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1、以葡萄糖为基质,写出有氧呼吸的简式。呼吸作用有什么生理意义?C6H12O6 + 6H2O + 6O*2 6CO2 +12H2O* + 能量 (2870 k J )1、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ATP形式)。2、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代谢的枢纽)。3、呼吸作用可增强植物的抗病或抗伤害的能力。2、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有哪几种?什么是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有氧呼吸: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途径戊糖磷酸途径无氧呼吸:糖酵解酒精或乳酸发酵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伴随着还原),包括消耗氧,生成CO2和H2O以及放出能量的过程。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伴随ATP合酶的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3、植物呼吸过程中,主要的末端氧化酶有哪些?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有什么生理意义?1、细胞色素氧化酶2、交替氧化酶3、酚氧化酶4、抗坏血酸氧化酶5、黄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乙醇酸氧化酶体系高等植物存在多条电子传递途径,增强了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及具备更多的选择性。4、何谓“抗氰呼吸”?抗氰呼吸有什么特点?交替氧化酶位于内膜UQ与复合体之间,它绕过复合体、把电子传给氧分子进而形成水,所以它对氰化物不敏感,故又称这种呼吸为抗氰呼吸。特点:不受氰化物所抑制;呼吸时放出的热量较多而使组织的温度大幅度增加。例: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的花序在早春开花时。块根块茎等。5、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异。光合作用以CO2、H2O为原料,而呼吸作用的反应物为淀粉、己糖等有机物以及O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己糖、蔗糖、淀粉等有机物和O2,而呼吸作用的产物是CO2和H2O;光合作用把光能依次转化为电能、活跃化学能和稳定化学能,是贮藏能量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把稳定化学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在光合过程中进行光合磷酸化反应,在呼吸过程中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在绿色细胞的叶绿体中,只在光下才发生,而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生活细胞的线粒体、细胞质中,无论在光下、暗处随时都在进行。6、试述温度、氧气和CO2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什么是巴斯德效应?无氧呼吸时间过长,植物为什么会死亡?在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超过最适点,呼吸速率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主要的原因是酶被钝化)。环境中的氧浓度会直接影响呼吸速率和呼吸性质。氧不足时,有氧呼吸降低,无氧呼吸增高。无氧呼吸持续时间长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原因是a.乙醇积累,使蛋白质变性;b.能量不足于维持生理需要;c.缺少可用的中间产物。CO2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增加时( 1% ),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氧可以降低糖类的分解代谢和减少糖酵解产物的积累,这种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7、粮油种子贮藏与水果蔬菜贮藏在环境因素的控制上有何不同?为什么?粮油种子贮藏:降低种子含水量(晒干)(1)收获后晒干(2)降低温湿度(入库)(3)真空包装水果蔬菜贮藏1)低温高湿(2)气调法(3)自体保藏法(限气法)8、植物体内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有哪几类?一、萜类 二、酚类 三、含氮次生化合物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分配1、植物体有机物长距离运输的途径和主要形式是什么?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是通过韧皮部途径高等植物胞间信号的长距离传递,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 易挥发性化学信号在体内气相中传递 它可在植株体内的气腔网络中扩散而迅速传递,如乙烯和茉莉酸甲酯通常能从合成位点迅速扩散到周围环境中,若植物生长在一个密闭的条件下,这些化合物可在植物体内积累并迅速到达作用部位而产生效应。(2)化学信号的韧皮部传递 植物体内许多化学信号物质,如ABA、JA-Me、寡聚半乳糖、水杨酸等都可通过韧皮部途径传递。 (3)化学信号的木质部传递 化学信号通过集流的方式在木质部内传递。如植物在受到土壤干旱胁迫时,根系合成的ABA可通过木质部蒸腾流进入叶片,并影响叶片中的ABA浓度,从而抑制叶片的生长和气孔的开放。(4)电信号的传递 植物电波信号的短距离传递需要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而长距离传递则是通过维管束。(5)水力学信号的传递 水力学信号是通过植物体内由木质部导管组成的水连续体系中的压力变化来传递的2、胞间连丝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它在植物体内有什么功能?