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弯曲骨折的X线诊断.doc_第1页
腓骨弯曲骨折的X线诊断.doc_第2页
腓骨弯曲骨折的X线诊断.doc_第3页
腓骨弯曲骨折的X线诊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腓骨弯曲骨折的X线诊断腓骨弯曲骨折的X线诊断更新日期:2009-07-04 点击: 史志勇王伟主题词腓骨/畸形弯曲骨折/放射照相术临床研究腓骨弯曲骨折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大多发生于婴幼儿,少部分发生于青少年。笔者对我院1990年以来所摄16岁以下小腿正侧位X线片进行分析,其中正常组450例,弯曲骨折组27例,就腓骨弯曲骨折的诊断标准进行探讨,并给予分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正常组450例,男310例,女140例。其中双侧者50例,共500个肢体,右侧200个肢体,左侧300个肢体。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5岁,平均5.7岁,小腿不明原因痛疼290例(含50例双侧肢体对照),怀疑胫骨结节无菌性坏死30例,胫骨上段骨软骨瘤70例,自行车绞伤足60例。腓骨弯曲骨折组共有27例,男16例,女11例,右侧13个肢体,左侧14个肢体。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6岁,平均5.9岁。小腿挤伤3例,摔伤12例,砸压伤9例,膝内翻术后2例,胫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植骨术后1例,其中后3例术前片见腓骨无异常,术后腓骨明显弯曲变形。1.2X线检查正常组小腿正常330例(含50例双侧肢体),胫骨结节无菌性坏死20例,胫骨上段骨软骨瘤70例(病灶不在腓侧),胫骨骨膜炎30例。腓骨弯曲骨折组小腿正常14例,胫骨骨折10例,膝内翻胫骨矫形术后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植骨术后1例,本组腓骨弯曲骨折初诊全部漏诊。1.3测量方法在全小腿标准正侧位片上,以腓骨弯曲最凸处中点向腓骨两端中点各作一连线,其中一条线的延长线与另一线所成锐角,即为腓骨弯曲的角度。最凸点在某侧即为某凸成角,如凸向内侧即为内凸成角。1.4测量结果各组腓骨弯曲度测量结果见表1。其中在正常组中,正侧位片腓骨弯曲度均为0者70例80个肢体;正位片腓骨内凸弯曲而侧位片腓骨弯曲度为0者150例150个肢体;正位片腓骨弯曲度为0而侧位片前凸弯曲者20例30个肢体。在腓骨弯曲骨折组中,内凸弯曲骨折22例,其中合并前凸弯曲骨折3例,后凸弯曲骨折4例;外凸弯曲骨折2例,其中1例合并前凸弯曲骨折;单纯后凸弯曲骨折3例;合并胫骨内凸弯曲骨折3例,内凸度在814之间,1例胫骨前凸成角10,外凸成角10。表1各组腓骨弯曲度测量结果 弯曲方向 弯曲度 平均值 肢体数 内凸 正常组 04 2.2 470 骨折组 538 11.9 22 外凸 正常组 0 0 80 骨折组 510 7.5 2 前凹 正常组 04 1.6 270 骨折组 59 5.5 4 后凹 正常组 03 0.8 160 骨折组 521 12.4 7 各组腓骨弯曲最凸部位肢体数统计表见表2。在正常组中,腓骨内凸弯曲的最凸部位大多在中段及中下1/3交界处,前凸弯曲最凸部位大多在中段,后凸弯曲最凸部位大多在中段及中下1/3交界处。在侧位片中以前凸弯曲多见。在腓骨弯曲骨折组中,内凸及后凸弯曲最凸部位大多在中、下段范围内,前凸弯曲最凸部位大多在中段,而以内凸弯曲骨折多见。表2各组腓骨弯曲最凸部位肢体数统计表 上段 中上1/3交界处 中段 中下1/3交界处 下段 合计 内凸 正常组 0 10 190 180 10 390 骨折组 1 0 10 6 5 22 外凸 正常组 0 0 0 0 0 0 骨折组 1 0 1 0 0 2 前凸 正常组 0 0 170 20 0 190 骨折组 0 0 3 0 1 4 后凸 正常组 0 0 50 30 0 80 骨折组 0 0 3 2 2 7 2讨论2.1对腓骨弯曲骨折的认识所谓弯曲骨折是指外伤后未见骨折线的骨骼明显弯曲畸形,属于不完全性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多见于四肢长管骨,好发于婴幼儿及少年儿童。长管骨弯曲骨折较少见,而腓骨弯曲骨折较其他长管骨常见,王成林报告7例长骨弯曲骨折,其中腓骨弯曲骨折4例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4):280。由于腓骨承重仅占小腿的1/6,且在小腿外伤治疗中主要考虑胫骨骨折的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而腓骨骨折畸形愈合即可;同时在其他骨骼手术中也常截取腓骨作为填塞材料;另外,腓骨弯曲骨折没有骨折线,因而在思想上忽略了对腓骨弯曲骨折的认识。本组病例全部漏诊,就是缺乏对腓骨弯曲骨折的认识,而仅考虑胫骨骨折及腓骨的可见骨折线的骨折。同时还有以下漏诊原因:未摄受累骨全长正侧位片;对腓骨的弯曲骨折缺乏一个通用的诊断标准;未摄对侧肢体进行对比。本组27例弯曲骨折中有6例补摄受累骨全长正侧位片,4例加摄对侧肢体进行对比和测量弯曲度才确诊的。2.2腓骨弯曲骨折的诊断标准腓骨弯曲骨折文献少有报导,而且为明显的弯曲畸形,至于弯曲到何种程度才能作出弯曲骨折的诊断尚未见报导。笔者对450例500个肢体4个月15岁之间的正常人腓骨全长标准正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研究结果,正常腓骨弯曲度为内凸04,平均2.2;外凸0;前凸04,平均1.6;后凸03,平均0.8。正侧位片弯曲度均为0者70例80个肢体,占16%。腓骨内凸及后凸弯曲的最凸部位大都在中段及中下1/3交界处,前凸最凸部位大多在中段,而在侧位片中以前凸弯曲多见。在弯曲骨折组,内凸及后凸最凸部位大多在中、下段范围内,前凸最凸部位大多在中段,而以内凸弯曲骨折多见。结合实践研究,确定以下腓骨弯曲骨折的诊断标准:有明确的小腿外伤史;发育正常;腓骨内凸弯曲度4,外凸弯曲度0,前凸弯曲度4,后凸弯曲度3;腓骨弯曲最凸部位在上段、中上1/3交界处或下段。上述项加上和/或项即可诊断弯曲骨折。若诊断不定,可摄对侧肢体对比,若患侧弯曲度大于对侧,或患侧弯曲度最凸部位不与对侧对应,即可诊断为弯曲骨折。当然,在实践中也要考虑到因患小儿麻痹、一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下肢骨髓炎及骨肿瘤、脆骨症等所造成的一侧腓骨慢性弯曲,而与对侧弯曲度及弯曲最凸部位的不一致。由于腓骨弯曲骨折发生年龄小,平均仅5.9岁,其骨骼可塑性大,而且腓骨承重量小,在胫、腓骨复合伤治疗中处于次要地位,痛苦也小,故一般的腓骨弯曲骨折不需治疗。笔者在与骨伤科的合作实践中,常把腓骨弯曲骨折分为3度,向内、前、后凸10,外凸5为I度;向内、前、后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