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3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011-01-17 马颖艳贾国良郑昌柱张玉顺郭文怡张清 刘兵李媛李伟王小燕李兰荪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冠状循环中血小板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由冠状静脉窦采血,采用放免方法检测PTCA术前后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和血浆血栓素B2(TXB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6-酮-PGF1)浓度。结果23例稳定心绞痛患者,1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TCA术后5分钟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及血浆TXB2明显增高,术后10分钟达到高峰,30 分钟降至正常。结论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确有血小板活化。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血小板 前列腺素F类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 in platelet function and prostaglandin level with PTCAMA Yingyan, JIA Guoliang, ZHENG Changzhu, et al. Xi Jing Hospit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LA, Xian 710032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ctive change of the platelet in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before and after PTCA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rder to provide a guide to clinical drug usage. MethodsBlood was obtained from the coronary sinus. Molecular amount of CMP-140 on the surface of platelet and concentration of TXB2, 6-keto-PGF1 in plasma were determined using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Both the amount of GMP-140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XB2 were higher after PTCA than those before PTCA, rising to the peak at 10 minutes, decreasing to the normal at 30 minutes. ConclusionPlatelet may be activated after PTCA. 【Key words】angioplasty,translumi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blood plateletsprostaglandins 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由于存在着急性血管闭塞(2%11%)和慢性再狭窄(30%50%)而变得复杂。急性血管闭塞和慢性再狭窄(RS)的病理生理和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已成为介入性心脏病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为了探讨血小板在急性血管闭塞和慢性再狭窄中的作用机理,我们通过术中直接冠状静脉窦取血的方法研究冠心病患者PTCA术前后血小板功能和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我科1996年2月5月住院行PTCA的冠心病患者,共38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15例,年龄3869岁,平均(56.34.8)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及自发型心绞痛。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以直径法表示,至少有一处病变75%,心功能可耐受PTCA术,除外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经临床调整用药,采血前5天至4周内无心绞痛发作。所有患者术前3天起给以阿司匹林0.3克每日1次口服。 二、方法 1. 手术方法:PTCA按常规方法进行。所有患者均未安置支架。 2. 取血方法:在行PTCA术前及手术结束后1、5、10、30分钟由冠状静脉窦采取血样将开始采集的2 ml血弃去,然后采血8 ml,缓慢注入备有2% EDTA-Na2的塑料试管中(19)抗凝,小心混匀。 3. 实验指标: (1)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 取上述抗凝血2 ml按照文献1的方法测定血小板膜表面-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2)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6-酮-PGF1)的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由于体内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性质不稳定,生物半衰期分别为30秒和2分钟,直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代谢产物TXB2,6-酮-PGF1作为判断TXA2,PGI2含量的指标。为减少误差,每份标本均测定复管。放免测定药盒均由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提供。 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自身前后比较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果 1.血小板膜表面GMP-140的变化: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含量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术后两组冠状循环中含量均明显上升,10分钟达到高峰,30分钟降至正常。两组变化趋势一致。 2.血浆TXB2,6-酮-PGF1及TXB2/PGF1比值的变化: TXB2值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术后两组变化均明显增高,10分钟达峰值,30分钟降至术前水平,而6-酮-PGF1术前两组差异不显著,术后两组在缺血后呈一过性下降,很快恢复至术前水平(10分钟),TXB2/6-酮-PGF1的比值在术后10分钟达到峰值,见表1。 表1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GMP-140、TxB2、6-酮-PGF1的变化 组别 术前 术后1分钟 术后5分钟 术后10分钟 术后30分钟 稳定性心绞痛 GMP-140(M/pit) 843298 839304 1 123415* 1 241463* 864314 TXB2(ng/L) 161.0126.78 160.7925.34 245.3431.02* 318.4570.01* 180.4150.25 6-酮-PGF1(g/L) 25.74.2 23.13.8 22.43.8 26.14.3 27.14.9 不稳定性心绞痛 GMP-140(M/pit) 1 235423 1 367418 1 570513* 1 764473* 1 35242.5 TXB2(ng/L) 318.470.4 323.572.3 383.682.5* 404.383.6* 324.380.1 6-酮-PGF1(g/L) 26.46.3 24.34.3 24.84.5 26.55.3 27.45.6 注:与术前比较,*P0.05,*P0.01 讨论 GMP-140是一种血小板膜糖蛋白,位于-颗粒膜上,正常时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