胞间连丝的生理功能: (1)是同化物运输和转移的通道。在植物体内,凡是同化物质运输频繁的部位,都有较多或较粗的胞间连丝;(2)由于胞间连丝与内质网、核膜构成一个连续的内膜体系,因此胞间连丝在细胞间还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3)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电导通道和电波传递途径;(4)胞间连丝是原生质胞间运动与高分子物质(染色体、核酸、蛋白质、病毒等)转移途径。3、什么是韧皮部装载和韧皮部卸出?“压力流动学说”解释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韧皮部装载:光合细胞形成的同化物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通道进行输送,最后被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吸收,形成装载过程。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压力流动学说”:同化物在筛管中随着液流的流动而移动。流动的动力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压力势差引起的渗透动力。4、何谓“代谢源”与“代谢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代谢源是指制造或供应有机物的器官或部位。代谢库是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器官或部位。5、什么是同化物的“分配中心”?试从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角度讨论水稻空壳瘪粒或果树落花落果的原因。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途径可分为哪四个阶段?1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2跨膜信号转换;3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4导致生理生化变化2、什么是受体?什么是配体?细胞如何通过G蛋白实现信号的跨膜转换?受体(receptor)是指能够特异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递信号的物质。信号(signal)是信息的物质体现形式和物理过程。也称配体。3、细胞内信号分子主要有哪几种?钙调素有什么作用?细胞内“双信号系统”是指什么?植物细胞内的信号分子有许多种类。例如,cAMP(环式腺嘌呤核苷一磷酸)、cGMP(环式鸟嘌呤核苷一磷酸)、Ca2+与CaM(钙调素)、IP3(三磷酸肌醇)、DG(DAG)(二酯酰甘油)等。4、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一类蛋白激酶是什么?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1、什么是植物激素?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自身代谢过程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称为植物激素(植物内源激素)外界(人工合成)并施加给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根据激素的生理作用,植物激素可分为哪几大类?生长素(auxin)类赤霉素(gibberellins)类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 )类脱落酸 (abscisic acid,ABA )乙烯(ethylene,ETH )“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多胺、茉莉酸、水杨酸等。3、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是如何合成的?生长素为什么能促进生长?吲哚乙酸合成:色氨酸吲哚丙酮酸吲哚乙醛IAA (绝大多数植物)色氨酸色胺吲哚乙醛IAA(烟草、小麦、南瓜、番茄等)色氨酸吲哚乙醇(色醇)吲哚乙醛 IAA(豌豆、细菌等)色氨酸芸薹葡糖硫苷吲哚乙腈IAA(十字花科植物)IAA与受体结合后经信号转导,促进质子泵活化,把质子排到细胞壁。胞壁环境酸化导致某些酶被激活而促使胞壁多糖分子间结构交织点破裂,联系松弛,胞壁可塑性增强。IAA诱导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细胞伸长的理论称为IAA酸-生长学说当细胞壁环境酸化后,细胞壁中的一些酶被激活。(如-半乳糖苷酶、-1,4-葡聚糖酶等,在酸性环境中活性大大增加。)导致胞壁多糖分子间结构交织点破裂,联系松弛,细胞壁可塑性增加,有利于细胞的伸长和体积的增大。4、促进插条生根为什么常用吲哚丁酸或-奈乙酸,而不用吲哚乙酸?有些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如NAA、2,4-D等,由于原料丰富,生产过程简单,可以大量制造。此外,它们还不象IAA那样在体内受吲哚乙酸氧化酶的破坏,效果稳定。5、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化合物(如IBA、NAA、2,4-D)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1花卉苗木无性繁殖-插条诱根 2应用NAA进行荔枝保花保果 3应用NAA促进菠萝开花和提高品质 4 2,4-D(钠盐)的应用:柑橘保果、柑橘保鲜、插条生根水稻浸种促进发芽生根、香蕉催熟5其他 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抑制马铃薯的发芽,也可疏花疏果,还可杀除杂草。6、赤霉素是属何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赤霉素烷生理作用:赤霉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扩大,显著地促进茎、叶的延长。它是调节植物高度的激素。促进作用:细胞分裂、叶片扩大、果实生长、种子发芽、侧枝生长等抑制作用:抑制成熟、侧芽休眠、抑制衰老、抑制块茎形成等7、在生产实践中赤霉素主要用于哪些方面?A.促进营养生长。以收获营养体为目的的叶菜类蔬菜,用5-50 PPM(mg/L)水溶液作叶面喷雾,显著地促进茎叶生长,可提早收获,而且能使产量有较大的提高。