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1页
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2页
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3页
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4页
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C 语言程式设计 1 嵌入式系统 11 通信系统概论 17 网路安全 23 网页程式设计 30 无线网络概论 35 Adobe 平面设计 42 FLASH 多媒体技术 50 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 55 操作系统概论 61 电子电路基础 66 计算机组成原理 7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78 数据结构 88 数字电路 94 计算机专业英语 101 软件工程 107 软件测试技术 111 区域网络 116 网页设计实训 126 计算机拆装实训 133 1 C C 语言程式设计语言程式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G0015 课程名称 C 语言程式设计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总学分 学时 4 72 其中 理论学时 54 实践学时 18 适用专业 2009 级计算机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C 语言程式设计 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 是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之后开设的又一门计算机类基础课程 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的 入门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操作训练 学生可以掌握 C 语言的程序结构 语法规则和编程方 法 培养独立使用 C 语言编写程序的基本能力 并且还可以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 素质以及思维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 数据结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操作系统 和 软件工程 等课程的 基础 并可为这些课程提供实践工具 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 主要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 理论部分 1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掌握 C 语言的基本特点 基本语法和基本数据类型 3 掌握过程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顺序 选择和循环结构 4 掌握 C 语言中数组 函数 指针等常用的构造数据类型的知识 5 掌握编译预处理命令和文件的基本概念 2 实践部分 1 掌握在 Dev C 5 的集成环境下编辑 调试 运行 C 语言源程序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在 Visual C 6 0 的集成环境下编辑 调试 运行 C 语言程序的基本操作方 法 3 利用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结合软件设计的相关知识完成课程设计 三 主要教学方法三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讲授与学生动手编写程序相结合 1 理论讲授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解相关理论 将内容制成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 利用 板书和电子教案两种形式进行穿插教学 适当的配合课间课后习题 以巩固教学效果 2 课堂辅导 师生互动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辅导 师生展开有关问题 的讨论 3 上机实践 在讲解的同时进行教学演示 并要求学生跟踪教师讲解进行上机操作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实践环节四 实践环节 1 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实验教学目标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不仅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 而且能 够掌握程序设计全过程 即独立编写出源程序 独立上机调试程序 独立运行程序和分析 2 结果 运用简单的算法编制程序 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技巧 初步了解软件开发所要经历 的阶段 为学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教学要求 要求掌握数据类型 运算符 表达式的定义和使用 三种结构的程序 设计 数组 函数 指针 结构体与共用体 文件操作等 2 实验主要配套仪器设备及台 套 数 实验主要配套仪器设备及台 套 数 硬件环境 微机 1 台套 1 人 软件环境 Windows XP Netware VC 6 0 3 上机实验的步骤 上机实验的步骤 1 启动 VC 6 0 进入 C 工作环境 2 输入自己编好的程序 3 检查一遍已输入的程序是否有错 如发现有错 则及时改正 4 进行编译 如果在编译和连接过程中发现错误 屏幕上会出现 出错信息 根 据提示找到出错位置和原因 加以改正 再进行编译 如此反复 直到顺利通过编译和 连接为止 5 运行程序 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和正确 6 输出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 4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题目 2 程序清单 3 运行结果 4 对运行情况所作的分析 以及本次调试程序所取得的经验 如果未能通过 则应 分析其原因 5 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内容目的和要求课时 实验 1 初识 Visual C 6 0 环境 及运行 C 熟练掌握在 Visual C 6 0 IDE 中创建 Win32 控制台应 用程序的操作技能 包括 源程序的编辑 编译 连接和执行操作 熟练掌握项目文件的布局 包括 新建工程 源程 序及可执行程序的目录文件结构 基本掌握 C 程序的最基本框架结构 模仿示范实例 完成程序的编制与运行 基本掌握发现语法错误 逻辑错误的方法以及排除 简单错误的操作技能 1 实验 2 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 达式 理解 语言中各种数据类型的意义掌握各种数据类 型的定义方法 掌握 C 语言常量 变量的定义与使用 掌握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赋值的规律 熟悉 C 语言的运算符 并灵活使用各种表达式 掌握 C 语言运算符的优先级 1 3 序号实验内容目的和要求课时 实验 3 顺序和分支 结构程序设 计 熟悉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熟练掌握 if 语句和 switch 语句 结合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2 实验 4 