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二0一0年工作总结材料汇编.doc_第1页
安福县二0一0年工作总结材料汇编.doc_第2页
安福县二0一0年工作总结材料汇编.doc_第3页
安福县二0一0年工作总结材料汇编.doc_第4页
安福县二0一0年工作总结材料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福县二0一0年土肥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安福县土肥站今年我站在县农业局和县农技推广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工作责任目标,全站人员团结协作,努力工作,认真搞好我县土壤肥料、农田节水等技术推广及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肥推广项目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一、认真做好全县土肥水技术推广工作,稳定粮食生产今年我县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公开了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统一了面积核实和报审的操作程序,规范了补贴资金发放渠道与管理办法,严肃了相关纪律,并且严格按照实施办法要求,公开、全面、准确、及时落实到位。在今年化肥等价格波动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国家提高了粮食补贴标准和粮食保护价,以及发放灾害补贴物质等措施。我县积极开展了农作物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稳定了全县粮食生产。一年来我站认真做好全县土壤肥料、农田节水、绿肥种植等技术推广工作,积极推广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面积118.5万亩。今年全县化肥使用情况比去年下降0.29%左右,全县全年化肥施用总量为总氮肥9113.5吨,总磷肥4586.3吨,总钾肥4322.6吨,总复混合肥18011吨。全年我县水稻播种面积79.6万亩,总产6.87亿斤。二、认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我县今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的同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为目标,探索机制,建立模式,树立典型,引导和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深入持续开展。2010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8.5万亩,其中早稻35.7万亩,中稻5.6万亩,晚稻38.3亩,油菜26.3,其他作物12.6万亩。我县2010年共采集标准农化土样1200个,共调查农户、填写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为1200户,分油菜、早稻、中稻、晚稻调查,计0.6万余份,建立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54个,其中国家级的5个。土样化验主要检测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等指标,2010年化验农化土样1200个,总共检测项次为7200项次,其中大量元素为3600项次,中微量元素为1200项次,其他项目为2400项次。全县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为16.5万份,举办技术培训班180期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8万余份左右,进行电视施肥预告节目播放45次,开展了抗灾减灾及二晚增施肥促增产工作,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今年实施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6个,简比试验36个,召开水稻“3414”等现场会二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实施。建立千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展示示范区48个,重点抓好了瓜畲乡、寮塘乡、洋门乡的3个万亩示范片,全县示范面积15万亩,在严田镇建立了一个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直观指导农户施肥。建立配方肥点60个,2010年施用配方肥为13072.5吨(折纯),面积达83万亩。根据2010年寮塘乡、瓜畲乡、洋门乡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调查,应用玉露牌配方肥比常规施肥区每亩增效60.2元,比普通配方施肥区每亩增效15元左右。2010年我县项目区水稻施肥总纯量为17512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23.6吨。我县已建立了水稻、油菜等施肥指标体系,录入汇总数据3.5万余份,制定了水稻、油菜等作物施肥方案和技术指导意见、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分区肥料配方,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耕地地力评价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0年早稻、中稻、晚稻、油菜、其他作物配方施肥区产量分别为455.1公斤、504公斤、465.3公斤、115公斤、460公斤比常规施肥区亩增产分别为17.5公斤、29.7公斤、30.9公斤、13公斤、25公斤,平均增幅分别为4%、6.65%、7.11%、12.75%、5.75%,亩增收分别为35元、59.4元、61.8元、65元、50元,亩节省肥料分别为-0.08公斤、-1.8公斤、-0.3公斤、-0.5公斤、-0.3公斤,亩节本分别为-0.88元、-4.8元、-0.6元、-4.18元、-2.3元,亩增收节支分别为34.12元、54.6元、61.2元、60.8元、47.7元,全县早稻、中稻、晚稻、油菜、其他作物增产分别为0.62475万吨、0.16632万吨、1.18347万吨、0.3419万吨、0.315万吨,增收节支分别为1218.084万元、305.76万元、2343.96万元、1599.04万元、601.02万元。2010年全年亩增产20.21公斤,平均增幅为7.26%,亩增收53.07元,亩节省肥料-0.35公斤,亩节本-1.86元,亩增收节支51.21元,全县农作物共计增产23948.85吨,增收节支6067.864万元。三、认真做好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绿肥推广项目工作2009年我县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在13个粮食主产乡镇开展了绿肥种植补贴项目工作,在恢复绿肥生产、防止季节性抛荒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绿肥示范区验产红花草鲜草最高亩产达2112公斤,全县平均亩产为1665公斤。使下茬作物化肥使用量减少16%,每亩节本增效最高78元,平均为56元,全县新增经济效益达420万元。我县2009年度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绿肥推广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为巩固试点成果,促进绿肥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工作部署,今年我县继续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示范推广绿肥种植。今年全县冬种红花草等绿肥面积辐射达10万亩,按照绿肥推广项目工作要求,我县在枫田、瓜畲建立了2个万亩绿肥高产种植核心示范区,并建立红花草良种繁育基地0.2万亩,在枫田镇水西村、洋田村、瓜畲乡瓜畲村、横龙镇横龙村开展了五个绿肥田间肥效和效益验证试验。全县共举办绿肥技术推广培训班32期次,培训项目区农民21000人次以上,每户发放冬种绿肥种植技术手册1本,印发技术资料5.8万余份。四、抓好稻草还田等技术推广工作,培肥土壤地力,确保肥料市场正常运转稻草还田是一条增加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二晚产量的有效途径。