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两首.doc_第1页
词两首.doc_第2页
词两首.doc_第3页
词两首.doc_第4页
词两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词两首 如梦令备课思路:如梦令是易安的“少女之词”,传递着少年的情怀,体现了少年的烂漫与放纵,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词中的“醉”字大有文章。“醉”的机会一定太难得,难得到李清照常常想起,念念不忘,时时沉浸其中;难得的就像今天的学生某一天集体逃课郊游一样放纵,就像六年级的孩子一心要抓住童年的尾巴一样想往。接下来所有的文字,都是对“醉”的意象的一气呵成、层层铺排。这首词在教学层面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 通过教师的解读引导学生全身心贴近词作的语言,尽可能用自己的想像还原出词的画面。这画面既是词之意境,又是词人之心境。这乃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在此基础上,可以仔细揣摩揣摩“沉醉”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回忆“醉游”的欢乐。2. 通过如梦令的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沉醉”的程度,“陶醉”的感觉。 3. 通过“想象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在比较阅读中引入1齐背夏日绝句2. 谈话:再过三个月,我们就彻彻底底告别童年了吧?回忆自己12年的生活,有没有特刺激、特过瘾的事儿让你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偷偷地笑?你有诗人的气质!宋代词人李清照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常常做些出格的,你们敢想却不敢做的事儿。3补充: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被称为“一代词宗”,词史地位好比诗中李白。我们今天要学的如梦令(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4复习词的知识。(PPT呈现词)你发现词与诗在形式与内容上哪儿不一样?引导:宋词的小名就叫长短句(板书),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你还记得哪些词牌名?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很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数数它有几行?()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教师手势引导,学生读一行报一行数字)?所有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二、在音韵感悟中读词。1.读准字音。指名读,正音。(“兴尽”中的“兴”读xng)2读准节奏。注意停顿。注意韵脚:关注“暮、路、处、渡、鹭”,朗读要响亮、干净地收。(设计意图:这种节奏、语气、韵脚的把握让读词的声音有了旋律,有了诗意,有了音乐的美。)3读出词意。先自己看看注释,小组交流一下,能不能自己搞清楚诗句的意思。关注:溪亭、兴尽,藕花。这个不过比你们大一两岁的女孩子,什么事儿让她常常想起、念念不忘?(呼朋引伴,聚会喝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PPT“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重音指导:强调喝酒的地点怎么读?(突出溪亭)强调喝酒的时间怎么读?(突出日暮)强调喝醉酒本身怎么读?(突出沉醉)(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重音不是单纯地加重声音,而是用它把前后的词语、意思都凝聚起来。)三、在多层“沉醉”中品词。过渡:我们来再来读读词。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词人的“沉醉”(PPT出示整首词)1沉醉一: (PPT“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假若咱们班的女生(列举几个文静、口碑好的女孩子)呼朋引伴,到七星湖去喝酒,醉得忘记了回家,小男生看到,你会怎么说?被张老师看到,会怎么说?采访女生: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朗读,评价标准:有没有通过重音(“沉醉”),把感觉凝聚在一起。2沉醉二: (PPT“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指导朗读。你强调了“晚”,为什么强调它?喝酒喝了很长时间,天色晚,看不清。你强调了“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放眼望去,你看到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设计意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教学的要旨,在于充分启动学生的想象,让其在脑海中再现情境、浮现形象、呈现画面,唯此方能解词意、悟词情。事实上,这样美的画面在词中又何止这一处呢?只要潜心感悟、用心想像、倾心开掘,美丽便无处不在!)猜猜看,李清照注意到青青荷叶与映日荷花了没有?辩论。注意到:身不由己,被吸引住了没注意:因为误入,因为争渡,因为心急,引向“醉态三”。3.沉醉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指名读。你干嘛那么使劲地划?(越划越乱,越乱越划。理解“争渡”)可是,你的桨怎么会突然停了下来?(鸥鹭)备用追问:你怎么不关注“惊起一片青蛙、一片野鸭、一片大白鹅?”(鸥鹭姿态的优美,颜色的光洁)让我们想象一下:日暮就是从太阳落山到天黑之前的这段时间。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 ,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共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梦幻的,板书:沉醉。) 让少女李清照沉醉的,仅仅是酒吗?(板书:美景。景不醉人人自醉)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 ,看着,也跟着陶醉了。齐读如梦令。(板书:美丽心情)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读、背全词。)(设计意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教学的要旨,在于充分启动学生的想象,让其在脑海中再现情境、浮现形象、呈现画面,唯此方能解词意、悟词情。单单一个“沉醉“,就能读出这么多画面。只要潜心感悟、用心想像、倾心开掘,美丽便无处不在!)四、在前后对比中悟词1. 从你们的朗读中能感受到李清照生活的幸福。我们先来看一段李清照的介绍。【出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擅长诗词书画,通晓金石,皆有成就。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文词绝妙,独步一时,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早期生活优裕。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词作多写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来,社会发生了大动荡,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他们被迫南迁,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词作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2国破家亡,国恨家仇,这时李清照的心情又如何呢?我们来读读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 你们读出了什么?是呀,晚年的李清照,丈夫去世了,自己对着孤灯,听着窗外点滴的细雨。如果她翻开旧日的诗稿,看到了这首如梦令,她更加怀念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活。让我们再一次跟着她“常记”这美好的日子。(齐读全词)五、完成作业拿起笔来,尝试一下,你能不能谱写出一曲自己的如梦令呢?可以像作者一样用词的形式写出来,也可以用其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板书设计: 美酒 沉醉 美景 美丽心情渔歌子备课思路: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词写的山水画。