循环结构程 序设计 熟悉掌握用 while 语句 do while 语句和 for 语句实 现循环的方法 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一些常用算法 如穷举 迭代 递推等 2 实验 5函数 掌握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熟悉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 熟悉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 以及 值传 递 的方式 1 实验 6预处理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学习带参数和不带参数的宏定义 学习 文件包含 处理和条件编译 2 实验 7 一维数组和 二维数组 熟悉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 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 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 实验 8 字符数组和 字符串函数 熟悉掌握字符数组的使用 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 1 实验 9 指针定义使 用和数组的 指针 掌握指针的概念 学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学会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2 实验 10 字符串的指 针和函数的 指针 学会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学会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了解指向指针的指针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 1 实验 11 结构体和共 用体 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 1 实验 12文件 掌握文件及缓冲文件系统 文件指针的概念 学会使用文件打开 关闭 读 写等文件操作函数 学会用缓冲文件系统对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 1 实验 13位运算掌握位运算的概念与使用 1 4 序号实验内容目的和要求课时 合计合计1818 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第 1 1 章章 认识认识 C C 语言语言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1 C 语言概述 1 2 程式的规划与写作 1 3 撰写第一个 C 程式 1 4 编译与执行的过程 1 5 本书的编排与惯例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 C 语言的历史 了解程式的规划与实作 撰写第一个 C 程式 学习程式码的编译以执行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C 程序的上机步骤 C 程序的运行环境 难点 使用 Visual C 6 0 编辑 编译及运行 C 语言程序 第第 2 2 章章 C C 语言基本概述语言基本概述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 1 简单的例子 2 2 解析 C 语言 2 3 识别字及关键字 2 4 侦错 2 5 提高程式的可读性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习 C 语言的基本语法 认识关键字与识别字的不同 学习程式码除错的流程 学习如何提高程式的可读性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C 程序的基本结构 难点 使用 Visual C 6 0 编译和调试 C 语言程序 第第 3 3 章章 基本资料型态基本资料型态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3 1 变数与常数 3 2 基本资料型态 3 3 查询常数 变数或资料型态所占位元组 3 4 资料型态的转换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常数与变数的不同 学习 C 语言所提供的各种资料型态 了解溢位的发生 学习认识资料型态之间的转换 5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变量的定义与使用 各种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难点 各种数据类型在内存中的占用情况 数据类型的转换 第第 4 4 章章 格式化的输出与输入格式化的输出与输入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4 1 输出函数 printf 4 2 输入函数 scanf 4 3 使用 scanf 函数应注意的事项 4 4 输出 输入字元的函数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习 printf 函数的使用方法 学习 scanf 函数的使用方法 认识各种列印格式码与输入格式码 学习字元的输入与输出函数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使用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使用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 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设计 难点 格式控制字符以及 scanf 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第第 5 5 章章 运算子 运算式与叙述运算子 运算式与叙述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5 1 运算式与运算子 5 2 运算子的优先顺序 5 3 运算式 5 4 运算式的型态转换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运算式与运算子 学习各种常用的运算子 认识运算子的优先顺序 学习如何进行运算子之资料型态的转换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各运算符的优先级 各种运算符及表达式的使用 难点 自增与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第第 6 6 章章 选择性叙述选择性叙述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6 1 我的程式会转弯 if 叙述 6 2 例外的选择 if else 叙述 6 3 简洁版的 if else 叙述 条件运算子 6 4 更好用的多重选择 switch 叙述 6 5 使用 goto 叙述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习 if 叙述的撰写 学习条件运算子的应用 学习多重选择 switch 叙述 认识无条件跳离的 goto 叙述 6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使用选择控制语句 if else switch 来解决对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选择控制语句 if else switch 的执行流程 第第 7 7 章章 回圈回圈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7 1 结构化程式设计 7 2 使用 for 回圈 7 3 使用 while 回圈 7 4 使用 do while 回圈 7 5 空回圈 7 6 我要使用哪一种回圈 7 7 