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语文大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语文大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语文大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语文大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语文大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2014届高三语文大联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 b(a.“唯一标准”错。c.“直接反映出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高低”说法过于绝对,且与画线句没有联系。d.说法与画线句没有联系。)2. c(a.原文为“电影成为当前我国文化领域中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b.“只要具有消费者至上的服务意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就会得到发展和完善”说法过于绝对。d.“品质经得住考验的产品虽然无法保证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却可以做到不偏废社会效益”曲解文意。)3. d(a.原文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的限定。b.“已经完全不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要”说法过于绝对,且原文无与“时代”相关的信息。c.“提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消费者意识有的时候可以对消费者的需求简单迎合”错,由原文“消费者意识是否意味着对消费者需求的简单迎合,是否是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的一味纵容?答案是否定的”可知。)4. a(a.谐:和谐。)5. b(b.均为副词,于是。a.介词,因为/介词,由此,趁此;c.连词,表顺承,然后/连词,表转折,却;d.“所”字结构/“为所”结构,表被动。) 6. c(c.依据原文,高祖只是悲痛,并没有同意。)7.(1)绍远性情宽厚,气量大,能容人,看上去庄重矜持,朋辈没有谁敢轻慢他。(关键词:“俨然”“亵狎”各1分,语意通顺1分)(2)等到齐神武帝兴兵而孝武帝西迁,绍远跟随父亲长孙稚奔赴孝武帝。(关键词:“称兵”1分,省略1分,语意通顺1分)(3)天子确立八音,这是从先民开始的,百王共同遵守,万世不加改变。(关键词:“肇”“轨”“易”各1分,语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长孙绍远字师,是河南洛阳人。年少时名叫长孙仁。他的父亲长孙稚,是魏朝的太师,录尚书、上党王。绍远性情宽厚,气量大,能容人,看上去庄重矜持,朋辈没有谁敢轻慢他。他很喜欢读古代典籍,聪慧过人。当时长孙稚在寿春做牧守,绍远年幼,刚十三岁。长孙稚的管记王硕听说绍远善于记忆,心中不以为然。于是对长孙稚说:“承闻世子资质聪慧,出于天性,眼中所见到的,就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这是历代罕见的,我私下里想验证一下。”于是就令绍远接受试验。绍远读了几页月令,读一遍,就像流水那样背诵出来。从此王硕为之叹服。魏孝武帝初年,绍远多次提升担任司徒右长史。等到齐神武帝兴兵而孝武帝西迁,绍远跟随父亲长孙稚奔赴孝武帝。又多次升任为殿中尚书、录尚书事。太祖常常对众位公侯说:“长孙绍远任职的地方,令人没有后顾之忧。汉朝的萧何、寇恂,哪里就超过他了。而且绍远容貌举止堂堂正正,足以做当今的楷模。”六官建立后,绍远被封为大司乐。孝闵帝即位,绍远被封为上党公。起初,绍远担任太常,广泛召集手工艺人,制造乐器,土木丝竹之音,各音都很适宜。因为黄钟的声音不协调,绍远经常放在心上。曾经因为退朝,从韩使君佛寺前经过,寺塔三层之上,有风铃发出声音。绍远忽然听到铃声,非常合乎宫调,就取用这种声音来配合演奏,才开始能让众音调和谐。绍远于是启奏世宗加以推行。绍远所演奏的乐声,用八音作为基数。原来的梁朝黄门侍郎裴正上书,认为古时大舜想听七音,下至周武王,创设七音。可拿林钟当做黄钟,用它的声音作为正调的首音。世宗下诏与绍远反复详议,于是最终以八音为基数定了下来。授任绍远为小司空。高祖阅读史书,见周武王攻克殷商而作七音,又想废除八音而留存七音,并废除黄钟的正宫之音,用林钟作为乐调的首音。绍远上奏说:“天子确立八音,这是从先民开始的,百王共同遵守,万世不加改变。下至周武王,才修订七种音律。详细考查经书,又没有废除八音的典制。况且黄钟作为首音,意谓天子正其王位,现在却要废除它,我看不出有什么可以的。”后来,高祖竟然废除黄钟不用,只推行七音。恰值绍远患病,没有机会向高祖当面陈说,担心有关官吏立即毁损乐器,于是写信给乐部齐树之。后来绍远病情很重,就写下遗表说不应该废黄钟之音的理由,然后就病逝了。高祖看到表潸然泪下,对绍远深表悲痛惋惜。