B.用1000 PPM GA溶液处理麻类作物,能使茎杆生长迅速,而且还能抑制开花,保持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的萌发,使纤维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C.北方: GA 10-20 PPM 可提高苹果、梨座果率;棉株保花保铃;葡萄花后10天处理花序,提高座果率,增大籽粒;打破马铃薯的休眠(1PPM,浸泡10-15min )。D.GA对水稻生产的增产作用不显著。E.啤酒工业广泛应用赤霉素诱发淀粉酶,加速大麦淀粉糖化和蛋白质分解,省时省料省工,效益显著。8、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什么化合物?写出它的通式。细胞分裂素(CTK)是指植物体内能促进细胞分裂的腺嘌呤衍生物一类的植物激素物质的总称。9、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主要于何处合成?如何运输?它的生理作用是什么?根尖是CTK合成的主要部位,经木质部运输到地上部;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也伴随着CTK的合成。生理作用1.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2.诱导根、芽的分化3.延缓衰老10、脱落酸是属何种有机化合物?脱落酸有何生理功能?ABA是一种以异戊二烯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脱落酸的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脱落、衰老、成熟;促进气孔关闭、侧芽生长、块茎休眠;促进光合产物运向发育着的种子;促进果实产生乙烯等。2. 抑制作用:抑制植株生长、IAA运输、种子发芽;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ABA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长抑制激素11、乙烯生物合成的主要前体是什么?关键酶是什么?促进或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的因素各有哪些?乙烯是气体,只在合成部位起作用。乙烯以乙烯前体S-腺苷蛋氨酸(SAM)为运输形式。ACC是乙烯前体,SAM是ACC前体。SAM能溶于水,故为运输形式。关键酶是:ACC丙二酰基转移酶12、乙烯有何生理功能?它是如何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利在生产上有什么应用?乙烯的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解除休眠、地上部和根的生长和分化、不定根形成、叶片和果实脱落、某些植物的花诱导形成、两性花中雌花形成、开花、花和果实衰老、果实成熟、茎增粗、萎蔫。抑制作用:抑制某些植物开花、生长素的运转、茎和根的伸长生长。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突然跃迁升高后又急剧降低而出现呼吸骤变现象(respiratroy climacteric)使果实趋于成熟。果实呼吸骤变期的出现与乙烯的释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乙烯含量达到阈值,诱发呼吸骤变的产生,促使果实日趋成熟乙烯是如何促进果实成熟的?(1)促进呼吸,诱导呼吸跃变,加快果实成熟代谢。(2)乙烯增加了果实细胞膜的透性,加速了气体交换,使得膜的分室作用减弱,酶能与底物接触。(3)乙烯可诱导多种与果实成熟相关的基因表达,如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几丁质酶基因等,从而满足了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机物质、色素的变化及果实变软等过程的需要。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液体乙烯利在pH3以下极为稳定,pH4.1以上能释放乙烯。乙烯利在植物体(pH5-6)可释出大量乙烯,解决了应用问题。例如香蕉、大蕉,2000PPM乙烯利催熟,2-3天就可达可食程度。13、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有哪几种?人工合成的生长延缓剂主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多胺、茉莉酸、水杨酸等。生长延缓剂:矮壮素B9PP333第九章 光形态建成1、简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何谓光形态建成?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 :指光强、光质、光照时间和光的空间分布影响植物形态发生的现象或过程。2、植物体内3种主要光受体是什么?分别感受什么区域的光?1、光敏色素,感受红光及远红光区域的光2、隐花色素和向光素,感受蓝光和近紫外光区域的光3、UV-B受体,感受紫外光B区域的光 3、光敏色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Pr型和Pfr型的吸光特性有何不同?了解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反应类型和作用机理。光敏色素是二聚体色素蛋白,亚基有两个组分:生色团chromophore和脱辅基蛋白apoprotein,合称为全蛋白holoprotein。Pr :660nm(红光)Pfr:730nm(远红光) 红光 生理失活型Pr-Pfr生理激活型 远红光生理作用:影响植物一生的形态建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成熟及衰老)。光敏色素的反应类型: 1. 极低辐照度反应2. 低辐照度反应3. 高辐照度反应作用机理:1. 膜假说:光敏色素与膜产生直接的物理相互作用,能改变细胞中一种或多种膜的特性与功能,导致细胞发生快速反应。 2. 基因调节假说:光敏色素吸收的光的作用都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1、种子萌发需要哪些适宜的外界条件?试述种子萌发时的物质转化特点。种子萌发的最适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当的温度(有些还受光暗条件的影响)。