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春理工化学史选修课的答案.doc_第1页
2013年长春理工化学史选修课的答案.doc_第2页
2013年长春理工化学史选修课的答案.doc_第3页
2013年长春理工化学史选修课的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 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炼金术在中国称其为炼丹术.中国是炼丹术的起源地 化学实验是化学发展的生命线.古代的炼丹术所用药物和器具,都为以后的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1)药品:炼丹家约用了六十余种药物.有元素Hg、S、C、Sn、Cu、Pb、Au、Ag 等;氧化物-HgO(三仙丹) 、铅丹(Pb3O4)等;氯化物-盐(NaCl) 、卤砂(NH4Cl) 、卤咸(MgCl2)等;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 (2)仪器:丹房里加热的设备有-“丹炉” 、“丹灶”或“丹鼎”. 操作有:研磨、蒸馏、升华等. (3)方法:加热法、升华法、蒸馏法、沐浴法、密封法、溶液法等. (4)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金属置换反应. (5)控制原料种类和分量比例 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中国是炼丹术的起源地.到八、九世纪,中国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形成了阿拉伯的炼金术.继后又经阿拉伯传播到欧洲,形成欧洲的炼金术. 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即点石成金点金术今天原子核技术可以实现. 炼丹术以乞求长生不老的金丹为目的当今美国冷冻死尸期待奇迹. 或者中国古代是炼丹术,是用矿石,水银等高温冶炼成固体丸状丹药。炼金术是从黄铜中冶炼黄金,虽然两个都是很荒谬的,但是后者更容易接近化学的实质。从炼金术中,人们发现了一些金属元素和化学反应。2. 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 1669年,德国化学家贝歇尔(1635-1682)在土质物理一书中,对燃烧现象作了许多论述,提出了“燃素说”的初步思想,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德国化学家施塔尔(16601734)把油土改名为“燃素”.总结了各种燃烧反应和观点,系统阐述了燃素学说. 燃素学说认为,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时,燃素逸出,金属变成锻灰.锻灰与富含燃素的木炭共燃时,从中吸取失去的燃素,金属又会重生. 化学是“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虽然是化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后期燃素论者对金属经煅烧而增重所给予的解释是,燃素具有负重量或正的轻量.到十八世纪末,人们发现了氧,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燃素说也就让位于氧化说了.或者燃素学说认为,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时,燃素逸出,金属变成锻灰.锻灰与富含燃素的木炭共燃时,从中吸取失去的燃素,金属又会重生. 由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提出 燃素说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因而赢得了许多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它取代了炼金术在化学上的统治地位. 恩格斯指出:化学是“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3. 阿伏伽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 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 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我认为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要素就是你喜欢它所以职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仅供参考重在独立思考具有个性个性就是命运就是成功 或者这些科学家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可以指引你的研究,它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虽然兴趣对我们的学业、职业有促进作用,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面对现实兴趣显得渺小了,所以兴趣还是很需要机缘的。4. 苯环结构学说有何意义简述其提出年代前后煤焦油工业染料、医药、炸药的发展概况。 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苯环结构学说的提出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 合成染料工业1856年英国有机化学家柏琴意外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1857年合成染料工业开始建立1858年A.W.霍夫曼碱性品红1869年第一种天然染料茜素被合成1882年拜耳合成靛蓝1884年刚果红染料19世纪后半叶“化学工业王冠” 医药化工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1859年柯尔贝用苯酚合成水杨酸1889年F.霍夫曼用水杨酸和醋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911年“六零六”1932年偶氮染料百浪多息具有抗菌作用19351944年磺胺类药物 炸药的合成1846年用棉花和硝酸作用制得硝酸纤维素炸药、人造纤维1865年英国化学家制得硝化棉(火药)奠定近代炸药的基础1846年硝化甘油炸药、治疗心机绞痛药物1867年诺贝尔用多孔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制成代拿特炸药,成为安全使用硝化甘油的第一人.1863年TNT苦味酸.从1904年开始把TNT作为军用猛炸药5. 元素周期律的提出与发展中许多杰出科学家做出了贡献试列出他们的名字与贡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何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 最早研究化学元素分类是德国叶那大学教授德贝莱纳他注意到每三种相似的化学元素可以列为一类。同类中居中的化学元素的原子量约为其它二元素原子量的平均数且性质也居于其他二元素的性质之间。这个发现是周期律发现的先导。 伦敦学院化学教授的纽兰兹发现每隔八个元素元素就有相同的理物性质和化学性质出现这样他就把各种化学元素按着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成若干个自然的族系和周期 在周期律发现上进一步做出贡献的是德国化学家迈尔(J.IMeyer1830一1895)迈尔是德国布 雷斯劳和丢廷根两所大学的化学教授与门捷列夫并列同为周期律的发现人他还详细而准确地测定了分子体积原子量研究过烷类发明了温度调节器。 对化学元素周期律做出比较完善的解释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1. 周期律把各种化学元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使化学的研究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同时,对物理学的发展依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光谱学,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周期律把各种元素的性质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对应起来了,把各类元素的自然体系用周期表的逻辑体系反映出来.这在化学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无机化学奠定了正确的理论体系. 3.周期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预见性.增强了对化学元素和有关化合物研究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人们可以根据周期表的“空位”去寻找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元素或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元素. 4.周期律揭示了自然界的伟大规律,指出了化学元素的发展具有惊人的周期性.从广义上来说,周期律又成了人类探索自然界周期发展的钥匙. 5.周期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波浪式螺旋式周期性地向前发展)6. 