我站认真抓好全县稻草还田技术推广工作,今年全县稻草还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30.2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稻谷22.6公斤,全县共计增产稻谷6825.2吨。开展耕地占补平衡1482.5亩。并配合农业执法大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肥料市场执法检查两次,查处假劣肥料2.5吨,保障了肥料市场的正常运转。五、认真做好土肥水调研工作,强化土肥水基础工作今年我站认真开展了安福县有机肥资源现状及施用情况调查工作、安福县农田节水调研报告工作等,撰写土肥宣传材料30多篇。六、认真抓好农作物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工作1.水稻薄露灌溉技术:该技术要求水稻灌溉水层尽量薄,除水稻返青期遇低温或高温灌深水外,每次灌水深2厘米左右,土壤水分饱和即可,每次灌水(包括下雨)后,都要自然落水露田,淹灌连续超过5天,就应排水落干,即薄灌水,常露田,干干湿湿壮籽。2010年我县推广薄露灌溉技术68万亩,每亩节水55方,增产26.3公斤,合计节水3740万方,增产17884吨,节本增收3576.8万元。2.水稻种子包衣技术:通过水稻种子包衣剂旱育保姆进行拌种,利用其保水、保肥的特点进行秧盘旱育秧,不但提高了水稻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而且也节约了大量的农田用水,我县2010年推广旱育保姆拌种育秧秧田面积9.5万亩,每亩节水150方,增产450公斤,合计节水1425万方,增产42750吨,节本增收8550万元。3.油菜板田免耕栽培保水技术:我县是一个油菜种植大县,油菜板田育苗移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推广,至今已普遍被群众所接受,油菜板田育苗移栽可以保持土壤毛细管不被破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提高秧苗成活率,2010年我县油菜板田育苗移栽推广面积8万亩,油菜板田直播18万亩,每亩节水20方,增产32公斤,合计节水520万方,增产8320吨,节本增收4160万元。 4.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保水技术:主要应用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通过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能力,2010年我县地膜覆盖面积3.2万亩,秸秆覆盖面积3.3万亩,每亩节水30方,增产50公斤,合计节水195万方,增产3250吨,节本增收1625万元。七、依托粮油高产创建服务活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我县积极开展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及科技示范户“1+1” 挂牌服务活动。我站在瓜畲乡、寮塘乡、洋门乡、严田镇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直接为30户高产创建科技示范户开展了技术指导工作,全年技术指导次数达12次左右,及时解决了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县直接为30户百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户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各乡镇采取“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形式,直接为全乡305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户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并将土壤取样测试情况和配方施肥建议卡送到他们手中。全年为7.23万农户提供了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2010年全县农民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8.5万亩(附:安福县2010年度土壤肥料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八、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今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安福县土肥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为种粮大户、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江西金色时代农资有限公司开展了土样采集、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提供农业信息、召开配方肥推广专门会议进行配方肥宣传和推广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九、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全国天气极端异常,我县持续低温和阴雨寡照天气及突发性洪灾对全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我站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狠抓政策落实,强化工作督导,加强指导服务,全力推进科学抗灾救灾,经过全县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保障了春播春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业科技抗灾促春管保春耕和晚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等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科技抗灾救灾恢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分类指导,着力突出今年科技抗灾救灾恢复农业生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各项技术措施的入户率和到位率。由于气象条件异常多变,今年农时普遍拖后710天左右,通过全县科技抗灾救灾工作的有力开展,确保了我县水稻生产的正常开展和粮食的丰收,我县二晚施肥补助面积为36.6万亩,补助的物资有吡蚜酮10980公斤、赤霉酸183公斤、喷施宝7320升。全年全县农作物共计增产23948.85吨,增收节支6067.86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明年工作打算1、重视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土肥水基础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2、依托粮食高产创建服务活动,搞好示范推广工作:继续做好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 “3414”肥效试验和简比试验,发放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并加强与配肥企业的协作,加大配方肥的推广力度,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做好绿肥推广工作:认真做好全县明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绿肥推广工作,确保项目验收合格。