种子萌发过程物质代谢的特点:降解代谢,胚乳或子叶中的贮藏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作为胚生长所需的物质与能源;合成代谢,利用降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细胞和组织(根、芽)所需的各种物质。代谢总趋势:复杂简单复杂2、什么是细胞全能性?什么是组织培养?试述组织培养的意义,以及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细胞的分化受哪些因素的控制?植物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植物体每个活细胞都携带着一套该物种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称为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使其长成植株的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意义: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 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拢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因此组织培养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组织生长分化以及器官形态建成的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有力地推动了生物科学中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学、形态学等学科的进展。组织培养是开展生物工程的基本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使用生物工程来改良作物品种正在变本现实。 组织培养可快速繁殖植物种苗 目前组织培养在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培育、新品种的选育、人工种子和种质保存、药用植物和次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已十分广泛。组织培养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可望为造福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2)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为:培养基制备,材料准备与接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器官分化或体细胞胚的发生,小苗移栽等。其中器官分化或体细胞胚的发生最为关键,因为它关系到组织培养能否成苗。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诱导培养基) (分化培养基)外植体 愈伤组织 细胞组织或器官 植株(试管苗) (脱分化) (胚状体) 再分化 生长(1)遗传基因的表达 细胞分化是具有相同基因的细胞有着不同蛋白质产物的表达结果。基因表达要经过两个过程,即转录与翻译。然而在细胞分化时的基因表达控制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因此,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不同类型的细胞专一地激活了某些特定基因,再使它转录成特定的mRNA的过程。 (2)细胞极性 极性是细胞分化的前提,细胞极性的建立会引发不均等分裂,使两个子细胞的大小和内含物不等,由此引起分裂细胞的分化。(3)环境条件 光照、温度、营养、pH、离子、电势以及地球的引力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细胞的分化。如短日照处理,可诱导菊花提前开花;低温处理,能使小麦通过春化而进入幼穗分化;对作物多施氮肥,则能使其延迟开花。(4)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能诱导细胞的分化,如IAA有诱导维管组织分化的作用;改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激动素的比例,可改变愈伤组织的向根还是向芽的分化。3、什么是生长大周期?什么是生长的相关性?产生顶端优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举出实践中利用或抑制顶端优势的23个例子。 植物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是指植物生长速率表现为“慢-快-慢”三阶段的总合称为生长大周期。相关性(correlation):植物体是各个部分的统一整体,它们在生长时相互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常把植物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生产实践应用:花卉打顶、果树修剪、麻类作物等4、什么是生长的温周期现象?昼夜温差大对产量形成有利吗?植物生长速率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有显著的变化,其生长速率与昼夜的温度变化有密切关系。植物这种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植物生长的温周期现象。 (季节或昼夜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效应称为温周期现象)。 一般而言,昼夜温差大(昼高夜低)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白天光期温度高,有利于光合和物质形成;夜晚温度降低,呼吸低,消耗少,有利于物质的积累。5、光对生长有什么直接效应?高山上的植物为什么长得矮小? 光强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抑制作用。暗中的生长速度比光下快,但形态不正常。植物生长受抑制程度随光强的增大而增大。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红光与远红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非常明显6、植物有哪几种运动?