答。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市价是多少,所以也没讲价,觉得这位阿姨挺和善,不像是骗人的奸商,便每人买了2斤,阿姨还热情地帮我们装在袋子里。我们又用带来的便携式弹簧秤称一下,啊!分量还真足,我们都觉得这位卖菜的阿姨真不错,便满意地离开了这里,继续选择别的菜。但刚走了几点,又看见了更鲜更嫩的芹菜,我们看着手中有些发黄的芹菜,很后悔,觉得不该那样急,该多看看再买。我们又来到卖花菜的摊位上。一位同学问那位蓬头垢面、穿一身脏衣服的卖菜的男青年。“多少钱一斤?”“一块钱两斤。”“这么贵,咱们走吧。”“四毛钱一斤怎么样?”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花菜应该卖多少钱,只觉得这位卖菜的不像好人才想走的,但一听他又把价钱降下来了,我们就决定买他的菜。我挑了一个大的,让他称了称。“九毛。”我付了钱,拿起一称。那人连忙说“没错,不到二斤。”我一称,果然不到两斤,便也挺高兴地拎着走了。半路上,我才恍然大悟,四毛钱一斤,不到二斤怎么可能是九毛钱呢,这不明明是按五毛算的吗,也许这就是小贩蒙人的本事吧。回家的路上,我回忆着在自由市场上不寻常的经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唉!买菜真不容易呀!我们这些不懂世事的娃娃,还真需要到社会现实中好好锻炼锻炼呢!3.尝试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回家尝试削一个苹果。我心里想:削苹果?这还不简单,谁不会呀!平时,我看着爸爸妈妈削,动作那么轻松自如,不一会儿就削好一个大苹果。刀子在他们手里就像一只温驯的小羊羔,很听话。削好的苹果多平滑呀,皮一拎好长,多有意思。一回到家,我就拿出苹果和刀子动手削了起来。刚把水果刀放在苹果上,刀就一滑,差点儿把我的手当成苹果给削了。哦,原来是方法不对。于是,我学着妈妈平时捏住苹果两端凹进去的地方,用右手握住刀柄,拇指轻轻地按在刀面上又开始削了起来。这回刀有点听话了,我双眼盯着苹果,右手用力向下一按,呀!苹果肉都给我挖掉了一大块。“你弄疼我啦!”苹果仿佛也提出抗议。我心里嘀咕着:“有什么办法呢?你就忍着点儿吧!”这一次,我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手将刀握得很紧,用力却很轻,这回刀子又跟我淘气起来,只把苹果表面那一层白色的粉刮了下来,皮安然无恙地裹在它身上。这下可把我给急坏了,我索性把按刀面的右手拇指挪到了苹果上,按住苹果,然后把刀放在苹果上,轻轻向下按了一点,把刀刃垫在苹果皮下面,再一点点地转动苹果,苹果转,刀也跟着转。我终于削出一块两寸来长的苹果皮来了,这可真不容易啊,我照着这个方法做,嘿,还不错,起码能削起来了。我继续着这项“辛苦”的劳动,也不知费了多长时间,才把这个苹果削好。我欣赏着它的“美姿”苹果上面坑坑洼洼的,好像一个身负重伤的人。这时我才深深地感到削苹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4.我做讲解员去年期末,学校组织同学们在暑假里去自然博物馆做小讲解员,我深知自己内向,爱脸红,更不敢在那么多人前说话,没有报名。可谁想返校时老师说缺个人,让我顶。哦,可把我害苦了。讲解那天,我站在陈列着各种标本的橱窗前,额头上汗水淋漓,手却是冰凉的,攥着根细长的竹竿。面前好像站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其实也就四五个。我开了口,却吓了一跳,只听到一个陌生而又确实属于我的声音说道:“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边说,边举起竹竿生硬地指点着万事开头难,虽然是第一次讲解,可讲了一会儿,也就没那么害怕了,也自然多了。我边微笑边熟练地用竹竿指着橱窗中的标本:“这种鱼叫鳇鱼,它体形很大,肉味鲜美。据说以前的老百姓经常把这种鱼上贡给皇帝,所以得名为蝗鱼。”讲到这里,几个人都微微地点点头,看样子,他们把“蝗鱼”记住了。这就样以我为中心,我们走过了整个屋子,我对我的第一批“听众”献上我的告别语:“鱼纲就介绍到这里,请各位继续参观两栖纲,欢迎下次再来。”在这次活动中,我还被评为优秀讲解员呢!5.当小老师不知是因为羡慕爸爸是大学教师的缘故,还是由于受自己老师的熏陶,我从小就渴望长大当一名老师。没想到这个心愿在我刚步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有了一次尝试。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燕老师向大家宣布:“下周的思想品德课由王伊晋同学上。”我一听心里真是又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我马上就可以当老师了,站在讲台上该有多威风呀!紧张的是我年纪这么小能行吗?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准备这堂课。回家后,我学着爸爸的样子认真地备课。首先把课文仔细地读了几遍,遇到不懂的字词就查字典做出标注。接着我按照课后问题去思考课文的含义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再提炼出几个问题准备让同学回答。这些工作做完后,我就开始模拟讲课。我让爸爸妈妈当“学生”听我讲课,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又独自对着镜子练习讲课时的表情和手势,竭力模仿老师的神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我讲课的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许多同学都问我准备得怎么样,大家的关心使我既受到了鼓励,又增加了压力。上课铃响了,我开始紧张起来。伴随着同学们一双双期望的目光,我走上讲台,先来了几句开场白便引入正题:我讲的课题是美好生活哪里来。我先让大家“开火车”似的读课文,要求每个人仔细琢磨课文内容。紧接着就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回答问题。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不仅学懂了课文,还能联系现实生活,一致认为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在讲台上越讲越轻松,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我的课也讲完了。老师和同学都夸我讲得不错,我听后高兴极了。想不到我第一次当老师就如此成功。我自己觉得还要在控制纪律方面把好关,要有老师的威严,更要扩大知识面。听爸爸说:“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可见要讲好课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第一次当老师使我尝到了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那种神圣滋味,它锻炼了我的胆量和能力,同时我也体会到当好老师的艰辛,真是获益不浅。6、体验盲人太棒了,今天老师在作文课上举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盲人”活动!老师宣布了任务,是让我们走下座位,倒一杯水再端回座位,而且要蒙上眼。眼睛蒙上后,我感觉周围一片漆黑,在我前面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杯子,旁边有一只热水瓶,等待着我去倒一杯水。