巢状回圈 7 8 回圈的跳离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结构化程式设计 学习 for while 与 do while 回圈的使用 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回圈叙述 学习如何跳离回圈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使用各种循环控制语句 for while do while 来解决对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循环控制语句 for while do while 的执行流程 跳离控制语句 break continue 的使用 第第 8 8 章章 函数函数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8 1 简单的函数范例 8 2 函数的基本架构 8 3 更多的函数应用范例 8 4 递回函数 8 5 区域 全域与静态变数 8 6 引数传递的机制 8 7 前置处理器 define 8 8 再来看看 include 前置处理器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函数与其原型 学习函数的宣告方式与定义 认识区域 全域与静态变数 学习前置处理器的用法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函数的定义和函数调用 函数的参数传递 难点 函数的参数传递 递归调用 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特性 第第 9 9 章章 阵列与字串阵列与字串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9 1 一维阵列 9 2 二维阵列与多维阵列 7 9 3 传递阵列给函数 9 4 字串 9 5 字串的输入与输出函数 9 6 字串阵列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习一维 二维与多维阵列的使用 学习如何传递阵列给函数 认识字串 并学习与字串相关的函数 学习字元阵列的使用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应用 数组的排序 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应用 字符数组与字 符串的应用 难点 数组的排序 二维数组的应用 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应用 第第 1010 章章 指标指标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0 1 指标概述 10 2 使用指标变数 10 3 指标与函数 10 4 指标与一维阵列 10 5 指标与字串 10 6 指向指标的指标 双重指标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指标 学习指标运算子的用法 利用函数来传递指标 认识指标阵列之间的关系 认识指向指标的指标 双重指标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指针的基本概念 数组的指针表示方法 字符串指针变量的说明和使用 函数 指针变量的运用 难点 函数指针变量的运用 指针数组的使用 多级指针的使用 第第 1111 章章 结构与其他资料型态结构与其他资料型态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1 1 认识结构 11 2 巢状结构 11 3 结构阵列 11 4 指向结构的指标 11 5 以结构为引数传递到函数 11 6 列举型态 11 7 使用自订的型态 typedef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结构与巢状结构 学习结构阵列的各种使用方法 学习列举的使用 8 学习使用自订的型态 typedef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结构型 共用型 枚举型数据的特点和定义 结构型变量 数组 指针变量的 定义和成员引用方法 共用型和枚举型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 难点 嵌套的结构型数据的处理 第第 1212 章章 档案处理档案处理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2 1 档案的观念 12 2 有缓冲区的档案处理函数 12 3 无缓冲区的档案处理函数 12 4 二进位档案的使用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习档案的观念与操作的方式 区分有缓冲区与无缓冲区的档案处理函数 学习二进位档案的使用方式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读写 定位的方法 文件的出错检测 难点 文件的读写 文件的出错检测 第第 1313 章章 大型程式的发展大型程式的发展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3 1 程式的模组化与实作 13 2 於不同档案里使用全域变数 13 3 条件式编译 13 4 命令列引数的使用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程式的模组化 学习个别编译的实作 认识条件编译指令的用法 学习命令列引数的使用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利用函数实现多文件程序的编辑 编译 调试和运行 条件编译指令的功能及 运用 难点 条件编译指令的使用 第第 1414 章章 动态记忆体配置与链结串列动态记忆体配置与链结串列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4 1 动态记忆体配置 14 2 链结串列 14 3 链结串列的操作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动态记忆体配置 认识链结串列 了解循序串列与链结串列的优缺点 以 C 语言实作链结串列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9 重点 申请和释放内存空间 链表的概念和操作 难点 利用指针和结构体解决链表问题 建立 插入 删除 输出和查询 第第 1515 章章 位元处理位元处理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5 1 数字系统与位元 位元组 15 2 二进位系统 15 3 其它的进位系统 15 4 位元运算子 15 5 位元栏位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各种进位系统 学习位元运算子的使用方法 学习位元栏位结构的使用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位逻辑运算 移位运算 复合赋值位运算的运算规则 不等长数据位运算的应 用 难点 不等长数据的位运算 位段结构的定义 存储 及使用 第第 1616 章章 迈向迈向 C C 之路之路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6 1 认识 C 16 2 简单的例子 16 3 函数的多载 16 4 认识类别 16 5 公有成员与私有成员 16 6 建构元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认识 C 学习 C 的输入与输出 学习函数的多载 学习物件导向程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数据封装 继承 多态性 C 中输入与输出 的方法 难点 编写简单完整的 C 应用程序 六 学时分配六 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教学周数 18 周 每周 4 学时 总教学时数 72 学时 具体章节学时分配如下 章章 节节教学内容 含实践 教学内容 含实践 理论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合合 