为什么植物具有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生长?高等植物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向性运动(tropic movement)和感性运动(nastic movement)。向性运动是由光、重力等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它的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的刺激方向。感性运动(nastic movement):是指没有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引起的运动。发生反应与刺激的方向无关,与生长着的器官两侧或上下面生长不等有关。向光性的机理:过去一直认为照光引起IAA向背光面转移而导致生长不均衡,背光面IAA多,细胞伸长强烈,所以植株便向光弯曲。现代的研究发现,照光面抑制物质多于背光面。由于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向光弯曲。向重力性运动机理:根冠受到重力的影响,平衡石(淀粉粒)向下运动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最终使IAA分布不均匀,生长不均衡,使根向地弯曲。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1、什么是春化作用?用试验证明感受低温的部位。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某些二年生植物成花需要经受低温处理,否则无法正常开花。这种由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将植物放在温暖的室内,只对某一部位进行低温处理,若能使植物开花,即能证明处理部位为低温感受部位。2、什么是光周期和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光周期反应有哪些主要类型?大自然中昼夜间光暗交替(或一天中白天黑夜的相对长度)的现象,称为光周期(photoperiod)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或光照长短对植物开花的效应)称为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植物光周期反应类型:1长日照植物2.短日照植物3.日中性植物特殊类型:中日照植物 3、什么叫临界日长和临界暗期?根据这个概念怎样给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下定义?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诱导长日植物成花所需的最短日照长度或诱导短日植物成花所需的最长日照长度。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指在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长日植物:日长大于临界日长,即使是24小时日长,都能开花;短日植物:日长必须小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4、实验证明感受光周期诱导的部位是叶片而反应部位是茎尖生长点。植物在适宜的光周期诱导后,发生开花反应的部位是茎端生长点,然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却是植物的叶片。这一点可以用对植株不同部位进行不同光周期处理后观察对开花效应的情况来证明。通常实验可得到以下结果:将植物全株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植物不开花而保持营养生长;将植物全株置于适宜的光周期下,植物可以开花;只将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植物正常开花;只将植物叶片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植物不开花。5、什么叫光周期诱导?为什么说暗期的作用更重要?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植株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效果的现象。对植物进行不同时间长度的光暗处理,可以发现:短日植物需暗期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如暗期长度缩短将不能开花;光暗的相对长度不是光周期现象中的决定因子;用短时间的黑暗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光周期成花诱导;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则使短日植物不能开花,继续营养生长,相反地,反而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这些结果说明,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成花中,暗期的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6、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说明从远方引种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成功。短日植物南种北移,发育延迟,开花期推后,应引进早熟品种;北种南移时,发育加速,提早开花,应引进晚(迟)熟品种。长日植物南种北移,发育加速,提早开花,应引进晚(迟)熟品种;北种南移时,发育延迟,开花期推后,应引进早熟品种。育种:人工光周期诱导加速良种繁育或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年限。7、影响花器官形成的内外条件有哪些?植物的性别表现有什么特点?受哪些因素的调控?1.内因:营养状况和激素平衡。(碳氮比理论(C/N theory):当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类物质水平较高,含氮化合物相对较低(C/N比值)时,有利于植物成花;当碳水化合物含量偏低,含氮化合物偏高(C/N比值)时,植物难以成花。)2. 