4、做好试验示范与面上推广工作,提升技术服务水平:认真做好全县土壤肥料、农田节水等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5、培肥土壤地力,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抓好全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耕地占补平衡及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培肥土壤地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2010年12月16日30安福县2010年度土壤肥料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建设耕地占补平衡肥料市场管理面积(万亩)推广配方肥 (吨)总节本增收 (万元)绿肥种植面积(万亩)秸秆还田面积(万亩)增施有机肥 (万亩)验 收面积 (亩)检 测土样 (个)市 场 检查 (次)查处假劣肥料(吨)合计水稻油菜其它118.579.626.312.613072.56067.8641030.2351482.530022.52010年安福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安福县农业局安福县是一个粮食主产县,种植水稻是我们的优势产业。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18.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3.2万亩,油菜播种面积26.3万亩。水稻播种面积79.6万亩(包括早稻35.7万亩,中稻5.6万亩,晚稻38.3万亩)。2006年我县被列入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县之一,今年我县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创建县,为了推动该项目工作的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顺利完成,根据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要求,我县扎实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近年来由于我县土肥工作不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土肥队伍进一步稳定,土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全县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推手,全面推动了土肥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更广泛地宣传普及了科学施肥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确保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农民在技术和效益上得到实惠,深受农民的欢迎。现就今年我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施成效显著2010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8.5万亩,其中早稻35.7万亩,中稻5.6万亩,晚稻38.3万亩,油菜26.3万亩,其他作物12.6万亩。我县2010年共采集标准农化土样1200个,共调查农户、填写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为1200户,分油菜、早稻、中稻、晚稻调查,计0.6万余份,建立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54个,其中国家级的5个。土样化验主要检测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等指标,2010年化验农化土样1200个,总共检测项次为7200项次,其中大量元素为3600项次,中微量元素为1200项次,其他项目为2400项次。全县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为16.5万份,举办技术培训班180期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8万余份左右,进行电视施肥预告节目播放45次,开展了抗灾减灾及二晚增施肥促增产工作,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今年实施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6个,简比试验36个,召开水稻“3414”等现场会二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实施。建立千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展示示范区48个,重点抓好了瓜畲乡、寮塘乡、洋门乡的3个万亩示范片,全县示范面积15万亩,在严田镇建立了一个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直观指导农户施肥。建立配方肥点60个,2010年施用配方肥为13072.5吨(折纯),面积达83万亩。根据2010年寮塘乡、瓜畲乡、洋门乡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调查,应用玉露牌配方肥比常规施肥区每亩增效60.2元,比普通配方施肥区每亩增效15元左右。2010年我县项目区水稻施肥总纯量为17512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23.6吨。我县已建立了水稻、油菜等施肥指标体系,录入汇总数据3.5万余份,制定了水稻、油菜等作物施肥方案和技术指导意见、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分区肥料配方,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耕地地力评价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经济效益:2010年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8.5万亩,根据专家测产和调查百余户农民早、中、晚稻、油菜等作物种植收获情况,2010年早稻、中稻、晚稻、油菜、其他作物配方施肥区产量分别为455.1公斤、504公斤、465.3公斤、115公斤、460公斤比常规施肥区亩增产分别为17.5公斤、29.7公斤、30.9公斤、13公斤、25公斤,平均增幅分别为4%、6.65%、7.11%、12.75%、5.75%,亩增收分别为35元、59.4元、61.8元、65元、50元,亩节省肥料分别为-0.08公斤、-1.8公斤、-0.3公斤、-0.5公斤、-0.3公斤,亩节本分别为-0.88元、-4.8元、-0.6元、-4.18元、-2.3元,亩增收节支分别为34.12元、54.6元、61.2元、60.8元、47.7元,全县早稻、中稻、晚稻、油菜、其他作物增产分别为0.62475万吨、0.16632万吨、1.18347万吨、0.3419万吨、0.315万吨,增收节支分别为1218.084万元、305.76万元、2343.96万元、1599.04万元、601.02万元。2010年全年亩增产20.21公斤,平均增幅为7.26%,亩增收53.07元,亩节省肥料-0.35公斤,亩节本-1.86元,亩增收节支51.21元,全县农作物共计增产23948.85吨,增收节支6067.864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一是改善了大米的品质,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农民在施肥观念上得到转变,改变了农民的施肥习惯,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种田能力,辐射带动全县农民全面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我县对项目区30户农民满意程度调查表汇总,总评价满意度为100%。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农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了土肥服务功能。3、生态效益: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减少了我县面源污染,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综合竞争力。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我县主要围绕“明确一个目标,突出二个保障,强化三项工作,注重四个到位,做好五个结合”。 扎实有效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1、明确一个目标:即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确保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农民得到实惠。