计计 第 1 章认识 C 语言202 第 2 章C 语言基本概述202 第 3 章基本资料型态415 第 4 章格式化的输出与输入213 第 5 章运算子 运算式与叙述314 第 6 章选择性叙述314 10 章章 节节教学内容 含实践 教学内容 含实践 理论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合合 计计 第 7 章回圈628 第 8 章函数628 第 9 章阵列与字串448 第 10 章指标426 第 11 章结构与其它资料型态516 第 12 章档案处理516 第 13 章大型程式的发展101 第 14 章动态记忆体配置与链结314 第 15 章位元处理314 第 16 章迈向 C 之路101 合合 计计541872 七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结构 比例七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结构 比例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占 30 期中成绩 占 20 期末成绩占 50 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 上机实训 小测验等 1 课任教师应认真检查和记录学生的到课率 上机实训 小测验等情况 为每个学生 给出科学合理的平时成绩 2 期末考试由学院统一命题 采用试卷形式考试 无上机操作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 凡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C 语言 取得证书的学生可以置换本课程考试成 绩 八 教材及参考书目八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教材 教材 C 语言教学手册 第四版 洪维恩 旗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年 10 月 2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C 程序设计 第三版 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C 程序设计教程 李春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C 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熊锡义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11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G00495 课程名称 嵌入式系统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总学分 学时 4 72 其中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嵌入式系统 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修完 数字电路 C 语言程 序 之后 所应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嵌入式处 理器结构 ARM 架构 ARM 微处理器编程模型与指令集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设 计方法 以及应用设计系统的调试与开发 系统单元电路的设计等 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 主要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 理论部分 1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掌握 ARM 处理器基础知识 如处理器的数据格式 处理器模式和寄存器 异常处 理等 3 掌握 ARM 的寻址方式 指令格式 后缀 ARM 堆栈 指令集以及简单的程序编制 4 初步掌握 ARM 汇编语言编程技术 C 语言编程技术 了解汇编语言与 C C 语言 的混合编程技术 5 掌握 ADS1 2 集成开发环境 掌握汇编 C 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6 掌握 ADS1 2 开发工具的使用 包括编辑 编译和链接等 7 掌握 AXD 调试工具 理解调试步骤 以及常用的调试方法 2 实践部分 1 理解 C 语言程序的编译和汇编语言的汇编过程 2 掌握 ADS1 2 工具编写汇编语言和 C 语言的源程序的编写及调试 3 初步了解嵌入式的接口技术 三 主要教学方法三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讲授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1 理论讲授 通过多媒体演示配合教师讲授 2 课堂辅导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 了解当前嵌入式的应用 以 及通过 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方式 使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运用及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 开发 3 上机实践 使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四 实践环节四 实践环节 12 本课程是一门工程性 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具 体实践内容见 实践环节小结 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第 1 1 章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1 认识嵌入式系统 1 2 计算机系统的信息表示方式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嵌入式发展历程 嵌入式的发展现状 嵌入式系统实例 2 掌握的内容 嵌入式系统概念 狭义和广义 进位计数制与转换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基本的逻辑运算 3 熟练掌握的内容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数制的转换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嵌入式系统概念 难点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第第 2 2 章章 ARMARM 处理器基础处理器基础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 1 ARM7 处理器概述 2 2 ARM7 处理器的数据格式 2 3 处理器模式与内部寄存器 2 4 ARM 的异常处理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ARM7 处理器概述 ARM 的异常处理 2 掌握的内容 ARM7 处理器的数据格式 处理器模式与内部寄存器 3 熟练掌握的内容 存储空间格式 内部寄存器 程序状态寄存器 6 种异常模式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 ARM 处理器的数据格式 处理器模式 内部寄存器 13 难点难点 异常处理 第第 3 3 章章 ARMARM 的指令系统的指令系统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3 1 ARM 指令的寻址方式 3 2 ARM 指令概述 3 3 ARM 指令集 3 4 ARM 汇编指令实战 技能训练 训练一 ARM 汇编程序实验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汇编程序结构 