“西塞山前”,“白鹭”自在地飞翔,渔父悠闲自得。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又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让我们读到了词人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为了带领学生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抓住此中所描写的种种景物,去体会、感悟,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词意,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去感受词中的意趣,体会词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2拓展相关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进一步感受古诗词中的渔父(垂钓者)形象。3. 了解这首词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品读、交流探究该词作产生影响的原因。教学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词的背景1.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新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生齐读)“渔歌子”又叫“渔父”“渔父乐”,词牌名,最早来自于民间的渔歌,后来成为唐代坊间的名曲。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渔夫、钓鱼、歌曲)2. 作者,张志和(板书),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喜欢钓鱼,自称“烟波钓徒”,曾写五首渔父词,渔歌子就是其中之一。词人张志和是怎样向我们描绘他的垂钓生活的呢?二、领略词的音律 (出示:渔歌子)1自由读,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你觉得有哪几个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鳜、箬笠、蓑)再指名读。3. 析形释义。除了字音,这几个字的字形我们也要注意呢!(1)“鳜”字右半边“厥”书空。结合图相机理解“鳜鱼”。(2)辨析“箬笠、蓑”偏旁。结合图相机理解词意。(箬笠是用竹叶编成的帽子,所以是竹子头。蓑衣是用蓑草编织成的,用来挡雨。) 3指导读出节奏美:词是为曲子填写的,有节奏,有韵律。三、想象词的意境1.人们常说诗词言志传情,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好节奏,更重要的是读“情”,读出诗中的“情”,作者的“情”,更要读出你的“情”。你觉得诗中哪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斜风细雨不须归)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理解“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一定要回去。不舍得回家。)(设计意图:把握词眼“不须归”,以不同层次的读贯穿课堂,努力营造一个诗意的课堂。)2.词人为什么不想回去呢?3. 他看到了哪些美景呢?动笔划一划。(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解词:西塞山:山名,在浙江湖州西南郊。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鳜鱼:一种大口细鳞的鱼,肉味鲜美,又叫桂鱼。背黄绿色,有黑色斑点。斜风:为什么说斜风而不说微风呢?理解斜风比微风更形象。4.词中不仅有这些美丽的景物,还有很丰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1)相机引导把景色说具体。(2)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画面啊!谁来读一读?5. 随着你们的朗读,我似乎还听到了一些声音,静心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再闻一闻,你还闻到了什么?(1)相机引导把景色说具体。(听到了流水淙淙的的声音、白鹭清脆的鸣叫声、雨丝淅淅沥沥的声音。闻到了桃花的清香、泥土的芬芳。)(2)这又是一幅多么生机勃勃的画面啊!谁再来读?6. 读到现在,每个人心中肯定都有了一幅词中美景图。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所看到的画面吧。(1)生写话、交流(配乐),老师点评。(2)生修改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品味词的语言,还原、丰富词的画面,理解古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色。)7.指导感情朗读。此景此情,令人陶醉,同学们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描述,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交流,但是,我们可以将你笔下的美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也可以自由组合。 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8.小结:是呀,这是一幅多生动的自然的春天的景象,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难怪词人(齐读最后一句)。9.指导感情朗读。此景此情,令人陶醉。白鹭陶醉了,鳜鱼陶醉了,斜风细雨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让我们陶醉其中,一起读(齐读)(配乐)三、品味词的感情1猜测一下,张志和能钓到鱼吗?为什么?(诗人的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说,张志和钓鱼的钓钩上根本没有什么鱼饵,用张志和自己的话说“志不在鱼也”。)既不像姜太公一样志在人,又志不在鱼,那他志在什么呢? 2.走近张志和。结合张志和的资料,联系张志和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们的理解。(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结合张志和的资料,你有什么新感悟?(志在悠闲自在)3.了解诗情,练习朗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还因为什么?(尝到了钓鱼的乐趣。)读出钓之趣。(诗人十分向往陶渊明所写的与世无争的桃花源,现在,他终于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是多么的轻松愉快呀!)读出他的悠闲自在。(诗人不再当官,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争名夺利,不用在皇帝身边整日提心吊胆,此刻,他又是多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啊!)是呀,诗人在大自然中身心得到了全然的放松,此时此刻,他是那样的悠闲自在,那样的心志平和,那样的快乐愉悦。让我们静静地坐着,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轻轻地吟诵渔歌子。(齐读)4.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词,想不想把它背下来?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四、研究词的意蕴1. 比较诗歌中渔翁形象的异同。(1)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古诗里有很多这种题材的诗歌。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那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呢?【出示: 绝句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中描写的是怎样一个渔翁? (孤独寂寞、凄凉。)有人说江雪是一首藏头诗,你读读千万孤独。(指名读)柳宗元的这一钓为何如此孤独呢?留待你课后查阅资料,寻找答案。(2)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首【出示: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的渔翁形象?(虽是孤寂却也逍遥)秋江独钓图,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