2、突出二个保障:一是组织领导有保障。我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制定了2010年安福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施方案,从2006年开始就成立了以分管县长邹卫梅为组长,县长助理、县农业局局长项晓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刘剑峰和县财政局局长赵安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还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技术专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县局主要领导经常下乡检查和督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上级领导也高度重视,2010年9月21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栗铁申副主任、土壤肥料质量检测处辛景树处长及省市领导分别到我县检查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二是技术力量有保障。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看似基础工作,但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技术含量高。因此,技术力量是确保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目前,我县技术推广网络健全,县有土肥站、乡有农技站、村有科技主任、组有示范户。县土肥站现有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2人。配备了化验员5人,2人取得了配肥师及评价师资格,全部到省、市参加过技术培训。并成立了资料信息组、采样和野外调查组、分析化验组、田间试验示范组等四个技术小组。县土肥站按照江西省的“专家配方、省级核准、统一品牌、一县三企、委托加工”模式,与吉安市兰柏复合肥厂、江西中冠农资有限公司、江西金色时代农资有限公司等定点配方肥企业合作开展了“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大力推广“玉露”牌配方肥,今年无论在宣传发动、使用技术效果和推广应用面积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保障了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顺利开展。3、强化三项工作:我县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方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效果评价和技术研发”等十一项工作。一是强化了取土化验和取样调查基础工作,环环紧扣。2010年我县采集土样1200个,由于土样采集涉及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我县每次土样采集之前都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布置和强调,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土样送到县土肥站以后,土肥站派专人值班验收,通过对土样野外调查表的填写规范、样品的重量及外观等方面逐一验收,对不合格样品坚决剔除并告知采样人及时纠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土样采集化验、农户调查等工作任务;二是强化试验示范推广样板,点面结合。今年我县在瓜畲乡、寮塘乡和洋门乡实施了3个早稻和3个晚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全县实施了36个简比试验,县土肥站分4个技术小组对项目区分片分乡镇进行实地操作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全县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中心,建立了48个千亩以上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展示示范区,重点抓好了瓜畲乡、寮塘乡和洋门乡3个万亩示范片,各个乡镇都建立了12个配方施肥示范区,全县700户示范户,树立样板辐射全县。并以流动现场会的形式进行了督促检查,先后召开了乡镇农技站长、配方肥企业和种粮大户参加的早、晚稻“3414”试验、配方肥展示现场会二次;三是强化数据汇总和建立数据资料库,转化成果。我县1983年就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编印了安福县土壤一书。采样调查、分析化验、田间试验、示范数据是项目的重要成果,是制定肥料配方和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的重要依据。我站依托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现有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将试验数据、田间记录、农户调查信息等档案全部输入电脑,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统计管理系统软件统计项目进度和数据汇总系统进行数据汇总,录入汇总数据3.5万余份,并将原始资料归档保存,以加强数据和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目前已建立了农户调查、分析化验、水稻、油菜等施肥指标体系、制定配方、施肥预告、水稻分区配方、耕地地力评价、试验图片等档案和数据库。并及时优化配方,科学指导农民施肥。4、注重四个到位:一是宣传引导到家,营造良好实施氛围。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将水稻、油菜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列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首选技术,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筑起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施肥配方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高速路,形成了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突破口的科技进村入户良好氛围;二是技术指导到人,创新科技推广机制。我县确立了专家组包技术把关、技术指导员包示范户、示范户帮农户的工作责任制。采取“三到四有”的推广服务模式,即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技术推广新模式,做到县有数据库(耕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和施肥分区配方、乡有示范展示区和配方肥供肥点、村有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户有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手册。这样,农民就可以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水平,掌握施肥总量、运筹比例、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小组,选定了100名技术指导员和700户示范户,建立了技术指导单位、专家组、指导员、示范户到农户一条龙的快速推广通道。全县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为16.5万份,举办技术培训班180期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8万余份左右,进行电视施肥预告节目播放45次,开展了抗灾减灾及二晚增施肥促增产工作,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运用安福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配备了小型打印机,深入农户家中,特别是种粮大户家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全县从技术员、示范户到农户,掀起了学科技的高潮;三是技术操作到田,掀起科技用肥高潮。