2 掌握的内容 ARM 指令的寻址方式 ARM 指令后缀及格式 ARM 指令集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ARM 的寻址方式 ARM 的指令格式 ARM 的指令集 难点 ARM 的后缀及格式 技能训练 训练一 ARM 汇编程序段实验 训练二 ARM 汇编程序的调试 第第 4 4 章章 ARMARM 的编程技术的编程技术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4 1 汇编语言 4 2 C 语言程序设计 4 3 汇编语言与 C C 语言的混合编程 4 4 ARM 编程实战 技能训练 训练一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训练二 C 语言源程序的编写与编译调试 训练三 C 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混合编程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C 的编程技术 C 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2 掌握的内容 ARM 汇编程序的格式 伪指令语句 ADS1 2 的使用 Semihousting 服务 内嵌汇编语言指令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ARM 汇编程序的格式 ARM 伪指令 14 ADS1 2 的使用 难点 Semihousting 的服务 C 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技能训练 训练一 ADS1 2 的使用 第第 5 5 章章 操作范例操作范例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5 1 ADS1 2 集成开发环境 5 2 汇编程序实验 5 3 C 程序实验 5 4 C 程序与汇编程序实验 5 5 库文件定义与使用 技能训练 训练一 汇编程序的调试 训练二 C 语言程序调试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 2 掌握的内容 ADS1 2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汇编程序开发步骤 C 语言程序开发流程 C 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注意事项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C 语言开发 难点 汇编语言与 C 语言的混合编程 第第 6 6 章章 ADS1 2ADS1 2 开发工具的使用开发工具的使用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6 1 软件开发 6 2 程序编辑 6 3 程序的汇编与编译 6 4 程序的链接 技能训练 训练一 应用程序开发与调试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的内容 软件开发流程 程序的编辑 汇编 编译 链接 熟练掌握的内容 软件开发流程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软件开发 程序的编辑 汇编 编译 链接 难点 软件开发 第第 7 7 章章 AXDAXD 调试工具的使用调试工具的使用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7 1 AXD 调试工具 15 7 2AXD 调试方法 技能训练 训练一 程序调试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的内容 AXD 调试工具的使用 AXD 调试方法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AXD 调试工具 AXD 调试方法 第第 8 8 章章 初始化代码研究初始化代码研究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8 1 初始化代码重点 8 2 初始化代码分析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初始化代码分析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初始化代码分析 第第 9 9 章章 LPC2220LPC2220 ARM7ARM7 处理器 处理器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9 1 LPC2220 芯片的功能 9 2 LPC2220 芯片的引脚 9 3 LPC2220 芯片的功能模块 9 4LPC2220 芯片的系统控制模块 技能训练 ARM 芯片的认识与接口应用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LPC 芯片的相关内容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具体嵌入式系统的构建 六 学时分配六 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教学周数 18 周 每周 4 学时 总教学时数 72 学时 具体章节学时分配如下 章章 节节教学内容 含实践 教学内容 含实践 理论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合合 计计 第 1 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404 第 2 章ARM 处理器基础628 第 3 章ARM 的指令系统4610 第 4 章ARM 的编程技术6612 第 5 章操作范例8614 第 6 章ADS1 2 开发工具的使用266 第 7 章AXD 调试工具的使用246 第 8 章初始化代码研究246 第 9 章LPC2220 ARM7 处理器224 16 章章 节节教学内容 含实践 教学内容 含实践 理论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合合 计计 合合 计计363672 七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结构 比例七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结构 比例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 期中作业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占 30 期中作业 占 20 期末成绩占 50 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 实验及实验报告 作业等 1 课任教师应认真检查和记录学生的到课率 作业 实验等情况 为每个学生给出科 学合理的平时成绩 2 期末考试由学院统一命题 采用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八 教材及参考书目八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教材 教材 ARM 嵌入式应用技术基础 刘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9 月 2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ARM 嵌入式体系结构与接口技术 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 刘洪涛主编 人民邮电出 版社 2009 年 8 月 嵌入式 LinuxC 语言开发 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 曾宏安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年 8 月 ARM 嵌入式 Linux 系统开发 从入门到精通 李亚锋 欧文盛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 