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检测仪在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上的应用.doc_第1页
农药残留检测仪在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上的应用.doc_第2页
农药残留检测仪在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上的应用.doc_第3页
农药残留检测仪在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上的应用.doc_第4页
农药残留检测仪在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上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展农药残留检测仪在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上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农药残留问题的关注度的提升,农药残留问题开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如何迅速的检测出果蔬农药残留问题,如何吃到放心的食品,这些都是我们每日关注的事情。而浙江托普仪器的NY-16DL型农药残留检测仪的诞生则很好的帮我们解决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一、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性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含砷或含硫、铅、铜等的无机物,以及除虫菊酯、尼古丁等来自植物的有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等类农药。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二、农药残留检测仪工作原理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托普仪器根据国标GB/T5009.199-2003,采用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原理研制而成。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12nm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可以实现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现场快速检测。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商管理、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超市、商场、农药残留监测系统等部门的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毒检测。农药残留检测仪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系。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农药残留检测仪器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三、残留农药产生原因残留农药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包括DDT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则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见有机氯农药污染)。根据残留的特性,可把残留性农药分为三种:容易在植物机体内残留的农药称为植物残留性农药,如六六六、异狄氏剂等;易于在土壤中残留的农药称为土壤残留性农药,如艾氏剂、狄氏剂等;易溶于水,而长期残留在水中的农药称为水体残留性农药,如异狄氏剂等。残留性农药在植物、土壤和水体中的残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来的化学结构;另一种以其化学转化产物或生物降解产物的形式残存。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不同植物机体内的农药残留量取决于它们对农药的吸收能力。不同植物对艾氏剂的吸收能力为:花生;大豆;燕麦;大麦玉米。农药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分布量的顺序是:根;茎;叶;果实。农药进入河流、湖泊、海洋,造成农药在水生生物体中积累。在自然界的鱼类机体中,含有机氯杀虫剂相当普遍,浓缩系数为540 000倍。导致原因导致和影响农药残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农药本身的性质、环境因素以及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农药性质与农药残留现已被禁用的有机砷、汞等农药,由于其代谢产物砷、汞最终无法降解而残存于环境和植物体中。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和它们的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在农作物及环境中消解缓慢,同时容易在人和动物体脂肪中积累。因而虽然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毒性并不高,但它们的残毒问题仍然存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施用后,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分解。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存在着部分高毒和剧毒品种,如甲胺磷、对硫磷、涕灭威、克百威、水胺硫磷等,如果被施用于生长期较短、连续采收的蔬菜,则很难避免因残留量超标而导致人畜中毒。另外,一部分农药虽然本身毒性较低,但其生产杂质或代谢物残毒较高,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属致癌物,三氯杀螨醇中的杂质滴滴涕,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等。农药的内吸性、挥发性、水溶性、吸附性直接影响其在植物、大气、水、土壤等周围环境中的残留。温度、光照、降雨量、土壤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植被情况、微生物等环境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药的降解速度,影响农药残留。使用方法与农药残留一般来讲,乳油、悬浮剂等用于直接喷洒的剂型对农作物的污染相对要大一些。而粉剂由于其容易飘散而对环境和施药者的危害更大。任何一个农药品种都有其适合的防治对象、防治作物,有其合理的施药时间、使用次数、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安全间隔时间)。合理施用农药能在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农药对农副产品和环境的污染,而不加节制地滥用农药,必然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农残危害农药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一般有机氯农药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很慢,累积时间长。有机氯在人体内残留主要集中在脂肪中。如 DDT在人的血液、大脑、肝和脂肪组织中含量比例为1:4:30:300;狄氏剂为1:5:30:150.由于农药残留对人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如日本对农药实行登记制度,一旦确认某种农药对人畜有害,政府便限制或禁止销售和使用。 最大限量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s limits,MRLs) 指在生产或保护商品过程中,按照农药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GAP)使用农药后,允许农药在各种食品和动物饲料中或其表面残留的最大浓度。最大残留限制标准是根据良好的农药使用方式(GAP)和在毒理学上认为可以接受的食品农药残留量制定的。