为及时测定土壤养分,我县集中县、乡农技人员,加班加点,及时完成取土、调查等工作, 2010年度共采集化验土样1200个,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搞好施肥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农业技术员进村入户的服务和田间实地技术指导,全县掀起了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高潮;四是全程服务到户,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我县积极开展了科技示范户挂牌服务活动及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县直接为30户百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户和700户科技示范户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各乡镇采取“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形式,直接为全乡305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并将土壤取样测试情况和配方施肥建议卡送到他们手中。全年为7.23万农户提供了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2010年全县农民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8.5万亩。5、做好五个结合:一是宣传培训与创新科技推广机制相结合,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健全技术推广网络,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如致农民公开信、宣传标语、技术挂图、技术手册、施肥光盘、送科技下乡、施肥电视预告、配方卡上墙、水稻分区配方技术资料等形式全面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今年吉安市农业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通知要求,我县积极行动,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宣传广告牌制作、各项试验示范、化验室操作规范、建议卡、公开信和宣传挂图的印制以及资料档案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上,全面实行了统一规范操作,各项措施已基本落实到位,使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整体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并确保了各种施肥方式落到实处。建立科技示范户,到县、乡、村、组层层举办培训班,运用多媒体上课,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取土化验与配方设计相结合,分类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根据化验结果,运用安福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和不同时期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分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田块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使农民节本增效;三是试验示范与面上推广相结合,提升技术服务水平。通过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6个,校正(简比)试验36个,构建了水稻、油菜等施肥指标体系,耕地地力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技术服务水平;四是推广配方肥与配方肥企业相结合,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广配方肥以科学施肥为导向,带动肥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以配方肥为载体,解决好区域需求与规模生产的矛盾,调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以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为主线,形成肥料企业与农业部门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的推广服务机制。以乡镇农技站定配方肥销售点,辐射到重点村的连锁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为依托,构建了面向农民、高效快捷的供肥服务体系,今年我县与江西中冠农资有限公司一起,在瓜畲乡开展了炭酶增效剂肥料的试验示范工作;五是建立数据资料库与成果转化相结合,辐射带动全县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数据分析统计,我县已建立了水稻、油菜等施肥指标体系,进行了耕地地力评价,制定了水稻、油菜等施肥方案和指导意见、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分区肥料配方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在2010年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第八期杂志上发表了2009年安福县晚稻施用不同含量配方肥田间肥效试验简报论文,在2010年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增刊上发表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简比试验小结论文。辐射带动全县农民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8.5万亩。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使用规范1、资金管理情况(计划管理与财务管理):根据项目设计要求,我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法人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对项目资金严格管理,一是实行法人负责制,即由我县农业局局长项晓明同志担任项目法人;二是实行专户、专账,坚决做到专款专用;三是项目资金帐务管理比较规范,项目所有的列支由项目法人签字,由县农业局专职会计负责帐务管理,出纳由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安福县农技中心担任,非常有利于项目资金的监管。四是项目所有大件仪器或小件批量仪器设备都是通过政府采购形式进行购买,从源头上防止了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项目完成后,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拿出了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建设内容、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的财务审计报告。2、资金使用情况:根据项目计划,我县2010年已使用资金393200.00元,占计划的78.64%,其中用于取土测土补贴57266.20元,占计划的88.10%;配方施肥补贴302301.90元,占计划的76.53%;数据库完善补贴8450.00元,占计划的84.50%;土壤养分和施肥情况监测补贴17000.00元,占计划的85%;组织管理费8181.90元,占计划的81.82%。四、测土配方施肥存在问题与建议1、技术手段有待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要求高,专业性强,目前化验手段相对落后,希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研发等工作。