版社 2007 年 8 月 17 通信系统概论通信系统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G00528 课程名称 通信系统概论 课程类别 专业课 总学分 学时 3 54 其中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适用专业 2009 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通信系统概论 是高等职业院校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课程的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 课程的任务是以 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 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 既讲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又介绍新技术 新发展和新成果 重点讲述了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 对业务通 信网 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 数字有线电视和宽带综合数据业务网等 做了全面的阐述 通过学习 使学生建立完整的通信概念 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先修高等数学 电路理论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信号与系 统等课程 学习了本课程以后 在 识记 领会 分析应用 三个能力层次上 对学生掌握 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 识记 能识记现代通信的有关概念 原理 方法的涵义 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 非 2 领会 在识记的基础上 能较全面地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 技术 能表述基本内容和基本道理 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3 分析应用 在领会的基础上 能应用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阐释常见通信方式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的理论问题 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 分析 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 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设计制作一些简单通信系统 三 主要教学方法三 主要教学方法 本着由浅入深 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 强调理论结合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 本着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创新意识和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本课程中采用板书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讨论等多种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四 实践环节四 实践环节 本课程紧紧围绕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讲述现代通信的一般原理与技 18 术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在实践教学方面 通过实验教学结合实训操作 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掌握调试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第 1 1 章章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 2 模拟信号数字化 1 3 信号的基带传输 1 4 模拟调制与解调 1 5 数字调制与解调 1 6 复用技术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通信的基本概念 包括信号 基带信号 频带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的概念 模拟信号的基带传输 2 掌握的内容 信息的传输方式中单工 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性能指标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构成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原理 常规调幅 其他形式的振幅调制 调制与解调 频率调制 数字调制与解调的概念 复用技术的原理 3 熟练掌握的内容 抽样 量化 编码每个步骤的变化过程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包括单极性非归零码 双极性非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 性归零码 差分码 数字双相码 2ASK 2FSK 2PSK 2DPSK 键控信号及其功率谱 键控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FMD TDM 的原理及多级复用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抽样 量化 编码每个步骤的变化过程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包括单极性非归零码 双极性非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 性归零码 差分码 数字双相码 2ASK 2FSK 2PSK 2DPSK 键控信号及其功率谱 键控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第第 2 2 章章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 1 卫星通信概述 2 2 通信卫星 2 3 卫星通信的多址技术 2 4 卫星地球站 2 5 VSAT 卫星通信系统 19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卫星通信的定义 分类 发展及应用 地球卫星的轨道 静止卫星的优缺点 影响静止卫通信的因素 包括摄动 星蚀 日凌中断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现状 卫星通信的优点 卫星的共视区 提出 ALOHA 系统的背景 2 掌握的内容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卫星的种类 卫星的运动轨道和卫星的发射 通信卫星的覆盖 包括全球波束 半球波束 区域波束 点波束 静止卫星的覆盖范围 静止卫星的设置及观察参数的计算 通信卫星的组成 控制分系统 通信分系统 遥测指令分系统 电源分系统 温控分 系统等各分系统的组成 通信卫星的技术指标 多址技术与分路复用的概念 多址方式的信道分配技术 预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方式 地球站的分类 组成及性能要求 VSAT 卫星通信系统的概述 特点及运用 VSAT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VSAT 