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a b c d【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商业。商帮出现在明朝时期,排除;由诗句中“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可知正确;唐朝时期,市场有严格的地域限制,排除;从诗句中“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可知中原地域与少数民族经济交往活跃,故正确。因此选b。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关键信息:重要纺织原料、鼎足而三、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前提条件。元代中国的棉纺技术有了进一点的发展,棉在纺织的地位提高,正是因为棉纺技术的进步, 故对棉花的需求量增加,b项是前提条件, 符合题意;acd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答案】d考点: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 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 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 优则仕,b 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 项正确。 4.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印刷业已使用活字技术c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d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答案】c考点:商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此图是唐都长安东市局部示意图,通过此图不难发现,“市”是在专门的区域,划分得很清楚,所以能体现出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5. 史学家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中认为英国在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创造了新美洲”指的是,英国a.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b.开展了工业革命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实行了议会改革【答案】b考点: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创造了新美洲”指的是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开创了更广阔的市场。另外英国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当然也就是指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答案】a考点:新航路开辟影响。结合所学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早期殖民扩张,一些亚非拉地区沦为了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了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扩展了其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选a7. “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条文反映了 a英国殖民帝国已经形成 b英国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英国与荷兰的商业竞争激烈【答案】d考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据“1651年12月”时间和“英吉利共和国”,可以判断为17世纪中期,恰是英国与商业比较发达的荷兰之间的殖民争夺,英国发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故d项符合。a是在18世纪,b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c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为标志。8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市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所学,市场的需求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因素。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9.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答案】a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因此核心思想是强调民族工业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cd都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阻的因素,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 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答案】d考点: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把握题干中的时间“1895年至1911年”,该阶段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的机会。ac属于民国时期,不符合题意。b属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策。故本题选择d。11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答案】d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指的是农业集体化运动,与农业集体化运动相似的做法是人民公社,故d项正确;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与农业集体化没有联系,故排除。12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考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本题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初期”属于中国实施单一计划经济的5070年代,人口迁移要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和调控。选a;这个时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不会急剧膨胀,b错;国家的城镇化战略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c错。13.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云说:“计划是鸟笼,市场是小鸟,如果鸟笼太小,小鸟就会窒息;如果没有鸟笼,小鸟就会飞走。”该材料说明a计划与市场都是搞活经济的手段,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d.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答案】a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材料中把计划不做鸟笼,把市场比作是小鸟,鸟笼既不能太小,也不能没有鸟笼,即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不能没有计划,由此分析可得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搞活经济的手段,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b符合题意,而b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与题干时间不合, c的表述不能全面反映题干,d是市场机制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故选a。 14.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年份人力车马车轿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a. b. c. d.【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交通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明显增多,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且日益现代化,故的说法是正确的;另外这个时期虽然上海汽车很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并不是上海制造的,故错误。所以应选a。15.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答案】d考点:罗斯福新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全国复兴管理局”可知,这是美国为了恢复工农业生产而采取的政策。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答案选d。16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c考点:2933年经济危机。材料反映了工人工资水平低,造成购买能力低,这样就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选b。a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c项是说的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项说的是政策原因。acd均与材料无关。17.叶书宗在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中认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这里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改变 所有制结构的改变经济管理体制的改变 分配制度的改变a b c d【答案】d考点:“斯大林模式”与新经济政策比较。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与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相比,过渡方式、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都发生了变化,故选d。18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苏联经济状况。依据所学,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一步显露,这些数据不可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排除a;工业化早已完成,排除b;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排除c;马林科夫的言论很明显是对就体制的辩护,所以 d符合题意。19.“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合的历史现象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d亚太经合组织的运行【答案】b考点:世界贸易组织。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的信息可知世贸组织符合这一特点,故b项正确;cd都是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与“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亚洲、非洲还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故排除。20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b c d【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的特殊地位。题干主要体现了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世界银行的特殊地位,体现了这一点,不能在材料中体现,所以选c项。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题,共60分)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1)材料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2分)列举其泛起 “微澜”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分)(3)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6分)【答案】(1)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村野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2)新变化:私用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3)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1)注意材料中时间“宋元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新型的经济指的是商品经济,表现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市”,“草市”;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等。(2)根据材料信息“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实际上就是指中国在清朝时期已经逐渐落伍于时代潮流。经济依据是同时期东西方对比,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专制制度等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国的社会转型。22(19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资料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10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4分)(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 (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考点:本题考查了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1)材料一内容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出现的时代背景即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重了贫困(失业)现象;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福利措施有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2)结合材料二表格数据不难得出实施社会福利制度有助于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稳定社会秩序。(3)阅读归纳材料,从“工人积极性”、“福利开支”、“经济速度”、“贫困人数”及“社会态度”等几方面展开回答,注意回答的角度。23(2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它们还通过各种限制措施,承担起保护其国内市场免受进口冲击的重担。其直接后果就是以关税、进口配额和国际协定等形式出现的一系列报复性和防御性措施的出台。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前看在路上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但它仍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人们还在酝酿筹建一个新的真正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原由。美国就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无理地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材料三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材料四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qc管理小组管理办法
- 专利项目流程管理办法
- 2025年互联网信息服务合作协议书
- 老油条员工管理办法
- 补充耕地管理办法
- 营销渠道推广管理办法
- 翰林辞赋院管理办法
- 融通基金专户管理办法
- 糯高粱收购管理办法
- 上海蔬菜存货管理办法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九色鹿二篇
-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 LY/T 1821-2009林业地图图式
- JJF 1272-2011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
-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马振福 高职课件0、1新
- 危化品安全管理学习课件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标准范本)
- 磁敏传感器(品) 课件
- 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公司标准ARINC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