公的名字是绍远,河南洛阳人。司空定王的孙子,太师文宣王的儿子。精通六艺,品行没有过错,所以即兴作诗,笔力泉涌。像韩宣季札一样识礼知音,他真正体现了这些,并非别人这样说的。一共在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做官,一年多就升一级,奉倩不如他的才能,敬祖在他的名望前惭愧。不幸遇到疾病,年仅六十,在保定五年夏天逝于泾州赵平乡。皇帝下诏赠郏、中、熊、邵、义五州诸军事郏州刺史,谥号献。8. 白诗首联点题,写出年末而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的情形,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2分)崔诗尾联点题,前三联写诗人在三巴路上跋涉的艰辛和孤灯下只与僮仆相伴的孤独,结尾才点出是除夕,这样写既照应了标题,又使诗人的感情更推进了一层。(2分)9. 白诗抒发了作者身在异乡,思乡思亲的浓浓伤感之情。(2分)崔诗是除夕之夜旅居的感怀,侧重抒发了作者羁旅在外的孤苦心境。(2分)10. 甲: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乙:君子生非异也 赢粮而景从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征蓬出汉塞 侵晓窥檐语 梧桐更兼细雨11.(1)两段引出说明对象“煤油灯”;为全文奠定了怀念的基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3分)(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物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母亲纳鞋底的熟练及辛苦。(3分,答“细节描写”,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2. 煤油灯现在已不多见,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便于读者理解。(2分)为下文描写灯下全家生活的场景蓄势。(2分)以煤油灯的做法简单和不起眼与后文各种各样的节能灯、霓虹灯、荧光灯形成对比,表现作者煤油灯怀念和赞美之情。(2分)13. 我和妹妹为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捶背;听祖母哼童谣或讲故事;冬夜祖母点灯给炕添燃料。(1分)灯下我学习,母亲纳鞋底。(1分)甩飞了煤油瓶,不敢回家。(1分)母亲在煤油灯下教我识文断字。(1分)14. 示例一:不能改为“母亲”。“煤油灯”是文章的线索,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物象,文章记述的内容均是围绕着“煤油灯”展开的。从文章主体看,作者写“煤油灯”与一家人方方面面的联系,重在突出“煤油灯”的作用,意在赞美“煤油灯”。作者多处写“母亲”,也是在为这个主题服务。(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可以改为“母亲”。“母亲”是作者在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文章从多个角度描写“母亲,突出了母亲的勤劳、关爱子女的形象。“母亲”的故事贯穿了文章的主体部分,正是“母亲”的坚守,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15. d(a.自负赢亏自负盈亏;b.简炼简练;c.绿荫场绿茵场。)16. a(a.从善如登: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做好事很不容易。此处使用正确。b.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此处不合语境,应为“一枝独秀”。c.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此处不合语境。d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此处不合语境,应为“自食其果”。)17. b(a.语序不当,应为“济南市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c.搭配不当,应为“提升产业档次,调整经济结构”。d.成分赘余,可删去“之多”。)18. 李传锋教授研究组与英意合作者观测到经典噪声环境中量子关联的恢复现象。(5分)19. c(1分) d(1分) b(1分) a(1分)20. 示例:真不凑巧,赵教授不在家。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2分)那就麻烦您把请柬转交给赵教授吧!讲座具体的时间、地点都已经写在上面了。(2分)不用了,已经给您添麻烦了,还请您留步。再见!(2分)21.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寓言性的材料作文,理解这则寓言的关键是最后上帝说的“即使命运赐给你一对飞翔的翅膀,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