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米生产技术.doc_第1页
硒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米生产技术.doc_第2页
硒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米生产技术.doc_第3页
硒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米生产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硒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米生产技术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入人们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开发硒稻米,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稻米的品质、提高稻米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特别是在目前种粮效益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开发富硒营养大米不妨是一条有效的增效途径。1. 硒的生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硒主要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1硒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作用于维生素E相似,但效力更大,可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影响某些重要酶的代谢及活性,调节维生素A、C、E、K在体内的吸收及消耗,参与辅酶A、Q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1.2对某些致癌物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能抑制化学致癌物、分解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四乙铅基等,还能对长期积存在人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如铅、汞、砷、镍等排出体外,具有天然的解毒、排毒作用。1.3可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心血管病。在我国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发现缺硒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4保护视觉器官。硒是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成分之一,而这种物质能清除人体内包括眼睛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使眼睛免受损害。若人眼长期缺乏硒的摄入,就会发生视力下降和许多眼疾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夜盲症等。1.5硒是生育与繁殖所必需。2.富硒剂的选用及应用效果我们推荐的富硒剂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研制生产的“葵花”牌固体富硒增产剂,规格为100g/袋。该产品是含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固体叶面肥,在产品中加入了微量元素硒。在水稻破口至抽穗期每亩用1袋富硒增产剂进行叶面喷施,能明显改善后期熟相,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成熟和增加产量,并能造成成倍提高硒的含量。一般能增产稻谷5%以上,成熟期提早2天,稻米中硒的含量比对照提高2-7倍。3.富硒增产剂的施用方法在水稻破口至抽穗期每亩用一袋富硒增产剂进行叶面喷施,先将袋内的母剂用少量水溶解,再加入其余部分,然后加水20kg,搅匀后用喷雾器向水稻叶面均匀喷雾。喷施时间应选择晴天早晚,如喷施后8小时内下雨,要重新喷。水稻壮秧营养剂使用技术水稻壮秧营养剂是集营养剂、消毒剂、调酸剂和化学调控剂于一体的新型育秧专用制剂,在水稻播种前施下,不仅可以一次性完成施肥、土壤调酸、土壤消毒以及化学调控等作业程序,大大节省育秧用工,而且可以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效防止秧苗立枯病及烂秧死苗的发生,可增产稻谷25-40公斤/亩,增产幅度达5%-10%。目前,壮秧营养剂已在我省机插秧、旱育秧等多种育秧方式上大面积应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1. 施用方法1.1机插秧:直接用于秧田:每亩秧田用壮秧剂15公斤(10包),作为基肥在整田时撒施于大田,然后整成秧板后铺盘播种。拌土法:每750公斤细土拌入1.5公斤(10克/盘)壮秧剂制成营养土,装盘播种,再铺盖种泥。1.2旱育秧:在每平方米苗床施5-6公斤腐熟有机肥的基础上,用每袋壮秧营养剂(1.5公斤)加上细土18.5公斤,充分混拌后,均匀撒施于20平方米床土表面,再用耙子反复耙匀于2-3厘米深的土层中,然后浇透水进行播种和覆土。1.3抛秧塑盘育苗:按每平方米净秧板50克(折每盘10克)用量的壮秧营养剂与适量干细土混拌后,均匀施于毛秧板上,然后用部分沟泥耥平秧板,再进行铺盘装泥,待泥浆沉实后再播种和塌谷。1.4常规湿润育苗:一般在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每亩秧田施12公斤壮秧营养剂(8包/亩)即可,在肥力水平较低的田块则可适量补施化肥。施用方法为壮秧营养剂与适量干细土混拌后均与施于毛秧板上,然后用部分沟泥耥平秧板,再播种。2.注意事项2.1壮秧营养剂与育秧土一定要混拌均匀,不能用拌有壮秧营养剂的土作盖种用土,否则易造成肥害。2.2壮秧营养剂施用量必需准确,用量过大易导致出苗率和成秧率下降。2.3育秧土施用壮秧营养剂后,一般不再底施化肥,不再进行调酸和用敌克松等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也不用多效唑及烯效唑进行喷苗或浸种处理。如果秧床肥力水平较低及大苗(5叶以上)移栽的,则可在秧苗4叶期前后适当追施氮肥,以防止后期出现脱肥落黄现象。大苗移栽的,在秧苗1叶1心期还应喷施15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