2、强化技术指导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涉及千家万户,同一农户田块也各有差异,理论要求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更应做好技术指导工作。3、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不够完善,配方施肥建议卡内容繁多复杂,农民一时难于看明白,有待改进、完善。并加强系统间的数据对接,减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现有的土肥技术人员大部分知识老化,“新的血液”稀少,明显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知识更新,并对化验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或注入“新的血液”,特别是懂电脑,会化验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土肥系统。5、数据汇总难度大:资料整理困难,数据汇总软件系统漏洞多,难度大。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健全网络是基础,推广技术是关键,共同参与是活力,农民增收是目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量大,时效性高,要不断改善土肥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发挥积极性,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推向深入。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应用应突出简单实用,注重实效,并优化配套的各种技术措施,才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使土肥水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五、明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打算1、重视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基础工作,认真搞好土样化验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任务落到实处。2、搞好技术服务工作:认真搞好明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普及与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按照项目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确保项目任务完成。3、依托粮油高产创建服务活动,搞好示范推广普及工作:继续做好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 “3414”肥效试验和简比试验,发放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并加强与配肥企业的协作,加大配方肥的推广力度,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加强资料整理工作:搞好整理资料、制作图件、耕地地力评价等工作,根据试验和调查结果,校正各项施肥参数,调查施肥效果,并完善施肥配方和专家咨询系统,确保农民增产增收。5、强化成果应用:进一步评价耕地地力,建立科学施肥长效机制,优化配方,强化成果的应用(附表:安福县2010年度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情况统计表)。2010年11月22日附表:安福县2010年度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情况统计表示范推广田间试验效益分析合计播种面积 (万亩)示范面积 (万亩)推广面积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万亩)配方施用量(吨)发放建议卡(张)“3414”试验(个)肥效对比试验(个)亩均产量(公斤/亩)亩均增产(公斤/亩)节本增效 (万元)早稻35.7629.635.6472570000315455.117.51218.084中稻5.614.65.6630250000650429.7305.76晚稻38.3632.338.34803.7560000315465.330.662343.96油菜26.3224.326.32126.251000000115131599.04其他12.6012.612.6787.500046025601.02118.515103.5118.513072.5165000636385.7520.216067.864采样调查宣传培训采集土样(个)采集植株样(个)检验样品(项次)农户调查数(户)举办培训班(期次)送科技下乡(次)召开现场会(次)墙体广告(条)媒体宣传(次)网络宣传(次)印发资料(份)12000720012001806215036168000安福县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安福县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问题,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场)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103号)精神。我县今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的同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为目标,探索机制,建立模式,树立典型,引导和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深入持续开展。现就今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示范创建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普及行动示范创建县工作开展情况1、强化组织领导,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我县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为依托,以解决技术指导服务到位难、配方肥产供施脱节和施肥方式落后等问题为突破口,以“县乡共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突出重点、创新发展”为原则,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多方力量,建立健全了科学施肥推广体系和配方肥推广应用网络,着力构建了整村、整乡、整县推进的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为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样板,全县做到了“三个普及”,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到全县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到所有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到田头地角。2、健全技术推广网络,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我县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技术队伍,并组织发动了100名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采取面对面培训科技示范户(700户)和农户、建立“一村一站、一户一卡”、树立配方信息公示牌、创建示范区、配肥站建设、配方肥连锁经营配送等有效推广模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深入农户,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制定并印发了实施方案、水稻施肥分区肥料配方及安福县2010年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安福县土肥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为种粮大户、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江西金色时代农资有限公司开展了土样采集、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提供农业信息、召开配方肥推广专门会议进行配方肥宣传和推广等。