外因:环境因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光: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C/N比,有利于成花。温:当温度已不成为花芽分化的先决条件时,随着温度升高,可加速花芽分化;降低温度,可使分化减慢,甚至可使花退化,如晚稻的“寒露风”伤害影响。 水:适度的干旱对果树花芽分化非常有利,根系吸水减缓,枝条停止生长,光合产物积累,提高C/N比,有利于花芽分化。肥:N肥过多,枝叶旺长,花芽分化受阻;N肥过少,植株瘦弱,不能或形成的花芽数量少。生产上增施P、K肥,适当增加Mn、Mo等微量元素,有利于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中进行着性别分化。具有两性器官的原基在诱导信号等作用下,性决定基因发生去阻遏作用,使特异基因选择地表达,使其中一种原基在某一阶段停滞,致使生殖器官败育而丧失功能,于是实现性别分化。雌雄花形成:完成诱导后还继续处于诱导的光周期,雌花多;经诱导后处于非诱导光周期,雄花多。植物激素影响花的性别分化。例如黄瓜,IAA可促进雌花的分化;GA则促进雄花的分化。 8、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是通过什么物质进行的?这种识别过程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识别物质:花粉壁蛋白与柱头乳突细胞表面蛋白。9、植物受精后,雌蕊的代谢主要有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用人工的方法得到无籽果实?植物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主要表现在:(1)受精后雌蕊的呼吸速率一般要比未受精的高,并有起伏变化。(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含量显著增加。(3)营养物质向雌蕊的输送增强。第十二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1、种子中主要的贮藏物质有哪些?它们的合成与积累有什么特点?种子中主要的贮藏物质有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分别积累在淀粉体、蛋白体和圆球体中。(1)淀粉合成与积累的特点:淀粉合成的葡萄糖引物为ADPG,而ADPG是由运进胚乳或子叶中的蔗糖或己糖转化来的。淀粉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浓度逐渐降低,而淀粉含量不断升高。(2)蛋白质合成与积累的特点:种子中贮藏蛋白合成的原料是来自营养器官输入的氨基酸和酰胺。在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蛋白质合成:在胚胎发生期,主要合成与胚分化有关的蛋白质;在种子形成期,主要合成与贮藏物质积累有关的蛋白质;而在成熟休止期主要合成与种子休眠与耐脱水有关的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3)脂类合成与积累的特点:合成脂肪的原料是磷酸甘油和脂酰CoA。在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积累可溶性糖和淀粉,其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种子发育时先形成饱和脂肪酸,然后转变为不饱和脂肪酸,先期形成的游离脂肪酸在种子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复杂的油脂。2、什么叫呼吸跃变?调节呼吸峰提早或推迟出现在生产上有什么意义?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此时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呼吸骤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3、简述肉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1)糖含量增加 果实成熟后期,淀粉转变成可溶性糖,使果实变甜。(2)有机酸减少 未成熟的果实中积累较多的有机酸,使果实出现酸味。随着果实的成熟,含酸量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有机酸的合成被抑制;部分酸转变成糖;部分酸被用于呼吸消耗;部分酸与K+、Ca2+等阳离子结合生成盐。(3)果实软化 这与果肉细胞壁物质的降解有关,如中层的不溶性的原果胶水解为可溶性的果胶或果胶酸。(4)挥发性物质的产生 主要是产生酯、醇、酸、醛和萜烯类等一些低分子化合物,使成熟果实发出特有的香气。(5)涩味消失 有些果实未成熟时有涩味,这是由于细胞液中含有单宁等物质。随着果实的成熟,单宁可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过氧化物,或凝结成不溶性的单宁盐,还有一部分可以水解转化成葡萄糖,因而涩味消失。(6)色泽变化 随着果实的成熟,多数果色由绿色渐变为黄、橙、红、紫或褐色。与果实色泽有关的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和类黄酮素等。叶绿素破坏时果实褪绿,类胡萝卜素使果实呈橙色,花色素形成使果实变红,类黄酮素被氧化时果实变褐。4、什么叫休眠?从下列果实中取出种子立刻播在土中,种子不能很快的萌发,请解释其原因。 皂荚 苹果 珙桐 番茄休眠(dormancy):成熟种子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称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1. 种皮限制:种皮厚实坚硬,不透气,水、气难于进入种子,胚不能突破种皮而难于萌发。2. 种子未完成后熟:这类种子存在着后熟过程,必须要完成内部某些生理生化变化,才能正常萌发。3. 胚未完全发育:种子表现看似成熟,但胚的发育尚未完成。4. 抑制物质的存在:种子内或果皮内存在抑制物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5、衰老的内部原因是什么?落叶或落花落果时离层发生了什么变化?营养亏缺理论:生殖器官形成后,将成为有机营养的输入中心,促使养分大量运向此中心而导致营养器官走向衰老死亡。植物激素调控理论:随着生殖器官的形成,促进生长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抑制生长与促进成熟的激素逐渐增加,其结果促使植物走向衰老。