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1 1982年我国将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 2001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计划生育法 3 现在我国人口 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 明显下降 进入 水平国家行列 4 我国人口 大 仍将在较长时期 增长 5 目标 2005年人口总数控制在 亿 2010年总数控制在 亿内 二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 继续控制 2 加大保护 的力度 3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 加强 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 推进生态农业 三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1 全球气候 2 资源短缺 3 层破坏 4 雨 5 土地 化 6 海洋 7 生物 锐减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物种多样性和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潜在价值 也叫做 和直接价值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保护 2 易地保护 3 利用 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 加强立法 执法和宣传教育 五 可持续发展1 含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 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 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 实现措施 1 保护 2 保护环境和资源 3 建立 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答案 一 1 计划生育2 人口3 增长增长率低生育4 基数持续5 13 314二 1 人口增长2 资源和环境3 监控治理4 生物多样性三 1 变暖2 水3 臭氧4 酸5 荒漠6 污染 7 多样性四 1 遗传 基因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 间接价值生态功能3 1 就地 3 生物技术五 1 自然 经济 社会2 1 生物多样性 3 人口 环境 科技和资源消费 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 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 其相互关系如下 2 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1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 所以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2 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 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 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 因此 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 如实行计划生育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 人口增加 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 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大量工业 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 植被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 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 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 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 人类的生存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都是有限的 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1 臭氧层破坏 1 臭氧层作用 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 使生物能够登陆成功 并正常地存活下去 2 原因 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3 机理 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 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 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4 危害 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2 酸雨 1 形成原因 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后降落到土壤或水体中 使雨水的ph 5 6 2 硫的氧化物 煤 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火灾等 3 危害 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鱼卵不能正常孵化 危害建筑物及工业设备 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 3 水体污染 1 来源 生活污水 工业污水进入水体 海洋运输时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 2 表现 水体富营养化 3 结果 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水华 原理及过程如下 4 土地荒漠化 1 原因 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如草原的过度放牧 草原植被被破坏 有益动物大量减少 病虫害严重 使草原植被退化 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 2 后果 沙尘暴遮天蔽日 毁坏力极强 3 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部分地区退耕还林 还草 大量营造草原 灌木林和防护林 以林护草 草林结合 1 生物多样性 1 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 内容及形成原因 遗传多样性 是由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的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 2 生物多样性价值 1 直接价值 药用价值 工业原料 科研价值 文学艺术创作 旅游 美学价值等 2 间接价值 生态功能 如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等 3 潜在价值 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 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就永远无法再生了 3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环境污染 外来入侵物种 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4 保护措施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5 关于多样性的归纳 1 蛋白质的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包括 氨基酸的种类 数量 排列顺序 肽链的空间结构 2 dna分子多样性 每个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3 细胞的多样性 是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状 大小 种类 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4 物种的多样性 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5 生态系统多样性 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质量 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c 目前我国人口太多 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最高峰 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正因为我国人口较多 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案 c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如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对 环境容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 随着生产的发展 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 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 稳态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点 综合考查识图和图文转换能力 从新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综合三个图可知 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 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 图 最终还是要降下来 由此可知 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是一定的 不但不会扩大 在遭到破坏时反而会缩小 所以 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温室效应 赤潮 光化学污染 潮汐 臭氧层空洞 水俣病 酸雨 大脖子病a b c d 解析 潮汐是因地球 月球的位置及吸引力而产生的海水规律性的涨落现象 属正常自然现象 大脖子病则是由于缺乏碘元素 而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所致 水俣病是因为环境中汞这一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 赤潮是大量n k等元素进入江 河 湖 海等水域 引起浮游生物和藻类的大量繁殖 这些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而导致水体缺氧 鱼虾等生物死亡 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 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 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 答案 d 2009 广东生物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 紫外线指数 的内容 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 滥伐森林b 水体污染c 南极冰川融化d 臭氧层破坏答案 d 解析 本题依据紫外线指数为平台 实际考查环保问题 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200 300纳米 nm 的阳光紫外线辐射 因此臭氧层被破坏可使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量大大增加 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2010 黄冈模拟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潜在价值 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a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解析 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物 药用 工业原料 旅游观赏 文学艺术创作 科学研究意义等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容易混淆潜在价值与间接价值 最常见的是把旅游观赏 文学艺术创作判断为间接价值 答案 a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 为美化城市环境 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 为保护草场 减少沙化 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 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 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是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天敌的地区 从国外引进的观赏类植物一旦流入自然生态系统 可能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 造成严重灾害 水葫芦即是外来物种 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 造成河道堵塞等危害 若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可能会造成新的生态危机 若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其天敌会因食物减少而死亡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因此 应通过生物防治将黄鼠控制在一定数量内 使其不对草场造成危害即可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之一是易地保护 用于保护生存条件不复存在 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的动物 东北虎属濒危物种 应进行易地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 a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b 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 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d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答案 a 解析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及潜在使用价值 其中直接使用价值又包括药用 科研 美学等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 而潜在使用价值是指目前尚不清楚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 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答案 d 解析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要理解其含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与生物多样性的构成联系起来 由于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出发 