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20072008上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语文试题第卷(共38分)一、(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A氓(mng)葳蕤(ru)夙(s)兴夜寐B姝(sh)孟陬(zu)将(jing)子无怒C娈(lun)踟蹰(zh)自牧归荑(t)D荃(qun)否(p)泰淇水汤汤(tng)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颔(hn)首 鹧鸪(g) 自我徂(c)尔 咥(z)其笑矣B攒(zn)射 浸渍(z) 靡(m)室劳矣 无与士耽(dn)C尸骸(hi) 点缀(zhu) 自牧归(gu)荑 长歌当(dng)哭D不惮(dn) 铿(kng)锵 其黄而陨(yn) 桀(ji)骜不驯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骐骥载笑载言泣涕连连言笑晏晏B驰骋溅车帷裳王于兴师修我矛戟C颛顼信誓旦旦彤管有炜美人迟暮D苗裔草木零落乌雀南飞坚如罄石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饯别屠戮各行其事千呼万唤使出来B樯橹木屐揠旗息鼓三顾频繁天下计C寥落噩耗熊咆龙吟栗深林兮惊层巅D菲薄落寞变幻莫测小乔出嫁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将(将要)子无怒渠(他)会永无缘与府吏要(要求)便言多令(美好)才何意致(招致)不厚皇览揆(揣度)余初度兮肇(开始)锡余以嘉名枉用相存(存在)ABC D6下列对诗句中的叠字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叠字“迢迢”写出了牵牛星的遥远,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皎皎”是写织女星的明亮、灿烂。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生情。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情景交融。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依依”写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散文家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A探求点缀启迪B探索衬托启示C探求衬托启迪D。探索点缀启示8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它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并称“乐府双璧”。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C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其中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怀诗。D“诗书”一般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各类经书。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B新任董事长上任后,团结、带领一班人,深化内部改革,惨淡经营,终于使集团扭亏为盈、焕发生机。C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D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B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C实践证明,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减缓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D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到人们青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8分)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舢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梨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12上文议论的主要问题是( )A批驳历来对短歌行的错误理解。B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和“乌鹊”一词的落实。C历代文学家引用短歌行的目的。D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含义。13对文中“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为下文的议论树立批驳的靶子。B表面下面议论的必要性。C提示议论这个问题的背景。D引出作者所持的观点。14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C作者对短歌行“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完成1112题。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注释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霏霏:雪飞貌。16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1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18阅读乐府歌辞中的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19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第卷(共112分)四、(12分)20默写(12分)(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卫风氓)(2),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3)举手长劳劳,。(孔雀东南飞)(4)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5),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1),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嘈嘈切切错杂弹,。(白居易琵琶行)(3),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5)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6),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21阅读孔雀东南飞的前两段,回答后面问题。(8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4分)答: _ _ ,_。 (2)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4分)答:_ ,_。2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6分)南乡子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2分)(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其作用是_ 。(2分)(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答:2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2分) 答:(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答:(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和“晴”有何深沉的含义?(2分)答:25阅读孔雀东南飞的前两段,回答后面问题。(8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4分)答:_,_。 (2)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4分)答:_,_。2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12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两诗均作于我国传统的佳节,根据诗的内容可知,这一节日有、的习俗。(6分) (2)两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它们的异、同之处分别在哪里?依据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七、(50分)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请以“储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一、(18分)1C(将qing踟ch汤shng)2C(A泣涕涟涟 B渐车帷裳 D乌鹊南飞 坚如磐石)3B(“将”意为“愿”“要”意为“约定”“枉”意为“问候”)4A(提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是互文)5D(信誓旦旦:誓言是真挚诚恳的)6A二、(12分)7D本文前半部分谈作者对短歌行中四句诗的理解,后半部分分析了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有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所以D恰当。8A,本文不是驳论文,“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只是说明情况,作用如BCD三项所示,所以A项不当;9A,“历来多认为”一句指明历来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是作者立论的依据;10C,“完全一致”误。作者的观点在文中以“曹操这里所慨叹的”一句显示,苏轼等人的观点在文末以“他们都有是明显的”一句表明,只能说基本相同。三、(12分)11B(提示:“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12A(提示:这首诗没有运用起兴的手法)13C(无暗示)14C四、(18分)15(见课文)16(1)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定下感情的基调,统摄全诗、引起故事(2)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17(1)重阳;登高;赏菊(2)同:两诗均抒发了思乡之情,从两诗的背景,诗题和诗的三、四句中均可看出。(2分“感情”和“根据”各1分)异江诗还流露了归隐田园的情怀,这从诗的第三句用陶渊明“采菊东篱”的典故可以看出。(2分)岑诗表现了对故园遭到战乱的痛苦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3分)五、(18分)18和相同和不同19简单平凡的故事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的技巧20(1)觉得十九世纪浪漫诗有趣味(2)对法国象征派诗,英国现代诗和假古典派作品逐渐感到趣味,明白作者的用意。21BC一、(15分)1D(咥x其笑矣 攒射cun 自牧归ku荑 长歌当dng哭)2(A事是,使始;B揠偃,繁烦;D出初)3D 4B5C(A“十分”和“悬殊”语义部分重复,可删“十分”B“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D“实现”与“兑现”语意重复)1B(A贾gC钿dinD纶gun)2C(A赢得,仓皇B 拨弦,座中C常长D戌戍,惘然)3C4D(意为“使战栗”意为“醒”“来”无意,是助词)5B6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二、(12分)7A 8D 9C 10A三、(12分)11C 12D 13、D 14A四、(18分)15(见课文)16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分)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