从理论上讲,脱落与离层的形成有关,其实离层形成较早,而且较长时间处于潜伏状态,在器官自然衰老或在不利环境因素影响下,离层细胞的胞间层分解,细胞内含物消失,离层之间的联系单靠维管束,在重力或风的作用下,维管束易折断,导致脱落。第十三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1、何谓逆境和抗逆性?自由基和活性氧对细胞有什么伤害?什么叫渗透调节?脱落酸为什么被称为胁迫激素?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stress ,也称胁迫,意为受恶劣环境所迫)。抗性生理(hardiness physiology):指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活性氧(active oxygen或生物自由基biologic free group):生物体内自身代谢产生的一些不稳定的,带有多余电子的,化学活性很高的(氧)基团或分子。生物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作用:生物自由基对叶绿体(包括色素)、蛋白质、细胞分裂、核酸、膜脂(膜系统及膜脂相变)等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其作用过程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对细胞产生强烈的毒害作用。 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在胁迫条件下,细胞主动形成渗透调节物质,提高溶质浓度,从外界吸水,适应逆境胁迫的现象。ABA是一种胁迫激素,它在植物激素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ABA主要通过关闭气孔,保持组织内的水分平衡,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通导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在低温、高温、干旱和盐害等多种胁迫下,体内ABA含量大幅度升高,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逆境胁迫增加了叶绿体膜对ABA的通透性,并加快根系合成的ABA向叶片的运输及积累所致。在逆境条件下,多种植物增加的内源ABA含量与其抗性能力呈正相关2、什么叫冻害?什么叫冷害?低温锻炼为什么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零上低温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冷害(寒害)。作物没有固定的抗寒性状,而其所表现出来的抗寒能力,乃是个体与系统在发育中获得的生理适应,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锻炼而形成的。因此,要提高作物的抗寒性,抗寒锻炼是一种好办法植物经抗寒锻炼后,会发生如下的生理生化变化,提高抗寒性。植株内含水量下降,束缚水相对增多,不易结冰;呼吸减弱,糖分消耗少,有利于糖分积累,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脱落酸含量增加,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促使植物进入休眠;保护物质增多,如淀粉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多,冰点下降,这样可缓冲原生质过度脱水,不使原生质胶体遇冷凝固;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膜透性稳定。3、什么是膜脂相变和膜脂相变温度?生物膜的组分与植物的抗寒性有何关系?植物为适应低温发生了什么变化?温度降低时,抗寒性弱的植物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液化程度低,伸缩性差,液相膜脂固化为固相,产生膜脂相变(液晶态凝胶态),膜结构紧缩,出现裂缝或通道,膜的选择透性破坏,导致胞内物质外渗。膜脂相变温度与膜脂组分中饱和脂肪酸链的长度成正比,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成反比。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其含量愈高,植物的抗寒性愈强。脂肪酸不饱和键数与其固化温度有关。相同碳原子数脂肪酸的不饱和键数愈多,固化温度愈低。增加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生物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镶嵌而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对低温敏感,其结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初试积累解题技巧的方法
- 农产品交易市场细则
- 共享电动车服务质量评估与监控方案
- 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3
- 《离婚协议书起草及签署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 租赁居间协议范本适用于体育场馆租赁
- 离婚双方宅基地房屋分割及共有权变更协议书
- 砂石船运输合同范本(含船舶燃油消耗及节约)
- 离婚后子女教育金及生活费用共同承担协议
- 跨国科技公司内部股东股权置换及业务拓展协议
- 主播岗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老年综合评估各种表格
- 2025至2030中国牙科手机消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NBT 11551-2024 煤矿巷道TBM法施工及验收标准
- 口腔瓷贴面诊疗沟通指南
- 山东安全管理人员大考试题库
- 2025-2030冲牙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70华诞主题班会课件
-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下)DB62T3055-2020
- 商品赠品协议书范本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