网络结构及组网形式 工作频段 体系结构 卫星数据网的主要特点及选择网多址协议主要考虑原则 3 熟练掌握的内容 FDMA TDMA SDMA CDMA 等多址方式的原理 VSAT 网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VSAT 数据网多址协议应用概况与用户选择 纯 ALOHA 方式 S ALOHA 方式 R ALOHA 方式的工作过程及信道的利用率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FDMA TDMA SDMA CDMA 等多址方式的原理 纯 ALOHA 方式 S ALOHA 方式 R ALOHA 方式的工作过程及信道的利用率 第第 3 3 章章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3 1 光纤通信概述 3 2 光纤与光缆 3 3 光源和光电检测器 3 4 光纤通信系统 3 5 光的波分复用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20 1 了解的内容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 光纤的接连 包括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光缆的基本结构 光缆的敷设注意事项和敷设方式 2 掌握的内容 光纤通信的工作波长 特点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光纤的结构及其分类 光纤的损耗特性及色散特性 光源的直接调制 光纤通信系统中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光中继器 光纤放大器等各部分的组成 EDFA 的结构 原理 优点及应用 3 熟练掌握的内容 光源的发光机理 包括自发辐射 受激吸收 受激发射 半导体激光器 LD 的结构 主要工作特性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LED 的结构 主要工作特性 半导体光电检测器的光电效应 PIN 光电二极管 APD 雪崩光电二极管的特性 半导体光电检测器的特性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 主要特点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光源的发光机理 包括自发辐射 受激吸收 受激发射 半导体激光器 LD 的结构 主要工作特性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LED 的结构 主要工作特性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 主要特点 第第 4 4 章章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4 1 移动通信概述 4 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 3 GSM 移动通信系统 4 4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4 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移动通信的概念 特点 分类 工作频段 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的基本组成 WCDMA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TD SCDMA 技术 2 掌握的内容 移动通信的信令 大区制移动通信网 带状网和蜂窝网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21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网络结构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编号方式和频率配置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扩频通信原理 CDMA 系统的结构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目标 技术要求 提供的业务及其系统结构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网络标准 3 熟练掌握的内容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 主要包括频率复用 区群的组成 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小区的 分裂 等频距频率配置等 GSM 系统的移动管理及路由选择 CDMA 数字蜂窝系统的正向信道和反向信道组成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 主要包括频率复用 区群的组成 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小区的 分裂 等频距频率配置等 GSM 系统的移动管理及路由选择 CDMA 数字蜂窝系统的正向信道和反向信道组成 第第 5 5 章章 通信业务网通信业务网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5 1 概述 5 2 电话网 5 3 有线电视网 5 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 ISDN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通信业务网的构成 HFC 用户分配网络的形式 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 MMDS 基本概念 系统组成 CATV 与 ISDN 的结合方式及发展前景 B ISDN 业务的特性及信息传递方式 ATM 信元和 ATM 复用与交换 B ISDN ATM 的网络分层结构及用户 网络接口 ATM 网组成结构 数字电视概念 优点 压缩编码 数字机顶盒的定义和功能 原理与结构 关键技术 2 掌握的内容 电话网的组成及网络结构 电话网的编号计划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邻频前端系统的技术要求和邻频前端系统组成 光纤 同轴电缆混合网的基本概念 调制体制及其模拟调制光缆传输系统的组成原理 宽带通信业务 即数据业务 语音业务 视频业务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22 电话网的组成及网络结构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第第 6 6 章章 接入网接入网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6 1 接入网概述 6 2 接入网中的接口 6 3 双绞线接入网技术 6 4 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接入网技术 6 5 光纤接入网技术 6 6 无线接入网技术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的内容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特点 拓扑结构和综合业务 V5 接口的技术 作用 类型及支持的业务 功能 Cable Modem 的概念和系统结构 FTTx LAN 接入方式 无线接入网技术的概述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 LMDS 无线局域网 WLAN 接入技术 2 掌握的内容 接入网中的接口类型 ADSL 接入技术的概念 优点 系统构成 传输带宽和应用 VDSL 接入技术的概念 优点 系统构成和应用 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接入网技术的网络结构和频谱 