万一热水瓶里是热水,我一不小心就会烫到手;如果我把水不小心泼到桌子上,也许老师会责怪我我越想越害怕,怀里像揣了一只兔子“怦怦”直跳。忽然老师一声令下,“盲人”们立即开始了行动(包括我)。我连忙走下座位,半蹲着身子摸着桌子走。忽然,我摸到了一个不粗不细的“柄”。我高兴极了,我的运气真好,一下子就摸到热水瓶了!我正要拎起“热水瓶”,却发觉它重得连我也拎不动。我感觉有点不对劲,往右一摸,又摸到了一个柄。原来刚才的“柄”是桌子的竖铁杠!我拎起热水瓶,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桌子上,再去摸杯子。杯子摸到了,我忙拔掉热水瓶的盖子,往杯子里倒水。只听“咕噜咕噜”两声,我感觉水倒满了,便去拿倒满了水的杯子。一摸,一点也不热!原来老师只不过在热水瓶里灌的是冷水,用热水瓶的外形来吓唬我们的!忽然,我听见“嘭”地一声,接着又是“哗”地一声。我想,这一定是其他的“盲人”太急才不小心碰到桌子,把水弄翻的。我捂住杯口,捧起水杯,手里像拿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一样,走一步就摸一下桌子。走到座位后,我终于如释重负。我忙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游戏结束后,老师终于让我们“复明”了。环顾教室,仍那么宽敞明亮。当老师强调我们刚才倒水只不过是盲人生活的一小部分时,我不禁感慨万千:盲人生活真的很艰辛,他们不仅倒水困难,过马路、切菜等等都很困难!所以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比如过马路要扶一下他(她)、他(她)孤独陪他(她)谈心事。即使不帮助他们,也不能嘲笑他们!帮助盲人,快乐自己!六灶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备 课 时 间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出 席 教 师何永胜 居永桂中心发言人何永胜备 课 内 容练习 7教 材 分 析38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项目,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学 情 分 析熟记词语与贤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关于象棋学生应该比较有兴趣,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口语交际是重点,但如何学生在深入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重点,也是难点。教 学 目 标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歌诀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则,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2、熟记八个词语和古今贤文 合作篇(下)。3、写好钢笔字,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钩要包住上钩。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5、学写毛笔字。教 学 重 点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教 学 难 点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教 学 方 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 学 时 间三教时教 学 过 程个人修改第一教时一、导入1、(出示照片)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的人在干什么呢?2、象棋是象征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3、你看过别人下象棋吗?你会下象棋吗?二、第二部分1、要下好象棋必须先遵循它的规则,这儿有一首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下棋的规则。(出示歌诀)指名读,要求读正确、读响亮。相机出示生字读音。车(j)将(jing)转(zhun)指名再读(齐读)。2、过渡:我们把歌诀读正确了,那么这七条下棋规则你是否读明白了呢?老师请七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注意评价)(手指点“山”)(手指点小“卒”,“过河卒子赛过车”卒一旦过河,威力就更大了)“九宫”点一下,解释一下:九宫指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将”所在的类似米字格上的九个点。3、过渡:看来读好这则歌诀的作用可真大呀,那么让我们来打着节奏,好好地再来读一读。三、第一部分1、下象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同学们是否知道,其实下象棋还能增长很多知识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室内门合同范本
-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 植物类群常考题目及答案
- 执法岗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七月份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房地产市场政策动向分析
- 2025年治安学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CN120293712A 一种隧道管外压试验工装和试验方法 (四川润博至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年生物医生把脉题库及答案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数学试题
- 医疗机构睡眠门诊建设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3
- 2025年南阳唐河县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山市好小区好房子建设指引(试行)
- 2025年六年级数学培优辅潜工作计划及措施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之名著阅读《红楼梦》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考核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八年级生物秋季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 宠物行业宠物服务连锁经营与管理方案
- 辽宁省抚顺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养老院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