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 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葛洪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尽管如此,但中国的炼丹术没有发展成为化学,其原因有社会的一面,但炼丹术及炼丹家本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1 炼丹术谨守秘密,不事交流; 2 用具不知采用玻璃的,妨碍观察;3 不知收集气体和度量气体的方法.如硫酸盐加热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气体,溶解于水得硫酸,有硫酸就有发现硝酸和盐酸的机会. 4 缺乏数学素养,没有量的概念 或者蔡伦的历史贡献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已有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制成的麻纤维纸。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和推广者公元105年 西晋初年葛洪著抱朴子内篇炼丹术的经典名著.包含许多化学知识.他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还记载了铅、铁、铜、硝石、硫黄、矾石、石胆等多种物质的性质.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其原因有社会的一面,但炼丹术及炼丹家本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1.炼丹术谨守秘密,不事交流; 2.用具不知采用玻璃的,妨碍观察; 3.不知收集气体和度量气体的方法.如硫酸盐加热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气体,溶解于水得硫酸,有硫酸就有发现硝酸和盐酸的机会. 4.缺乏数学素养,没有量的概念.7. 如何评价戴维的一生他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给我们启示 启示之一科研创新要注意学科交叉戴维电化学方法的成功轨迹生理学物理学电化学无机化学启示之二科研创新要跟踪前沿1800年伏特电池出现1800年电化学创立1801年发表电解水的成果1807年钾单质 戴维的一生在事业上很辉煌感情生活则不大美满。他成功源于他的天资 + 勤奋 + 机遇他的失败则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虚荣心可以有但不能过度 或者戴维的一生在事业上很辉煌,发现了钾、钠、镁、钙、锶等八种元素,推翻拉瓦锡的关于酸的含氧学说,提出酸的含氢学说等等;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则不太美满,其妻子是交际花式的女人,他的家庭生活以失败而告终。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天资、勤奋和机遇,他在事业上的成功启示我们,科学研究要注重学科交叉,科学创新要跟踪学科前沿;他的失败则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在他因笑气而声誉日隆的时候因虚荣心开始苦心模仿上流社会的风习,以致后来没有太大成就和有了一个以失败告终的家庭。8. 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1)化学元素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原子组成.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中均保持自己独特性质.原子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2)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的性质,特别是重量,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及重量不同.原子的重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它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总和.同种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性质和重量也必然相同. 3、意义 最早提出原子论的一是古希腊哲学家德模克利特公元前476一370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叫原子意思是不可分割。近代科学巨人牛顿也是一位原子论者但他笔下的原子乃是一些大小不同而本质相同的微粒。道尔顿的原子论就不一样他认为相同元素的原子形状和大小都一样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质量都是固定不变的原子量是元素原子的基本特征。相比之下可以发现道尔顿的原子论有了本质的发展。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球形的质点强调原子的重量认为不同原子的体积不同尤其是重量不同。而以往的原子论认为各种原子的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形状。此外道尔顿还把元素概念同原子概念结合起来从原子学说演绎出倍比定律用实验证明这一定律使原子学说有了实验基础可见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与以往的原子论有着本质区别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它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开展的新时期。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恩格斯指出: “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 “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或者道尔顿原子论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很快成为化学家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首先用它清晰地解释了当时正被运用的定比定律、当量定律。同时这一理论使众多的化学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特别是原子量的引入原子质量是化学元素基本特征的思想引导着化学家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把化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它为以后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发展的新时期. 恩格斯指出: “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 “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支撑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两大支柱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有何贡献 碱业大王范旭东 1884年生早年留学日本1914年创办塘沽久大盐业公司1917年创办永利制碱公司1945年重庆逝世著名民族实业家永字号南吴北范 范旭东18831945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30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化学公司錏厂。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贡献: 我国化学工业的先导者 开拓纯碱工业的爱国志士 发展实业 功在中华 化工科学研究的先驱 范旭东因急性肝炎经医治无效于1945年10月4日与世长辞。 味精大王吴蕴初 1913年经杜博举荐到汉阳铁厂任化验师。后被升任砖厂厂长。1920年吴蕴初回到上海与他人合办炽昌新牛皮胶厂任厂长。这期间日商在上海倾销的“味素”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摸索研制成功味精后建成上海天厨味精厂。为使味精所需盐酸自给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 1932年吴蕴初了解到美国杜邦公司的合成氨试验工厂停业有一套设备待售便买下设备建设了天利氮气厂。天利厂用天原厂电解车间放空的氢气制合成氨部分合成氨再制成硝酸这是我国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第一家工厂。 为使天利氮气厂和同时在建的永利公司南京铔厂之间避免矛盾激化吴蕴初与范旭东坦率地通函协商划定了各自的经营范围:永利在长江以北天利在长江以南从而形成了所谓“南吴北范”的格局。 主要贡献: 研制成功“味精” 创办我国第一家氯碱厂 创办合成氨及化工陶器厂 氯碱工业挺进大西南 重视科技事业积极培养人才10. 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 波义耳是一位为化学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是他把化学从炼金术和炼丹术中提升出来.他给化学元素提出了科学的定义,从而结束了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万物由四种元素土、水、气、火所组成)长达一千多年的统治,为人们研究物质的组成指明了方向. 1661年,34岁的波义耳总结了自己十几年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