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送到全县广大农户手中。3、依托粮油高产创建,加强宣传培训指导:今年我县以粮油高产创建服务活动为平台在瓜畲乡、寮塘乡和洋门乡建立了3个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各乡镇都建立了12个测土配方施肥千亩示范点,全县示范面积15万亩,在严田镇安装了一个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直观指导农户施肥,建立配方肥销售点60个,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深受农民的欢迎,且在6月15日县农业局分2个督查组,对全县19个乡镇农技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县各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将水稻、油菜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列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首选技术,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筑起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施肥配方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高速路,形成了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突破口的科技进村入户良好氛围。全县共树立测土配方施肥大型宣传广告牌3块,公路沿线两旁乡村中型示范宣传牌和村宣传牌150块,科技示范户田间示范宣传牌700块。今年化验土样1200个,实施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6个,简比试验36个,召开水稻“3414”等现场会两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实施。2010年全县举办培训班180期次,培训农民30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和挂图16.8万余份,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6.5万余份,组织开展了一次测土配方施肥现场技术服务,把施肥技术直接做给农民看,让农民学着干,进行电视施肥预告节目播放45次,开展了抗灾减灾及二晚增施肥促增产工作,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特别是7月511日,全县分三个技术培训小组,对全县19个乡镇的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等2000多户集中到所在乡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集中培训,且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施肥预告及其施肥方案和配方建议卡上墙等一系列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保障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我县在工作措施上做到了“六有”:即一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队伍;二有成熟的配方;三有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四有质量过硬的配方肥料;五有健全的配方肥推广网络;六有确保配方肥下田的补贴措施。2010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8.5万亩,其中早稻35.7万亩,中稻5.6万亩,晚稻38.3万亩,油菜26.3万亩,其他作物12.6万亩。全县2010年施用配方肥为13072.5吨(折纯),面积达83万亩。使我县农业达到了“三个转变”:即一是由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二是由农业上的盲目施肥向科学施肥转变;三是由高成本农业向节本农业转变,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虽然今年的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但是根据调查测土配方施肥田块比常规施肥田块增产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三增”、“三减”、“三提高”和“一满意”上,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土肥队伍的不断增强壮大”、“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土壤面源污染和减少了农作物的病虫危害”、“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施肥水平”以及达到了农民满意的目的。2010年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8.5万亩,根据专家测产和调查百余户农民早、中、晚稻、油菜等作物种植收获情况,2010年早稻、中稻、晚稻、油菜、其他作物配方施肥区产量分别为455.1公斤、504公斤、465.3公斤、115公斤、460公斤比常规施肥区亩增产分别为17.5公斤、29.7公斤、30.9公斤、13公斤、25公斤,平均增幅分别为4%、6.65%、7.11%、12.75%、5.75%,亩增收分别为35元、59.4元、61.8元、65元、50元,亩节省肥料分别为-0.08公斤、-1.8公斤、-0.3公斤、-0.5公斤、-0.3公斤,亩节本分别为-0.88元、-4.8元、-0.6元、-4.18元、-2.3元,亩增收节支分别为34.12元、54.6元、61.2元、60.8元、47.7元,全县早稻、中稻、晚稻、油菜、其他作物增产分别为0.62475万吨、0.16632万吨、1.18347万吨、0.3419万吨、0.315万吨,增收节支分别为1218.084万元、305.76万元、2343.96万元、1599.04万元、601.02万元。2010年全年亩增产20.21公斤,平均增幅为7.26%,亩增收53.07元,亩节省肥料-0.35公斤,亩节本-1.86元,亩增收节支51.21元,全县共计增产粮食23948.85吨,增收节支6067.864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配方肥推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知识和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新肥料、新技术不多。四、明年的工作打算1依托粮油高产创建服务活动,搞好示范推广普及工作:继续做好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 “3414”肥效试验和简比试验,发放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并加强与配肥企业的协作,加大配方肥的推广力度,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加强资料整理工作:搞好整理资料、制作图件、耕地地力评价等工作,根据试验和调查结果,校正各项施肥参数,调查施肥效果,并完善施肥配方和专家咨询系统,确保农民增产增收。3、强化成果应用:进一步评价耕地地力,建立科学施肥长效机制,优化配方,强化成果的应用(具体情况见附件1、2)。2010年11月23日附件1: 吉安市安福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创建基本情况调查表(2010年)基本情况耕地面积(万亩)种植面积(万亩)(含果园、茶园)乡镇(个)行政村(个)农户(个)科技示范户(个)种植大户(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54118.51925672300700305县级土肥技术推广人员基本情况姓 名职务/职称专 业固定电话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