最大农药残留限制的标准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是通过FAO/WH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oint FAO/WHO Meeting on Pesticide Residues,JMPR)的估计而推算出来的:农药及其残留量的毒性估计;回顾监控实验和全国食品操作中监督使用而搜集的残留量数据,监测中数据产生了最高的国家推荐、授权以及登记的安全使用数据。为了适应全国范围内害虫控制要求的不同要求情况,最大农药残留限制标准将最高水平的数据继续在监控实验中进行重复,以确定它是有效的害虫控制手段。参照日允许摄入量(ADI),通过对国内外各种饮食中残留量的计和确定,表明与“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相一致的食品对人类消费是安全的。再残留限量再残留限量(extraneotls maximum residue 1imits,EMRLs)一些残留持久性农药虽已禁用,但已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再次在食品中形成残留。为控制这类农药残留物对食品的污染而制定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 日允摄量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s,ADI) 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量(毫克)表示,单位为mg/kg体重。四、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影响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药害影响农业生产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繁,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中残留的长残效除草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农药残留影响进出口贸易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问题高度重视,对各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都规定了越来越严格的限量标准。许多国家以农药残留限量为技术壁垒,限制农副产品进口,保护农业生产。2000年,欧共体将氰戊菊酯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10毫克/千克降低到0.1毫克/千克,使中国茶叶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五、农药残留解决策略合理使用农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必须从根源上杜绝农药残留污染。中国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七批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准则中详细规定了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技术指标。合理使用农药,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而且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农药残留超标。有关部门应在继续加强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制定工作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术指导,使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农药使用者应积极学习,树立公民道德观念,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开展全面、系统的农药残留监测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状况和规律,查找农药残留形成的原因,为政府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提供依据。依据现代检测技术使用农药残留仪检测农药残留量,确保人们食用安全。加强法制管理加强农药管理条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有力保障。生物净洗液(降解酶)目前,市场有数种生物净洗液(降解酶),原理上这些生物净洗液是从菠萝、木瓜、柚子、艾叶、苹果、柠檬等生物中提取可食性生物蛋白酶提炼而成,利用蛋白酶的活性破坏残留农药的结构是农药因子脱落、降解,净洗液能够穿透果蔬表层深入果蔬肉质4mm之内清洗,达到高效、快速、深层解除果蔬中残留农药的目的。附录农药残留检测仪简介农药残留检测仪简介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根据国标GB/T5009.199-2003,采用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原理研制而成。主要型号一般为NY-8D/NY-16D、NY-8DL/NY-16DL。农药残留检测仪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12nm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可以实现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现场快速检测。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商管理、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超市、商场、农药残留监测系统等部门的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功能特点:多通道测试,支持多样品同时检测测试结果定性和定量均可,定性显示结果为抑制率,定量显示结果为mg/kg(PPM)主机上可以自动判别检测结果是否合格仪器自带嵌入式微型打印机,与仪器一体,可以直接将定性定量的结果同时打印出来。带有反应时间设定和合格标准设定具有自动保存检测结果,并能查询保存的记录7寸彩色液晶大屏幕触摸屏显示,可直接点击屏幕操作也可用鼠标操作,柱状图显示,直接读数。主机内置客户管理系统,每个用户可设定密码并支持多用户分别登陆,可按检测日期和检测编号查阅,打印,删除存储测量数据。带USB通讯接口和网络接口,电脑操作和仪器独立操作两用。上位机软件功能: 具有合格不合格的着色示警提示功能。上位机软件包含农药检测、数据读取、基础资料管理、数据报表、图形报表、数据管理等模块,对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读取、编辑、统计、管理、查询、打印等功能。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技术参数:农药定量含量测量范围:0-20mg/kg抑制率显示范围:0-100%抑制率测量范围:0-100%透射比准确度1.5%;透射比重复性0.5%(3分钟);灵敏度:重铬酸钾溶液3.1710(A/ug.ml),硫酸铜溶液4.5010(A/ug.ml)稳定性:预热20分钟后,光电流3分钟内漂移引起的透射比(T)值变化不超过1.0%(或吸光度(A)值0.005)电压:220V10%检测时间设定:09min任意设定农药残留检测仪农药残留检测仪使用方法开机打开仪器背面电源开关,仪器显示开机画面,按画面提示操作,在进行检测之前先校正仪器零点(开机后,在检测界面下,按“调零”键,对所有通道同时调零)仪器进入待机检测状态。试剂配制(配套试剂:LS农残速测试剂)2.1、缓冲液:取1包缓冲剂加入500mL蒸馏水或纯净水中,搅拌溶解制成磷酸缓冲液(pH7.6), 常温保存。2.2、显色剂:取1瓶显色剂加25mL缓冲液溶解,使用时取100L,4冰箱保存。2.3、底 物:取1瓶底物加12.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溶解,使用时取100L,4冰箱保存;或取1瓶底物加2.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溶解 ,使用时取20L,4冰箱保存。2.4、 胆碱酯酶:酶制剂无需配制,可直接取用,使用时取100L,4冰箱保存。样品提取取2g果蔬样品(块茎类取4g),叶菜剪成25px左右见方的碎片,块茎类取横截面样品或取其表皮,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振荡12min ,倒出提取液,静置2min,待测。若提取液混浊或杂质太多可过滤后再测。测试1、 对照测试:于反应瓶中加入2.5mL缓冲液,再分别加入100L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