光纤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结构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FTTx LAN 接入方式 无线接入网技术的概述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 LMDS 无线局域网 WLAN 接入技术 六 学时分配六 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教学周数 18 周 每周 3 学时 总教学时数 54 学时 具体章节学时分配如下 章章 节节教学内容 含实践 教学内容 含实践 理论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合合 计计 第 1 章通信基础知识336 第 2 章卫星通信5510 第 3 章光纤通信5510 第 4 章移动通信5510 第 5 章通信业务网549 第 6 章接入网459 合合 计计272754 七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结构 比例七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结构 比例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占 30 期中成绩 23 以论文的形式完成 占 20 期末成绩占 50 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 作业等 1 课任教师应认真检查和记录学生的到课率 作业 实验等情况 为每个学生给出科 学合理的平时成绩 2 期末考试由学院统一命题 采用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八 教材及参考书目八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教材 教材 现代通信技术 第 3 版 朱月秀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年 6 月 2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数位通信系统 刘云 新文京开发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网路安全网路安全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G0036 课程名称 网路安全 课程类别 专业限定选修课 总学分 学时 3 54 其中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适用专业 高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 一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一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专业方向理论必修课 是以应用为主的技术类专业课程 本课程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应用及标准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础理 论和应用工具的使用 为将来开发出可实际应用的技术来加强网络安全打下基础 通过学 习安全技术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 以及针对这些威胁所 采用的相应的安全机制来保护计算机系统 掌握使用和开发计算机系统时相应的安全知识 减少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增强安全意识 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二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 主要达到以下要求 1 熟悉安全机制方面的知识 2 熟悉 WEB 应用中客户和服务器存在的安全威胁 3 了解数据库应用中存在的安全威胁 4 了解无线数据应用中的安全威胁 5 掌握使用防火墙实施安全管理的方法 三 主要教学方法三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听完理论课程后 能在实 验室将所学知识得到应用 四 实践环节四 实践环节 实践课程贯穿于本课程教学的始终 要求学生达到熟练制作双绞线 局域的组网 交 换机的配置 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等 具体实践内容见 实践环 节小结 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五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第 1 章章 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概述 1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4 1 1 网络安全组成 1 2 网络安全类别 1 3 网络安全威胁 1 4 网络安全标准 1 5 实例解析 2 2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的内容 网络安全目标 操作系统安全 病毒和黑客威胁 身份鉴别威胁 掌握的内容 网络安全目标 网络安全模型 熟练掌握的内容 网络安全模型 3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网络安全目标 网络安全模型 第第 2 章章 局域网的安全局域网的安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 1 局域网概述 2 2 局域网的安全措施 2 3 局域网安全备份技术 2 4 局域网存储技术 2 5 局域网故障检测技术 2 6 访问控制技术 2 7 虚拟局域网 2 8 实例解析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了解的内容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存储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 掌握的内容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网络本身的安全设置 局域网安全备份技术 熟练掌握的内容 局域网故障检测技术 网络连通性的检测 病毒检测 网络检测工具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25 VLAN 的划分方法 特 VLAN 的划分过程 第第 3 章章 因特网安全协议因特网安全协议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3 1 因特网安全概述 3 2 IPSec 安全协议 3 3 SSL 协议和 TLS 协议 3 4 Web 安全 3 5 安全壳协议 3 6 SOCKS 协议 3 7 安全电子交易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了解的内容 因特网安全概述 因特网的脆弱性 掌握的内容 IPSec 安全协议 安全壳协议 SOCKS 协议 IIS 6 O 的安全机制 熟练掌握的内容 SET 协议的系统结构 SET 协议的安全体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SSL 协议和 TLS 协议 安全壳协议 SOCKS 协议 IIS 6 O 的安全机制 IPSec 安全体系结构 第第 4 章章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4 1 防火墙简介 4 2 防火墙的类型 4 3 防火墙配置 4 4 防火墙的选购 4 5 防火墙产品介绍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了解的内容 防火墙的选购 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