对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加以保护 3 据报道 一枝黄花 在上海市20多万亩土地上蔓延 如不加以控制 本地区首先被破坏的是 a 生态环境多样性b 生态系统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遗传多样性答案 c解析 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地区 一般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 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直接影响当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 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4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 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 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 然后缓慢下降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控制人口增长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 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 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 我国人口增长符合 j 型曲线 k值为16亿答案 d 解析 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 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 但不会呈 j 型曲线增长 k值为环境的最大承载量 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 并不是k值 5 2010 海口模拟 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 频率加快 间隔变短 强度增大 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 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植树 种草 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是防沙的最好途径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影响环境 a b c d 答案 d解析 土地沙漠化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 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以及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植被破坏等 防治土地沙漠化就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植树 种草 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是防沙的最好途径等 土地沙漠化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影响环境 6 从不同角度看 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 从分子水平看 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 从变异的来源看 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 3 从进化角度看 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由于 的结果 4 从整个生物圈来看 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 这反映了 水平的多样性 5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 但对一些珍稀 濒危 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 如大熊猫 还需另外采用 等先进手段进行拯救 6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 答案 1 蛋白质的多样性dna上基因的多样性 2 基因突变 3 生物生存的不同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 4 生态系统 5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就地保护 即建立自然保护区克隆 细胞培养 6 物种丰富 特有的 古老的物种多 经济物种丰富 生态系统多样 解析 生物性状的具体体现者是蛋白质 所以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 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 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因此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从进化角度看就是生物所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生物性状的多样性还与变异有关 自然界中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有三种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其中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从生物圈来看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系统 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 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上加以保护 无论哪个层次的保护 最有效的手段都是就地保护 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但对那些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 仅靠保护也很难使它们的数量增多 只能采取克隆 细胞培养等先进技术手段 使其数量逐渐增多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 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答案 a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 故a项叙述不完整 8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合理开发海洋 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控制人口增长 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提高作物产量 开荒辟地 围湖造田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 b c d 答案 b解析 提高现有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开发新的粮食资源和控制人口增长都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粮食短缺的有效措施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9 2010 淄博模拟 2009年11月 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四份全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海水酸性已达数千万年最高 将加剧全球变暖 海水酸化导致海洋生物不断灭绝 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即便co2的释放从现在开始停止 海水也需要 数万年才能恢复原样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 不断酸化的海水逐渐吞噬珊瑚 使营养级较低的浮游生物丧失栖息地 从而破坏食物链c 海洋吸收了人类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 减缓了气候变暖d 人类工业生产排出的大量co2多数被海洋和森林吸收了 尽管造成了温室效应 但是对物种的多样性没有影响答案 d 解析 本题难度中等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环保的知识 海水酸化导致海洋生物不断灭绝 所以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10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 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 成为一片废墟 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 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 回填土壤 引进多种外来物种 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 撤出人类全部活动 实行全面封闭 等待自然恢复c 回填土壤 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 发展农业生产d 回填土壤 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 实行封山育林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农业 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引进外来物种方面的知识 回填土壤 可以为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非生物条件 如矿物质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因此要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 之所以不能轻易引进外来物种的原因 是外来物种可能给当地带来大的生态灾难 a错 b项片面地理解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应该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 使得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尽快地恢复 b错 经济农作物种类单一 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c错 11 2007年夏天 太湖爆发蓝藻灾害 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 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 既有自然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从自然因素上来讲 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 水少 另外 由于去年是暖冬 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 左右 适合蓝藻生长 但是 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 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 太湖湖体中的氮 磷浓度升高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 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 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 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 2 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 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 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 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 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 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 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 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 已知 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 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 a组 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 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 编号b c d 其中b 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 d组不添加无机盐 然后均加入等量的蓝藻 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 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 统计数据如下表 蓝藻数量 单位 百万细胞 mm3 请回答有关问题 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 依据是 进行b c 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 其中d组起 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 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和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 成形的细胞核 或叶绿体等细胞器 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练习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红外光谱仪培训
- 2026届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柳中庸《听筝》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 威海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酒店地震应急培训
- 2026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副班个人工作总结
- 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鳌冠学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学影像学《X线造影检查技术》精品课件
- 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精选课件
- 狼牙山五壮士同步测试 省赛获奖
- 第七章-大学生创业实践案例课件
- 全尺寸测量报告FAI
- 塑料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疾病.ppt
- 医院检验科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 智能电子储物柜控制系统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