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正常成年人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研究.doc_第1页
耳科正常成年人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研究.doc_第2页
耳科正常成年人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研究.doc_第3页
耳科正常成年人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科正常成年人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研究(杭州惠耳听力,下城区环城东路150号)一、目的:研究耳科正常成年人中:短纯音及同侧切迹噪声掩蔽短纯音诱发的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之间的关系;短纯音及同侧切迹噪声掩蔽短纯音诱发的ABR各波的特点;短纯音和用不同强度的切迹噪声掩蔽短纯音所诱发的ABR的差异。二、方法1测试对象。受试者为耳科正常成年人。测试切迹噪声掩蔽短纯音正常听力零级时,受试者为32例32耳,男女=1616,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1岁(根据GBT 734131998)。测试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时,受试者为20例40耳,男女=1010,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8岁。2仪器设备。使用美国IHS公司Intelligent Hearing Systems的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诱发电位,声学换能器为ER-3A插入式耳机。使用Madsen OB522纯音听力计行纯音测听。3声信号设置。使用时程为5个周期的Exact Blackman门控短纯音作为刺激信号,短纯音上升下降时间为25个周期,无平台,极性正负交替,测试潜伏期时刺激速率为193次s,测试反应阈时刺激速率为393次s。使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发出的切迹噪声进行同侧掩蔽。使用两种强度的切迹噪声:(a)滤过前的白噪声强度(dB SPL)短纯音信号强度(dBpeSPL)25dB(定义为“A强度”)(b)滤过前的白噪声强度(dB SPL)短纯音信号强度(dBpeSPL)15dB(定义为“B强度”)。4测试步骤首先根据GBT 16403-1996标准行纯音测听检查,筛选耳科正常成年人。然后用A、B两种强度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作为刺激信号,测量耳科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行为听阈,由此确定A、B两种强度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的正常听力零级(所用短纯音正常听力零级的确定,已由另一位研究人员商莹莹完成),根据GBT 73413-1998标准,给声速率为20次/s。之后记录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1)各频率70dB nHL、50 dB nHL、40 dB nHL短纯音ABR(tb-ABR)及其反应阈;(2)各频率70dB nHL、50 dB nHL、40 dB nHL同侧切迹噪声(A强度)掩蔽短纯音ABR(ABR to tone burst masked by notched noise of intensity A,以下简称amtb-ABR)及其反应阈;(3)各频率70dB nHL、50 dB nHL、40 dB nHL同侧切迹噪声(B强度)掩蔽短纯音ABR(ABR to tone burst masked by notched noise of intensity B,以下简称bmtb-ABR)的反应阈。以上测试的顺序及测试频率均为随机决定。13 数据处理。统计软件为SPSS130。三、结果21 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正常听力零级(表1)。表1 本组受试者tb、amtb、bmtb三种信号的平均行为听阈(dBpeSPL)(x s)声信号种类测试人数(n)测试耳数(n)频率(kHz)0.5124tb*252528.84.624.83.728.06.830.65.7amtb323230.13.025.83.628.25.428.85.0bmtb323229.14.225.63.327.86.028.64.7其中“*”为来自另一位研究人员商莹莹的数据(1)。22 各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反应阈(表2)。表2 20例耳科正常成年人40耳各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反应阈(dBnHL)( x s)频率(kHz)tb-ABRamtb-ABRbmtb-ABR0.521.64.620.54.921.34.2114.33.115.02.814.53.5213.54.012.83.912.53.448.04.29.14.48.84.04由表2可见,相同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 的反应阈平均值比较接近,且三种方法所得反应阈平均值均随频率升高而降低。经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频率)比较三种方法所得反应阈,结果显示三种方法所得反应阈没有差异,F=0.030,P=0.971;但各频率的反应阈有显著差异,F=206.172,P=0.000。23 各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反应阈(dBnHL)与纯音听阈的比较(dBHL)(表3)。表3 各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反应阈(dBnHL)与纯音听阈(dBHL)之差(dB)(xs)频率(kHz)tb-ABRamtb-ABRbmtb-ABR0.512.86.011.66.012.45.516.64.97.14.47.43.727.54.77.04.26.54.146.83.87.14.86.54.7由表3可见,各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均在20dB以内,三种测试方法在相同频率的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的平均值比较接近。且除0.5Hz外,其他频率的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亦比较接近。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种方法所得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没有差异,F=0.138,P=0.871;但各频率的反应阈有显著差异,F=37.842,P=0.000。多重比较发现,0.5kHz与1、2、4 kHz的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有明显差异,而1、2、4 kHz之间没有差异(表4)。进一步行配对t检验证实,无论使用哪种测试方法,0.5kHz与1、2、4 kHz的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均有明显差异(表5)。表4 各频率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两两多重比较。频率(kHz)0.51240.5P0.000*P0.000*P0.000*1P0.000*P0.840P0.7882P0.000*P0.840P0.6384P0.000*P0.788P0.638标“*”者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0.05)。表5 0.5kHz与1、2、4 kHz的反应阈与相应频率纯音听阈之差两两配对t检验。测试项目对子0.5 kHz与 1 kHz0.5 kHz与 2 kHz0.5 kHz与 4 kHztb-ABRP0.000*P0.000*P0.000*amtb-ABRP0.000* P0.000*P0.000*bmtb-ABRP0.000*P0.000*P0.000*标“*”者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0.05)四、结论1、在耳科正常成年人中,相同频率tb-ABR、amtb-ABR、bmtb-ABR 的反应阈没有明显差异,且三种方法所得反应阈均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