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和发病人群.doc_第1页
肿瘤和发病人群.doc_第2页
肿瘤和发病人群.doc_第3页
肿瘤和发病人群.doc_第4页
肿瘤和发病人群.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和发病人群恶性肿瘤的危害性严重性上升趋势癌症发病和死亡全世界中国广东年死亡700万130万7万年发病1000万160万9万现有病例1400万200万13万我国癌症死亡 年份死亡数 1994130万 2000140万 2025270万今天活着的12亿人口中预计2亿死于癌症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性极大、令人可怕的疾病,其中恶性肿瘤俗称“癌症”)是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造成人类高死亡率的疾病。全世界每8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患过癌症。美国今年约有122万新的癌症病人,另有130万皮肤癌未计算在内,在美国每4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死于癌症的。美国每年约55万人死于癌症,亦即每天有1500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新病例达160万,死于癌症130万,每5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癌症死亡,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肿 瘤 的 定 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各种有害的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表达紊乱,调节失控,产生过度增生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或赘生物,临床上常以肿块形式出现。这种新生物并非机体所需要,不按正常规律生长或不可遏止的生长,已丧失正常组织细胞功能,并可破坏原来器官组织结构,进而危及生命。恶性肿瘤的三个共同特征自主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灶形成癌细胞的特性可传递给它的子细胞肿瘤病因学疾病发生的原始动因尚未明了病因+条件启动+促进基因调节学说中国常见癌瘤分布乳腺癌散发分布鼻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食管癌河南、河北、山西胃癌西北及沿海各省(甘肃、青海、宁夏、江苏、浙江等)肝癌东南沿海(上海、广西、福建、江苏、广东)肺癌京、沪、津、辽宁、吉林、河北等宫颈癌山西、内蒙、陕西、湖北、江西等大肠癌浙江和长江下游流行病学人群分布职业:扫烟囱工人阴囊癌(Pott,1775年 苯胺染料工人年龄膀胱癌(Rehn,1895年)性别:男女,但乳腺癌、胆囊癌、甲癌却相反种族:鼻咽癌 广东人 皮肤癌 白种人 口腔癌 印度人 胃癌 日本人我国癌症死亡谱(二)(1990-1992)城市农村顺序部位顺序部位1肺癌1胃癌2肝癌2肝癌3胃癌3食管癌4食管癌4肺癌5结直肠肛管癌5结直肠肛管癌6白血病6白血病7女性乳癌7宫颈癌8鼻咽癌8鼻咽癌9宫颈癌9女性乳癌10膀胱癌10膀胱癌肿瘤的分类及命名1.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慢快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 织关系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度大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受限血液供应血液供应充分、肿瘤完整、体积有时很大血液供应不足、常在中间区形成坏死,发生溃烂转移无有全身影响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体积巨大或发生在重要器官,亦可威胁生命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极度衰弱、贫血(恶病质)治疗后不容易复发容易复发肿瘤的分类及命名2.按组织来源分类: 按不同组织来源分为 间胚叶肿瘤,如:纤维瘤、纤维肉瘤 上皮组织肿瘤,如:腺瘤、腺癌 神经组织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肉瘤 其它杂类肿瘤,如:畸胎瘤、恶性畸胎瘤(畸胎癌)肿瘤的分类及命名3.命名良性肿瘤:组织来源十瘤 如:甲状腺瘤恶性肿瘤: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癌, 组织来源 + 癌 如:鳞状上皮发生叫鳞状上皮癌 腺上皮发生叫腺癌 胎盘组织的绒毛滋养叶细胞发生的叫绒毛膜上皮癌 间胚叶发生的恶性肿瘤 肉瘤, 组织来源+肉瘤 如:纤维组织发生叫纤维肉瘤 骨 骨肉瘤 淋巴组织 淋巴肉瘤 其它: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 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肿瘤的生长及扩散方式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扩散方式: 直接蔓延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转移临床表现局部表现 肿瘤的形态、颜色、大小、硬度、边缘、分泌物、疼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 阻塞症状 压迫症状 破坏器官结构与功能临床表现发热、消瘦、贫血、乏力疼痛全身异常表现或综合征. 低血糖综合征 骨关节肥大. 皮疹和瘙痒症. 红细胞增多症. 皮肌炎肿瘤的预防增强体质消除致癌因素治疗癌前疾患防癌普查肿瘤的治疗原则:争取三早首次正确治疗立足根治,力争保存功能综合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减状手术2.化学治疗根据细胞增殖周期选用药物单药和联合用药增敏(调节剂) 合理用药放射治疗 放射源:60钴、深部X线、直线加速器等 放射方式:外照射、内照射、组织内插植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体表常见肿瘤诊治要点皮样囊肿 皮脂腺囊肿 表皮样囊肿腱鞘囊肿 脂肪瘤 纤维瘤血管瘤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黑痣和黑色素瘤 皮肤癌 纤维肉瘤 脂肪肉瘤 滑膜肉瘤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在两千年以前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甲骨文就有瘤字的记载,散见于文献中的舌菌、失荣、噎膈、返胃、乳岩、肺积、翻花疮等名称都是对现代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描述。黄帝内经对前人的记载进行了总结,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就肿瘤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它的发生、发展、转移等都是人体正气(抗癌能力)不足所致;在治疗上既注意消除外在致病因素,又注意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建国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更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身,综合各种手段,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系统工程。 纵观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主要有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凝湿阻等。我们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现代医学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研制出了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治则的抗癌良药.1扶正培本 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中“积聚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张景岳云“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皆有积聚之病”。这些记载都说明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病的又一主要病机。在古今医统对食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